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佑夫
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优秀结项成果的《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及相关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7月出版,以下简称《多民族文学史观》),是近年来少数民族文学理论研究领域取得的一项新的收获,对我国多民族文学史研究具有开拓意义及重要的学术价值。
《多民族文学史观》立意高远,站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高度,立足于中国多民族共同发展的悠久历史,从中国各民族共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这一思想基点出发,通过梳理中国文学发展历程及其研究状况,从法理、学理、学科等方面,对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的基本内涵作了界定,并展开了系统的论述。著者指出:“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是认识中国文学多民族共同创造的性质,把握中国各民族文学共同发展的历史及其规律的基本原则和观点。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下的中国文学史研究范畴,包含中国古今各个民族创造的全部文学成果。”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的核心是“多民族共同创造”,其整体结构所包含的多民族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哲学观等基本要素,决定着文学史的研究维度、方法和方向,为科学、客观、历史地认识中国文学的发展历史提供了新的视角。
该书从根本价值取向上将文学史提升到国家知识的层次,阐述了文学史在培养公民的国家认同、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凝聚力形成过程中所发挥的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回答了文学史教育为什么会进入国民教育知识体系的原则问题,从而凸显了文学史的本质功能,提升了文学史的地位。
书中积极倡导对各民族文学共同发展历史的研究,主张编写体现各民族文学共同发展、共同创造的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中华)多民族文学史。其目的就是要通过多民族文学史教育,增强各民族间的文化、文学交流,加深各民族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认同。而这一点,在以往用力不够。著者认为,具有国家知识属性的教材类文学史中,尤其要具有中华多民族文学的史观意识。正是在这样的国家高度和视野中,《多民族文学史观》将中国文学史“历时”的单一线性时间结构与中国多民族文化与文学互动与融合的“共时”多时间序列组成的动态空间相结合,开拓了观察中国文学发展历史的新的时空视野。著者指出,地理空间的广阔性、民族空间的多样性、文化空间的差异性是中国文学的空间特性。中华古今各民族文学还具有跨地域、跨民族、跨文化的复杂性。中国文学多特质、多内涵、多风格相统一的特征与中国文学空间形态的多元整体性关系密切,这是中国文学史研究应关注的重要问题。《多民族文学史观》将各民族文学全部纳入多民族文学的整体结构和框架之中,打破了中国文学学科内部少数民族文学与中国古代、现当代文学之间的学科壁垒,也拆除了少数民族文学学科内部诸如不同族别文学研究、口头文学与书面文学研究之间的藩篱,对重新评估中国文学的整体实力具有重要的启发。
充满强烈国家意识的《多民族文学史观》,从百年中国文学史的角度,对少数民族文学学科进行了反思,指出了文学史研究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如中国文学史书写中各少数民族文学的弱化问题,民族、地域、国家等元素的缺失问题等。对于一向为中国文学史所忽视的多民族母语文学创作的历史和现状,该书用大量数据、文学事实求证了它们在中国文学史中的尴尬处境和在跨民族、跨语际传播时所面临的困难。这种局面的造成,少数族群母语文学汉译的严重滞后,是其重要原因。
从某种意义上说,《多民族文学史观》对中国文学构成的多元文明形态的关注、对不同民族文化的跨文化比较,对中国多民族国家属性与中国文学史研究关系的重视,对文学史国家知识功能的强调,不仅表现出研究者开阔的学术视野和严谨的治学精神,也体现出当代学者的社会责任感和国家使命意识,这一点尤为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