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书萍
控释与缓释制剂在疼痛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许书萍
近年来,人们研究发现控释与缓释制剂在减少疼痛、提高药物使用率、缩短治疗时间方面有重要作用。本文简述了控释与缓释制剂的概念,并阐述了控释与缓释制剂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控释制剂;缓释制剂;疼痛;临床应用
不同药物半衰期各异,临床常规药物根据其半衰期不同需每日多次给药,以维持体内有效的血药浓度[1]。缓释与控释制剂是指口服药物之后在规定释放介质中,按要求缓慢的非恒速释放药物,与普通的制剂比较,降低了血药浓度的波动,使药物在较长时间内维持有效的浓度,且给药频率有所降低,明显增加了患者的依从性。
疼痛是与现实存在或潜在组织损伤相伴的一种具有保护性的、主观的个体化感觉,很容易受到注意、焦虑及以往经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疼痛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所以在病因尚未查明之前,不能随意使用镇痛药物。疼痛是一种复杂的机体反应,在治疗上应全面化、多元化。目前对于疼痛的治疗分为药物治疗、神经阻滞疗法、物理疗法、心理疗法、手术治疗、辅助疼痛治疗,其中药物治疗是最常见、最基本的方法,目前临床90%的疼痛药物处方为水杨酸类(非甾体消炎药物)和阿片类,其他有抗抑郁药物、镇静药物、激素等。但传统的药物治疗不良反应较大,如长期服用阿片受体激动剂易发生耐受性和依赖性,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可引起血压剧烈波动等。因此控释与缓释制剂是治疗疼痛的一个重要方向。
2.1 缓释与控释制剂的概念 缓释制剂是指口服药物之后在规定释放介质中,按照要求缓慢的非恒速释放药物,与普通的相应制剂比较,降低了血药浓度的峰式波动[2],使其可在较长时间内维持有效浓度,大大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理想的缓释制剂应具有与普通制剂起效快的优点,还应具有其特有的持久作用。
控释制剂是指口服药物在规定的释放介质中,按照要求缓慢维持恒速或接近恒速释放药物,与普通药物相比,其优点是每日给药次数至少会减少一半,或是给药间隔时间延长,其血药浓度较缓释制剂更加稳定。
缓释制剂与控释制剂与普通药物相比,药物释放相对延缓,释放时间延长,血药浓度维持时间较长,药效更加持久,生物利用度大为提高。使普通药物具有的半衰期短、多次给药、给药量大、安全性低的缺点得以克服,适用于疾病的预防和长期治疗[1]。
2.2 镇痛药物缓释、控释制剂的临床应用
2.2.1 盐酸羟考酮控释片 盐酸羟考酮控释片的有效药物成分是盐酸羟考酮,用于缓解持续的中度至重度疼痛。应用该药物时必须整片药物吞服,切忌掰开、咀嚼和研碎,否则会导致羟考酮的快速释放以及吸收达到潜在致死量。应每12小时服用1次,用药量取决于患者疼痛的严重程度以及既往镇痛药物的服用情况。对所有患者而言,合适的给药剂量是指12 h可控制疼痛且患者能够很好地耐受。该药物与其他阿片类药物相似,与镇静剂、催眠药物、麻醉剂、乙醇、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物、肌肉迟缓药物、吩噻嗪类以及降压药物可有叠加作用。服用该药物可能出现阿片受体激动剂的不良反应,同时应用其他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的患者应慎使用,并减少初始剂量,以避免发生呼吸抑制、深度镇静、低血压或昏迷等症状。
2.2.2 吗啡缓释、控释制剂 吗啡缓释、控释制剂常见的药物有硫酸吗啡控释片、盐酸吗啡缓释片,其主要成分是吗啡的硫酸盐和盐酸盐,是纯粹的阿片受体激动剂,具有强大的镇痛作用,同时也有明显的镇静、镇咳作用,可引起呼吸抑制、欣快、成瘾等症状,主要用于晚期癌症患者的镇痛。该药物必须整片吞服,成人每隔12小时按时服用1次,根据疼痛的严重程度、年龄及服用镇痛药物的既往史决定药物剂量,个体差异较大。药物不良反应有连续服用3~5 d即可产生耐药性,1周即可成瘾,但对于晚期中、重症癌症患者若治疗适当极少成瘾,但易出现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嗜睡等。偶见过敏反应,急性中毒出现昏迷、针尖样瞳孔等,由于严重缺氧可出现休克、循环衰竭,甚至死亡。该药物与吩噻嗪类、安眠药物、镇静剂、镇静催眠药物、一般麻醉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抗组织胺药物、三环类抗抑郁药物等合用,可加剧、延长吗啡的抑制作用。不能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一起服用或在其治疗2周内服用。该药物还可增强香豆素类药物的抗凝血作用,与西咪替丁合用,可能引起呼吸暂停、精神错乱、肌肉抽搐等症状。
2.2.3 盐酸曲美朵缓释片、缓释胶囊 盐酸曲马朵缓释片、缓释胶囊为非阿片类中枢性镇痛药物,为非选择性激动阿片受体、抑制去甲肾上腺素及5-羟色胺的摄取,从而达到镇痛的目的。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中、重度疼痛,还可与非阿片类镇痛药物联合使用治疗疼痛综合征,其用量根据疼痛程度、年龄决定。该药物不适合与中枢神经抑制药物如催眠药物、镇痛药物合用,严重可导致呼吸抑制。如已接受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治疗者,不能服用本药,可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
2.2.4 芬太尼透皮贴剂 芬太尼透皮贴剂为可持续72 h释放阿片类止痛剂的透明贴剂,用于治疗中、重度慢性疼痛以及只能依靠阿片类镇痛药物治疗难消除的疼痛[3]。使用剂量应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决定,并应在给药后定期进行剂量评估。该药物的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嗜睡、低血压、幻觉、精神错乱、欣快及尿潴留等,严重的为肺通气不足。同时应用其他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如阿片类药物、催眠药物、镇静剂、全身麻醉剂、吩噻嗪类药物、骨骼肌松驰剂、镇静性抗组胺药物等,可产生相加性抑制作用,会发生肺通气不足、低血压及深度的镇静或昏迷。因此,在合用上述药物时应对患者进行特别的护理和观察。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55-155.
[2] 任进民,王英.缓释与控释制剂在疼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实用疼痛学杂志,2007,3(2):115-120.
[3] 邓玉文,李以菊,童玉芝.控缓释制剂的临床应用[J].海峡药学,2010,22(4):131-132.
R969.3
A
1673-5846(2014)08-0065-02
元氏县中医院,河北石家庄 05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