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与产业发展
——一种匹配的视角

2014-02-03 09:04姜辉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城市化供给条件

姜辉

(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上海 200444)

城市化与产业发展
——一种匹配的视角

姜辉

(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上海 200444)

城市化与产业发展是相互促进、互为因果的关系。城市与产业之间存在双向选择的机制,结果是城市产业的产生和产业发展,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化的动态持续性推进又不断地调整供给需求两个方面的有机结构及其内部结构,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并刺激产业不断发展。即城市化与产业发展之间存在一种动态变化的匹配机制。

城市化;产业发展;匹配

一、问题的提出

本文跳出应优先发展大城市还是优先发展小城市(镇)争论的圈子,抛开城市规模大小的束缚,重点从城市化的供需方面和产业发展之间的相互匹配的视角及其结果来阐述城市化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试图说明,城市化与产业发展之间存在一种相互匹配的关系。

本文将城市化给产业发展带来的一系列条件看成“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并且持续性地动态变化,将产业看成是追求利润率最大化的市场主体——企业的集合,因此,在城市化和产业之间存在一种匹配度,使得某一产业在某个城市进行发展会比较容易,或预期前景比较广阔,而不是其他城市。这里,不强调城市规模的大小,而是强调某个城市与某个产业或某个产业的一部分之间的匹配程度。王雅莉(2008)给城市规模经济的一个定义:城市规模经济是指城市非农生产单位和人口恰好适应城市土地承载力和基础设施的容量,使得生产成本和生活成本达到最低水平,城市发展处于规模经济的区间[1]。对此定义分析可以看出,此定义并不特别强调城市规模的大小,而是强调城市为生产生活提供的条件,并可以用成本—效益进行计量,即某个城市处在一定的规模区间,使得一些产业生产成本最低,居民人生成本也最低,本文沿着这条路径,进一步进行分析。

二、城市化的供给需求和产业发展的匹配机制

(一)城市化中“城”、“市”、“化”的涵义及供给、需求方面分析

“城”是指古代都邑四周的高墙,墙垣。由此可见,“城”是看得见的,具有特定形态的物质,本文将此涵义扩展。现代城市化中的“城”可以理解为城市的“有形条件”或叫做“硬件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的基本总量指标,主要是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即城市人口总量和城市所占用土地面积的大小,这两者也是衡量城市规模的常用指标。(2)城市的基础设施完备程度,指交通、通讯、电力设施、供水供气设施、公共卫生间、公共绿化面积、垃圾处理设施、养老院设施等的完备程度及公共图书馆、艺术馆等提高居民素质和文化修养的公共设施的完善状况。(3)城市硬件条件的结构,例如人口结构中包括性别结构、儿童,中青年和老年人口比例结构、知识水平和文化程度结构、民族结构等,基础设施各个方面的协调和匹配程度,比如人均街道里程与人均公共卫生间数量如果不协调,会造成很大的问题。

“市”指交易买卖行为,属于、关于或涉及工商业的,或企业的,与任何性质的买卖、交易或生意有关的。可以看出“市”与交易紧密相关,本文将此涵义扩展。可以将“市”看成城市化的“无形条件”或叫做“软件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资产规模和经济当量,城市资产即城市自身所拥有的财产规模(包括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可用货币计量,经济当量可用GDP和人均GDP计量。(2)市场化程度,包括市场开放程度、法制环境、政府干预状况、城市国际化程度、NGO(非政府组织)发育程度等方面。这些与城市产业的发展息息相关。(3)城市文化,具体包括城市的特色、城市风俗风貌或因各种因素长期积累的与城市密切相关的无形元素。

“化”表示性质或形态的改变,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本文涵义不仅指“城市化”是一个过程,是性质和状态改变的一个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同时强调人口从农民变为市民这一性质的改变和动态过程,城市供给方面和需求方面的动态变化。

综合以上分析:城市化是以城市的“硬件条件”为基础,“软件条件”为环境,城市产业不断发展,人口从农村进入城市并不断市民化的动态过程。因为以物为本的城市化有非全面性、非协调性、非可持续性等局限性,在这种观念指导下,会出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产业结构不合理,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本文“城市化”涵义强调以人为本,即在城市化过程中要充分尊重人的主体作用,使城市化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群众,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摈弃片面强调物质财富扩大、造城运动就是城市化的狭隘观念。这其中尤其强调农民的市民化,甚至可以将城市化本质看成农民进城、在城市实现安居乐业的过程。同时,产业发展是城市化的支撑,也是吸纳劳动力的主要力量,是农民市民化的主要方式,因此,本文将产业发展看成人与城市、人口流动与城市化之间的连接点和承载平台,重点分析产业发展与城市化的匹配机制。

