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绍群
(张家界日报社,湖南 张家界 427000)
妙用直接引语 胜过百句陈述
□何绍群
(张家界日报社,湖南 张家界 427000)
新闻要求用事实说话,直观展现事实真相,让读者感觉如“亲眼所见”一般。如何实现读者与新闻人物的“面对面”交流,让读者“亲临现场”感受事件发生的进程?使用直接引语,让新闻人物开口说话,恰到好处地运用新闻人物的话语,哪怕只是一两句,它所产生的作用可能强过新闻记者絮絮叨叨陈述一百句。
增强新闻报道的现场感——使用直接引语,通过人物的语言来反映正在发生的事件,能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现场感。在动态新闻报道中,这样的报道方法最为常见。
使新闻报道具有权威性——重要、著名人物说的重要、著名的话必须用直接引语凸显。这不仅能增强新闻报道的权威性,还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和无尽的思考空间。
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言为心声。在新闻中,直接引语最能传达出说话者的心情和感受,感染读者。新闻中人物怎样说的,说了什么,有没有隐藏其它意思,恰当的直接引语能表达出说话者的情感心态,从而感染读者,激发其阅读的兴趣。
深化新闻主旨——有经验的记者在报道新闻时,往往引用一两句直接引语来回答读者强烈欲知而未知的事情原委和展示人的心路历程、情感,来弥补陈述事实的不足。
“说”出人物真实想法,让观点印证新闻事实——利用直接引语表达出希望表达但又不便直接表达的立场和观点。列夫·托尔斯泰在形容其名著《战争与和平》的力量时说:“我不讲述,我不解释,我只是展现,让我的角色替我说话。”海湾战争爆发后,美联社报道中有两句雷·戴维斯上校的话:“这是一段正在谱写中的历史”和“我们已经在这里等了5个月,现在我们终于能做派我们来做的事情了”。这两句直接引语不仅说出了战争的意义,而且表达了美军官兵的喜悦心情。
展示个性色彩——巧妙运用直接引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和体现重要政治人物鲜明个性的作用。
在重大的事件中,捕捉新闻人物的重要讲话,是西方媒体记者最热衷的采访内容之一。1995年8月在日本举行的第十八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美联社甚至还聘请了一位“引语收集员”专门从事直接引语的采访和收集,向社内记者提供。而在当今的很多世界性大会上,向记者提供“可以直接引用的直接引语”已经成了大会新闻中心的一项重要服务内容。
相比西方媒体而言,我们在新闻报道中使用直接引语的比例非常低,这有很多新闻研究机构发布的相关调查统计结果为证。我们为什么不想、不愿、不敢使用直接引语?原因无非两个:一是不够重视,二是有所顾忌。
记者、编辑对直接引语不够重视,很多可以使用直接引语的新闻都被简单地以“说”、“表示”、“强调”、“要求”等间接引语的形式轻描淡写地带过了。解决这个问题,新闻工作者须从观念的改变做起,充分认识直接引语的作用,树立起“必须把直接引语写进新闻”的意识。政府官员、记者、编辑有所顾忌,怕说错了话被追究,怕引述不当惹来麻烦,恐怕得从两个方面看,一是责任感的淡化,事业心的弱化;二是制度机制的缺失,缺乏对“敢说话者”的起码保护。如果有对受众负责、对事业负责的想法,有对“说话者”的合理保护措施,想必就不存在这样那样的“怕”。
解决了想不想、愿不愿、敢不敢的问题,随之而来的就是如何选择直接引语的问题。
选择直接引语的首要原则是引语的揭示性,能揭示说话人的状态(现时的或长期的)、事务的实质、事件的本源等等。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衡量:
能否增强报道的可信度——说话人的资历和他(她)陈述的内容,应该是对应关系,也就是说,说话人应该对所说内容及其涉及的问题具有发言权。对突发事件的叙述和评说,应该由事件当事人和与此关联密切的权威人士来进行;对专业性较强的问题进行解释,应该采用相应行业专家的意见。涉及某一具体领域,记者应尽可能找到与这一领域相关的信息来源。
是否与主题或文中观点有关——直接引语是为报道主题服务的,如果与主题无关或关联不密切,再精彩的引语也应舍弃。因为这样的引语不仅无助于主题的表达和凝练,还可能分散读者的注意力,把读者导向主题之外。
内容或表达形式是否独特,能否为报道添彩——揭示问题的实质,揭示一个秘密,揭示某个隐藏的目的或动机……这样的话语往往可以构成内容上的独特,应该为记者所珍视并加以利用。尖锐的措辞、强烈的反应、形象的比喻、特别的方言、口语化的表达等等,则能够构成表达上的独特,巧妙地加以利用,往往有助于为报道添彩。
何时使用直接引语,当然要视报道需要而定。那么,什么是报道的需要?
为导语或文中观点提供支持是一种需要。记者意识到自己的陈述不足以取得读者的信服,就应该引入新闻当事人、重要人物、权威人士的话语来支持报道。适当和巧妙地使用直接引语比记者自说自话的推理求证管用得多。
引入一个不同的信息点是另一种需要。很多时候,我们无需使用“此外”、“另一方面”之类的过渡词,而通过采用新闻人物的一两句话的形式,可自然由一个信息点过渡到另一个信息点。
概括前面的报道内容也是一种需要。有的时候,记者需要对报道内容作简要概括,以便读者抓住要点;记者的概括如果避免不了长篇的解释,报道会因此失去生动而令人生厌。采用直接引语代替记者的解释来概括,或许能解决这样的问题。
避免给人“伪直接引语”的印象——不标明直接引语说话人的姓名、单位、职务,引用一句话时标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说话人,都会给人“伪直接引语”的印象。在“大家指出”、“男女老少异口同声地说”等字眼后面,大写着作者本人的意见,或者摘引某个人的片言只语穿插附会,都是不可取的。为了提高引语的可信度,在直接引述新闻人物的言论时,记者有义务清楚地交代新闻源,写清他(她)的姓名和职业(职务)。如有必要,还应进一步提供他(她)的年龄、特点或其他与新闻事件有关的细节。
确保引语内容的真实性——借人之言,一要真有其人其言,不能凭空捏造、搞“假语村言”;二要尊重原意,不能断章取义、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在“权威人士认为”、“据某消息灵通但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分析”等字眼后面发表对新闻事实的评论,如果是出于保护消息来源的想法,可能是合理的;但在多数情况下,这样的招数都是在搞“假语村言”。所谓“权威人士”之类就是记者自己,记者既要发表其主观见解,又要制造出“客观报道”的假象。
避免与正文重复,控制部分引语的数量——新闻报道无需“换个说法”传递同样的信息。直接引语的内容和表达方式如与正文重合,这样的引语显然是多余的。新闻人物的表达不完全适合记者行文需要,但记者又想借用其中的一个部分,这是部分引语。部分引语的数量不能太多,多了会给人支离破碎的感觉,甚至会让读者产生“记者在篡改原意”的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