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平台 凝聚队伍 激励创作
——辽宁省音乐家协会近期歌曲创作总结交流会综述

2014-02-01 08:25
音乐生活 2014年8期
关键词:创作艺术

敏 达

搭建平台 凝聚队伍 激励创作
——辽宁省音乐家协会近期歌曲创作总结交流会综述

敏 达

7月2—4日,辽宁省词曲作家范哲明、李延忠、马登第、吴善翎、刘聪、刘丹、吕威、贾铮、程绿竹、吴家军、李昊朗、王云飞、秋子、董金刚等,带着兴奋与期盼聚集在一起,参加了由省音协在铁岭新区组织举办的“近期歌曲创作总结交流会”。会上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既总结提炼了过往经验,又对今后的音乐创作给予展望。

会议由省音协秘书长汪敏同志主持,她首先感谢铁岭市文联、市音协以及吕威同志对这次总结交流会的支持,指出此次会议议题主要是针对前一阶段的歌曲创作进行总结。随后她代表刘辉主席以及协会主席团,感谢大家能够把协会当做家,尽义务、讲奉献,尽责任,对社会有担当,把创作活动搞得有声有色,佳作不断诞生。音协这支创作队伍是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队伍,得益于音协几十年来一贯坚持的以音乐创作为龙头的工作方针,得益于音协一直保持的“传、帮、带”的优秀传统,这使得我们的创作队伍始终保持老、中、青组合,形成了这样一支可持续发展的队伍。在这几年的创作活动中,老音乐家焕发了第二艺术青春,带头挑战自我,战胜困难,“老来得子”;年轻作者勤奋好学,努力实践,茁壮成长,“金榜有名”。 仅从2013年获奖情况看,协会下大力气狠抓创作已取得丰硕的成果,如:《月圆的时候》(吴善翎词、李延忠曲)获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声乐作品奖,全国仅20首作品获奖;民族器乐作品《赫赫呢哪》(王云飞作曲)获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器乐作品优秀奖,全国仅19首作品获奖;《晨星》(吴善翎词、李延忠曲)、《梦想的翅膀》(胡宏伟词、吕威曲)、《多听听老百姓的声音》(韩景连词、平安俊曲)获中国音协“美丽中国”大型征歌“优秀创作作品奖”,全国1000余首作品应征,仅有30首作品获奖;《梦想的翅膀》(韩晴、胡宏伟词、吕威曲)被推举为2013年全国第12届运动会会歌。创作活动的蓬勃开展,促进和带动了音乐表演领域不断取得佳绩。全国金钟奖的表演奖子项目比赛的获奖数字在2013年也超历届,共367名选手参加了声乐(美声、民族)、钢琴、钢琴与弦乐重奏四项43场比赛,其中复赛18场、半决赛17场、决赛8场,我省获得钢琴组比赛银奖和中国作品演奏奖(沈阳音乐学院附中李金鸿);钢琴与弦乐重奏优秀奖(沈阳音乐学院王蕾、廉英花、孙晓松组成的“韵”钢琴三重奏);声乐比赛美声组两个优秀奖(沈阳音乐学院王文武、赵丽丽)、民声组铜奖(东北大学艺术学院李超)、优秀奖(沈阳音乐学院李优);民乐组合比赛铜奖(沈阳音乐学院“八音组合”)、优秀奖(沈阳音乐学院“箜篌乐团”); 中国音乐“小金钟”奖第三届全国少儿小提琴比赛中,张孚嘉获得少年B组铜奖、吴桐获得少年A组优秀奖;中国音乐“小金钟”奖第二届全国少儿二胡比赛中,李昊雷获得少年组银奖。宫森获儿童B组优秀奖,省音协获优秀组织奖。

这些成绩可喜可贺,有必要坐下来认真地梳理总结,各位与会者可以根据近些年来创作的经验、感受以及创作中技术手段的运用等开诚布公地与大家交流,畅所欲言,相互启发,为今后的工作提供支持与保障。与此同时,我们在此将为中国梦创作的作品小样再集中听一听,因为录制结束后,大家一直没有机会听到其他人的作品,这次是个很好的交流与借鉴机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协会驻会同志一定会继续为音乐家们做好服务工作,搭平台,创机会。与音乐家们一起共同为繁荣我省的音乐创作,做一些符合艺术规律,实实在在,切实可行见效果的工作。

