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伟君 杨美玉 李雪莹
(广东省梅州市梅县慢性病防治院 梅州 514000)
抗病毒中药洗液结合聚肌胞、5-氟尿嘧啶治疗扁平疣疗效观察
杨伟君 杨美玉 李雪莹
(广东省梅州市梅县慢性病防治院 梅州 514000)
目的:观察中药洗液结合聚肌胞治疗扁平疣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0例扁平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每隔5 d在扁平疣体处注射0.1~0.3 mg聚肌胞注射液(以皮疹隆起变白为宜),予抗病毒中药,每日早、晚各在皮疹处擦洗1次,每晚在皮疹处点擦1次2.5%的5-氟尿嘧啶注射液;对照组每隔3 d肌肉注射1次聚肌胞注射液2 mg,每晚在皮疹处点擦1次2.5%的5-氟尿嘧啶注射液。两组疗程均为4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6、8周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不同时期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抗病毒中药洗液结合聚肌胞、5-氟尿嘧啶治疗扁平疣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扁平疣;抗病毒中药洗液;聚肌胞;疗效观察
扁平疣是人类乳头瘤病毒(HPV)引起的皮肤突出病变。表面多扁平光滑,无明显不适,好发于青少年面部、手背等处,常呈慢性病变过程,有一定传染性。由于发病时间较长,容易形成严重的色素沉着,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困扰。我院皮肤科门诊于2012年3~10月采用抗病毒中药洗液外洗结合聚肌胞注射液皮下注射、外用2.5%的5-氟尿嘧啶注射液治疗面部及手部的局部或泛发性的扁平疣,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3~10月我科门诊收治的扁平疣患者50例,均为面部或手部患有扁平疣,其中女性27例,男性23例,年龄6~50岁,病程2个月~2年。排除标准:寻常痤疮患者;拟妊娠、妊娠、哺乳期妇女;就诊前1个月内接受过其它药物治疗扁平疣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清洁面部皮肤后,治疗组每隔5 d在扁平疣体处注射0.1~0.3 mg聚肌胞注射液(以皮疹隆起变白为宜),以中药苍术、紫草、大青叶、板蓝根、贯众各30 g,细辛6 g,煎水1 000 mL,放至水温35~40℃,每日早、晚各在皮疹处擦洗1次,每晚在皮疹处点擦1次2.5%的5-氟尿嘧啶注射液。对照组每隔3 d肌肉注射1次聚肌胞注射液2 mg,每晚在皮疹处点擦1次2.5%的5-氟尿嘧啶注射液。两组患者疗程均为4周,每周复诊1次。嘱患者少食辛辣、甜及油腻食品,避免饮酒,清淡饮食,保证皮肤清洁,治疗期间避免自行搔抓至皮疹破损,避免日光照射。
1.3 疗效判断标准 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6、8周观察皮损类形、数目变化,计算疗效指数,观察不良反应并进行评估和总结。疗效指数=(治疗前总皮损数-治疗后总皮损数)/治疗前总皮损数×100%。痊愈:疗效指数≥90%;显效:疗效指数60%~89%;有效:疗效指数20%~59%;无效:疗效指数<2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2.1 临床疗效 两组患者皮损数目均不断下降,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例
2.2 不良反应 两组均未见明显全身不良反应。治疗组发生局部刺激反应2例,对照组发生局部刺激反应14例,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发生在治疗最初1、2周,主要表现为局部轻度红斑、瘙痒、刺痛,随治疗时间延长逐渐消失,未影响继续治疗,可能与2.5%的5-氟尿嘧啶注射液对皮肤有轻度的腐蚀性有关。
扁平疣指好发于面部、手背以扁平丘疹为特征的病毒感染性皮肤病,是皮肤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中医称之为“扁瘊”。中医认为扁平疣是由于肝失疏泄、肝经郁热、血燥聚结;或由于脾弱痰湿阻络所致。西医研究其病原体为人类乳头瘤病毒(HPV)[1]。扁平疣主要是通过直接接触传染,但也可通过污染物如针、刷子、毛巾等间接传染。另外,外伤也是引起传染的重要因素,偶可见沿着抓痕分布排列成条索状同形反应的皮疹,一般无自觉症状或仅有微痒。由于扁平疣患者以青少年为主,多发于颜面、手背及头臂等处,常对容貌产生影响,从而造成患者正常生活、学习、工作、婚姻、社交、情绪、自信心等受到严重影响[2]。
根据扁平疣的病因病机,以清热燥湿、解毒散结为治法。本研究所用中药方剂中苍术有燥湿健脾的功效;紫草、大青叶、板蓝根、贯众具有清热解毒凉血之效,也是抗病毒的几味有代表性的中药;细辛辛温,能祛风散寒,外用有辛温散结的作用。聚肌胞注射液是临床常用广谱抗病毒药,由多分子核苷酸组合而成,在体内能诱生干扰素,对多种病毒引起的疾病有较好的疗效。并有促进抗体形成和刺激巨噬细胞吞噬作用[3],直接注射于疣体处比肌肉注射疗效更显著。2.5%的5-氟尿嘧啶注射液属于抗代谢抗肿瘤药,能抑制胸腺嘧啶核苷酸合成酶,阻断脱氧嘧啶核苷酸转换成胸腺嘧啶核苷核,干扰DNA合成,对RNA的合成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皮肤科常外用于病毒感染引起的各种疣,其对皮肤有轻度的腐蚀性,可使疣体慢慢地腐烂、脱落,同时也使皮肤有轻度发红、瘙痒和刺痛感觉,因此用药时只能用牙签蘸少许点擦在疣体上,切忌大面积地涂擦,以免伤及正常皮肤。用药后要注意防晒,以免留下色素沉着。皮肤较脆弱不能耐受者可隔天点擦。因中药洗剂具有清热燥湿、解毒散结的功效,故还可减轻5-氟尿嘧啶注射液对皮肤的不良刺激,加快疣体的脱落。此法治疗扁平疣2周后可见疣体枯萎、少许脱落,4周后可见明显的疣体脱落。如皮疹较多或范围较大,可分批次外用2.5%的5-氟尿嘧啶注射液,无不良反应后,可再继续治疗4~8周,直到皮肤恢复正常为止。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抗病毒中药洗液结合聚肌胞、5-氟尿嘧啶治疗扁平疣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范瑞强,禤国维.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病性病[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162-163
[2]朱学骏,固有守,沈丽玉.实用皮肤病性病治疗学[M].第3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102
[3]焦万田,鹿建来.常用药物手册[M].北京:金盾出版社,1999.110
R752.52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4.02.022
2013-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