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菲菲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动力学报》编辑部, 100191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7号, E-mail:fengfeifei@buaa.edu.cn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工作报告中继续强调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指导理念[1]。科学发展观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指引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进步[1-4]。
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在物质文明极大丰富的同时,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显著成效,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决定,中国文化“走出去”成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举措。“十二五”规划继续强调,要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着眼长远、整体谋划、加大投入,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提升国家软实力。
期刊传播力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科技期刊作为科学技术最新成果的主要载体和向世界传播的重要窗口,及时反映了文化技术的飞速进步,当仁不让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职责,肩负着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光荣历史使命。
结合科技期刊的历史使命与经营模式,透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指引我们更好地履行科技期刊“走出去”的战略思想。面对文化体制改革的艰巨挑战,科技期刊应对挑战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科技期刊“走出去”的战略思想,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欣欣向荣与飞速发展。
新的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技术革命方兴未艾,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已得到广泛应用,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正酝酿着重大突破,一场新的科技产业革命早已萌芽,正在茁壮成长,世界科技进步与创新将呈现前所未有的繁荣与发展之势。而作为科学技术记载、传播、交流和存储的媒介使者,科技期刊已经成为科学研究成果交流的主要途径,也是衡量科技人才水平的重要标准,更是展示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真实舞台[5-6]。科学技术的全球化要求科技期刊必须更好地履行历史使命,光荣地担负起引导学术方向、推动科技进步、促进知识创新和繁荣学术交流的重要任务[7]。科技期刊“走出去”,就是要紧随世界科技的发展脚步,更好地推动中国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举措下,科技期刊必将面临激烈竞争与严峻挑战。科技期刊随着文化走出国门,并推动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的第一要义,是寻找一条与时俱进、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这是我国科技期刊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跨越式发展的现实之路。
紧随科学技术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让科技期刊走向世界,更好地服务于本专业领域科技成果的传播与交流,2012年,编辑部创办了英文科技期刊《推进与动力研究》(PropulsionandPowerResearch),意在为本领域全球专家学者创建学术交流的专业媒体平台。创刊伊始,始终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探索先进办刊理念,寻求一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办刊之路。
科技期刊“走出去”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编辑部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作者和读者根本利益作为科技期刊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以人为本,确实发挥主编的标杆引领作用,广泛扩大编委的国际学术影响,充分提高编辑的综合职业素质,真正实现作者读者的全球化分布,以保障科技工作者的根本权益,满足最广泛作者、读者的根本需求。
走向世界的科技期刊,离不开把握航向的灵魂人物,期刊主编的带动与参与。《推进与动力研究》,作为一本新刊,主编真正参与期刊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出版内容的决策,在找准市场定位、明确办刊宗旨、突出刊物特色、树立品牌经营等关键问题的决策与执行过程中[8],主编确实发挥标杆引领和模范带头作用,带领编辑部全体人员,树立期刊经营的质量意识、品牌意识、竞争意识,并凭借深厚的专业背景、丰富的办刊经验、开阔的国际思维,扎实把握期刊的成长方向,以主人翁意识去经营、打造行业的学术精品期刊。
拥有强大行业号召力和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编委队伍,是衡量一个期刊学术水平和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强大的学术影响、合理的专业配置、广阔的地域组成[9],自然成为《推进与动力研究》组建高水平国际编委队伍的必备要素。同时,编辑部更注重加强与国际编委成员的交流与沟通,提高编委会的主人翁意识,调动编委亲身参与到期刊的经营与发展工作中,真正担负起组稿、审稿、投稿、约稿的任务。如积极组织高水平国际稿源、严格把关同行评议流程、亲自撰写综述类稿件、向专业权威约稿,甚至为期刊的经营发展出谋划策、奉献力量。国际编委的热情参与,为期刊的发展带来国际化的理念与实践,他们严谨的学术作风和强大的专业影响,为期刊质量的精益求精和走向世界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科技期刊的编辑是传播人类优秀精神产品的劳动者,任何一篇学术论文必须经过编辑人员的鉴别、整理、加工和出版才能作为期刊的成熟产品向人们传播有用的科技信息,才能成为社会的精神财富。因此编辑在科技期刊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一本走向世界的科技期刊,编辑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养、精湛的编辑加工能力及敏锐的国际化视角更是不可或缺[10-11]。编辑部努力提高编辑的综合职业素质:一方面,从自身的业务实践中不断提高编辑专业水平,熟练掌握现代化操作工具,服务国际出版运作流程;另一方面,加强国际语言能力的培养,积极参与国际出版交流活动,开阔办刊视野,丰富办刊理念,时刻关注和研究国际出版业界的变革与创新。高水平编辑人才的储备与培养,是期刊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关键力量。
