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委婉语中的隐喻

2014-02-03 05:12张霞
文教资料 2014年29期
关键词:隐喻人生生命

张霞

(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死亡委婉语中的隐喻

张霞

(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概念隐喻认为,人类的语言是隐喻性的,隐喻无所不在。人们倾向于用隐喻的手法来表征抽象的概念因为人类的概念系统是隐喻性的,语言的隐喻表述与隐喻概念是有规律地结合在一起的。我们试图用隐喻的思维来理解和分析汉语死亡委婉语,探究这些汉民族死亡委婉语中的隐喻。

死亡 委婉语 隐喻

一、隐喻

对隐喻的探索与研究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一直以来,哲学家和语言学家都把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手段来进行研究。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人们就开始从修辞的角度研究隐喻。近些年,隐喻的研究不仅仅停留在修辞领域,它已经从修辞学扩展到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又从语言学进一步延伸到语义学和语用学。1980年,美国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莱考夫和约翰逊著的Metaphors We Live by(《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对隐喻研究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此前,从亚里士多德《诗学》及《修辞学》直到近年来的语言哲学及语用学,两千多年来的隐喻研究始终保持着一种“共识”,即将隐喻当成一种纯粹的语言现象,当成一种字面上的变异,当成只有诗人或者演说家可以掌握的语言技巧。与传统的隐喻理论不同,莱考夫和约翰逊的隐喻理论则认为,隐喻在本质上是概念性的,它不仅仅是一种语言形式,更重要的是,它也是人类思维和行为的方式。隐喻作为认知语言学的焦点和重点,是揭示和解释人类认知的一种重要工具。

二、委婉语

委婉语是指用一种令人愉快的、委婉有礼的、听起来不刺耳的词来代替令人不快的、粗鲁无礼的、听起来刺耳的词语。我们在对话中遵循着礼貌原则,希望谈话双方的心情保持愉快,避免尴尬或产生不好的联想,但是,有些事情又是我们所无法回避的。例如死亡。死亡作为一种自然规律,不可避免,但又让人充满悲伤,面对这一话题,我们常常选择使用委婉语。

“死”最早见于甲骨文中。许慎《说文解字》中释为:“澌也,人所離也。从歺从人。凡死之屬皆从死。古文死如此。息姊切[注],亦古文死。”段玉裁注:“形体与魂魄相离,故其字从歺人。”“死”意味着生命的消亡,而生命的结束,尤其是人生命的结束,通常在人们的哲学理念中是被看作为最令人悲哀痛苦的事,因此,人们在交际中都尽可能避免使用这个词。“死”成了汉语众多忌语中覆盖面最大的忌讳之首。为避讳“死”,人们创造和选择了许多替代性词语来顶替“死”的概念义。汉语中“死亡”委婉语数量很多。王力先生在 《汉语史稿》中谈及委婉语时曾说过,“‘死’的别名为最多”。清人梁章钜在《浪迹丛谈》卷九《人死别称》条就列举19个“死”的别名。龚延明《古代“死”的别名》一文中列举了67个。吕友仁、冯好杰在《古代“死”的别名补遗》中又增补186个。在洪成玉编著的《谦词敬词婉词辞典》中,仅古汉语中“死”的代称词就有490多个,在这些“死”的别名中有很多都是死亡委婉语。而这些所涉及的还仅限于古代汉语中的死亡委婉语。

莱考夫和约翰逊已经指出:隐喻通常是从一个比较熟悉的、较易理解的源域映射到一个不太熟悉的、较难理解的目标域。他们进一步说明隐喻的本质即是以一种事物去理解和体验另一种事物。这里所谓的“一种事情”即始源域;“另一种事物”即目标域。作为始源域的事物是隐喻的认知基础,通常是为人们所熟悉的有形的、具体的东西;而作为目标域的往往是人们感到陌生的、抽象的东西。

三、汉英死亡委婉语中共同的隐喻表达

在汉文化中,关于死亡的委婉语中包含着众多的隐喻,这些隐喻既包含各民族共同性,当然也不乏汉民族所独有的特性。同英语进行比较,汉英死亡委婉语中共同的隐喻表达有:

