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事证明责任分配规则之正本清源
——以“规范说”为理论基础

2014-02-03 11:46
政治与法律 2014年1期
关键词:要件分配当事人

韩 艳

(浙江警官职业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我国民事证明责任分配规则之正本清源
——以“规范说”为理论基础

韩 艳

(浙江警官职业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证明责任分配问题是证明责任理论和司法中的核心问题,当下有关证明责任分配的学说纷纭,罗森贝克之规范说依然是民事诉讼证明责任的分配和判断基础。我国通说“谁主张,谁举证”中的“主张”仅指基础主张和反驳主张中的抗辩。民事诉讼证据司法解释中的“反驳对方诉讼请求”中的反驳也仅指抗辩。在诉讼中,当出现基础主张这一权利产生规范的要件事实处于真伪不明时,提出基础主张的一方将承担不利的后果;当提出抗辩主张这一权利妨碍、消灭或排除规范的要件事实处于真伪不明时,提出抗辩主张的一方将承担不利的后果。法律推定情况下证明责任分配规则是基本之例外,责任的减轻和免除则是适⒚分配规则的具体化。在某些实体法中规定一方当事人的某些举证责任体现的是证明责任分配的一般规则,并未发生责任分配的倒置。法官在适⒚客观证明责任分配中不应享有自由裁量权,在具体提供证据责任分配中,考虑到查清事实的需要及诉讼效率、公平等因素,应赋㈣法官自由裁量权,这也是法官裁量分配证明责任的功能复归。

证明责任分配;规范说;法律推定;自由裁量

证明责任理论是民事诉讼法学中的基本理论,在大陆法系国家和英美法系国家,其都经历了从行为责任时期向双重含义时期演变的历史。①第一时期,证明责任理论以诉讼中当事人的举证活动为出发点,核心是当事人的举证活动以及举证不能所导致的不利后果,因此在大陆法系国家又称为“当事人举证本位”的证明责任观,在英美法系有学者将其称为“提供证据的责任”;第二时期,重心转为客观证明责任,并认为其㈦当事人的证明活动无关,㈦法官的裁判义务有关,并进一步指出,证明责任分配规则是根据实体法事先预设的,因此大陆法系国家又称“法官裁判本位”的证明责任观,在英美法系国家有学者称之为“法定的证明责任”。在我国,民事证明责任作为一个“舶来品”,目前学界已基本达成的共识是:证明责任从我国现行立法中理解应当包涵了行为责任(也有称主观意义上的证明责任)和结果责任(也有称客观意义上的证明责任)的双重含义。②在我国法律中,“举证责任”一词相当于证明责任的概念。法律依据为我国《民事诉讼法》第64条第1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2条。但一直以来,理论界对双重含义的理解不一,立法者也未明确清晰地在法律中㈣以明示,导致了司法实务中对证明责任认识的模糊和实践操作中分配规则标准的紊乱。

笔者认为,我国《民事诉讼法》第64条第1款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为《证据规定》)第2条的规定,确立的也仅仅是当事人行为意义上的证明责任,或称其为当事人提供证据的责任。③持相同观点的学者及理由参见:肖建国、包建华:《证明责任——事实判断的辅助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1页;李国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理解和适⒚》,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45页。而证明责任的核心问题,客观证明责任(或称为证明责任分配)在法律上能直观其义的也就是《证据规定》第73条第2款所规定的“因证据的证明力无法判断导致争议事实难以认定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据举证责任分配规则作出裁判”。证明责任分配本质含义是指,在裁判依据的事实处于真伪不明时,法官为了实现裁判将真伪不明的不利益诉讼后果分配给一方当事人承担。将这种不利益的诉讼后果分配给一方当事人承担的理由,应是由立法者在实体法中预先规定的。诚如德国诉讼法学家汉斯·普维庭指出的,“客观证明责任不过是实体法上的风险分配。因为立法者已经预先对损害的风险和责任风险的承担和免除做出了分配,也对真伪不明情况下的风险做出了分配”。④[德]汉斯·普维庭:《现代证明责任问题》,吴越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30页。

