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建江罗兴剑
黄岩模具产业有着近50年的发展历史,目前全区约有模具生产点3000多个,其中专业模具企业500多家。2013年,模具行业实现产值300亿元,约占全国的1/10多,占全省的1/2多。黄岩模具因起步早、发展快,市场占有量大,在业内有较高的知名度,是最具区域竞争力的特色产业。近年来,区内模具企业紧跟市场节奏,加大研发投入,引进设备更新;政府部门从资金政策倾斜、配套设施投入、上下游产业衔接等方面加以扶持,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共同巩固黄岩区“中国模具之乡”的地位。
——以向上争取资金政策促进好项目大项目落地作为模具产业转型升级的主动力。一是争取各类资金补助支持。黄岩发改局等部门每年年初对模具企业及项目进行摸排调研,从中挑选出项目技术含量高、符合申报方向的项目进行充分的前期准备和包装;在中期的项目申报评审阶段,指导帮助企业制作申报汇报材料,提高资金争取的成功率。2010—2013年全区有8个模具类项目成功列入中央预算内资金补助计划,获得资金补助4866万元。同时相关部门还积极争取了浙江省循环经济资金补助项目、浙江省高技术产业项目、台州市制造业转型升级循环经济项目等一系列省市层面的资金补助。
二是争列浙江省重大产业项目名单,获得项目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奖励。根据《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我省重大产业项目用地保障机制的意见》,对重大产业项目所在县(市、区)按比例给予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奖励,奖励比例高达50%—70%。黄岩发改局积极申报符合条件的模具类项目,如精诚模具机械有限公司年产800套精密挤出自动模头项目成功列入浙江省重大产业项目名单,并获得了52亩的土地指标奖励。
三是通过申报并列入省“411”重大项目来解决部分项目开工难、进展慢的问题。以荣新工贸有限公司年开发生产300万套物流托盘项目为例,该项目在开工前期准备阶段即遇到了泥土外运困难、周边村民房屋拆迁等一系列问题。通过申报成功列入省“411”项目,工程进度受到省市区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在各级各层面的组织协调和强有力推进下,项目目前已开工建设。
——以完善配套设施加快平台建设作为模具产业转型升级的助推力。一是加快上游工业设计能力建设。通过产业链延伸、设计能力提升等途径,把生产加工优势转化为设计研发优势,提升特色优势产业竞争力。将联化科技老厂区进行整体改建,分期建成公园式模具工业设计办公区。同时设立了发展专项扶持资金、税收返补、人才引进等一整套优惠政策吸引各类模具设计企业入驻,力争使该基地成为中国最具核心竞争力的模塑工业设计产业核心集聚区。
二是打造高端装备模具新城。投资25亿元,规划1200亩工业用地,引进区内外模具重点骨干企业和行业急需的模具配套企业,建立黄岩模具新城,形成高端模具产业集聚群。目前一期14家入园企业已投资10亿元建成投产。二期当年计划投资6亿,并有4家企业进驻。三期目前规划面积320亩已进入土地招拍挂,拟引进模具重点骨干企业和行业急需的模具配套企业;项目以黄岩高端模具为核心,向上拓展装备机械,形成一批具有国际标准高端装具模具核心件。该项目已纳入浙江省“411”重大项目建设计划。
三是建设中国模具博览城。作为浙江省服务业重大项目、台州市重点工程和黄岩区重点招商引资项目,模具博览城项目总规划用地面积约93亩,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总投资3.268亿元,建成全球领先的模具加工设备、配件及原材料一站式采购中心,使黄岩模具形成原料设备采购、工业设计、生产制造、下游产品延伸、信息收集发布等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以依托模具优势向上下游产业延伸作为模具产业转型升级的新突破口。一是以支持龙头企业倒逼产业转型升级。近年来黄岩模具产业向上下游产业延伸的趋势明显。向上游延伸的以德玛克、精诚模具企业为代表,主要涉及以模具为核心件的高端装备制造机械领域;向下游延伸的以誉隆科技、宏振机械模具、胜利塑胶企业为代表,通过模具与复合材料精密结合,在工程塑料、建筑业循环材料、可再生环保日用品等领域取得新的利润增长点。政府部门则通过供地倾斜、资金补助、项目配套服务等方面的支持,促其做大做强。
二是加强与路桥区合作,完善下游产品原料的回收供应体系。目前,黄岩塑料回收体系尚不完备,塑料回收供应等主要来自路桥等周边县市区。对此,黄岩区政府及相关部门积极与路桥区合作,在塑料市场信息共享、国家再生塑料利用示范基地联合申报、物流运输协调等多方面有效衔接,最大程度满足区内塑模企业在原料信息掌握、原料需求类型、原料成本控制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