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13年CT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应用的部分相关论文分析

2014-01-30 15:15李小虎高宏李晓舒束宏敏赵韧刘斌余长亮钱银锋余永强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4年1期
关键词:放射学心血管病心血管

李小虎 高宏 李晓舒 束宏敏 赵韧 刘斌 余长亮 钱银锋 余永强

1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合肥 230022)

2 《中华放射学杂志》编辑部(北京 100710)

3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合肥 230022)

心血管疾病作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已成为国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当前心血管疾病影像检查的新技术发展迅速,新的诊断方法不断涌现,在心血管病诊疗中的临床作用越来越大。多排螺旋CT 自1998年RSNA 问世以来,近15年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不断增加,目前64 层及更先进的CT 设备已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检查[1]。

《中华放射学杂志》和《中华心血管病杂志》是我国医学领域较具影响力的专业核心期刊。他们刊登的内容基本反映了我国心血管影像学临床和科研工作的发展现状[2,3]。通过分析2008年至2013年发表在这两种杂志上有关CT 在心血管疾病诊治方面应用的论著性文章,了解5年来中国心血管疾病CT 影像诊断的发展变化情况。

2008年至2013年《中华放射学杂志》及《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发表心血管疾病CT 影像诊断的论著105 篇,有关基础研究19 篇,临床研究84 篇,Meta 分析2 篇;《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发表论著20 篇,均为临床研究的内容。内容涉及冠心病研究71 篇(《中华放射学杂志》发表56 篇,《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5 篇);起搏与电生理2 篇(均发表在《中华放射学杂志》);心力衰竭4 篇(《中华放射学杂志》3 篇,《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 篇);心肌疾病4 篇、先天性心脏病12 篇(均发表在《中华放射学杂志》)介入治疗4 篇(《中华放射学杂志》发表1 篇、《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发表3 篇);其他8 篇(《中华放射学杂志》7 篇、《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 篇)。有关心血管疾病CT 低剂量检查41 篇(《中华放射学杂志》发表40 篇、《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发表1 篇),其中低剂量的方法分为管电流调节9 篇、前瞻性心电触发轴扫17 篇、前瞻性心电触发大螺距扫描5 篇、降低管电压2 篇、迭代重建算法2 篇。前瞻性研究42 篇(《中华放射学杂志》发表35 篇、《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发表7 篇);回顾性研究63 篇(《中华放射学杂志》发表50 篇、《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3 篇)。28 篇论著报道的研究获省部级基金资助。研究应用设备:用64 排以下CT 研究的报道10 篇(《中华放射学杂志》发表8 篇、《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发表2 篇);64 排CT 研究的报道45 篇(《中华放射学杂志》发表34篇、《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发表11篇);后64 排CT 研究的报道50 篇(《中华放射学杂志》达标43 篇,《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发表7 篇)。

1895年,德国科学家伦琴发现了X 线,其在随后的100 多年在医学界发挥了无法估量作用。常规X 线检查至今仍是心血管疾病诊断中最基本和不可替代的检查方法。目前常规的X 线心脏三位像仍在临床应用。X 线平片在心血管系统的优势是可以心肺兼顾,为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与超声、CT 及MRI 等新技术相比,X线平片在定位和定性诊断方面因准确率低,在临床应用有明显的局限。有创性的心血管造影检查可以直观地显示心脏及大血管的形态和血流动力学改变,到目前为止仍是一些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诊断的“金标准”[1]。

