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思维

2014-02-02 16:38党峤
浙江共产党员 2014年2期
关键词:罚款法治法律

文/党峤

法治思维

文/党峤

导读:法制建设,是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重要建设;法治思维,是高素质国民的重要体现。政府坚持依法办事,群众懂得依法维权,让法治思维深入人心,融入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的改革发展才能走得更稳更实,各项事业才能健康有序地向前推进。

读一读

1.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2012年12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讲话:我们要依法公正对待人民群众的诉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决不能让不公正的审判伤害人民群众感情、损害人民群众权益。

2.执法者必须忠实于法律

2013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执法者必须忠实于法律。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努力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识、规范发展行为、促进矛盾化解、保障社会和谐。要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坚决排除对执法活动的非法干预,坚决防止和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坚决惩治腐败现象,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

3.法律红线不能触碰、法律底线不能逾越

2014年1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依法办事,带头遵守法律,牢固确立法律红线不能触碰、法律底线不能逾越的观念,不要去行使依法不该由自己行使的权力,更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要建立健全违反法定程序干预司法的登记备案通报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

记一记

1.法治

法治,《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指先秦时期法家的政治思想,主张以法为准则,统治人民,处理国事;指根据法律管理国家和社会”。十八大报告所说的法治,当然是指后者,用法律手段治理国家,管理“五位一体”。

2.法治思维

所谓“法治思维”,是指执政者在法治理念的基础上,运用法律规范、法律原则、法律精神和法律逻辑对所遇到或所要处理的问题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和形成结论、决定的思想认识活动与过程。

3.法治方式

法治方式是指在法治思维的基础上,按照法律规定和法律程序处理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和工作方式。

4.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关系

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既各有侧重又紧密相连。法治思维强调思维方式要符合法治的理念、精神、原则和逻辑,着眼于思想;法治方式强调各种措施、方式、方法和行为要符合法的规定性,着眼于行动。法治思维决定和支配法治方式,具备了法治思维,就会主动运用法治方式认识和解决问题。法治方式是法治思维的具体体现,法治思维只有外化为法治行为、体现为法治方式,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想一想

如何理解党的领导与法治的关系

如何理解党的领导与法治的关系,既是一个老话题,也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说其是老话题,是因为自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决定以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立国、建国以后,如何对待党的领导与法治的关系,是一个绕不过去的重大问题。

加强和改善党对法律工作的领导,其中的关键是党应当尊重法治规律,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去领导,杜绝“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等现象。“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表明了党在立法、执法、守法三个环节所应当起到的作用,也说明了应当如何正确处理党与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以及社会公众之间的关系。党领导立法,需要加强党的政策对国家立法的指导作用,同时将一些成熟的政策及时上升到法律层面,但不意味着党可以代行立法机关的职权。在我国法制工作的重心从法律制定转向法律实施之后,党应当在保证国家法律有效实施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在建立法治政府的过程中,党应当起到为政府依法行政保驾护航的作用。党带头守法,尊重法律,维护司法的权威,有利于在全社会培养对于法律的信仰,改变“权大于法”、“信权不信法”的现象。全社会法治观念的增强,首先有赖于官员法治观念的增强。

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强调党带头守法、党应当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对于我国未来的法治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一种集中性、统揽型的政治体制之下,如果执政党不能带头守法,建立法治国家很大程度上会成为一句空话。

测一测

2011年9月21日上午,广东乌坎村400多名村民因土地问题、财务问题、选举问题对村干部不满,到陆丰市政府非正常上访,随后发生了打砸警员、警车事件。随着事态发展,11月21日,村民再次集体上访,数日内不断引发冲突,随后事态逐渐平息。具体分析一下在这起事件中体现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

第一,发生社会矛盾,政府首先积极主动介入,不逃避,不推诿,勇于承担责任,与公众沟通;

第二,分析矛盾产生的原因,依据相关的法律分析公众的诉求是否合法、合理;

第三,对于合法的诉求就应该依法展开调查,在调查中公众的参与很重要,确保调查的客观、中立;

第四,调查情况清楚后,行政决策或者决定采取和公众民主协商的方式进行,吸纳公众的意见和建议,不能采纳的应说明理由,避免行政专断;

第五,信息及时有效的公开,事件调查情况等相关信息通过发布公告的形式公之于众,确保信息的权威和准确,避免虚假信息扩散,掌握信息主动权;

第六,对于违法行为,不姑息,不放纵,应追究法律责任的依法进行,行政权力不干预司法行为;

第七,依法维护村民自治的权利。

看一看

依法治国的新加坡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新加坡一共制定了400多部法律,通过依法行政和执法必严,使新加坡人牢牢树立了法治观念,养成了遵纪守法的好习惯,进而表现为井然有序的社会生活,表现出富足而又优雅的现代文明气息,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政府的社会管理成本。

新加坡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条文,使用最普遍、在老百姓心目中影响最深的要算是罚款。罚款有许多名堂,例如人们只能在上露天、下露地(称之顶天立地)的地方抽烟,也就是说在餐厅、车上、商店、办公室是不许抽烟的,否则罚款最重可达2000新元;乱扔果皮、纸屑、垃圾罚款1000新元;破坏植物,罚款500新元。对于当地老百姓来说,违法罚款已经深入人心、司空见惯了,一般不敢超越雷池一步。新加坡对那些违背社会公德者除了罚款外,还要将他们“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例如将乱扔垃圾者集合在一起穿上印有“垃圾虫”字样的黄色背心扫大街,将破坏公共卫生、被告上法庭的人的“大名”、“玉照”刊在报纸杂志上。

新加坡的法律于官于民一视同仁,毫无二致。原总统李光耀的夫人闯红灯被拦一事在新加坡传为佳话:一次李光耀的夫人参加一个重要活动途中在繁华街口遇到红灯,眼看就要迟到,夫人十分焦急,开车的司机一踩油门想闯过去,马上就被警察拦住了。

猜你喜欢
罚款法治法律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法律解释与自然法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疯狂“涂鸦”不会被罚款吗?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让人死亡的法律
“互助献血”质疑声背后的法律困惑
煤质超标企业将处3万元罚款
让法律做主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