协会主席团副主席、创作委员会主任范哲明教授代表创委会作了总结发言。他在发言中谈到,通过协会组织的一次又一次深入生活的采风、创作以及专题笔会、研讨会、试听会、音乐会等活动,目前一支“松散式”管理的创作队伍已基本形成。这些创作者有热情、有品位、有经验、有成绩,使得这几年的作品艺术质量有了很大的提升并得到北京专家的认可。成绩的取得,成果的展示,一是感谢省委宣传部、省文联领导的支持,他们不仅在战略上给予重视,在战术上更是投入大量心血。领导们不仅多次参加笔会,在选题上把关,在作品上给予指导,还具体参与到创作中来。正是领导们从最初的歌词创作到对作品后期录音的大力支持,才能将这些高质量的音乐音响作品呈献给听众并将部分优秀作品搬上舞台展示,成为全国近几年一花独秀的原创作品音乐会。二是感谢协会办公室与创委会积极组织策划,搭建平台、营造氛围,给词曲作家提供了良好的创作条件。使大家在思想上得到碰撞,擦出更多创作火花;在技术上相互交流,取长补短,为今后的创作积累更多的经验。三是感谢各位作家的积极参与。范教授还呼吁,希望由省委宣传部和省文联策划建立一个良好的常态化的创作机制。每两三年搞一次歌曲(也包括器乐)作品的比赛或展演。每一次活动录制出15首左右的作品,长年积累下去,辽宁的歌曲创作或器乐作品的创作定会有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马登第(原沈阳军区前进文工团艺术室主任,作曲家):我们这些年在做着一种恢复音乐本质与功能的事情,在做基础工程建设。通过我们创作的艺术作品,传播一种观念,传达一种思想,以艺术的形式弘扬真善美,这是一项正能量的工作,我们向社会展示高水平的作品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抵制那些低俗、毫无艺术可言的口水歌的功效。

李延忠(原辽宁芭蕾舞团创作室主任、作曲家):协会这几年给我们搭建的平台很重要,它凝聚了一股力量像一股绳儿,朝着一个方向,形成了一种生动活泼的创作状态,一种为热爱音乐而忘我的状态。大家抛弃了自私、摒弃了功利,在思想上有了碰撞,擦出了火花,在艺术上有了平等的交流。就我个人的创作而言,从郭明义专题创作我就在想,如何能不重复自己,在创作风格上有所创新和突破,于是我以辽南影调音乐为素材创作了《人生的美丽》。在党的十八大专题歌曲创作时,《晨星》的创作使我打开了思路,如何以艺术的形式,来歌颂党的十八大的胜利召开,这样一直到后来《月圆的时候》《燕子》都是在这样一个平台上碰撞的结果。我的体会就是唯有淡泊名利,不断学习,保持这样一个创作心态才能有好的作品产生。特别是中国梦的专题创作,不仅是我个人,我们这个团队每个人的作品都上了一个大台阶,可以说艺术上在全国是领先的。我们经过几年艰苦的探索,按照艺术规律,走自己的路,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不跟风、不依附。艺术创作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个人境界得到了升华,朋友友谊得到加深,这是人生中一段非常美好的经历与财富。

吴善翎(原辽宁歌舞团创作室主任、词作家):以前我一直为电视台策划、写作,这七八年我才进入到了音协的工作中来,我对音协有着深厚的感情,尤其是对我们的这个团队,正是这个团队焕发了我的艺术青春。退休以后我离开了创作组,来到了这个团队,我感觉我又找到了组织,这个组织让我们互相切磋交流,催生了很多优秀作品,所以我要感谢这个团队,尤其要感谢协会驻会同志,协会这几年的工作突出,秘书长功不可没。在这些创作活动中,她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每当出现一个优秀的作品,署名只有作者,我们看不到她的名字,但是我们都知道没有她这些作品是出不来的,也是获不了奖的。