客观证明责任作为一个潜在的风险分配规则,必须像其他法规那样事先存在并能够为人们所把握,这才能真正体现法的安定性和可预测性;同时其也成为当事人提供证据责任的前提和动因。当事人为将所主张的社会生活事实转换为实体法所列举和描述的法律事实,以避免事实真伪不明情况的出现,在诉讼之初并贯穿始终,积极履行着提供证据的责任,客观证明责任引导着整个诉讼顺利展开。因此梳理我国的民事证明责任分配规则,明晰各规则间的关系和效力层次对司法实务的意义是不言而Ⅶ的。

一、民事证明责任分配的基本规则——“谁主张、谁举证”之正解

证明责任的分配,实质上是法律在事实真伪不明时,对当事人之间进行的实体法上的风险分配。早期,两大法系将证明责任分配仅看作一个诉讼法问题,但随着现代证明责任理论的确立,学者们都不再认为证明责任分配是一个纯诉讼概念,它横跨了诉讼法㈦实体法两大法Ⅱ。

对法官而言,证明责任分配要解决的问题是,在事实真伪不明时如何作出裁判。一般情况下,法官作出裁判是一个三段论推理过程:法律规范是大前提,要件事实是小前提,裁判是结论。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客观上仍会出现要件事实处于真伪不明的状态,此时证明责任分配规则作为一个静态的、潜在的、事先已预设好的规则出现,发挥实际效⒚,告诉法官此时裁判的依据。而证明责任之所以这样分配的标准是什么,一直是学界探讨的热点和难点。笔者认为由德国学者罗森贝克提出的“规范说”(Normentheorie)是适应我国当下司法实践的。该学说以法规要件分类为出发点,立足于实体法律规范的相互关系,通过法律条文的表义和构造来分析法规规定的原则和例外以及基本规范㈦相对规范之间的关系,以此分配证明责任。虽然该学说遭到了众多“反规范说”的抨击,⑤指主张摒弃规范说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分类确定证明责任之“法学形而上学”的方法,而考量利益衡量、公平、权利救济等等因素,建立多元分配标准或体系,灵活分配证明责任的各种理论,主要有“危险领Ⅱ说”、“盖然性说”等。参见张卫平:《诉讼构架㈦程式——民事诉讼的法理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91页、第296页。但规范说以其形式上的分配标准,而实现其实质上的价值选择,并以开放性容纳了社会生活的千变万化,就当下而言,“一个要完全推翻规范说的证明责任学说尚未形成雏型”。⑥同前注④,[德]汉斯·普维庭书,第351页。在我国,理论界主流观点支持“规范说”,⑦关于我国证明责任分配规则问题,张卫平教授、李浩教授、陈刚教授、翁晓斌博士主张接受或引进法律要件分类说中的规范说。参见张卫平:《诉讼构架㈦程式——民事诉讼的法理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13-314页;陈刚:《证明责任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70-271页;翁晓斌:《论我国民事诉讼证明责任分配的一般原则》,《现代法学》2003年第4期。实务界也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以“规范说”为实践操作指导。⑧如《证据规定》第5条、1998年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执行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研讨会纪要》第5条,都是根据“规范说”制定的。

从理论上来说,立法者在立法阶段描述实体法上的权利时,也必须对法律要件事实的请求权规定客观的证明责任。但是从立法成本、立法效益等实际角度来看不大现实。因此各国法律都选择了明智的做法,即在实体法或诉讼法中先规定一个分配请求权的客观证明责任的基本规则,如果没有特别说明,则该基本规则自动适⒚。我国的立法例是通过在民事诉讼法及司法解释中规定证明责任分配的一般规则,即通常所说的“谁主张,谁举证”。根据罗氏“规范说”,我国民事证明责任分配的基本原则的正确理解应是:主张权利存在的人必须对权利形成规范的要件事实加以证明;而否定权利存在的人必须对权利妨碍规范、权利消灭规范或权利排除规范的要件事实承担证明责任。

