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志国
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68例报告
于志国
中药注射剂能够克服作用慢、起效迟等不足,但与丸散膏丹相比,中药注射剂应用历史较短,社会接受程度差,不良反应也日益增多,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中药注射液的安全用药问题。本文就中药注射液的不良反应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以期为临床一定的参考价值。
不良反应;中药注射液;丸散膏丹
随着中医治疗越来越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并被临床广泛应用,中药注射液逐渐克服作用慢、起效迟等不足[1],其具有作用迅速、生物利用度高等特点,可较好地发挥治疗急病重症的作用[2]。本文就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68例报告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1 病例1 血栓通注射液引起不良反应20例,占29.4%。患者,女,71岁,住院原因为多发性脑梗死,入院后给予15 ml血栓通+5%葡萄糖注射液,输液150 ml时,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缺氧、高热(体温40.2 ℃)、寒战。在这种情况下,更换输液器,立即停药,并给予肌内注射25 mg盐酸异丙嗪、静脉推注10 mg地塞米松后,症状逐渐好转。
1.2 病例2 痰热清注射液引起不良反应29例,占42.6%。患者,女,54岁,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入院,入院后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加入痰热清注射液40 ml,静脉滴注。输液约2 min后,患者突然出现胸闷、喘憋、烦躁、焦急不安等症状。查体:面色较入院浅,烦躁不安,双肺干鸣音,可闻及少量湿性啰音。立即停止输液,给予吸氧,取蹲坐位,并给予静脉推注地塞米松5 mg,10%葡萄糖注射液100 ml加入葡萄糖酸钙注射液20 ml静脉滴注,约0.5 h后上述症状消失。
1.3 病例3 疏血通注射液引起不良反应4例,占5.9%。患者,女,77岁,因冠心病入院,入院后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加入疏血通注射液6 ml,静脉滴注,输液约200 ml时,出现寒战,测体温38.5℃,血压110/70 mmHg(1 mmHg=0.133 kPa),心率90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心电图与入院比较无明显变化,立即停止输液,给予静脉推注地塞米松5 mg后,上述症状逐渐缓解,体温升至正常。
1.4 病例4 舒血宁注射液引起不良反应2例,占2.9%。患者,男,50岁,因糖尿病入院,为了改善血液循环,给予20 ml舒血宁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输液完毕,患者出现双肺满湿性啰音、大口喘气、面色潮红、眼角膜发红、口唇发绀等症状。立即给予静脉推注0.25 g二羟丙茶碱针+肌内注射25 mg异丙嗪+10 mg地塞米松,约15 min后症状好转。
1.5 病例5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引起不良反应6例,占8.8%。患者,女,57岁,因类风湿性关节炎入院,入院后给予静脉滴注40 mg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输完后患者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寒战,测呼吸21次/min、心率84次/min、血压120/70 mmHg、体温36.5 ℃,立即给予250 ml氯化钠注射液,肌内注射25 mg盐酸异丙嗪,但效果不佳,又给予静脉滴注5 mg地塞米松,患者症状逐渐缓解。
1.6 病例6 灯盏花素注射液引起不良反应7例,占10.3%。患者,男,78岁,因冠心病入院,入院后静脉滴注40 mg灯盏花素注射液+25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输液过程中,患者出现了瘙痒、红色丘疹、皮肤轻度水肿,立刻给予依巴斯汀+葡萄糖酸钙,上述症状逐渐缓解。
随着医学界大量广泛应用中药注射液,也出现了较多的不良反应,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2.1 未合理应用化学药注射剂与中药注射液 中药注射液近年来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抗肿瘤、抗感染等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但由于某些中药注射液含有半抗原性物质或抗原物质,成分复杂,很容易在与其他化学药注射液配伍使用的过程中出现一些不良事件[3]。
2.2 缺少中医理论指导 虽然基于中医理论辨证使用的中药注射液种类较多,但临床疗效各不相同,相差较大,则使用药风险大大增加。临床上已形成了一些不成文的习惯,如“用丹参针治疗心血管病、用参脉针治疗体虚,用清开灵针治疗发烧”,其属于不合理用药,是将西医的感染性疾病与中医的热证划等号。药与证的不相符也会出现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4]。
由于中药注射剂质量控制指标和生产技术不够完善,生理作用广泛,化学成分复杂,易出现可溶性微粒或用药配伍不当的原因,这样就给药品不良反应留下了诸多隐患。针对这种情况,医护人员在临床上应多注意特殊人群的个体化给药,控制滴注浓度、剂量、速度,避免多药联用,还要对各种中药注射液的适应证、禁忌证予以掌握,以此来保证患者能够安全、合理用药。
[1] 邱桂华.中药注射液的不良反应与其质量关系分析[J].中国现代中药,2006,8(4):34-34.
[2] 蔡泳.5种常用中药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分析[J].医药导报,2006, 25(4):370-371.
[3] 阎爱荣,彭芳辰.10种中药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8,28(9):765-766.
[4] 罗健萍.我院门诊中药注射剂合理使用调查研究[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2,7(2):105-106.
R969.3
A
1673-5846(2014)08-0030-02
隆化县中医院,河北承德 068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