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并胎膜早破410例的临床分析

2014-02-01 09:21马桂英广东省东莞市长安医院妇产科广东东莞523843
吉林医学 2014年12期
关键词:保胎胎膜早产

马桂英(广东省东莞市长安医院妇产科,广东 东莞 523843)

胎膜早破是妊娠期常见的并发症,容易引起早产、难产、新生儿窒息、胎儿宫内窘迫、宫内感染等并发症,从而增加剖宫产率早产率及母婴感染率等,对母婴健康的影响非常大[1]。为了分析早产胎膜早破不同处理方法,对2009年1月~2012年12月住院分娩孕妇24907人次,早产41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的410例早产并胎膜早破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初产妇306例,经产妇104例。年龄20~35岁,平均(28.15±2.53)岁,平均胎膜早破的孕周为(34.92±2.93)周,终止妊娠孕周为(35.65±2.43)周。患者均符合早产并胎膜早破诊断标准。

1.2 方法

1.2.1 诊断方法[2]:早产是指,孕妇妊娠37周之前,未临产却发生胎膜破裂现象,主要是由感染导致的。早产临产的诊断,是指孕妇在妊娠满28~37周之间分娩者,孕妇出现规则宫缩现象,宫颈扩张大于2 cm。

1.2.2 治疗方法:①检查胎膜早破时间、孕妇孕周、胎膜早破是否伴感染等症状,再考虑采取保胎或非保胎治疗。28~34孕周患者,其胎肺处于非完全成熟状态,一般都是采取期待疗法。同时给予孕妇适量的宫缩抑制剂进行保胎治疗,合理延长孕妇的孕期。为了促进孕妇胎肺部位成熟,可以给予地塞米松5 mg肌内注射,2次/12 h。同时给予患者晶体液静脉补液、能量合剂等治疗。②针对28~34孕周患者,出现感染者不论孕周应立即终止妊娠,胎儿宫内窘迫者查因,对因处理,无感染者测孕周,可采取糖皮质激素治疗,促进患者胎肺成熟的治疗。预防感染,宫缩抑制剂的应用。③34~36孕周患者,在破膜后出现规律宫缩者,大多出现早产的现象,便可等待自然分娩。④孕期超过36周患者,其胎肺已经处于成熟的状态,大于24 h引产,在其分娩的过程中,需要做好预防感染的处理。

1.3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8.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各项参数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8~34孕周,保胎组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低于非保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4~36周,两组患者新生儿窒息率与剖宫产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6~37孕周,两组患者新生儿窒息率、剖宫产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不同孕周保胎与非保胎组母婴结局影响比较[例(%)]

3 讨论

胎膜早破属于产科常见的并发症,与胎膜早破的相关因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感染、宫腔压力异常、胎膜结构异常、既往早产或早产胎膜早破史、宫颈功能不全、既往宫颈手术治疗史等。积极终止妊娠与采取保胎措施,早产胎膜早破与新生儿肺成熟的关系,一直存在争议。本研究中,28~34孕周的孕妇,保胎组的新生儿窒息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胎者出现宫内感染的现象更多,而非保胎者由于肺不张、新生儿死亡与孕周偏小具有紧密的联系。34~37孕周孕妇,剖宫产率以及新生儿发病率明显降低,这与齐艳红研究结果相一致[3]。可见给予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有利于促进胎肺成熟。使用糖皮质激素虽然有利于控制新生儿的窒息率,但是非常容易导致母婴感染现象的出现。为了促进胎肺成熟,给予患者早产胎膜早破糖皮质激素后,其药物作用至少可以持续1周,孕周大于34周的早产胎膜早破患者出现新生儿的窒息率的情况比较少,一般都很少使用糖皮质激素,除非有胎肺不成熟的证据。

综上所述,早产并胎膜早破需要采取及时的预防措施,应该加强患者围生期知识宣传,不同孕周的早产胎膜早破患者,其疗效及对母儿结局影响也明显不同。应该根据患者孕周,进行有效的早产胎膜早破处理,有利于降低围生儿的窒息率,改善母儿预后。

[1] 徐建平,王彦林,徐玉苑.胎膜早破合并早产110例妊娠结局分析[J].中国妇产科杂志,2012,7(13):245.

[2] 刘广云.早产并胎膜早破110例临床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0,11(12):1557.

[3] 齐艳红.早产胎膜早破不同的治疗方式对母儿结局的影响及预防[J].临床论坛,2011,12(22):193.

猜你喜欢
保胎胎膜早产
想要早产丰产 果树应该这么管
中药保胎 安全疗效好
胎儿免疫反应可能是导致早产的原因之一
保胎这件事 真是《坑娘》
早产“黄宝宝”的家庭看护
早产宝宝的奶粉喂养,不是件小事
保胎之纠结——绝对卧床还是适当运动
妊娠母猪保胎技术要点(上)
Toll样受体在胎膜早破新生儿宫内感染中的临床意义
足月胎膜早破256例妊娠结局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