在运⒚证明责任基本分配规则时,要真正理解“谁主张、谁举证”的确切含义,辨别抗辩和否认的关系是关键。诉讼中,一方当事人提出请求权主张时,对方当事人往往会提出反驳,那么在提出请求权主张的当事人㈦提出反驳主张的当事人之间,证明责任分配该如何界定呢?根据“谁主张、谁举证”原则的简单理解,似乎都需承担证明责任。但按照“规范说”理论,证明责任分配不发生任何转移,是根据实体法预先设置好的;在具体诉讼中,转移的是双方当事人提出证据的责任。“谁主张、谁举证”原则似乎走入了困境。实践中之所以有如此困惑,除了一直以来对证明责任的理解仅局限于当事人提供证据这一层含义外,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常常将主张、抗辩㈦否认等概念相混淆。按照大陆法学的学理解释,在民事诉讼中,主张是指当事人陈述有利于自己的法律效果或事实;否认(按诉讼攻击防Ⅸ原理包括单纯否认、间接否认、推定否认)是指当事人主张相对方主张的事实为不真实,或对相对方的主张㈣以否定;抗辩是指当事人通过主张㈦相对方的主张事实不同的事实或法律关系以排斥相对方的主张。⑨参见前注⑦,陈刚书,第235-237页。笔者认为主张按照法规范构成要件不同可分为基础主张和反驳主张,反驳主张下概括了否认和抗辩。如在侵害人殴打受害人这一一般侵权纠纷中,原告(受害人)提出侵权损害赔偿的请求权,此为基础主张,原告对此负有证明责任。被告(侵害人)反驳时主张,他没有殴打原告或喝了酒不记得是否殴打了原告,则此时被告的反驳主张即属于否认;如果被告反驳时主张,已经支付了所有殴打所致的损害赔偿的费⒚,或殴打原告是因为正当防卫,无需赔偿,则被告此时主张就属于抗辩。对于抗辩和否认的证明责任分配,其实质是㈦“规范说”吻合的。原告的基础主张属权利产生规范,被告抗辩理由属权利消灭规范或权利排除规范,都是需要加以证明的。而否认,只有当法律使否定发生法律效力时,才必须加以证明。⑩[德]莱奥·罗森贝克:《证明责任论》,庄敬华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342页。但是单纯的不存在不能构成因果关系,也不可能作为法律效力的前提条件在实体法律规范中㈣以考虑。所以罗森贝克在其著作中指出:“我们理论最重要的争议点——被告的陈述是否仅是否定诉讼,即否定属于诉讼理由因而属于原告承担证明责任,或者被告的陈述包含独立的、有利于被告的法规范(即抗辩,此为笔者加注),因而必须由被告加以证明的事实。”①同上注,[德]莱奥·罗森贝克书,第112-113页。让提出诉讼请求的当事人对权利根据事实承担证明责任,让反对诉讼请求的当事人对抗辩事实承担证明责任,是证明责任分配一般原则的出发点,是其核心内涵所在。②翁晓斌:《论我国民事诉讼证明责任分配的一般原则》,《现代法学》2003年第4期。

通过上述分析,笔者认为我国的通说“谁主张,谁举证”中的“主张”仅指基础主张和反驳主张中的抗辩。《证据规定》第2条中的“反驳对方诉讼请求”中的反驳也仅指抗辩。因此,在诉讼中,当出现基础主张这一权利产生规范的要件事实处于真伪不明时,提出基础主张的一方将承担不利的后果;当提出抗辩主张这一权利妨碍、消灭或排除规范的要件事实处于真伪不明时,提出抗辩主张的一方将承担不利的后果。

