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濒危自然资源评《一平方英寸的寂静》

2014-02-02 03:44
中国环境管理 2014年5期
关键词:造物噪音宁静

陈 洁

书评

寂静:濒危自然资源评《一平方英寸的寂静》

陈 洁

看到这行字的人,无论你现在身处何方,在做什么,我想请你马上停下来,闭上眼睛,屏住呼吸,停止咀嚼,总之,关闭其他一切感觉器官,只启动听觉。坚持三十秒,然后睁开眼,来回顾一下,刚才你听到了什么?如果可能的话,列个简单的清单,三十秒间,你听到了多少种声音,其中有多少是人类的声音,又有多少是大自然的声音?还有多少是 —— 寂静?

是的,我要问的是,你刚才听到寂静了吗?你可知道寂静之于人类和自然意味着什么?你可知道美国录音师戈登·汉普顿专门写了一本书《一平方英寸的寂静》,讲诉他寻找、记录和保护寂静的故事。

这本书套了封皮,每个拿到书的人都应该打开象牙色的外套,看看里面天青月白的内封,有一块象牙白的正方形,那就是“一平方英寸”。作者要的,就是这么大的寂静。2005年4月22日地球日那天,他在奥林匹克国家公园的霍河雨林,把一个部落长老赠送的小红石放在圆木上,他希望至少这块红石所在地能免受人类噪音的污染和干扰,这就是“一平方英寸的寂静”。他定期来此必须徒步到达的方寸之地,记录时间,寻找声源,他的信念是“就像噪音能影响宁静,宁静也能影响噪音。只要使一平方英寸的土地完全保持宁静,就能把飞机推离许多英里外,使整个公园的许多土地都保持宁静。”所以他在自己网站(www.onesquareinch.orgh)上公布信息,并与公园管理部门、航空公司等单位协商禁飞。之后,他又横跨美国,从西海岸(华盛顿州)到东海岸(华盛顿特区),沿途记录各地的声音样本,寻觅有连续十五分钟以上寂静的地方(结果表明只剩下不到十二个),收集人们对于噪音的感受和对寂静的理解。作者独自维护声音生态,寻求不受人造物声音干扰的行动,不仅产生了这次有启发性的旅程、这本书,还将引领作者向国会议员争取保护寂静的立法。

可是,作者极力保护的“寂静”到底是什么?寂静不是死寂,不是“没有声音”,而是“所有的声音”,它是最宝贵、最濒危的自然资源。再回忆下你刚才听到的声音,你会意识到自然的声音往往轻柔美妙,所有声响中,最霸道的往往来自人造物。随着生态环境恶化,声音污染就像水土污染、光污染一样,已经到了令人生畏的地步。寂静就是不要人类的声音掩盖自然的声音。“寂静滋养我们的本质,人类的本质,让我们明白自己是谁。等我们的心灵变得更乐于接纳事物,耳朵变得更加敏锐后,我们不只会更善于聆听大自然的声音,也更容易倾听彼此的心声。”“我热爱聆听,甚于说话。聆听是一种无言的过程,可接收到最真实的印象。”“安静的地方是灵魂的圣所……在这样的圣所,可以感受到万物相连的爱……在这样的圣所,即使一棵树的存在都是听得见的。一个安静的地方能让人的感觉全部打开,使万物变得鲜活起来。”在此可以顺便提一下,这是一部非虚构类图书,但语言优美的程度堪比文学作品,有以上顺手拈来的例句为证。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本书的附录,有美国的“声音心电图”,看着来自一个严重的心脏病患者,有美国航空线路图,纷乱如麻,每一根线都充满尖叫,还有不同人士给出的实用性建议,如何在荒野、邻里间、住家和公司保持静谧。

看完这本书,心会安静下来。或许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在心里留出一平方英寸的宁静,才能用这颗心,在自然中争取一平方英寸的寂静。

陈洁,女,湖南人,哲学博士,任教于北京理工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曾出版《山河判断笔尖头》、《我的眼睛一睁开》、《将来进行时》等.

猜你喜欢
造物噪音宁静
宁静之宅
噪音,总是有噪音!
“与造物游”: 第二届晚明艺术史学术研讨会召开
无法逃避的噪音
《巷口的宁静》
造物新语——重组材料与构造
造物美学
噪音的小把戏
白噪音的三种用法
以木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