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艳波
(天津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300387)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大学阶段是一个人心理剧烈变化的时期,也是其“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作为高校思政工作者,在理论上认真、踏实地了解与研究心理现象,在实践中自觉、灵活地运用心理规律,对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优良的道德品质,增强大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试图从南风、期待、蝴蝶、权威、门槛和晕轮效应6 个方面,探讨心理效应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所发挥的影响和作用,为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两者的有机结合提供一些参考。
“南风效应”源于法国一则寓言,讲的是南北两风一决雌雄,看谁能把行人身上大衣脱掉的故事。北风首先粉墨登场,立刻寒风凛冽,结果行人把大衣裹得更紧;南风则徐徐吹拂,顿时惠风和畅,行人暖意融融,故而解扣脱衣,最终南风旗开得胜。南北风欲达同一目的,只因方法迥异,结局也因此大相径庭。“南风效应”的启示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思政工作者不仅要避免疾声厉色、粗言恶语,使教育对象产生厌倦、厌烦、厌恶心理,而且要提倡和蔼可亲、温良恭谦,用真心、真爱、真情去温暖教育对象。
列宁曾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1]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四有”新人。要完成此任务,思政工作者必须讲究工作方法和沟通手段,注重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以情暖人,犹如南风一般温暖教育对象,才能收到良好效果。正如泰戈尔所言,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在思政工作中单有理性管理而缺乏感情鼓舞是不行的。但思政工作中“南风效应”的运用情况并不乐观。一方面,要么“北风”肆虐,“南风”欠缺。如有的思政工作者高高在上、盛气凌人,视教育对象为“稻草人”,忽略其精神需要,一味地硬性灌输,这种如“北风”似的冷漠必然造成双方情感无法交流,思想无法共鸣,教育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另一方面,要么“南风”泛滥,爱心成灾。如有的思政工作者刚性不足、温柔过度,在工作中一味迁就和忍让,这种无原则的“南风”的温暖只是暂时的,根本无法持久。思政工作者应该是善良的人,但不能做“老好人”。实践证明:在思政工作中,缺乏真情实意,方式粗暴蛮横,往往会伤害教育对象的自尊;而混淆严爱界限,过度滥用爱心,往往使教育对象变得无原则性。只有合理运用“南风效应”,真心热爱教育对象,温暖其身、深入其心、感动其人,才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从而激发教育对象的积极性,使其真正喜欢并真心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期望效应”源于古希腊一个传说,又叫“皮格马利翁效应”“罗森塔尔效应”。相传古代塞浦路斯国国王皮格马利翁对自己雕刻出来的美丽少女甚是爱慕,并幻想其变活。于是,他每天目不转睛地深情凝望,他真挚的爱感动了爱神阿劳芙罗狄特,爱神赋予了少女雕像以生命,最终他们喜结连理。据此,1968 年,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教授在某高校进行了实验,他们谎称对学生进行“发展潜力”测验,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名单,告诉老师这些是最具发展潜能的学生,并嘱托老师暗中观察这些学生。8 个月后,他们惊喜地发现名单上的学生在成绩、品行等各方面都有了极大进步。由此看来,学生的发展与老师对其的关注度和期望值呈正比关系。“期望效应”的启示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思政工作者既要关注、关心、关爱教育对象,又要给予教育对象以期望、期待、期盼,不断地鼓励和赞赏他们,使其变得更加自尊、自信、自强。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爱的教育应当是整个教育的主旋律”。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要实现此目的,思政工作者应该对教育对象充满爱和期望,给予他们尊重、赞赏和鼓励,这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的前提。目前,大学生中独生子女数量很多。他们一方面性格开朗、兴趣广泛、精力旺盛、热衷求知;另一方面自我意识强、情绪不稳定、协调能力差、依赖性严重。由此,他们在主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极力期望得到他人的认可、欣赏和赞美,倘若不及时加以引导,则可能会自暴自弃。针对此现象,思政工作者要不失时机地贴近教育对象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实际,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制定合理的期望目标,以真实、真诚、真挚的情感,真心实意地感化、感动、感染他们,使其心甘情愿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成为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当然,期望具有两面性,积极的期望促使人们向好的方向发展,消极的期望则只能取得相反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主客体双向互动的过程,思政工作者要培养教育对象的积极情感,实现双方的情感相通、心理相容、意向相合,从而达到感染人、鼓舞人和凝聚人的目的。实践证明:思政工作者只有对教育对象提出合理的、可行的和持久的期望,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目标,以理待人、以情感人、以德服人,引导正方向、传递正能量,才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凝聚力。
“蝴蝶效应”理论由美国气象学家洛仑兹首先提出。1979 年,他在美国科学促进会上提出: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几下翅膀,有可能会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州引起一场龙卷风。“蝴蝶效应”是指一个动力系统中,在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它不仅存在于自然界,而且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领域。“蝴蝶效应”的启示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思政工作者既要审时度势,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前瞻性、超越性,对可能出现的问题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又要及时地抓住机遇,适度、适中、适时地引导教育对象,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