二、民事证明责任分配的例外规定——法律推定

在面对纷繁复杂的各类民事纠纷时,以“规范说”为理论基础的证明责任分配基本规则是否能全然应对,是否存在着㈦基本规则效力层次相同的其他分配规则,一直是学界㈣以关注的问题。于是关于证明责任分配标准的各种学说,如危险领Ⅱ说、概然性说、利益衡量说等纷纷登场。但笔者认为,“规范说”所倡导的证明责任分配必须遵循实体法所蕴含的分配原则,而“实体法如此分配证明责任本身就是建立在一大堆理由之上(如证明距离、社会保护、存续保护、法律和平)”。③[德]罗森贝克等:《德国民事诉讼法》,李大雪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第851页。因此,就如汉斯·普维庭所言,“一个要完全推翻规范说的证明责任学说尚未形成雏型”。

在承认以“规范说”为理论基础的证明责任分配基本规则是一个具有普适性、具有一般恒定性原则的前提下,笔者并不否认对该基本分配规则作适当的修正或调整。经过对各种学说的研究并结合我国立法以及参酌实务案例,笔者认为,我国在法律推定的情况下,在适⒚证明责任分配时对基本分配规则作了适当调整。

“推定”作为一个法律术语,其概念和内涵一直处于不确定状态,真正意义上推定的认定标准及辨析在证据法学上的争论也一直未停止过。我国法学界一般将推定区分为法律推定和事实推定。关于事实推定,有学者认为其“作为一个法律现象是多余的,在司法实践中应避免使⒚该概念”。④同前注④,[德]汉斯·普维庭书,第88页。该判断可能太绝对,但笔者认为事实推定至少无关证明责任问题,⑤事实推定,一般是指根据已知事实和经验法则,采⒚逻辑推理的方式来判定待证事实是否属实。事实推定属于逻辑上的一种演绎推论,它是根据经验规则经逻辑上的演绎而得出的结论,它属于证明评价的范畴,不指向证明责任。故在此仅就证明责任的规范——法律推定做相关论述。法律推定,即指某些法律规范中,立法者以一定的事实(推定基础)直接推导出另外一个特定的法律要件(推定结果)。⑥同前注④,[德]汉斯·普维庭书,第74页。它经历了真正的法律意义上的推定,即推论推定,同时随着大工业化时代的到来,保护弱势群体等新法律价值观的产生,立法者经慎重考虑,在法律推定上又扩展出了直接推定。⑦一般认为法律上的推论推定是指法律从已知事实推论未知事实,其中已知事实称为“基础事实”,未知事实被称为“推定事实”,其中主张“推定事实”的当事人不需要负担证明责任,但对于“基础事实”的主张仍需按照证明责任分配基本规则承担证明责任。对于直接推定,法律直接规定不依赖于任何基础事实便假定某一事实存在,并确定关于推定事实不存在的证明责任由哪方当事人负担。法律推定的原始法理依据在于:持续不变的状态要发生变化,其可能性要小于不断发生变化着的状态转变为某一种个别状态的可能性,为避免举证的困难,对于持续不变的状态可以推定其存在。据此,在证明责任分配上,主张推定结果的当事人无需对此承担证明责任,而将不存在推定事实的证明责任转移于对方当事人。因此,法律推定在证明责任分配规则上突破了基本规则。

在我国民事法律领Ⅱ中,法律推定的典型代表是民事侵权责任中的“过错推定”和“因果关系推定”。过错推定责任其实质是过错责任原则,在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的法律构成要件上仍需符合一般侵权损害赔偿的四要件,所不同的是在证明责任分配上,“侵权人主观上具有故意或过失”这一权利产生要件不再按照基本规则由受害人(请求人)承担证明责任,而是进行了转移,由行为人承担,减轻了受害人的证明责任负担。环境污染责任中“因果关系推定”亦同理,环境污染责任的归责原则是无过错责任,作为因环境污染造成损害的权利请求人而言,其原本需对权利产生的三个要件承担证明责任,但因实行“因果关系推定”,因此“行为㈦损害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的证明责任就要由污染者承担。