城市的硬件条件和软件条件都可以视为城市对产业发展的供给,即产业发展需要城市提供这些方面要素。城市硬件条件一定程度上是必备的,如果没有城市基础设施,产业投资形成会步履维艰,而软件因素在城市发展和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愈来愈大,一个城市支付的办事效率、廉洁程度和法制环境等是产业形成和生长的重要因素。这些供给方面总量和结构是处于持续的动态调整之中的。另一方面,又可以将城市的硬件条件和软件条件看为是需求方面,即这些因素之中又存储着巨大的消费能力,例如,城市人口的衣食住行,地铁桥梁的建设,城市文化的宣传,这些方面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劳动力和技术等方面投入,都需要不同的产业来承担,这些需求因素的总量和结构也处于持续动态变化之中,给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正如波特所说的:需求刺激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不断创新[2]。同时,城市“硬件条件”和“软件条件”结构以及所蕴含的供给需求方面是处于连续动态变化之中的。某一城市可能基础设施非常完善,但是市场化程度可能很低,也可能是各个因素都在协调改善,这些变化都会对产业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当然,这些供给因素和需求因素对产业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产业投资者要付出一定的成本,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劳动力工资的支付、政府税收缴纳、一些商业协会会费的缴纳等。

(二)“产”、“业”的涵义和追求利润率最大化原则分析

“产”是指生产、创造或制造出物质财富。“业”是指作为谋生手段而从事商业或贸易活动。“产业”是指生产性的或以获利为目的的劳动部门。这些涵义都强调财富的生产,利益的获得。而现代经济学教材一般将产业定义为:在国民经济中,从各类物质生产部门到提供各种服务的各行各业,都可以称之为产业。产业发展指产业的产生、成长和演进,内容既包括产业类型、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布局的演进,又包括产业组织的变化、产业规模的扩大、技术的进步,效益的提高[3]。可以看出,这类定义更倾向于概括性的描述和总结,没有指出产业和产业发展的一般本质特性。产业是介于微观经济主体(企业和消费者)和宏观经济单位(国民经济)之间的具有某种统一属性的经济活动的有机集合,主要是一系列企业所组成的有机集合体,由于企业是追求利润率最大化的市场主体,也可以将产业发展看成是追求利润率最大化的,遵循成本—效益原则。即产业投资的形成,产业转移和产业不断向高级演进有着相同的动力——追求利润率最大化,遵循相同的原则——成本收益原则。

(三)产业发展条件及与城市化相互匹配机制

总体来说,影响产业发展的因素有经济发展状况、需求因素(规模和结构)、供给因素、技术因素、社会因素、国际因素等方面。即无论是产业投资形成,还是产业转移、产业高级化演进都是在上述各个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的结果,可以说不同产业发展所需要的条件是有所不同的。

迈克尔·波特在其《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分析一国如何建立竞争优势时提出了著名的钻石体系。钻石体系的关键要素包括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和同业竞争四个方面,完整的钻石体系还有政府和机会两个因素,认为是这六个方面的有机统一才可以造就国家优势[4]。借此模型,我们认为产业在某一城市的发展也正是利用了这个城市的“硬件条件”和“软件条件”的有机统一和互动,同时与产业发展的利润率最大化目标相一致才得以实现(见图示2-1)。即产业在某一城市发展需要考虑这个城市的基础设施、消费能力总量和结构、前向和后向关联产业、政府政策、制度环境、城市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因素。总之,产业发展的条件是这些一系列因素的综合,不是简单的累加,而是有机的协调整合。

图2-1 产业发展条件

但是,每个城市的“硬件条件”和“软件条件”都是不同的,结构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所以城市供给和需求方面也在动态变化。为什么一个产业会选择在A城市进行投资而不是在B城市或是C城市呢,这里就存在某一产业的发展和某一城市供给、需求两个方面之间匹配的问题。因为某一特定产业或产业的某一部分在不同城市发展所要付出的成本和获得收益是不同的,产业投资者会按照成本收益原则,综合考虑城市的硬件条件和软件条件及其动态变化来选择产业投资地点为A城市。从静态看,即在此时点上,此项产业投资与A城市的供给需求匹配程度最高,产业投资根据成本收益原则进行投资,城市也因产业投资获得了最大的福利,产业发展会促进城市化的推进。从动态看,即从此点以后的一段时间内,城市各供给需求因素的有机组合和动态调整与产业投资者在这一段时间内预期的收益匹配度最高,即会实现利润率最大化。从城市角度看,A城市的供给方面和需求方面的有机结合及预期内的动态变化对此产业投资的响应强度最大,因此此项产业投资不会选择在B城市或是C城市进行投资,因为这不符合成本收益原则,达不到利润率最大化,会损失一部分福利。