科技期刊的作者读者群体反映着期刊的影响力度与覆盖范围。为扩大国际知名度,实现期刊质量和影响力的持续提升[12-14],编辑部始终坚持在全球范围内组织优秀稿源,实现作者读者的全球化分布。首先牢牢把握国内作者的高水平稿源,避免向国外知名期刊流失,优秀的国内稿源,可以充分反映国家科技水平与实力,有效提升期刊的整体质量与形象;实现作者读者的全球化分布,更重要的是将国际优秀论文引进来,努力提高海外作者和国际合作作者论文数量的比例,国际合作的作者群体,论文的研究高度往往代表着本领域现阶段的研究热点,可以有效提升期刊在国际学术舞台的地位与影响;另外,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扎实做好国际学者的沟通与联系,为期刊的进一步发展储备国际化作者团队、建设全球化读者群体;最后,改进由编辑部负责出版发行的传统出版方式,积极纳入国际期刊界的崭新出版模式——开放存取出版,与知名出版商合作,进入国际出版发行领域,采用集团化出版模式,确实有效实现了期刊作者和读者全球化分布。
为了更好地实现科技期刊“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将《推进与动力研究》建设为本领域全球学者交流的专业媒体平台,编辑部始终坚持以质量提升为中心点,以学术交流为着眼点,以市场机制为立足点,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技期刊。
科技期刊走向世界,必须坚持以学术质量为核心竞争力,以期刊质量的全面提升为发展的中心工作。建设以质量为发展中心的科技期刊,编辑部需要严格控制同行评议的国际化审稿流程,力求公平公正遴选各学科领域内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前沿进展,旨在将该学科领域内最优秀的科技成果推向世界,同时提升中国的学术出版物在世界的影响力[10]。只有在以质量提升为发展中心的基础上,使用国际通用投审稿流程,遵循国际出版惯例,构建全球范围的出版平台;积极组织国际学术会议,邀请国际一流学者为刊物撰稿;敏锐把握学术热点问题,及时发表具有前瞻性与指导性的学术论点,才可以更好地完成科技期刊的全面发展,在走向世界的发展道路中立于不败之林。
科技期刊走向世界,除了把我国科研工作者的学术成果发布到世界科技信息交流的平台中,更要把全球范围内同领域同行业的优秀科技成果引进来。走向世界的科技期刊,必须担负起双向国际学术交流的重任,如果只作为国内科技信息记载的媒体,或向国外展示学术成果的平台,那么终究还是一本有地域局限性的期刊。在科技期刊国际化风潮盛行的同时,欲打造一本真正意义上可协调发展的国际期刊,往往欠缺的是将国际最先进、最崭新的科技成果引入中国,力求让我们的科研工作者在第一时间可以接触了解到国际同行的最新专业动态与科研进展。科技期刊“走出去”,只有以学术交流为着眼点,让世界了解中国,同时让中国更加清晰透彻地了解世界,成功担负起双向学术交流的重任,才能更加完善、协调地发展。
科技期刊“走出去”,需要打造一个本领域科技信息传播的一流学术平台,建设一个国际权威影响力的学术媒体名牌,以市场机制为立足点,是期刊走向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条件。如果局限于现阶段国内的办刊理念、出版平台、经营管理等诸多条件,科技期刊仅依靠自身力量走国际化发展道路仍然举步维艰[15]。融入市场最简单易行、快捷有效的方式便是与国际知名出版集团合作,学习优秀办刊理念,继承现代化出版模式,借助出版集团的国际知名度及覆盖全球的产品营销网络,组织期刊在海外的宣传与销售;另一个融入市场的可行模式,是走集团化发展道路,依靠集团的整体强大竞争力,扩大期刊规模、优化资源配置、打造期刊本身的特色和品牌。与知名出版集团合作和集团化发展,是期刊在市场竞争中的必然选择,也是适应市场环境、谋求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更是科技期刊在走向世界的发展历程中与时俱进的市场战略。
创刊一载,《推进与动力研究》已经成为行业内颇具影响的科技期刊,编辑部全心致力于将其打造为本领域全球专家学者及科研人员进行学术交流的专业媒体平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确实发挥主编的标杆引领作用,广泛扩大编委的国际学术影响,充分提高编辑的综合职业素质,真正实现作者读者的全球化分布;坚持以质量提升为中心点,以学术交流为着眼点,以市场机制为立足点,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技期刊,是走向世界的科学发展之路。
让中国文化“走出去”,作为科技信息记载和传播平台的科技期刊责无旁贷,更需要人类优秀精神产品加工者的期刊编辑推波助澜。科技期刊“走出去”,可以不断提升期刊的国际学术地位,促进期刊的国际化发展,为广大作者的科研成果搭建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让优秀科技成果可以在全球传播,与世界共享。
肩负科技期刊的时代使命,深入学习十八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打造一条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让中国的科技期刊自信而崭新地走向世界。
1 胡锦涛.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工作报告, 2012, 11
2 张雷声. 关于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地位及意义.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7,(12): 25-29
3 杨信礼. 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指导思想. 中国石化, 2007,(11): 5-9
4 梁巨龙.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演进及意义. 党政干部论坛, 2008,(12): 9-11
5 冯菲菲.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技期刊网络化探析. 编辑学报, 2009, 21(12Sup.): 11-13
6 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 科学技术期刊编辑教程. 2版.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7: 9-19
7 朱仲英. 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有效策略的思考[EB/OL]. [2012-06-25]. http://zt.cast.org.cn/n435777/n435799/n1105056/n11810415/n11810842/n11865264.files/n11865265.pdf
8 喻伟. 科技期刊国际化问题思考与探索.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33(4): 24-27
9 张以民, 孙鲁娟. 科技期刊国际化有关问题的再思考.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10, 22(12): 273-275, 278
10 何淑琴. 从Frontiers系列期刊看我国英文学术期刊的国际化发展. 出版广角, 2011,(9): 33-34
11 李燕文, 郑琰燚, 王国栋等. 编辑劳动与作者劳动的辩证关系. 编辑学报, 2004, 16(6): 397-398
12 陈萍. 国际化语境中学术期刊要素均衡论.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41(6): 157-160
13 陈柏福. 中国英文版科技期刊的出路: 走向国际化. 编辑学报, 2011, 23(3): 236-238
14 李淑日. 如何加速英文版科技期刊的国际化.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 7(5): 35-36
15 孙宪民. 对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化的认识. 中国科技信息, 2011,(6):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