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蕾
发展海洋经济需打好科技创新牌
张蕾
发展海洋经济是经济增长和国际竞争的重要领域和战略重点。杭州在区位、交通、产业、科技、人才、服务、体制、机制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基础和条件,是全省“一核两翼三圈九区多岛”海洋经济总体布局中“两翼”之一的环杭州湾产业带的核心区域和杭州都市经济圈的中心城市,拥有重点建设的九个沿海产业集聚区中的两个,在发展海洋经济和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发展潜力。
近年来,杭州突破“就海洋论海洋”的传统思维和常规发展模式,深入挖掘潜在优势,积极探索陆海并举的海洋经济发展之路,形成了陆海联动发展的良好势头,为加快发展海洋经济打下了扎实基础。
尽管杭州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滨海地区,港口和海洋渔业资源禀赋相较于宁波、温州明显不足,但涉海科教资源丰富,先进科研设备集中,实力全省领先。杭州集聚了全省80%以上的涉海科研机构,高层次人才集中: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中国舰船研究院杭州应用声学研究所、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实力雄厚;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工商大学等在杭高等院校,形成了从理论研究、资源开发利用到产业化应用的涉海学科体系。在学科体系和研究团队的支撑下,杭州海洋科技创新综合实力全省领先,其中海水淡化产业已在全国具有较高影响力。
在杭州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布局中,海洋科技创新是核心的突破口和切入点,促进海洋科技创新对杭州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也具有重大意义。具体做法包括:
构建海洋科技创新高地。依托在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围绕涉海先进制造、海洋信息技术、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海洋勘探开发、海洋医药和生物制品、海洋工程装备、涉海金融服务业等重点领域,鼓励在杭企业、科研院所与国内外名院大所合作建立海洋科技创新战略联盟,主导和参与全省海洋科技创新。
创新发展海洋重点产业。突出科技优势和产业基础,深入实施科技兴海战略,以科技创新驱动海洋经济发展。通过推进一批项目、提升一批企业,积极发展海洋新兴产业,鼓励发展涉海信息技术产业,突出发展涉海服务业,择优发展先进制造业,着力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壮大杭州海洋经济。
培育涉海创新型企业。支持以涉海龙头骨干企业为主体,以攻克海洋产业关键、共性技术为目标,进一步健全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对涉海创新型企业的试点示范和科技型涉海中小企业认定工作,培育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涉海创新型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
加强海洋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千人计划”,努力构建成熟的海外高层次人才来杭创新创业引进机制和平台,加快引进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和紧缺型人才。建设长三角地区海洋人才集聚和交流中心,加快培育发展专业性海洋人才枢纽市场,打造一批“海洋经济引智示范基地”。
创建海洋特色产业基地。培育建设杭州大江东临港装备制造基地、杭州海水淡化技术与装备制造基地、杭州海洋科技与涉海装备制造基地,以“整合海洋创新资源、集聚海洋高端产业、培育海洋龙头企业”为重点,推动重大海洋产业项目向特色产业基地集中建设、重点海洋企业向特色产业基地集中布局、各类要素向特色产业基地集中配置。
但是,杭州部分海域受潮涌、潮差、潮流等影响,泥沙淤积严重,制约了临港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杭州涉海工业分布在产业价值链高端的企业不多,创新能力有限,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与国内外优势涉海企业抗衡中处于不利地位。此外,尽管杭州正在逐步打造产、学、研的联动平台,但科研成果的转化效率和效益仍亟待提高。
下一阶段,杭州要坚持陆海联动、科技兴海战略,加强海洋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和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助推科技创新在海洋经济发展中的支撑地位,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和杭州海洋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带动科技密集型海洋新兴产业的崛起。
作者单位: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