食品安全事件中科技学术期刊热点栏目的选题策划*

2014-02-04 23:49叶红波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4年10期
关键词:新闻媒体热点科学技术

■叶红波

北京工商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报编辑部,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33号 100048,E-mail:yehb@btbu.edu.cn

尽管科学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但承载着科学传播任务的科技学术期刊却很少追踪社会热点问题进行选题策划,从而在社会热点事件发生时,对问题的报道完全由大众媒体的浅层次内容主导,由于无法获得危机事件的深入科学信息,往往造成民众无端的恐慌和盲从,甚至带来影响社会的不稳定因素。目前,介绍学术刊物对专业热点问题进行选题策划的案例较多,但对与专业问题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进行选题策划的少见报道[1-3]。因此,科技学术期刊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肩负起社会热点事件的科学深度解读的功能,填补大众媒体报道新闻事件后的科学深度信息的空缺,满足民众对科学深度知识的渴求。由食品行业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教授任主编的《食品科学技术学报》敏锐地认识到了这一问题,追踪食品安全热点问题,策划了食品安全热点栏目,深层次解读食品安全热点问题,从科学的、权威的角度为食品安全事件正本溯源,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1 社会热点事件中新闻媒体报道的局限性

通常情况下,当危机事件发生时,对事件的报道均由新闻媒体完成,但由于新闻媒体时效性强,注重内容的显著性和新鲜度,对事件的报道多停留在事态的表面现象,对问题的深层次知识性挖掘不够,读者难以获得热点事件的权威性和科学性解读,进而产生科学深度信息的真空。

1.1 报道内容的浅层次

新闻媒体发布信息的时效性强,注重发布信息的新鲜度、可读性及爆炸效应,满足受众急于获取信息或猎奇的心理。由于信息的搜集、撰写与发表几乎的零时滞,致使新闻报道的内容多停留在事态的浅层次,缺少对事件背后的深层次信息挖掘。

1.2 报道角度的片面性

在一些事件的报道中,为了快速获得独家性、爆炸性、可读性的独特报道效果,新闻媒体还可能只对事件的局部内容进行报道,造成对问题的断章取义的解读,形成不实报道。由于缺乏专业的知识背景,致使受众对事件的真实情况一知半解,虚假的、片面的信息因而流传开来。

1.3 报道方式的发散性

新闻媒体在事件发生时,一方面可能因为追求独家报道出现片面内容,另一方面,还可能为吸引受众,让受众从多个角度了解更多的信息,报道内容的着眼点可能又比较发散,因而让受众被泛化的信息包围,出现恐慌、焦虑及信任危机。危机中的大众处于某种骚动的状态,伴随着群体感染,他们对周围的信息失去了理智的分析批判能力,而以一种无意识的条件反射性的模仿来行动[4]。他们需要的是直接指导行动的信息,渴求获得相关信息的深度、权威解读。

新闻媒体对社会热点事件报道的局限性是由其媒体特点决定的,是因为时间的紧迫、报道角度和形式的问题,以及新闻从业者专业科学知识的不足导致的,我们没有必要对新闻媒体的报道问题进行苛求[5]。新闻媒体对热点问题快速报道后,激发出的受众对深度科学知识的渴求,需要科技学术期刊发挥其专业优势,动用科学作者资源的储备,尽快策划相关内容的稿件,从专业学术角度对事件进行深入解读,填补受众科学深度知识的空缺,履行科技学术期刊的社会职责。

2 深度解读为食品安全事件正本溯源

近年来,不断出现的食品安全事件,使食品安全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在频频出现的食品安全事件中,和其他危机事件的出现一样,新闻媒体再次成为报道事件、传播新闻的主导。然而,新闻媒体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报道有其局限性,报道中片面的、不实的、泛滥的信息让受众无所适从,甚至对一些出过问题的食品出现了恐慌、焦虑和信任危机。如:因为乳品质量问题导致的对国内婴幼儿乳品的信任危机,因为地沟油问题导致的食用油的信任危机,因为瘦肉精问题导致的对肉制品的信任危机,等等。新闻媒体的浅层次报道,留下了相关食品科学深度信息的真空,也留下了公众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更大担忧,作为食品科技学术期刊,《食品科学技术学报》编辑部立即意识到对食品安全热点问题进行深度报道的重要性和自己的社会责任,策划出版了食品安全热点问题专栏[6-14]。

2.1 栏目设计思路及策划原则

(1)关注食品安全热点事件

因为食品安全问题的高度敏感性,历次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爆发后,民众的注意力都空前集中,使危机事件迅速成为热点事件。因此,《食品科学技术学报》的栏目选题思路是关注有价值的食品安全热点事件,迅速提出策划方案。如围绕塑化剂事件,策划了食品中塑化剂问题研究专题;围绕地沟油事件、食品非法添加事件、瘦肉精事件、速生鸡事件等策划了多期食品安全热点专题[6-14]。