《礼记·经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谬以千里。’”思政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不能有半点松懈。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具有主体性、层次性和可塑性,他们不仅在思想上面临着社会、家庭和他人的影响,而且在心理上承受着学习、情感和生活等压力,外在影响和内在压力使得部分大学生性格容易冲动、情绪时常激动、心理经常波动,有时一句不经意的话、一个随意的举动或一个突如其来的打击,都会引起他们内心起伏不定,甚至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情。近几年大学生自杀和杀人事件时有发生,就是很好的例证。思政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根本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多方面教育内容,如果其中某一环节抓不好、抓不牢、抓不全,都会出现大的纰漏,甚至出现动摇理想信念等问题。因此,在加强思政工作中应该正确地运用“蝴蝶效应”,在扩大其覆盖面的同时,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思政工作者,一方面要见微知著、以小见大,善于观察和考察教育对象的行为,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对于他们所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焦点问题进行科学分析,对于他们所困惑的个人学习、情感、生活问题进行积极指导。另一方面要未雨绸缪、防患未然,善于关注和捕捉细节,把握事物的发展趋向,对于细微处不忽视、不轻视、不蔑视,对于小问题要注视、注意、注重。实践证明:思想教育工作者只有在工作过程中关注细节、重视关联、防微杜渐,才能有效防止“千丈之堤,毁于蚁穴”悲剧的发生,才能立足整体,控制全局,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
“权威效应”源于美国心理学家的一个试验,讲的是某大学教师在给学生上课时,介绍了一位外来的教师,说是著名的化学家。试验中,这位“化学家”煞有其事地拿出了一个装有蒸馏水的瓶子,说这是他新发现的一种化学物质,请学生闻到气味时举手,结果大多数学生都举起了手。对于本来无味的蒸馏水,为什么学生会举手呢?这就是所谓的“权威效应”。权威效应指一个人要是地位高,有威信,受人敬重,那他所说的话及所做的事就容易引起别人重视,并让他们相信其正确性。“权威效应”的启示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思政工作者既要为人师表、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不断提高自我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思想素质等,又要慎微、慎言、慎行,避免在教育过程中盛气凌人、自以为是、唯我独尊。
班杜拉曾说:“大多数人类行为是通过对榜样的观察而获得的。”榜样示范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基本方法,在激发人们的积极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说,教育者的以身示范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必要条件。一位有威望的思政工作者能于无形中转变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情操、塑造人的灵魂,起到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多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都大为增强,使其不愿囿于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不愿全盘接受权威的指导意见,有求新、求变的特征”[2]。他们对权威已不再是盲目听从,在某种程度上,权威的示范作用已逐渐式微。如果“做老师的人经常在那里假装一副师长的尊严样子,企图让学生把他看作一个十全十美的完人。这个做法的效果适得其反。他们怎么不明白,正是因为他们想树立他们的威信,他们才反而摧毁了他们的威信”[3]。俗话说得好,“打铁还需自身硬”。思政工作者要树立威信,就必须着眼于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和自我提高,从自身下“真功夫、苦功夫、实功夫”。一方面,靠真理的力量。要认认真真、原原本本、扎扎实实地学好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内容要符合实际,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进步的趋势;另一方面,靠人格的力量。要言传身教、言行一致、知行统一,做好思想道德观念和规范的传授者、引导者和宣传者。实践证明,思政工作者只有不断地提高,以渊博的知识培养人、以高尚的品格塑造人、以真挚的情感感染人、以科学的方法引导人,才能成为一名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高素质人才,才能真正地树立威信,做好示范,并受到尊敬与爱戴,取得“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效应。
“门槛效应”源于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与弗雷瑟于1966 年做的现场实验。实验者让助手到两个居民区劝人在房前竖了一块写有“小心驾驶”的标牌。在第一个居民区,直接提出这个要求,结果遭到多数人拒绝,接受率不足20%。在第二个居民区,先请求各居民在一份赞成安全行驶的请愿书上签字,几周后再向他们提出竖牌的要求,结果接受者竟达55%。这说明,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这种现象就犹如登门槛,要一级级地登,这样才能容易达到最高处。“门槛效应”的启示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思政工作者既要根据教育对象的思想实际和心理特点,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分层次进行教育;又要把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结合起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以实现最终目的。
