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文
重度烧伤痂下留置静脉导管感染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王君文
目的分析重度烧伤下痂下留置导管感染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通过皮肤的护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烧伤患者病室管理,以及管道的护理方法的改进防止留置导管感染。结果46例重度烧伤下痂下留置导管患者都未发生感染。结论通过改进静脉导管护理疗法,并加强护理中的各项无菌操作及病室管理,严格限制置管时间,有效的防止了重度烧伤患者痂下留置静脉导管的感染。
烧伤;留置静脉导管;感染因素
大面积烧伤患者常常从静脉补充大量液体,而重度烧伤患者的正常皮肤所剩无几,故常需经创面穿刺留置静脉导管,静脉内置管不仅可引发静脉炎、化脓性血栓静脉炎,而且是菌血症及至脓毒血症的根源[1]。且经创面留置导管脓毒症的发生机会多于经正常皮肤者,因此痂下留置静脉导管如何预防感染就成了重度烧伤护理中需要研究的课题。
1.1 一般资料 我院于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收治重度烧伤患者72例,其中痂下留置静脉导管患者46例,男39例,女7例,年龄最大84岁,最小16岁,痂下留置静脉导管时间最长4d,最短2d,由于落实了预防感染的措施,痂下留置静脉导管的患者均未发生感染问题。
1.2 感染因素分析
1.2.1 皮肤感染 研究表明,大多数中心静脉导管感染是由插管处皮肤创面上的细菌经皮下隧道移居到导管腔外而引起的。经创面置静脉导管,脓毒症的发生机会多于经正常皮肤者。
1.2.2 因创面初期渗出液较多或创面保痂不好、溶痂、造成导管部受潮,敷料脱落,未及时更换敷料,使敷料上聚职的细菌沿静导管逆行感染。
1.2.3 工作人员操作不严格,违反无菌操作原则,易造成医源性交叉感染。
1.2.4 严重的环境污染 重度烧伤患者大多采用暴露疗法治疗,且患者机体抵抗力极度低下,故重度烧伤患者应住无菌间病房,条件允许应住层流病房,则可防止创面感染,抵制外界细菌侵袭,预防患者诱发并发症,如果在严重污染的病房内,患者创面极易发生感染,经感染的创面留置的静脉导管也会随之感染。
1.2.5 静脉内置管时间 静脉内置管存留时间长于72h发生导管脓毒症的危险是等于或小于72h的5.76倍。留管时间越长,细菌感染的机会就越多。
1.2.6 静脉内输入大量血制品及高价营养液,是导致脓毒症的另一危险因素,高价营养液易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促使血栓形成,营养液中的高糖、氨基酸、脂肪乳剂等成份也分别适合某些细菌的生长,因此易引发脓毒症等并发症[2]。
1.3 护理方法
1.3.1 加强插管过程当中的无菌操作 在插管过程中必须按照要求,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戴好帽子口罩,无菌手套,穿手术衣,铺无菌大单,不能忽视这些无菌因素,它可明显减少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发生率。
1.3.2 加强导管口处,皮肤消毒 导管口皮肤消毒,碘伏是烧伤创面常用药物,碘伏消毒导管口及近口5cm导管并待干,操作过程中要求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1.3.3 严格限制置管时间 严格限制置管时间于72h内,特别是经创面置管者,如输液不畅,立即拨除导管,其尖端做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
1.3.4 加强病室管理 重症烧伤病房每日定时开窗通风,室内定期消毒,空气紫外线消毒3次/d,空气消毒机消毒了3次/d,两种消毒液擦试3次/d,凡进重症烧伤病房必须着工作服,换专用拖鞋、戴帽子、口罩、重症烧伤病房谢绝探视与陪住。
1.3.5 加强管道管理 每日更换输液(血)器,防止管道脱出,重症烧伤患者常需睡卧翻身床,体位变动很大,使用翻身床为患者翻身时,一定避免牵拉导管,输液时注意输液病内液体绝对不能输完,以防发生空气栓塞,随时观察液体滴速,当患者出现剧烈恶心、呕吐、咳嗽时,胸腔内压力增高,血液常返流回静脉导管中,这时应略放快输液速度,使血液迅速流回静脉,防止血液在导管中凝集而堵管[3]。
46例重度烧伤下痂下留置导管患者都未发生感染。
通过改进静脉导管护理疗法,并加强护理中的各项无菌操作及病室管理,严格限制置管时间,有效的防止了重度烧伤患者痂下留置静脉导管的感染。保持导管口周围创面无菌干燥很重要,保持导管口周围创面无菌、干燥,可防止导管口周围创面下溶痂,有效杜绝了溶痂后的创面脓性分泌治导管逆行感染的可能。
[1] 李毅.应用中心静脉置管抢救大面积烧伤患者的体会[J].青海医药杂志,2002,32(1):21-22.
[2] 童莉,邹碧荣.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常见并发症及防治[J].中国临床护理,2010,2(1):85-88.
[3] 郭振荣.烧伤学临床新视野[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79-84.
R473
A
1673-5846(2014)02-0360-02
湖北武汉市新洲区红十字会医院,湖北武汉 43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