(2)客观、科学、权威、深入解读,传播正面效应

新闻媒体对食品安全事件进行轰炸性的浅层次报道后,留给受众的,更多的是由于浅层次信息泛滥及深层次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迷茫、恐慌及对问题食品的信任危机。危机信息的传播带来社会放大效应,因而可能因小的食品安全事件产生影响社会的大的不稳定因素。《食品科学技术学报》对食品安全热点事件进行深层次解读的原则是必须通过科学权威的解读传播正面效应,履行科技学术媒体的社会责任。通过科学、原本、客观、权威、深度的解读,对危机事件正本溯源,平复民众的不安情绪,让民众科学、理性地看待问题。

2.2 栏目论述方式的确定

(1)分角度论述,深入解读

为了让民众更加客观地了解食品安全热点问题背后的深层次科学知识,《食品科学技术学报》采取了分角度阐述问题的论述方式。对于塑化剂、地沟油、瘦肉精、食品非法添加问题,分别从专业学术基础、检测技术、行业监管的角度聘请专家进行了论述;对于速生鸡、镉米事件、乳制品的三聚氰胺等问题,采用的是从农田到餐桌的整个生产链的分段论述方式[12-14]。这样系统的、深度的、科学的分角度阐述,可以让读者非常清楚地了解问题的来龙去脉,真正做到为食品安全事件正本溯源。

(2)既提出问题,还要解决问题

作为食品科技学术期刊,要为公众深入了解食品安全问题的需求服务,同时,作为对社会负责任的专业学术媒体,在提出问题的同时,还需要帮助食品行业解决问题,为政府部门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出谋划策。《食品科学技术学报》对食品安全问题的专业学术基础、检测技术、行业监管的分角度论述方式[12-14],既满足了民众对食品专业深度知识的渴求,也为专业研究者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技术研究思路,同时为政府部门预警和防范问题提供了政策建议。

2.3 栏目的读者定位

虽然《食品科学技术学报》为专业学术期刊,但因为刊物采取了对问题的分角度论述方式,既有食品安全问题专业学术基础的表述[6,10,12],又有为解决问题所做的食品行业检测技术[8,10,13]及行业监管方式的探讨[7,9,11,14]。 这种分角度的论述方式,既可以让普通读者深入了解食品安全问题的来龙去脉,科学、理性地看待问题,又可以让专业读者及行业监管人员及时、快速地获得食品安全热点事件的专业知识。因此,栏目的读者面非常广泛,避免了学术刊物只为行业精英服务,而不为普通大众服务的问题,很好地履行了刊物的社会职责,却又没有偏离学术期刊的办刊宗旨。

2.4 栏目作者队伍的选择

学术精英对专业领域有深入、系统的研究,当与其专业领域相关的问题出现后,可以立即看到问题的症结,科学、准确、权威地为危机事件正本溯源。《食品科学技术学报》是由食品行业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教授任主编的食品专业学术期刊,办刊起点高,刊物拥有一批食品行业顶尖水平的作者队伍。因此,栏目设立之初,《食品科学技术学报》就确定了选择行业最权威的作者队伍,对热点事件进行多角度的深入解读。

3 快速推送深度权威信息以引导舆论理性走向

在频频出现的食品安全事件中,新闻媒体一直是报道事件、传播新闻、控制舆论走向的主导。新闻媒体对食品安全热点事件的报道在危机事件爆发时,对受众的食品安全基本概念的扫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新闻媒体报道食品安全热点事件的局限性,受众被泛化的信息包围。浅层次信息泛滥及深层次信息不对称,由此带来民众的迷茫、恐慌及对问题食品的信任危机。因此由新闻媒体主导的舆论走向往往偏离了事件的理性路径,由此可能因为小的食品安全事件带来大的社会危机。作为食品科技专业媒体,在新闻媒体主导的舆论走向发生偏离时,需要及时发挥自己的学术优势,尽快主导舆论的理性走向,正确发挥食品科技学术期刊的舆论导向功能。《食品科学技术学报》在落实选题方案后,迅速组织刊物出版,让带有时效性的、深度的科学信息尽快形成正确的舆论氛围。

相对于新闻媒体报道社会热点事件的泛化的、浅层次的特点,期刊媒体具有深度挖掘信息的优势,但由于期刊媒体有一定的出版周期,往往会使精心组织的、丰富的信息内容失去时效性。为防止信息失效,《食品科学技术学报》采用数字出版技术快速向民众推送精心组织的稿件。

3.1 借助优先数字出版平台,快速刊发稿件

优先数字出版是以数字出版方式提前出版印刷版期刊定稿的论文,具有出版速度快,内容创新性、时效性强等特点,读者可以最快的速度获取最新的研究成果。《食品科学技术学报》为快速推送食品安全热点栏目的稿件,采用了优先数字出版形式,用最短的时间将热点稿件在数字平台出版,使食品专业媒体对食品安全热点事件的深度解读具有了新闻媒体对事件报道的时效性,发挥刊物的舆论导向作用。