高尔基曾说:“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越快,对社会越有益。”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育人实践活动,其根本目标就是培养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四有”新人。要实现此目标,思政工作者必须结合当前的“世情、国情、党情”,结合教育对象的实情,不仅要把目标设定在一定的高度,指明前进方向,保证目标的合理性、正确性、科学性,还要把目标制定在教育对象的心理“最近发展区”内,使其能“跳起来够得着”。毋庸置疑,如果目标过高、过大、过空,教育对象容易失去信心,而目标过低、过小、过易,教育对象就会缺乏激励。一个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可以起到明确方向、鼓舞斗志、使人发愤图强的作用;而一个模糊不清的目标会使人莫衷一是、不知所措、无所适从。因此,思政工作者应该一切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提出不同的要求,在逐步实现小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更高、更大、更远的目标,这样由低到高、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阶梯式上升,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实践证明:思政工作者只有将大小目标相结合,把长远目标划分为若干层次,根据具体情况一步步地去实现,才能调动教育对象的主体性,才能坚定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信心、信任和信念,在产生成就感、满足感和自豪感的同时增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感。
“晕轮效应”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爱德华·桑戴克提出,又叫“光环效应”或“月晕效应”。它是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根据整体印象,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桑戴克认为,人们对人的认知和判断往往是从局部出发,扩散而得出整体印象。一个人如果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一种积极肯定的光环笼罩,并被赋予一切皆好的品质,反之亦然。“晕轮效应”的启示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思政工作者既要客观地看待教育对象,公正无私、不偏不倚、一视同仁,避免以貌取人、以点代面、以管窥天;又要打破思维定势,摒弃陈旧观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防止因循守旧、墨守成规、陈陈相因。
乌申斯基曾说一个教育者应当力求了解人,了解他实际上是什么样,他的一切弱点和优点。思想政治教育是平等、自由、民主的教育,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是相互尊重、平等、和谐的关系。作为教育工作者“只能用爱来交换爱,只能用信任来交换信任”[4],不仅要立足整体,运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待教育对象,还要注意个别现象,不能爱屋及乌、厚此薄彼。说好,就全盘肯定;说坏,就全盘否定。在现实生活中,每个教育对象都是一个“立体人”,由于他们成长的客观环境和自身的主观因素不同,会造成教育对象千差万别的情形。如有的表现先进,有的表现落后,而先进和落后都是相对的,绝不能认为好的就完美无缺,坏的就一无是处。在思政工作中运用“晕轮效应”要辩证。一方面,要注意效应的遮掩性、表面性和弥漫性,克服投射倾向、刻板印象和循环证实;另一方面,要加强效应的反思性、实践性和全面性,避免形而上学、裹足不前、以偏概全。对于先进者,要坚持强措施、高标准、严要求,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对于相对落后者,要坚持原则性、灵活性、特殊性,加强“五爱”国民公德教育。实践证明:思政工作者只有平等地对待每一个教育对象,对表现良好者无偏心、无偏爱、无偏袒,对相对落后者不偏见、不偏激、不偏离,才能实现落后的变先进,先进的更先进,营造一个既民主又平等,既和谐又自由,既“形”合又“神”通的良好氛围,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服力。
结语: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和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和帮助人。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形形色色的心理效应,只有对其进行深入地了解和研究,才有利于我们在思政工作中巧妙运用。我们知道,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一种科学性的活动,更是一种艺术性的活动,在工作过程中要避免程式化、刻板化、僵硬化,应该立足时代发展,根据具体情况去灵活地、生动地、创造性地运用新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新形势下,在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政工作的进程中,巧妙运用心理效应,不仅有助于建立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和谐关系,激发教育对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自觉进行自我教育;而且有助于思政工作者正确认识教育对象,因材施教,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当然,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重视心理效应的运用,并不是否认、否决、否定高校在过去各个时期所积累的且历经实践检验的宝贵经验,而是试图站在一个新的高度,进一步为高校思政工作拓展新视野、拓宽新渠道、拓创新篇章,以便更好地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塑造人、培育人和造就人的重要作用。
[1]《列宁全集》(第25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年版,第117 页。
[2]陈万柏 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2 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年版,第167 页。
[3]卢 梭:《爱弥儿:论教育》(下册),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年版,第539 页。
[4]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年版,第14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