多年的创作实践我深有感触,体会颇多,一是在精神状态上要保持创作活力与激情,写了一辈子的歌,创作成了我生命中的一部分。多年的创作已经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思维习惯,走着走着就会突然想起一个词,无形中的一句话,也能做到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自从有了这个团队之后,经常有各种活动,两个月之前的音乐会,我当时刚动完手术,在北京养病,信息闭塞,但是我的心早就飞回来了。我一直觉得人无论年龄大小都要有精神寄托,所以我觉得创作是我一辈子的事。虽然人退休了,但创作不能停,创作已经成为我的一个习惯性的劳动,习惯性的思维,想让它停也停不下来。在手术前十天,我也闲不下来,还在想词,就在病床上我写了一首《小道》。创作已然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所以我说创作能让人的精神状态得到改善,它让人的思维活跃,退休了思想也不曾停滞,要继续保持创造力。

二是创作需要不断地创新,参加这样一个团队,让你经常处于创作的状态、创新的状态。创作就得不断地创新,写词就得要写别人没写过的东西,包含着新的思想、新的感悟。同时还要与时俱进,不能总是老一套,社会发展这么快,如果不创新,不跟上时代的脚步,那作品写出来就是垃圾。所以虽然年龄越来越大,但是吸收新的思想,学习新东西的脚步永远不能停止。我这两年最大的感受,就是创作上要不断地学习与创新。

三是创作过程中要认清自我价值、充满自信。随着年龄越来越大,我逐渐发现认清自己的价值并充满自信是多么的重要,而通过努力得到他人的信任,又是多么的幸福。创作要出新,这很艰难,对这个艰难自己要有认识,若没有这个认识,有时候写一写就没有信心了,所以搞创作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有自信。你自己认为是对的东西,无论别人持有什么不同的意见,必须要坚持。若别人一有不同意见,你就改了,那就失去自我了。尤其是一些比我年轻的同志,一定要有自信,因为你们这个年龄,自己已经有自己的风格特点,不要因为别人的眼光,失去自己的风格。当然好的意见、对的建议,咱们也得接受。现如今咱们的研讨会也有一个问题,比如说一研究歌词,一谈就一大堆毛病,一点长处都没有,这是一个问题,尤其是对年轻的作者,你应该清楚你这首词好在哪,特点在哪,你应该坚持的东西在哪,现在特别缺乏这种自信与坚持。我现在也在不断地学习你们的长处,如果不这样,那么就不会有进步。所以在谦虚地听取别人的建议的同时,必须要有自信。另外对的东西必须要坚持下去,写作过程中如果进入瓶颈状态,回头审视一下,想想这个作品我能达到的最佳状态是什么样的,如果最好状态下写的拿出去也是一般的作品,那我就不写了,如果写作开始状态就不对,那就赶快放弃,如果你觉得这个词我功夫没下到,如果功夫下到了能出来好作品,那就千万别放弃。

四是在创作境界上,我觉得王国维说的三个境界对搞作曲的很有帮助,他用三句宋词来总结创作的三个境界,第一种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独上高楼可见创作是一个很寂寞的事。优秀的创作者必须得耐住寂寞,当你遇到困难东奔西突的时候,可能再坚持一下马上就能找到路子了。第二种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就讲创作的辛苦,尽管付出辛苦但是不后悔,尤其是这个作品成功了,再回头想想这些辛苦都不是辛苦而是乐趣。第三种境界就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讲灵感的爆发,蓦然回首,找到了这首词的亮点,那时你就会感觉非常幸福。所以王国维的这三个创作境界,虽然是形容文学创作的,但是我觉得艺术创作也一样,创作都是相通的,所以我觉得能有这么一个团队,咱们在一起创作,是很有乐趣的,以后我还要在这个团队里再发一发光。

刘丹:几年来,每次跟大家在一起,都能从各位身上学到很多做人的道理,老艺术家们言传身教,在创作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风格,这让我受益匪浅。我的感悟就是只有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本分的工作,就是为复兴中国梦献出了自己的力量。