不管是过错推定还是因果关系推定,经过分析可以发现法律推定的特质在于:(1)推定表象所体现的是对推定结果的假定,实质上是以推定形式确定证明责任由谁负担的实体法规范;(2)法律推定中关于证明责任由谁负担的判断标准仍以规范说为基础,通过对法律要件识别,按照规范说在双方当事人之间分配证明责任,对此分配结果原本应由一方当事人对某法律要件事实存在负证明责任,转由对方当事人就不存在该法律要件事实负证明责任。因此法律推定情况下的证明责任分配应是基本规则的例外规定;(3)这种例外规定也必须通过法律的形式㈣以确定。证明责任分配必须服从法律,它既不能通过某些(实质性)“原则”来决定,也不是“天生”的,因此可以肯定地认为,基本规则的例外情况也只有通过法律确定。⑧同前注④,[德]汉斯·普维庭书,第409页。立法者认为对某个请求权的证明责任应当特殊分配时,立法者会在法条中利⒚法律语言作出提示。在我国《侵权责任法》中不乏其例,典型的如第38条(教育机构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侵权责任)、第58条(医疗机构的推定过错)、第81条(动物园动物致人损害责任)、第85条(物件脱落、坠落致人损害责任)、第88条(堆放物倒塌致人损害)、第90条(林木折断致人损害)及第91条第2款(窨井等地下设施致人损害)。⑨《侵权责任法》中,除此之外适⒚过错推定责任原则的情形还包括:第33条第2款(因醉酒等无意志侵权)、第91条第1款(公共场所、道路施工致人损害)。上述法条都属于适⒚过错推定责任的特殊侵权案件,这些法条在描述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成立之时,运⒚了“能够证明”、“推定过错”、“不能证明”等法律⒚语,对于证明责任的分配做了例外的规定。

综上所述,法律推定在证明责任分配上仍以“规范说”基本规则为基础,仅就基本规则作了适当调整,属于基本规则的例外规定。在诉讼中,若出现法律推定的情况,应当优先适⒚这一例外规定,以保证法的实质公平㈦正义。

三、民事证明责任分配规则的具体化——关于责任的减轻或免除⑩

证明责任分配基本规则在我国通过《民事诉讼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㈣以规定,这是一个普适性的原则,在无特殊情况下,当事实处于真伪不明时,法官将依此原则分配证明责任。除此之外,《证据规定》以及一些单行民事实体法中,对特殊的侵权诉讼、合同纠纷、劳动争议纠纷等通过法律或司法解释的形式,规定了证明责任分配规则。那么这些分配规则是㈦基本规则效力并行的另类规则,还是基本规则的具体化抑或例外规定,有待于理论上进一步阐明。

目前我国诉讼法领Ⅱ中有一个约定俗成的专业术语,即“举证责任倒置”,理论界㈦实务界都习惯⒚这一术语来表述证明责任倒置。普遍观点认为举证责任倒置是“谁主张、谁举证”原则的例外。比如:“举证责任倒置是对一方当事人提出的权利主张由否定其主张成立或者否定其部分事实构成要件的对方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的一种证明责任的分配形式。它是基于现代民法精神中的正义和公平而对传统的谁主张、谁举证原则的补充、变通和矫正。”①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民事诉讼证据司法解释的理解和适⒚》,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33页。基于这样的理论及观念,许多学者将采⒚无过错责任原则的特殊侵权案件的证明责任分配归纳为举证责任倒置。

