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飞仙
(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西长治046204)
论潞安集团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与战略意义
马飞仙
(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西长治046204)
通过对潞安集团循环经济发展现状的研究,提出科技创新是实现传统大型煤矿企业可持续发展和转型升级的核心动力。煤炭企业的发展应树立循环经济的理念,努力追求资源效益最大化和社会环境效益最优化,从而为煤炭资源的产业多元化发展提供经验及思路。
科技创新;煤炭企业;循环经济
据统计,中国煤炭生产和消费量占全球比重,分别为48.3%和48.2%。我国传统煤炭开采不仅浪费严重、加工层次浅,而且开采也带来了诸如地面塌陷、工程地质损害、地下水位大面积下降、瓦斯和矸石山自燃等严重环境问题。尽管煤电、煤焦、煤化、盐化等非煤产业已取得进展[1],但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急待增加,因此,发展循环经济成为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和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循环经济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对于煤矿就是以煤为基础,依托矿区资源,使废料和余能多次回收利用,已往探索表明,煤炭行业的循环经济可以组织为“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封闭式流程[2],主要包括煤炭的清洁开采、绿色利用、废弃物资源的综合利用、煤炭的高效转化与利用4个环节,体现了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的“3R”原则,标志着煤炭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模式的转变。其中煤炭的高效转化与利用是煤炭企业延伸产业链条,调整产业及产品结构的重要途径,也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环节,其核心是采取先进科学技术,促进煤炭资源的产业多元化发展。
循环经济作为系统工程,在大型煤矿企业的应用任重道远。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潞安集团)是山西省七大煤炭企业集团之一,拥有全资和控股子公司46家,分公司14家,参股子公司21家。在2013年世界500强排行榜中,潞安集团首次跨入并排名430位。潞安集团是一个实施战略管理、依靠战略致胜的企业。改制以来,围绕做大做强,潞安集团制定并实施了“三步走”发展战略:“十五”“再造一个潞安”;“十一五”建设潞安能化大集团;“十二五”建设既强又大国际化新潞安。在战略实施过程中,潞安集团坚持把循环发展提升到新的战略层面,以循环经济的理念打造“科技潞安”、“绿色潞安”和“生态潞安”,努力追求资源效益最大化和社会环境效益最优化。
1.1 实施煤炭的集约高效和绿色开采,提高资源利用率
潞安集团引入绿色低碳理念,从源头上实现绿色开采、绿色开发。经过多年实践,自主创新的“特厚煤层安全开采关键装备及自动化技术”,实施了7.2m大采高综合配套技术,使沿空留巷、沿空掘巷等无煤柱开采技术在集团得到广泛应用。成功攻克5m厚小煤柱开采技术提高了采区回收率,使煤炭资源采区回收率达到85%。促使集团绿色开采、松软煤层综采、小煤柱开采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十二五”期间,潞安集团推行快速掘进技术,进一步优化提升掘锚一体化、凿岩台车、机载式临时支护等工艺和新设备,积极优化巷道布置方式,实现两个工作面共用一条巷,依靠提高掘进效率,减少巷道掘进量,实现减人增效目标。上述努力为循环经济的源头“减量化”垫定了基础,同时通过减少无效中转环节和无效工序,应用高效节能设备,初步实现了开采装备的重型化、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和网络化,取得了良好节能效果。
1.2 发展煤炭的绿色利用
煤炭洗选是降灰脱硫、洁净煤发展的保证[3],集团坚持“为用户提供洁净产品”的理念,各生产矿井均配套建成了模块重介选煤系统,大幅提高了原煤入洗率和精煤回收率。潞安集团自主研发的潞安喷吹煤技术,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产品,把燃料变成了原料,喷吹煤与焦炭置换比达到1∶0.9,是订立国标的基准。2013年,潞安集团喷吹煤销量达到了1 685万t,原煤入洗率和精煤回收率均达到了80%,努力把“粗粮”变成“细粮”,促进了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
“十二五”期间,潞安集团180万t/a高硫煤清洁利用油化电热一体化项目得到有序推进,随着项目的建成,为弃采的高硫煤资源找到清洁利用的途径,潞安将构建煤基高端油品、高端精细化学品产业体系,打造中国一流、世界领先的高端新型接替产业。
1.3 推进煤矿固、液、气废物综合利用,减少废弃物排放
