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家
开启京津冀一体化新局
◎观察家
被称作“一号工程”的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的战略构想终于开始提速推进。在国家战略的定位下,一个区域发展的版图将被重新改写。
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构想付诸实践延宕了一二十年。原本就是一体的京津冀地区,在行政壁垒的阻隔下始终无法一体化发展,受利益牵绊,各自顾及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使得抱团发展的愿望落空。实际上,这种各自为政、各行其是,让每一方都为之感到滋味苦涩。作为首都北京,城市人口膨胀、交通拥挤、资源环境承载力趋于极限,“大城市病”问题凸显;国内第一条国际标准的高等级公路京津唐高速公路的建成,并没有让两座城市携手踏上发展的高速路。一段时间以来,天津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大大落后于北京,城市如何定位无所适从而显尴尬;河北更是被形容为“灯下黑”、“大树底下不长草”,不仅没能搭上京津发展的便车,反而在“拱卫京畿”中落下了“病根”,形成了一个环首都的贫困带,与京津的差距极大。
但是,这种对比鲜明、发展极不平衡的状况究竟能凸显出什么呢?不再是谁速度快、谁的体量大谁就是英雄了。这种唯GDP的思维带来的负面效应已经累积到无法忍受的地步,粗放的、无节制地以破坏环境换取增长的恶性发展带来的伤害,已不是几个漂亮的数字可以掩盖的,也不是谋一地之发展可以无视一域之关联了。看看,北京乃至华北和全国的雾霾困局,是一地之事吗?管得了地上的车,管得了天上的风和雨吗?就拿京津冀来说,北京的雾霾治理如果不与周边地区相协调,就是用高射水枪把空气洗个遍,能阻止河北的污染物光临而再次雾锁京城吗?
当然不能。污染的外部性,以邻为壑的行政割据观念,向中央政府发问,协同治理、协同发展,自然就成为京津冀地区的必然选择。这关乎首都安全、地区发展与中国的未来。只有认识达到这样的高度,才能摒弃各自的小算盘、小利益,胸怀大格局、大利益,推动这一国家战略的顺利实施,从而开启京津冀一体化的新局。
实际上,正是越来越严峻的区域发展现状,尤其是雾霾困局的倒逼,加快了京津冀一体化战略构想的实施,迎来重大转机。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实质上是为这一国家战略的推进进行最高层面的协调。而在过去,尽管研究很多、呼声很高,取得的共识也不少,但并无实质性进展,关键是缺少超越地方利益层面的高层次协调,从而出现可以说说谈谈但互相并不买账的怪象,而这在“诸侯经济”体系下又是司空见惯。因此,成立一个高层次协调机构,对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推进非常重要。
从学术层面到政策层面乃至战略层面,是一个重大的成果转化,协调立场、利益、方向很难但必要且必须。就立场来说,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已经说的很清楚,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面向未来打造新的首都经济圈、推进区域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的需要,是探索完善城市群布局和形态、为优化开发区域发展提供示范和样板的需要,是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有效路径、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需要,是实现京津冀优势互补、促进环渤海经济区发展、带动北方腹地发展的需要,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要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加快走出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路子来。所涉三方,只有坚定这样的立场才能做出正确的决断。
就利益来说,北京首先应做出重大调整,为河北的历史牺牲和贡献进行生态补偿、发展补偿,切实把消除环首都贫困带作为重要工作出大力,把河北带上健康发展的快车道;作为天津来说,立足北方经济中心,在产业布局、分工、配套等方面主动把带动河北发展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而河北则需要利用好战略倾斜争取主动,拉长自身在京津冀大局中的短板,实现三方共赢。
就方向来说,抓紧做好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的战略规划是首要任务,在协同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发展互补互促、资源要素对接对流、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生态环境联防联控等方面,朝着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作用互补、利益相连的方向走,开拓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美好前景。
当然,在制定规划时需要注意两点:一是产业布局调整,不是简单搬迁,也不是污染转移,立足要远、层次要高,符合规律、适应潮流;二是以打造现代产业体系为目标,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前提,尤其要充分认清京津冀地区的水资源制约,超采地下水已经使得北京形成1000平方公里、华北平原7万多平方公里的“漏斗区”,北京“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的原则适合三地。
同时,还要防止两个误区。一是要结合自身优势进行分工协作,实现共同发展但非平均发展,要有龙头、龙身和龙尾;二是一体化不是统一化,应各有差异。三地接轨需要一个过程,要素聚集是有条件的。像舆论炒作保定副都,导致房价疯涨,与当地收入水平和发展阶段相背离,就是对一体化大业的扼杀。试想,房价上来了,收入没上来,人如何流入,又如何留住?挤出效应显现,最终挤出的是这个城市、这个区域的竞争力。北京的高房价就是这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隐形杀手,必须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