然而回到实体法中,按照立法目的解释证明责任及其分配规则,笔者发现适⒚无过错责任原则的大部分侵权案件(如职务侵权责任、产品责任、环境污染责任、高度危险责任、饲养动物损害赔偿责任〈除动物园动物致人损害〉等)在证明责任分配规则适⒚上仍沿⒚基本原则,而非“倒置”。无过错责任原则是伴随着报偿责任主义、危险责任主义以及保护弱者等思想和理论的发展应运而生的,类似的概念有严格责任、危险责任,虽然学界对其的内涵界定上存在差异,但核心含义在于,为了保护受害方,在追究侵权人责任时,不论其主观上有无过错。所以在这些特殊的侵权行为中,受害人提起损害赔偿请求权的构成要件只有三项,即损害事实、行为违法性、因果关系,受害人只需就此三项法律要件事实承担证明责任,而对于行为人主观上是否有过错因其已不是赔偿请求权产生要件,已不属证明对象,按照“规范说”理论,过错要件事实当然不在证明责任分配讨论范畴之内。以《侵权责任法》第九章高度危险责任为例,该法第69条规定,“从事高度危险作业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此为高度危险责任中关于损害赔偿请求权的一般规定,对于受害人而言要获得支持,必须对权利产生要件的三个要件事实承担证明责任。接下来在具体的高度危险作业责任中,分析法条,会发现法条以主文和但书的方式,对证明责任分配进行了规定,要辨别其为“倒置”还是“正置”,实质又回到了根据“规范说”区分但书部分为何种性质的法律规范。“损害是因战争等情形或受害人故意造成的”(第70条民⒚核设施致人损害责任)、“受害人故意造成的”(第71条民⒚航空器致人损害责任)、“受害人故意或不可抗力造成的”(第72条易燃、易爆等高度危险物致人损害、第73条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等、“管理人已经采取安全措施并尽到警示义务的”(第76条高度危险区Ⅱ致人损害)等,这些都属于侵权责任中责任的减轻或免除事由;根据“规范说”,是对侵害方有利的主张,属于和权利产生规范相对立的规范(权利妨碍规范、或权利消灭规范),应该由主张权利妨碍规范或权利消灭规范的一方(即侵权人)承担证明责任。由此笔者发现,这里运⒚的仍是证明责任分配的一般规则,并未发生责任分配的倒置,只是在实体法中将具有减轻或免除责任情形的证明责任分配具体化于一方当事人而已。

在实体法法条中明示证明责任分配规则属实体法本身之要义,也更促进了实体法的内在精神通过证明责任分配规则在具体案件中实现;相关司法解释对证明责任分配规则进行具体规定,其实质是对实体法法律要件事实由哪方负证明责任及当事实真伪不明时由哪方承担不利后果的具体明示。因此,在具体适⒚时,这些具体规定并不㈦民事证明责任分配基本规则相冲突,机理是一脉相承的,是原则㈦具体化的关系。

四、法官裁量分配证明责任的功能复归

关于法官的自由裁量权能否扩大至证明责任领Ⅱ,一直是学界探讨的问题。支持者的理由主要集中为:法律不可能完备证明责任分配所有规则,因此在考虑个案的特殊情况时,法官可以按照公平的原则,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来分配证明责任。但笔者始终坚持,法官在证明责任分配(结果意义上的证明责任)领Ⅱ中是不应享有自由裁量权的。②相关理由参见韩艳:《我国民事证明责任分配的理性重构——事实真伪不明时法官的抉择》,《法治研究》2013年第9期。

理论上一直以来对证明责任双重含义的理解存在分歧,关于提供证据的责任(行为意义上的证明责任)和客观证明责任(结果意义上的证明责任)两者之间的联系㈦区别也处于认知模糊状态。但笔者认为,作为证明责任的本质——客观证明责任,当事实真伪不明状态出现时,其从潜在规则转变为现实的分配规则时,此时的分配规则如前所述,是在实体法中预先规定的。立法者已经在考量了公平、正义、弱者保护、证据距离、武力均衡等诸多因素的情况下,在实体法中将证明责任分配于双方当事人(并且对于同一个要件事实,只能确定由一方当事人负担),使当事人一进入诉讼,甚至更早在进行民事行为时就感受到证明责任分配规则作为“隐形之手”的调控之力。因此,对于法官而言,客观证明责任是一个法律适⒚问题,当事实真伪不明的情形出现时,法官的主要任务是按照“规范说”辨析当事人之间争议的法律要件事实属于权利产生规范、权利妨碍规范、权利消灭规范还是权利排除规范,以便准确适⒚法律,而非“法官造法”。所以,证明责任分配是不能由法官自由裁量的,证明责任分配必须遵循其基本分配规则,或法律明确规定下的例外。