潞安集团坚持煤气共采、煤水共采、煤与伴生资源共采,推进煤矿固、液、气体废物综合利用,有效减少废弃物排放。2013年,新建地面永久瓦斯抽采系统4座,井下移动抽采泵站5座,新增额定瓦斯抽采能力2 000m3/min,瓦斯抽采量达到3亿m3以上,综合利用757万m3;积极推行低浓度瓦斯发电,瓦斯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0.5 MW,2013年瓦斯发电量达到1 889万kW·h,“十二五”以来已经累计利用低浓度瓦斯2 772.81万m3,发电6 841.03万kW·h;集团本部矿井全部建有大于矿井水排放总量的水处理厂,矿井水处理率100%,复用率97%;潞安集团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100%,建成了1.95亿标块/a规模煤矸石砖生产线,年消耗煤矸石45万t,年可节约2.27万t标准煤;建成了装机容量为59万kW的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十二五”以来累计矸石制砖3亿标块,发电85.64亿kW·h,共消化利用煤矸石573.63万t。
潞安集团采用BOT合作方式在高河煤矿建设乏风氧化发电示范项目,项目即将建成投运,项目总投资3.2亿元,年处理乏风94亿m3,年供电能力达2亿kW·h,实现碳减排160万t/a,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煤矿乏风氧化利用项目,全球装机最大的乏风发电项目(发电装机30MW),也是全国瓦斯利用率最高的乏风项目。
1.4 促进传统循环与高端循环协同发展
煤炭的高效转化与利用是延伸产业链条、创建循环经济的重要环节,其核心是采取先进科学技术,促进煤炭资源的产业多元化发展,最佳途径是大力发展煤基多联产,逐步形成煤炭综合利用系统[4]。潞安集团坚持以循环发展为特征、园区承载为标志、技术领先为保障,加快建设和完善21万t/a煤基合成油示范园区、高硫煤生产清洁能源及精细化学品园区、硝基肥料与硝基化工园区、绿色新型高端焦化园区等。
特别是潞安集团21万t/a煤基合成油示范项目,是国家“863”、“973”高新技术示范项目,总投资39.97亿元。项目继2008年12月产出我国第一桶煤基合成油后,2009年7月全部建成投产。目前日产量稳定在300 t以上,生产的高品质油品及精细化工产品畅销市场,并成功进入上海世博会,潞安集团具备了建设百万吨级产业化工厂的条件。潞安集团发展煤基合成油产业,不单单追求油品,而是充分体现多联产和低碳循环理念,建设循环经济的煤油园区。利用矿井预抽瓦斯以及附近焦化厂的焦炉煤气作为原料补充,利用合成油过程中的富余氢气、高纯度氮气和二氧化碳废气联产18万t合成氨和30万t尿素,并实现尾气IGCC发电;大规模利用目前因环保要求而弃采的高硫、高灰、高灰融点的下组煤资源,实现了减量化、资源化和再利用。整个园区集“煤炭开采、洗选加工、煤基合成油、精细化工,以及瓦斯、焦炉煤气、矸石、尾气综合利用”为一体,是一个“高碳能源、低碳排放、循环利用”的特色园区,被列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园区。
“十二五”以来,潞安集团坚持广义循环与高端循环相结合、产业横向扩展和纵向延伸相结合,围绕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嫁接耦合、上下游链接,推进煤基合成油、硝基化工、现代焦化等产业一体化发展,以新兴产业带动传统产业升级增值,促进低端循环向高端循环转变,形成多联产、多产品、多技术、多循环、多效益、全产业链的大循环格局。
潞安集团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表明,循环经济对实现传统大型煤矿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科技创新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核心动力,研发和利用前沿技术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煤炭企业应以循环经济的理念建企,努力追求资源效益最大化和社会环境效益最优化。从而为煤炭资源的产业多元化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前沿型的经验及思路。
[1]吴天翔.煤矿发展循环经济探讨[J].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2007 (5):53-54.
[2] 张国英,梁文阁.煤炭产业循环经济模式的探讨[J].经济问题,2007(1):25-26.
[3]S JM angena,A C Brent.Application of a Life Cycle Im pact Assessm ent fram ew ork to evaluate and com pare environm ental perform ances w ith econom ic values ofsupplied coal p roducts[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06(14):1 071-1 084.
[4] Lifeng Zhao,Yunhan Xiao,Kelly Sim s Gallagher,etal. Technical,environm ental and econom ic assessm ent of deploying advanced coal pow er techno logies in the Chinese context[J].Energy Po licy,2008(36):2 709-2 718.