(1)LIFE IS A JOURNER,DEATH IS THE END OF THE JOURNER.(人生就是一场旅行,死亡是这场旅行的终点/结束)

在这一隐喻中,始源域是旅行,目标域是人生。一次旅行有开始、中间、结束,正如人生有出生、活着、死亡一样,那死亡就是人生之旅的结束。例:

出生是最明确的一场旅行。死亡难道不是另一场出发。(三毛《岁月》)

(2)DEATH IS DEPARTURE.(死亡是离别)

这一概念隐喻在汉语中最为常见,汉民族把死亡看作“离”,“离”是以现世为参照物的,人死就是离开现世的一切。我们常用的成语“生离死别”,就是将死亡理解为一种特殊的告别形式。某人去世了,我们常常说“走了、离开了永别了、过去了”等等。

(3)DEATH IS GOING TO THE FINAL DESTINATION.(死亡是最终的目的地)

这一概念隐喻其实是概念隐喻LIFE IS JOURNER的进一步延伸。例:

2006年12月30日,萨达姆被执行绞刑,生命走到尽头。(新浪新闻)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曹雪芹《红楼梦》)

(4)PEOPLE ARE PLANTS,HUMAN DEATH IS THE DEATH OF PLANTS.(人是植物,认得死亡就如植物的死亡)

在这一隐喻中,始源域是植物,目标域是人生。植物有发芽、成长、死亡阶段,正如生命的开始、成长、结束一样。植物的死亡隐喻人的死亡。例:

“落叶归根”、“枯木逢春”;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曹松《己亥岁》)

(5)A LIFETIME IS A DAY,DEATH IS THE NIGHT.(人的一生就像一天,死亡就是黑夜)

在这一概念隐喻中,始源域是一天,目标域是人生。人的死亡就像黑夜的降临。例:

我让你见不到明天的太阳。

(6)LIFE IS LIGHT,DEATH IS DARKNESS OR PUTTING OUT OF THE LIGHT.(生命是光明,死亡就是黑暗或者光明的熄灭)

汉语中常有“人死如灯灭”这样的说法,预示着死亡即是黑暗,活着才是光明。还有我们常用“灯尽油枯”来形容将死之人,这也预示着生命之光即将熄灭,黑暗即将来临。

在上述案例及以后几次(某石化公司催化装置油浆换热器入口管、催化装置增压机入口管线)的法兰偏口矫形工作中,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7)DEATH IS SLEEP.(死亡是睡眠)

这一概念隐喻,始源域是睡眠,目标域是死亡。是用睡眠这种安静、静止的状态来隐喻人的死亡,只是这样睡眠是永久性的,不再醒来。例:

德国导演莱尼里芬施塔尔在9月8日夜间永远安息了。(www.movie.com)

她似乎是在一阵痛苦的发作以后昏沉地睡去了。(巴金《秋》

(8)LIFE IS FLUID IN THE BODY,DEATH IS LOSS OF THE FLUID.(生命是身体中液体的流动,死亡是液体的流失)

在这一隐喻中,始源域是流动的液体,目标域是人生。用液体的流动性来隐喻生命或者时光的流失。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从出生伊始我们的生命就开始流失,直至我们完全失去。

例:我们的生命在不知不觉中渐渐流逝,正所谓似水流年啊!

这一隐喻的始源域是戏,目标域是人生。一出戏,有开场,中间的演绎,还有最后的谢幕,正好与人生的三部曲相吻合,一个人死亡正如一出戏的谢幕。例:

“红色资本家”霍英东的悄然谢幕宣告了一个传奇时代的结束,也标志着一代人的告别逐渐开始。(人民日报)

作为一名优秀的演员,他对人世的谢幕显得太早了,年仅42岁。傅彪的离去,会使生活和广大观众失去独特的欢乐。(人民日报)

(10)LIFE IS BONDAGE,DEATH IS DELIVERANCE.(人生是一种束缚,死亡是一种解脱)我们常常说某人脱离苦海去向西方极乐世界。

(11)L IFE IS A BURDEN,TO DIE IS TO GET RELEASED FROM THE BURDEN.(人生是一种负担,死亡是一种解脱)例:

他终于不堪重负,累到在工作战线上了。

Sickness and healing are in every heart;death and deliverance in every hand(Orson Scott Card).

