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课题组
全力打造扩大有效投资升级版
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课题组
省委、省政府全力推进转型升级“组合拳”,扩大有效投资既是组合拳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贯串“四换三名”、“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等系列组合拳的项目支撑。加快转型升级,要从项目源头抓起。要紧紧依靠改革创新,全力打造扩大有效投资升级版,突出提质增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强力推动从源头上加快转型升级。
要在继续保持投资持续平稳增长的同时,把投资质量效益放在第一位,推动各级各部门切实把力量聚焦到提质增效上。2014年扩大有效投资目标的设定,建议:(1)投资增速指标上力求“稳”。2014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目标可考虑设定在计划增长12%、力争15%左右,总量达到2.2万亿元。面对出口低迷、消费不振的局面,必须持之以恒扩大有效投资,体现“稳”字当头,既对保增长起到关键作用,又推动各地更多把工作着力点转向优化投资结构。(2)投资质量指标上力求“高”。要对投资质量指标提出更高要求,力争“四个占比”提升:全省产业项目投资增长(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建议设定在20%,占全部投资比重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左右;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20%,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增长15%,占工业投资比重分别比上年提高2个和1个百分点左右;生产性服务业投资增长15%,占服务业投资比重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左右。(3)投资效益指标上力求“好”。2014年起要对投资效益进行持续监测评估,可考虑新设全省投资效果系数和工业投资效果系数。还要推动各地加强项目投入产出效益系数监测,积极引入第三方开展评估监测,推动各地从源头上严把项目准入关,推动企业加快转型升级。
有效投资不仅要成为稳增长的持续动力,更应成为调结构的强大动力。要更加重视项目谋划和准入把关,宁可项目少一点、也要好一点、实一点,大幅度提高转型升级重大项目比重,发挥重大项目的“龙头带动”作用。建议2014年“411”重大项目安排900个左右,争取年度计划投资6400亿元左右,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近1/3。重点加大以下领域:(1)加大以“四换三名”为重点的重大产业项目投入。要大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以及创新驱动投入,力争完成全社会工业技术改造投资5200亿元、创新投资1500亿元、“机器换人”投资700亿元。要大力谋划和培育重大产业项目,力争2014年“411”重大单体产业项目完成投资1500亿元,占单体重大项目比重超55%;推进5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2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分别为40个、150个,分别比上年增加10、23个左右。(2)加大以“五水共治”为重点的水环境治理投入。要围绕“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加大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等水利设施,加大城市和区域骨干排涝工程,加大重点污染行业整治提升的水环境治理等领域投入,力争“五水共治”投入达到650亿元。(3)加大以新型城镇化为重点的统筹城乡基础设施投入。要把新型城镇化作为新一轮投资热点,重点加大城市轨道交通、城乡供水、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等投入,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覆盖。力争完成城市功能提升设施投资1800亿元、轨道交通投资200亿元、小城市培育试点和中心镇公共设施建设投资700亿元、美丽乡村和新农村建设投资300亿元。
要紧紧依靠改革创新,牢固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通过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使投资更具可持续性。重点要放在激发“三个活力”上:(1)激发民间投资活力。要大力推动民间投资从政策措施、项目推出、到试点突破的落实,以更务实举措激发民资活力。力争2014年全省民间投资增长15%,占全社会投资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达到62%左右。(2)激发企业投资体制改革活力。要通过启动新一轮企业投资体制改革,推动“三个提速”:企业投资项目高效服务试点提速,企业(贸易)主体设立快速登记试点提速,开发区(园区)“化零为整”创新前置审批试点提速。(3)激发“三资”并举活力。进一步加大浙商回归、央企对接、外资引进等工作力度,力争2014年全省浙商回归引进到位资金1700亿元,央企项目完成投资800亿元,引进外资160亿美元。