从产业梯度转移和投资导向角度看,不同城市的供给和需求方面的有机构成及动态调整对特定产业的强度不同是产业梯度转移的内在原因。A产业从B城市大规模地向C城市转移,说明B城市的供给方面和需求方面的有机构成及动态调整对A产业的响应强度要大于C城市对A产业的强度。从产业演进和投资整合角度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动态变化和产业高级化是对城市供给方面和需求方面的有机构成及动态调整响应表现。城市供给和需求方面的有机构成及动态调整会产生以成本—收益为标准的竞争淘汰机制,从而使得产业的不断调整,趋于合理化和高级化。

无论是产业在某一城市进行投资、产业转移或是城市内部产业向高级化演进,都可以看成是产业基于城市供给因素和需求因素有机结合并持续变化,在追求利润率最大化的动态表现(见图2-2)。以上分析了产业发展与城市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匹配机制,这种匹配机制是一种城市和产业双方都基于本身的综合因素和原则达成的双向选择。仅仅认为城市规模越大,基础越是完善,对所有产业的吸引力就最大,所有产业都会不断地聚集是不符合现实的,因为不仅城市内部各个要素要求有机协调,还要与特定产业之间进行匹配。城市规模的扩大,聚集程度的提高,固然会增强其产业吸引力,但产业发展的成本也可能会上升(土地租金上升,劳动力工资水平提高等),部分产业或产业链的部分会进行产业转移。

图2-2 城市化与产业发展的匹配机制

三、政策建议

(一)依据城市自身条件进行产业发展,避免贪大求洋和重复建设

通过前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城市的“有形条件”和“无形条件”形成的供给方面和需求方面是处于持续的动态变化中的,当产业按照自身适合的发展环境和条件进行产业投资、产业转移和演进时,微观的选择机制则是遵循成本—效益原则,最求利润率最大化。政府应当尊重实际条件,按照城市化进程的综合水平和发展阶段进行产业选择,不能盲目引资、贪大求洋,以免造成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另外,城市规模的大小是自身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宏观上形成的大、中、小不同规模城市同时存在则是城市间各种要素分配、流动、相互作用的动态平衡的结果,应该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让市场成为城市化的主导力量,不能盲目制定“大城市”发展战略。

(二)分析城市的“供给”和“需求”,增强与特定产业的发展匹配度

中国地域广大,不同地区、不同城市的“硬件条件”和“软件条件”及与此形成的供给、需求方面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巨大,正如陈佳贵等的精彩描述:“如果人们有机会从西部到东部游历中国各个地区,就可以体验到往往需要上百年时间演进的整个工业化历程。”[5]正因为如此,要根据产业发展条件选择项匹配产业,政府不可盲目跟风,简单趋同,片面追求产业高级化,要以具体城市供给和需求作为产业发展的着眼点。具体分析城市的“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完善其中短板,发挥其中优势,加强各个要素的有机协调,选择与之匹配程度高的产业进行发展。如资源性城市要在实际研究的基础之上,发展与此产业关联度高的产业,同时进行产业战略规划,做好资源枯竭后的产业转型。●

[1]王雅莉.城市经济学[M].北京: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2008.

[2][4]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战略[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3]简新华.产业经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5]陈佳贵等.中国地区工业化进程的综合评价和特征分析[J].经济研究,2006,(6).

UrbanizationandIndustrialDevelopment—Amatchingperspective

JIANGHui

(ShanghaiUniversity,Shanghai200444,China)

The presence of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re interdependent and mutually reinforcing,two-way selection mechanism exists between the city and the industry,the result is urban industrial generation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urbanization continues to advance.Urbanization continuing to promote a dynamic and constantly adjust the supply and demand for organic structure of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the two aspects,for the industry to provide the necessary conditions and stimula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There is a match dynamic mechanism between the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urbanization;industrialdevelopment;matching

F061.5

A

1009-6566(2014)03-0116-04

2014-03-04

姜辉(1989—),男,安徽蚌埠人,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经济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城市化供给条件
排除多余的条件
选择合适的条件
城市化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的经济学研究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为什么夏天的雨最多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
中国早期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认同或对抗——论执政条件下的党群关系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