(12)A LIFETIME IS A YEAR,DEATH IS THE WINTER.(人的一生如同四季,死亡是生命的冬季)

人的生命在西方文化中往往被看作一年中的四季,幼年之春,青年之夏,中年之秋,暮年之冬。那么死亡即是一年中最严酷的季节——冬季。

(13)LIFE IS A PRECIOUS POSSESSION,DEATH IS THE LOSS OF THAT POSSESSION.(生命是珍贵的财产,死亡是这所有权的逝去)

在这一隐喻中,始源域是珍贵的财产,目标域是生命。死亡就像珍贵财产的流失一样,一去不返。例:

在这场与暴风雪的抗争中,我们的人民子弟兵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献出了自己最宝贵的生命。(网易新闻)

(14)LIFE IS A CONTEST,TO DIE IS TO LOSE THE CONTEST.(人生是一场竞赛,死亡是竞赛的结束)

在这一隐喻中,始源域是竞赛,目标域是人生。一场比赛的节奏——开始、激战、结束,与生命的历程相符。用竞赛的结束隐喻生命的终结。例:

在这场较量中死神无情的夺走了他年轻的生命。(新浪新闻)

(15)DEATH IS FALLING.(死亡是坠落)

这一隐喻源于LIFE IS STAR,始源域是星星,目标域是生命,用星星的坠落来隐喻生命的结束。例:

2003年12月30日香港影坛的又一巨星陨落。(腾讯娱乐)

四、汉民族特有的死亡隐喻的形成原因

莱考夫和约翰逊(1980:117)有一句名言:“隐喻的本质就是以另一件事和经验来理解和经历一件事和经验。”隐喻是认知主体通过想象和联想发现或创造两事物之间的相似性而产生的,而想象和联想的认知主体是具体文化语境下的社会语言人。因此隐喻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文化的烙印,因为任何一个语言使用者都属于某个特定的言语社团,每个社团都有其长期形成的社会文化和价值观念。因此,相对于各民族所共有的心理体验,汉民族所独有的死亡委婉语中的隐喻更值得我们去探究。

相比英语之下,汉民族特有的死亡隐喻是有以下原因导致的:

1.社会地位不同

中国人历史上一直很重视人们的社会等级身份。早在周代,便把人分为“十等”。这种森严的等级制度反映在君统的政治制度中,便体现为古代官场级别的繁多。人生前所处的社会等级不同,死后所用的死亡委婉语也有所不同,依人生前地位的尊卑而分等级。《礼记·曲礼》说:“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死曰不禄,庶人曰死。”《新唐书·百官志》也有记载:“凡丧,二品以上称薨,五品以上称卒,自六品达于庶人称死。”此外,我们所熟知的皇帝“死”的委婉语还有“驾崩、山陵崩、弃群臣、宫车晏驾、千秋万岁后”等等。皇后、皇太后的死也可以称为“晏驾”。这些仅限于古代汉语中,现代汉语中已经很少使用了。

2.信仰不同

说到信仰,中国古人深受道教和佛教的影响。佛教是中国最早的外来宗教,大约在西汉末东汉初经西域传入我国内地。随之便在中国落地生根,并逐渐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融合,甚至还一度成为国教。它在中国历史上流传时间之长和影响之大都是其他宗教所不及的。“涅”,又作“般涅”,佛教所指的最高境界的音译。佛经上说,信仰佛教的人,经过长期修

道,即能“寂灭”(熄灭)一切烦恼和“圆满”(具备)一切清净功德。这种境界名为“涅”。“圆寂、入寂、归寂、灭度、灭安、入灭”是“涅”的意译。高僧临终之时,常常端坐而逝,称为“坐化”或“坐脱”。后来,随着佛教的中国化,“涅、般涅、圆寂、入寂、归寂、灭度、灭安、入灭、坐化、坐脱”等来自于佛教教义的词语便被作为“死”的委婉语融入到汉民族的词汇宝库之中,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熟知。佛祖释迦牟尼居住在西方的极乐世界,于是佛教的善男信女们生前行善积德,憧憬着死后能够到达西方的极乐世界,能够见到佛祖,在汉语中也有了“上西天、归西、上天、归天、见佛祖”等委婉的说法。