1972年CT 问世,医学影像学出现了划时代的变革。临床上,对疾病的影像诊断水平有了巨大的提高;1989年螺旋CT 问世,是CT 技术的又一次飞跃;20 世纪90年代中期,电子束CT(electron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EBCT)在国内开始应用[4]。EBCT 具有时间分辨率高、扫描速度快的优势,解决了因心脏搏动和呼吸所导致的运动伪影,是心脏CT 技术的一次革命。戴汝平[4]和吕滨[5]等采用EBCT 在各种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瓣膜病及大血管疾病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临床和研究工作。但是,EBCT 存在空间分辨率低、设备昂贵等局限性。1997年单层螺旋CT 开始应用至今,CT 技术发展非常迅速。其时间和空间分辨率不断提高,已广泛应用于各种心血管疾病的检查,尤其是在具有代表性的冠状动脉检查[6]方面,并逐渐替代了EBCT。1998年4 层螺旋CT 问世; 2001年8层螺旋CT 应用于临床;2006年64 排CT 投入临床使用,基本解决了心脏冠状动脉疾病影像诊断的问题。64 排CT 不但能够高分辨地显示静态图像,也使心脏冠状动脉成像的质量达到了较好水平,冠状动脉CT 血管成像真正应用于临床,使无创性冠状动脉检查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这使医学影像对疾病的研究和诊断发生了从形态向功能、从宏观解剖结构到微观分子层面的转变[7~10]。有研究者[11]分析发现《中华放射学杂志》冠脉成像的论文比例迅速增加,从(1993年~1997年)的2.8%,增加到10.6%(1998年~2002年)、15.9%(2003年~2007年)和23.4%(2008年~2012年)。本研究入组的5年内105 篇论著中,临床类文章84 篇(80%),表明CT 在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断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5年来发表的105 篇论著中,使用64 排CT 的 45 篇(43%),这与近年来64 排CT 在国内各级医院的装机量逐渐上升,CT在心血管疾病临床诊疗中应用逐步增加有关。

目前64 层及更先进的CT 设备已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检查,近几年已有大量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及大血管疾病等诊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oronary CT angiography,CCTA)具有较高的阴性预测值,在低到中度冠心病预测风险患者中,可以起到排除冠心病的作用,从而避免部分阴性患者经受有创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8~10]。心脏CT 检查 在评价冠状动脉斑块特性、管腔狭窄及支架通畅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但同时存在着一些局限性。本研究中105 篇论著中,有关冠心病的研究71 篇(68%),表明CT 在冠心病的研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CT 在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价值也逐渐被临床所接受,而起搏与电生理和心力衰竭及心肌病主要的影像诊断中,MRI 较CT 更有优势发挥。虽然也有CT 用于研究心肌灌注和活性的报道,但要在临床推广应用还有一段距离[12]。尽管目前心脏CT 的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已有显著提高,但目前还存在一些挑战,诸如心率过快或心律不齐导致的运动伪影严重影响图像质量,冠状动脉钙化所致的晕状伪影和部分容积效应严重影响管腔狭窄的评价等。后64 排CT 的发展出现了不同的方向,包括更宽的宽体探测器和更快的旋转速度、大螺距(Flash mode)双X 线管及能谱技术,这些新技术进一步提高了心脏冠脉检查的临床应用,在临床解决上述问题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13~16]。本研究中,51 篇(49%)论文中涉及到双能量CT(“后64 排”CT)。有理由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随着软硬件的发展,这些问题将会迎刃而解。

CT 在心血管疾病的应用中,存在的最突出问题是辐射剂量问题[17]。105 篇论著中,41 篇(39%)涉及到CT 低剂量基础及临床应用研究,现在已有多种低剂量技术应用于心脏CT 成像,如ECG电流调制、前瞻性心电门控、大螺距扫描及迭代算法等,这些技术都能显著降低辐射剂量。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应该重视并合理应用这些低剂量技术。我们分析的论文中,17 篇(42%)涉及到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表明这是目前临床最常使用的低剂量技术;ECG 电流调制次之,占22%;而近2年来随着软硬件的发展,前瞻性心电触发大螺距扫描及迭代重建技术算法在提高图像质量的同时显著降低了辐射剂量[18~19]。CT 双能量成像已经初步应用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诊断,显示出良好的研究和应用前景。预期将来心血管CT 的适应证会进一步拓宽,其临床应用也会更安全[15,16,18,19]。

基金资助论文是由国家各级政府部门、各类基金组织、高等院校及科研单位提供科研经费而产生的研究性论文。由于基金项目在立项过程中已进行了严格审查和层层筛选,因而基金论文大多都具有较高的学术和应用价值。根据《中华放射学杂志》和《中华心血管病杂志》近5年发表的论文,涉及心血管疾病CT 影像诊断研究方面的论著,28 篇(27%)有基金资助。这也表明近年来CT 在心血管疾病影像诊断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相信在未来的5年内,伴随着后64 排CT 软硬件的不断升级和更新,在临床的应用前景会更广阔,得到的基金资助也会更多。