3.2 采用微信推送方式,及时传递信息

微信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送形式,拥有非常庞大的用户群体;微信同时具有方便、快捷、及时的信息获取特点,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在移动终端上浏览最新的资讯信息。对于公众关注的食品安全热点事件,以微信形式及时传递,在庞大的群体间广泛传播,可以起到真正的舆论主导作用。《食品科学技术学报》启用了微信推送方式,对食品安全热点栏目的稿件,采用微信进行推送,与优先数字出版形式一起加快了食品安全理性信息的传播速度。

3.3 刊物网站开放存取,免费推出信息

为多渠道推送信息,《食品科学技术学报》利用刊物自己的网站,上传刊物的电子文档,进行全文开放存取,对公众免费推出刊物内容。食品安全热点栏目的稿件还被放在了重点推荐板块,对精心策划组织的稿件做重点传播。

4 结语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设立食品安全热点栏目,选择热点问题领域权威专家,分角度对热点事件进行科学、客观、深入的解读,填补了新闻媒体留下的对食品安全热点事件深度报道的空白,满足了民众对事件背后深层次科学知识的渴求,为食品安全事件正本溯源;利用数字传播技术快速推送信息,平复民众的不安情绪,主导舆论理性走向,履行了专业学术媒体的社会职责。《食品科学技术学报》自2011年下半年设立食品安全热点栏目以来,共发表文章53篇,产生了非常广泛的社会影响,得到了读者的高度关注。刊物的网站点击量不断飙升,刊物公众微信号的关注量也不断刷新,热点文章的点击率、下载率及引用率均大大高于普通文章。对于内容非常专业的科技学术期刊,普通文章的点击和下载率一般在10左右,而本刊的食品安全热点栏目的文章,2013年2期,关于含镉稻米的文章,目前网上点击率为1429,下载量是540;2013年4期,关于乳制品的文章,网络点击率为1751,下载量为876。近来,编辑部还不断接到读者要求订阅刊物的电话。在2013年的综合性期刊影响因子排行中,刊物的影响因子已经跃居自然科学综合性大学学报的第10名[15]。刊物栏目及办刊形式等多方面的特色创新工作也得到了新闻及教育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2012年,刊物获得了教育部颁发的“第四届中国高校特色期刊奖”;2013年,刊物的“食品安全热点栏目”还获北京市新闻出版局报刊引导资金的奖励。

在社会热点事件发生时,由于科技学术媒体的缺位,致使对热点问题的报道完全由大众媒体的浅层次内容主导,《食品科学技术学报》策划的食品安全热点栏目填补了新闻媒体留下的对食品安全热点事件深度报道的空白,满足了民众对事件背后深层次科学知识的渴求,得到了读者及期刊主管部门的好评。当前,我国学术期刊受国外高水平期刊的竞争,国内科研评价体系、期刊管理体制、自身办刊机制等多方面问题的影响,普遍面临学术质量下滑、优质作者流失、读者严重缺位的问题[16],希望《食品科学技术学报》的这一工作能对学术期刊行业的创新与发展有所借鉴和启示。

1 颜延梅,任延刚.突出实用特色兼顾质量效益——《中国实用内科杂志》肾病贫血专题笔谈栏目的选题策划.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4):588-590

2 杨柱星.长期跟踪基金项目的选题策划——以《广西医学为例》.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24(1):178-181

3 蒋霞玲,孙正国.高校学报品牌栏目的选题策划研究——以《长江大学学报》“神话学与神话资源转化”栏目为例.中国出版,2012(7 下):24-25

4 张海东,孙继华.“镉米”事件带给科技期刊的应对思考.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3):353-356

5 吕熙,汤洁,余琳等.抢盐事件带给科学传播的反思.编辑学报,2011,23(4):298-300

6 吴继军.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成因分析与应对.食品科学技术学报,2011,29(5):6-7

7 王成涛.塑料食品包装材料的化学物迁移与危害.食品科学技术学报,2011,29(5):8-9

8 王金花.食品中塑化剂检测技术评析.食品科学技术学报,2011,29(5):10-11

9 杜雅正.构建诚信体系,保障食品安全——从塑化剂事件再看食品安全.食品科学技术学报,2011,29(4):6-7

10 任连海.我国餐厨废油的产生现状、危害及资源化技术.食品科学技术学报,2011,29(6):11-14

11 尚艳娥.我国与发达国家废弃食用油脂监管模式比较.食品科学技术学报,2011,29(6):8-10

12 王静.食品中常见非法添加物及其危害.食品科学技术学报,2012,30(6):24-27

13 叶兴乾,张献忠,刘东红.食品中非法添加物检测及分析技术.食品科学技术学报,2012,30(6):19-23

14 孙雷,徐士新.我国食品中非法添加物的监管——以动物性食品为例.食品科学技术学报,2012,30(6):28-30

15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科技期刊统计年报(2013版).北京: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2013

16 叶红波.高校综合性学报专业化改革的可行性——基于成功案例的分析.出版发行研究,2014,(6):39-42

猜你喜欢
新闻媒体热点科学技术
热点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2021年CCF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2)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浅谈提高新闻媒体社会责任感的对策
热点
结合热点做演讲
时代召唤老区新闻媒体
2014美国新闻媒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