刘聪:这几年收获很大,自己的作品经常在外地有很多人演唱,但是在家乡的舞台上呈现对我格外有意义,我很幸运,两次原创音乐会上我有5首作品搬上了舞台,这对我的鼓舞和激励是很大的,我会再接再厉,继续为辽宁乃至中国的艺术歌曲做贡献。多年的艺术创作带给我的启示是必须要不断地超越自我,探索和实践的道路是永无止境的,艺术总是有遗憾的,所以学习不能间断,留心处处皆学问。

程绿竹:我个人的成长与进步,与音协组织的活动是分不开的,研讨会上的艺术切磋,艺术家们的真情相待让我深受鼓舞。尽管创作压力很大,但我会不断努力勤奋地创作。

贾铮:艺术需要搭建平台、长期积累,才能有成果。这几次的创作主题十分鲜明,在今后的艺术创作中大家要在创新创作理念、提升艺术质量上多下功夫,这也是我们需要不断坚持的正确的创作方向。当然要创新就要不断加强学习,多听、多看、多阅读。

吕威:我们这些年的创作研讨会,为大家提供了很好的讨论环境,大家在一种开心、舒畅、快乐的环境中激发了很多的创作灵感,诞生了很多优秀的作品。我一直把咱们这个团队当成家来看待,把音乐创作视为我的生命,音乐创作的过程不仅给我带来快乐,给我的家庭也带来很多欢乐。

此次总结交流会中,吴家军、王云飞、李昊朗、秋子、董金刚等青年作曲家也作了发言,大家共同见证了我们的团队在不断地成长、成熟和壮大。正像李延忠老师在微博日志中所说:“这是个老中青三结合的创作队伍,从30多岁到75岁,几乎是四世同堂了,这个团队就像一个大家庭,在这个家庭中,有欢乐、有激情,大家开诚布公,各抒己见,有词与曲的交叉,有曲与词的碰撞,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正是在这种祥和、自由的环境中,我们的创作有了质的飞跃。在“学习郭明义”、“纪念罗阳”、“庆祝党的十八大的召开”以及“我的中国梦”的歌曲创作中,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创作了200余首歌曲,成功地举办了三场高质量、高水平的音乐会;出版了《榜样》《赞歌献给党》两本歌曲集,《我的中国梦》歌曲集正在编辑中;还出版了两个音乐CD专辑。在这个平台上,大家正是在艺术的碰撞中产生了深厚的友情,像兄弟姐妹一样知心;在这期间,大家也深刻地认识到团队的作用,认识到个体的音乐创作活动融入团队中,产生的力量是巨大的。近年来我们在创作上取得了一点成绩,也正是这个团队的精神使得我们焕发出无尽的灵感和力量,焕发出了青春的激情与活力。音乐家协会真的成了我们音乐家的家。在座谈会上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协会驻会同志为此付出了太多的心血,她为我们搭建了音乐创作的平台,让我们在上面任意地驰骋,肆意地飞翔。”

会议期间,我们还到铁岭高专举行了一次授牌仪式,在那里建立了省音协第十一个音乐创作辅导基地,铁岭市文联主席王日昕、铁岭市音协主席吕威、铁岭高专副校长刘辉、高专艺术学院院长刘利民以及前来参加总结交流会的全体词曲作家出席了仪式。王日昕主席和协会驻会同志分别在授牌仪式上作了讲话。基地的建立也标志着我们词曲作家又多了一个平台,多了一个创作研讨以及诞生作品的家园。

此次会议得到了铁岭市文联和市音协的大力支持,他们不仅给大家提供了非常舒适的研讨环境,还为大家提供了一次参观新区建设及城市景观的机会,词曲作家们惬意地坐着“红船”漂游如意湖中,观赏盛开的荷花,醉情于万亩油菜花圃,在祥和欢乐气氛中圆满地结束了这次会议。

猜你喜欢
创作艺术
咱也过回『创作』瘾
《如诗如画》创作谈
《一墙之隔》创作谈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创作随笔
爆笑街头艺术
创作心得
创作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