中再生协会接受央视采访:呼吁加强废纸行业管理完善回收体系
近几年废纸市场增长缓慢,2013年首次出现负增长。2014年7月9日央视二套记者针对国内废纸回收行业面临的问题采访了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常务副会长管爱国和协会秘书长潘永刚(该节目已于7月14日央视二套《第一时间》栏目播出)。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近几年由于废纸价格的下跌,走街串巷的个体回收者越来越难生存,一个月仅能收入2 000元,这与多年前几千上万的收入大相径庭,而废纸价格的下跌与诸多元素相关。管爱国指出,废纸价格的下跌与宏观经济整体环境和造纸行业产能过剩密切相关,也与废纸回收利用模式和市场的无序竞争有关,造成废纸回收企业经营困难的局面。中国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在2008年时,废纸回收量能够达到400万t/a,那时废纸价格大概在1 800元/t,然而到了2013年,废纸价格下降到1 100元/t,中再生公司的废纸回收量也随之下降到110万t。管爱国告诉记者,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两个:一是造纸行业产能过剩,并引起废纸价格下跌;二是非正当经营不断增多,这些经营者环保成本、经营成本、违法违规成本、税收成本都比较低,他们用极低的成本获得价格优势,市场出现无序竞争的情况,逼迫正规企业不得已转型或退出。
管爱国表示,目前国内有十多家大型的废纸企业都在逐步退出市场,如果这种混乱的市场氛围未能得到解决,中再生公司也只能退出,而一旦市场的劣币驱逐良币后,将会造成逃税漏税愈发严重,环保消防事故频发,废纸质量进一步下降,废纸的利用率降低,利用成本升高,市场出现恶性循环。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对再生资源行业实行顶层设计,从立法、标准、产业政策等多方面制定符合行业健康发展需要的制度。
卓创资讯废纸研究院分析师指出,目前国内回收行业门槛比较低,多数打包厂为小微规模,逐利性很强,为增重对废纸掺杂掺水的现象较多,同时,对于废纸的分类不科学,质量较差,从而抬高了造纸厂处理废纸的成本。由于废纸质量不符合造纸企业要求,造纸企业要多支付高额的处理成本。
协会秘书长潘永刚在采访中,呼吁政府、社会、公民共同关注废纸回收利用行业,他指出,若要改善废纸行业目前的经营现状,首先,应建立以龙头企业为主导的回收体系。支持和引导一些业内龙头企业来建立回收网络,整合不规范企业,保证行业规范经营的市场秩序。其次,规范废纸打包厂的经营管理。中再生协会正在配合工信部积极探讨废纸打包行业经营管理规范的制定,对废纸打包厂的规模、设备、操作流程、消防安全、环保要求、人员技能等方面进行规范,让地方执法有据可依,让国家政策有落脚点。第三,呼吁国家给予适当财税政策扶持。再生资源回收首先是关系环保和民生的事业,同时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从各国的经验来看,都需要政府给予支持,保证行业的规范和环保。目前这个微利的服务贸易行业还在全额缴纳17%的增值税,这也是比任何一个国家都高得多的税负。
潘永刚告诉记者,中再生协会废纸分会起草的《废纸分类等级规范》已经商务部审核予以公布,并于2014年12月1日起开始实施,这也是国内首个对废纸进行详细分类的行业标准。同时起草的《废纸打包行业准入条件》初稿也已经完成,并提交给了工信部。这都是协会积极推进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除此之外,有行业分析师指出,中国可借鉴国外回收体系的成功经验,建立废纸质量的检测体系,如日本,就建立了废纸品质认证制度,对每一包出厂的废纸均贴上含出货企业名称、出货企业编号、出货日期等内容的标签,做到废纸质量的合理监测。
Discussion on the practice and strategic significance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circular econom y in Lu'an Group.
MA Feixian
(Shanxi Lu'an Mining(Group)Co.Ltd.,Changzhi046204,China)
Through the research on the current condition of circular econom y in Lu'an Group,this article suggested tha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is the core pow er of sustainable developm ent and transform ation and upgrading of large-scale traditional coal enterprise.Coal enterprises should be established w ith the idea of circular econom y and m ake efforts to seek m axim ization of resource efficiency and optim ization of social and environm ental benefits.In this w ay,it can provide leading-edge experience and thinkings for industrialdiversification developm ent of coal resour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coalenterprise;circular econom y
F124.5
:A
:1674-0912(2014)08-0006-03
2014-05-06)
马飞仙(1981-),女,山西河津人,大学学历,工程师,山西潞安矿业集团节能办公室节能技术服务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