道教的最终目标是“得道成仙”。道教认为,凡人也可以通过修道,返本还原,与道合一,成为神仙。神仙不但灵魂常在,而且肉体永生。能够“羽化、飞升、登仙、成仙、上仙、登遐、升遐、仙逝、仙去、仙游”成为修道之人的理想,并且传说中的神仙常常是骑着仙鹤而去,因此,后来修道人的死便被称为“羽化、飞升、登仙、成仙、上仙、登遐、升遐、仙逝、仙去、仙游、驾鹤归西”等等。除此以外,道教圣地也成为死亡委婉语所涉及的对象。传说中的瑶池、蓬莱、道山都是神仙所居的地方,也是修道之人皆心向往之的仙境。人们幻想着死后能够到那里去,于是,“驾返瑶池、瑶池添座、蓬岛归真、忽返道山”等委婉语也因此产生。当代中国人信仰马克思主义,所以当某人死去的时候,我们也戏谑的称其“去见马克思了”。

还有封建迷信者,相信有神鬼的存在,这些人就会认为死后会有黑白无常两个小鬼带着,顺着黄泉路经过奈何桥喝下孟婆汤,取件阎罗王。所以就有“见阎罗王”、“赴黄泉”等等这些隐喻。

3.年龄不同

少壮而死称“夭”,如“夭殁、夭折、夭促”,未满20岁而死称“殇”,老者、长者的死称“寿终”。父死称“失怙”,母死称“失恃”,父母双亡称“弃养”,妻死称“失俪、断弦”。

4.性别不同

我们常常把年轻女子比喻为话,这一用法也同样存在于死亡隐喻中。我们常常能从古代诗歌、小说中看到这些隐喻,如“香消玉殒”、“蕙损兰摧”、“玉殒”等等。而年轻有才男子的死亡,我们常常用“英年早逝”,这一隐喻也于花有关。

5.死因不同

我们的民族崇尚正义,崇拜英雄,对于那些为了国家、民族、他人而献出生命者,对于他们的死亡我们从来就不吝啬我们的辞藻。“献身”、“舍身”、“殉国”、“殉职”、“就义”、“为国捐躯”、“牺牲”、“效死”、“阵亡”、“光荣”、“效命”、“授命”、“成仁”、“杀身成仁”、“以身许国”、“马革裹尸”、“舍生取义”、“肝脑涂地”等等委婉语中包含着大量的隐喻。

6.一定历史时期独特的人文景观

汉民族长期实行土葬制,因此在汉语中就用“入地、入土、身归泉世、命归泉路、命染黄沙”等委婉说法来作为“死”的代称。梳辫子的男人可以说是清朝仅见的一种人文景观。把人死称为“翘辫子”正是清朝这一历史时期独特人文景观的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党和国家领导人逝世后都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八宝山也逐渐成为一个象征,成为一个令人敬慕的地方。作为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和反映,“上八宝山了”这一死亡隐喻也只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才能够得以产生。

五、结语

隐喻不仅仅是语言的,在本质上,它更是概念的认知的,它普遍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用语和思维中。它是我们认知整个世界时所使用的一种常见的、常规的、必不可少的手段。语言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镜像折射,透过一个民族的语言层面,窥见的乃是这个民族绚丽多姿的文化形态。中华文化蕴涵着许多死亡隐喻,对死亡隐喻的研究有助于人们了解汉语中的死亡隐喻的构建方式并进一步洞察中国人认知世界的方式。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2]包丽红.汉语死亡委婉语之文化成因探[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6).

[3]刘蕴璇.禁忌语“死”的对代语及其文化内蕴[J].内蒙古社会科学,1997(1).

[4]Lakoff,George and Mark Joh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5]樊守媚.古汉语中“死”、“活”的不对称性研究与认知分析[J].语文知识,2010(4).

[6]陈辉.“死”的委婉与“死”的文化[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2010(7).

[7]林纪诚.语言与文化综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8]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9]林伟.论英汉死亡委婉语中死亡隐喻的相似性[J].语文学刊,2009(4).

猜你喜欢
隐喻人生生命
《活的隐喻》
人生中的某一天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
斜倚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