105 篇(Meta 分析2 篇)论文中,病例数大于50 例的61 篇、21~50 例的26 篇、20 例以下的16篇;使用统计学研究方法进行分析的论文87 篇。这表明,这些研究有一定的科学性,能代表临床上的实际情况。但是,105 篇论文中,回顾性研究占了60%(63 篇),由此降低了总体的科学性。

因为本研究仅选择了最具有代表性的核心期刊《中华放射学杂志》和《中华心血管病杂志》5年文章进行分析研究,样本量偏小。同时,近5年国内大量相关文章发表在国外SCI 收录的杂志。因此分析的结果可能会有偏颇。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5年内,CT 心血管影像的发展会利用更低的辐射剂量,更清晰的图像信息,不仅在冠心病研究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而且在心肌灌注扫描及心血管系统的功能研究方面也会有新的发现和突破。我们期待着在CT 软硬件飞速发展的今天,影像工作者和心内科临床医师一起,在前人的宝贵成果和今人的不懈努力下,同心协力,继往开来,共同创造心血管影像更为广阔的未来,为更多的心血管病患者带来福音!

[1]张兆琪,徐磊.同心协力,影像未来-心血管影像的发展与展望.中华放射学杂志.2013,47(Z3):25-27

[2]戴建平,高培毅,薛爱华.而今迈步从头跃——写在国家“十一五”科技攻关计划启动之际.中华放射学杂志,2006,40:5.

[3]祁吉,高宏.开拓创新打造精品期刊.中华放射学杂志,2007,41:1.

[4]戴汝平,白桦,吕滨,等.超高速CT 在心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中华放射学杂志,1997,31:81-85.

[5]吕滨,庄囡,戴汝平,等.电子束CT 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和血管造影诊断冠心病的价值.中华放射学杂志.2004,38:1305- 1309

[6]邵广瑞,柳澄,刘延军,等.多层螺旋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对照研究及其临床应用.中华放射学杂志,2003,37:805-808.

[7]邱建星,唐光健,高福生,等.16 层螺旋CT 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和传统冠状动脉血管造影的对比研究.中华放射学杂志,2005,39:1046-1049

[8]张兆琪,马小海.64 层螺旋CT 冠状动脉成像:无创性冠状动脉检查的新纪元.中华放射学杂志,2006,40:789-791.

[9]吴文辉,吕滨,蒋世良,等.多层螺旋CT 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显示结果及与超声结果的比较.中华放射学杂志,2007,41:1027-1031.

[10]刘新,李颖,杨立,等.64 层螺旋CT 评价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价值.中华放射学杂志,2006,40:808-811.

[11]沈云,高宏.从《中华放射学杂志》看中国放射学60年的发展变迁.中华放射学杂志.2013,47(Z3):2-6

[12]赵世华.全面认识心血管MR 的应用价值.中华放射学杂志,2005,39:566-568

[13]王瑞,张兆琪,郭淼,等.双能量CT 冠状动脉成像结合CT 心肌灌注诊断冠心病准确性的初步研究.2011,45:111-115.

[14]张竹花,金征宇,张抒扬,等.双源CT 冠状动脉成像的初步研究.中华放射学杂志,2007,41:973-976.

[15]卢光明,张龙江.积极进行能量CT 的创新性研究.中华放射学杂志,2011,45:101-102.

[16]张晓鹏.探索的精神与乐趣——CT 能谱成像临床应用研究中的思考.中华放射学杂志,2011,45:709-712.

[17]张兆琪,徐磊,重视冠状动脉多层CT 成像的低剂量检查.中华放射科学杂志.2009,43(7):681-683

[18]张兆琪,徐磊,冠状动脉CT 成像的机遇与挑战.中华放射学杂志.2011,45(1):7-8

[19]吕滨,刘玉清,沈云.CT 心脏成像的技术进展.中华放射学杂志,2007,41:1011-1013

猜你喜欢
放射学心血管病心血管
《放射学实践》入选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21年总目次
《放射学实践》入选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