围绕全力打造扩大有效投资升级版,2014年重点工作建议如下:
(一)抓紧启动新一轮投资体制改革。要在继续推进政府投资项目省级联合审批改革的同时,把研究部署新一轮企业投资体制改革摆到更加突出位置。一是抓紧制定企业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借鉴上海自贸区、广东等经验做法,主动接轨国际通行规则,探索改革企业投资管理模式,对负面清单以外的领域一律取消企业投资审批管理,放开放活企业投资项目,营造最优企业投资环境。二是抓紧修订完善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要结合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省政府185号令)的修订,从投资决策、审批到建设、监管等各个方面,加快建立新型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体制,管严管好政府投资项目。三是抓紧建立投资服务促进体系。建立省市县共享的投资项目信息管理平台,推动管理重心由事前审批转向事中事后监管,营造有利于各类投资者平等准入、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二)全力推进转型升级重大项目建设。要继续抓好扩大有效投资“411”重大项目计划实施,推进重点项目、工业、服务业、海洋经济、央企合作等建设计划,建立全流程服务和管理。一是抓项目进度。加快建设福特汽车、九景衢铁路等700个左右续建项目,力争杭长客专、海越股份新材料等80个以上项目竣工投产,推动杭黄铁路、宁波南车轨道交通装备等200个左右项目新开工。二是抓前期谋划。要精心谋划事关全局、引领转型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尤其是生成一批标杆式重大产业项目、产业链延伸项目。完善省市县三级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责任落实制度。三是抓要素保障。及时协调解决征迁难、落地难等问题。四是抓环境优化。充分发挥省扩大有效投资重大项目推进协调小组的作用,继续做好省领导联系省级产业集聚区、省重点项目工作,推动省、市、县(市、区)领导三级全程联系服务重大项目落到实处,形成“盯人盯事盯项目”的全程服务机制。
(三)大力激活民间投资。要以实实在在举措激活民间资本,充分发挥民间投资主体作用,增强内生增长动力。一是大力推动一批民间投资创新政策落实。推动促进民办教育、民营医疗机构发展等一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抓紧研究制定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民资依法设立中小型银行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对民资进入供水、污水、道路等公共设施领域,要分类研究提出收费年限、合理回报等配套支持政策。二是大力推动一批面向民间投资招商项目。推动民间资本更多进入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公用事业等领域。对城建、教育、卫生、交通等领域,要由省级各有关部门分别组织推出5个以上代表性项目,确保民资实打实进入公共服务领域。三是大力推动一批民间投资改革试点。温州、台州等地要抓紧研究制定民间投资改革创新示范区的方案,力争在争取国家民资准入政策集成式落地、消除民间投资体制障碍等方面先行先试。抓紧开展民间资本进入市政基础设施领域市场化建设试点。抓紧开展公共资源竞争性配置改革试点。
(四)采取针对性措施优化投资结构。要实施差别化的项目培育政策、差别化的要素配置导向、差别化的考核引导,推动各地把提质增效落到实处。一是抓重大产业项目差别化培育。制定出台培育集聚和推进50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的优惠政策措施,推动各部门在用地指标、能源消耗总量、环境容量配置、财政税收扶持等方面,向重大产业项目倾斜落到实处。力争沿海省级产业集聚区每年引进1个以上50亿元产业大项目,其它省级产业集聚区引进1个以上20亿元龙头项目、带动形成百亿以上特色产业链。二是抓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改革。严把项目准入关,根据产业性质、投资强度、亩产效益、能源消耗等情况,采取差别化的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措施,实行“合理配、优质配、合法配、高效配”。通过建立项目市场准入综合评估机制,推动要素向重大项目集中。三是抓投资考核差别化引导。进一步做好扩大有效投资考核工作,加大对投资结构优化、效益提升、大项目引进等方面考核权重,推动各地聚精会神提升投资结构、提高质量效益。
课题组成员:沈素芹 黄炯 汪燕 沈晓栋 张树旗
要紧扣省委、省政府转型升级“组合拳”,紧紧依靠改革创新,全力打造扩大有效投资升级版,在提高投资质量效益上下更大功夫,在推进转型升级重大项目上加大力度,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上务求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