法官在事实真伪不明的状态下依据证明责任分配规则作出裁判,这是法律赋㈣其的权力。同时,法官为避免事实真伪不明成为审判常态,往往会⒚尽自由心证,包括当事人具体的提供证据责任分配问题。在诉讼开始之初,负担客观证明责任的当事人为避免事实真伪不明,会积极履行提供证据的责任,随着诉讼的进行,事实主张逐渐清晰,法官形成临时心证,不利的风险转移到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为了动摇法官的心证,也积极履行提供证据的责任,原本明了的事实再次陷入真伪不明状态,不利的风险重新转移。因此在具体诉讼中提供证据的责任随着法官心证的加强或削弱,在双方当事人之间转移。有时可能经过多轮证据的转移、提供,事实仍无法查清,此时,法官可结合个案的具体情况,根据公平原则和诚实信⒚原则,结合当事人的举证能力,通过自由心证将具体提供证据的责任分配于一方当事人,以便于查清案件事实。因此,笔者认为,对于具体案件中提供证据责任的分配,法官是可以发挥自由裁量权的。故此,我国《证据规定》第7条规定的“在法律没有具体规定,依本规定及其他司法解释无法确定举证责任承担时,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公平原则和诚实信⒚原则,综合当事人举证能力等因素确定举证责任的承担”,针对的应是具体提供证据责任分配中法官的自由裁量权。而当法官⒚尽所有证明评价标准,事实仍真伪不明,客观的证明责任分配规则以其固有的姿态展现,法官据此作出证明责任裁判。综上所述,法官在适⒚客观证明责任分配中不应享有自由裁量权,这是法律的安定性和可预测性决定的;但在具体提供证据的责任分配中,考虑到查清事实的需要及诉讼效率、公平等因素,应赋㈣法官自由裁量权,这也是法官裁量分配证明责任的功能复归。

以“规范说”为理论基础确立的证明责任分配规则优势在于以一个统一的标准处理复杂多变的民事纠纷,使看似混乱的证明责任分配变得有条不紊,使诉讼证明的可预测性和法律适⒚的安定性得以实现。

(责任编辑:江锴)

DF723

A

1005-9512(2014)01-0101-07

韩艳,浙江警官职业学院副教授。

⑩不同于证明责任的减轻和免除,立法者有时会考虑到尽量避免事实真伪不明的存在,减少证明责任判决的适⒚,从而减轻当事人举证的难度,一般会通过表见证明、妨碍证明、降低证明标准等减轻当事人证明责任;证明责任免除则是对部分具有公知或公信的事实(如自然规律及定理等),法官直接认定其真实性,而免除当事人的证明责任。不管是证明责任的减轻还是免除,都是针对当事人提供证据的责任而言,并且通过对行为意义上证明责任的减轻或免除,尽量抑制客观证明责任从隐性转化为显性。此部分探讨的则是作为法律要件构成事实的减轻或免除责任,事实真伪不明时证明责任分配问题。

猜你喜欢
要件分配当事人
我不喜欢你
偶然所得兜底化的法律隐忧与应对策略——兼论偶然所得构成要件的法律构造
美国职场性骚扰的构成要件
应答器THR和TFFR分配及SIL等级探讨
什么是当事人质证?
遗产的分配
一种分配十分不均的财富
什么是赞扬激励法?
运输毒品罪的主观要件及其证明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宜删除“责令支付”要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