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救援活动中医疗保障管理信息系统框架设计

2014-01-29 05:28方以群王世锋霍文军付国举
医疗卫生装备 2014年2期
关键词:伤病员险情医疗保障

陈 杰,方以群,王世锋,霍文军,黄 涛,付国举

0 引言

我国海洋领土极为广阔,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海上交通日益发达,国内外往来船只与日俱增,但由于海上环境多变,海上航运量的增加也导致海上事故发生频率越来越高。另外,近年来海洋安全形势恶化,部分海域的海洋权益受到威胁,武装冲突成为这些海域的安全隐患之一。不论是自然界造成的海上事故还是人为的武装冲突,一旦发生后都需要国家具备强大的海上救援力量,保护国家利益,保障公民人身安全。在海上救援活动中,医疗救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海上医疗救援体系的建设力度,目前,我国已经建成了初具规模的海上救援医疗保障机制[1],海上应急医疗救援体系部分已纳入国家应急医疗体系之中,国务院、地方政府与军队共同参与建设和使用,它已成为我国海上救援医疗保障的主要力量[2]。

海上救援医疗保障对救援船只、人员的协调指挥要求很高,以往主要依靠人力进行指挥,但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辅助海上救援医疗保障以其高效性、准确性的优势被迅速推广应用,大大提高了海上救援医疗保障活动的效率。为了跟上国际先进技术的发展步伐,我国配备了自主研发的计算机辅助救援系统,但是由于我国海上应急救援医疗保障体系建设起步较晚,相关信息化系统建设发展缓慢,因此还存在较多不足,如指挥模拟训练手段较为落后,训练用信息系统仿真度差,海上应急医疗救援指挥信息化程度较低,现有的信息系统水平较低,难以做到海上救援全空间、全过程、全功能覆盖等[3]。本文设计了海上救援医疗保障管理信息系统总体架构,针对目前信息系统的不足进行了一些开发工作。

1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海上救援医疗保障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在海上搜救条件下,其功能是帮助救援人员高效有力地组织救援工作,迅速救治伤病员。根据海上救援医疗保障活动参与人员的构成,可将信息系统的使用人群分为3部分,即指挥人员、执行人员、维护技术人员[4]。信息系统的设计需满足不同适用人群的功能需求,指挥人员能够更加精准高效地指挥救援行动,执行人员能够更加科学及时地实施医疗救治,维护技术人员能够更加便捷可靠地维护更新信息系统。实现上述目标是该信息系统设计的重点。

1.1 指挥人员功能需求分析

关于海上救援医疗保障行动,指挥者最为关心的是使用的信息系统能否提高救援指挥效率和准确度,能否实现救援队人、财、物等各类资源的有效管理。在救援过程中,指挥人员需要了解各类人员在岗、在位情况,各类物资储备与消耗情况,海上险情产生的伤病员人数、伤情、特殊损伤人员等情况,伤病员本地治疗与医疗后送情况,远程医疗通信情况等等。总之,信息系统要能反映医疗保障工作的总体态势和具体细节。在掌握当前救援情况后,指挥人员要进行险情分析,做出决策,最后发出指令协调救援活动,调动各类救援资源。综上所述,海上需求基本有3点,即及时精准地收集险情信息、辅助救援决策、快捷可靠地传递指挥命令。

1.2 执行人员功能需求分析

执行人员是救援医疗保障活动的执行者,他们与伤病员直接接触,处于医疗救援第一线,与信息系统交流频繁。执行人员的工作特点决定了他们需要信息系统人机交互简捷快速,可以使用如声控、触屏等方式,各种功能模块切换迅速,方便使用。海上医疗救援活动过程复杂、环节较多,各环节间信息交流必须可靠顺畅,信息上报与指令接收及时准确。因此,执行人员对于信息系统的需求为:便捷的人机交互和可靠的信息传递。

1.3 维护技术人员功能需求分析

信息系统投入正常运行之后,必须有后续的系统维护和更新工作才能使信息系统保持高质量的运行状态。维护技术人员的主要任务是:保证系统正常可靠运行、根据实际需要更新系统功能、不断改善系统运行效率和可靠性。因此,维护技术人员对信息系统的要求是可维护性强,功能模块划分清晰、相对独立,各个模块间具有清楚的逻辑关系,系统整体的架构科学合理,方便系统维护的各项操作,如信息备份、功能更新、故障排除等。

2 系统流程设计

海上救援医疗保障管理信息系统具备相关信息收集分析、辅助决策、指令传递的功能,救援活动的不同参与人员使用系统的不同功能模块,系统整体架构[5-6]如图1所示。

系统运行过程如下:

(1)海上救援现场的医疗救护人员、救护活动指挥人员通过信息系统终端收集险情、伤病员等信息,主要是伤病员登记、分类,以便制订救治方案,配置物资。

图1 海上救援医疗保障管理信息系统流程图

(2)相关信息通过终端输入信息系统后被系统看作输入参数,系统对输入的信息进行数据规范性检查,如数据格式是否合法、填写是否规范等,数据格式必须按照预定格式进行存储,这是后续数据处理顺利进行的基础。

(3)当数据格式检查不符合规范时,系统会在人机界面终端要求用户再次输入,直到数据格式符合规范后才将数据存入信息态势数据库。信息态势数据库存储了医疗保障活动涉及的相关信息,如救治人数、伤病种类、物资消耗等,是医疗保障活动整体情况的反映。

(4)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将信息态势数据库存储的数据与医学保障专用数据库中的参照值进行比较,从而判断当前医疗救援情况,为辅助决策做准备[7]。例如,当信息态势数据库中某医疗装备损坏或其他原因导致不能使用的数量超过医学保障专用数据库中的参照值时,则系统会在辅助决策时提出补充库存的建议;又如,当待救人员数量过多,按照医学保障专用数据库中设定的医疗人员与伤时病员数量比例,应增加救护人员的数量,则系统会在辅助决策时提出增加医疗救护人员数量的建议。通过信息态势数据库与医学保障专用数据库相应数据的比较,实际上是将实际险情与救援预案联系起来,相互参照,帮助救援指挥人员根据实际险情做出及时的科学决策。

(5)在信息态势数据库与医学保障专用数据库中的相应数据进行比较后,系统会以输出参数的形式反映比较结果。

(6)得到实际险情与救援预案差别的输出参数后,系统会综合医疗救援预案、救援活动整体约束、医疗救援实际情况做出辅助决策建议[8]。例如,在系统提示某救护装备损坏或因故不能使用数量超过了预定的临界数量时,系统会向医学保障专用数据库查询该装备用于哪些伤病救护以及现有的伤病员人数,从而得出应补给数量;然后系统会查询医疗救援预案中的补给措施,同时结合外部标准数据库查询救援队伍目前是否有条件实现补给[9]。若补给条件满足,则系统会给出补给方案建议;若补给条件不满足,如补给运力不足或自然条件较差等,系统会自动削减补给数量,直到得出最接近实际情况的补给方案[10]为止。

(7)在分析上述各类信息后,系统将结果汇总并生成最终辅助决策方案,供指挥人员参考[11-12]。辅助决策方案生成界面示例如图2所示。

图2 水面落水人员救护方案生成界面

3 结论

海上救援医疗活动通常需要在十分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展开,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在某些情况下还具有一定危险性。本文提出的医疗保障管理信息系统能够自动根据险情种类、险情人数、作业面积等输入参数,结合其他约束条件,在短时间内高效处理大量信息,综合分析各类情况后自动选择救援方式,安排人员、物资、运力等资源调配,辅助指挥应急处理、医疗急救等救援活动,最终达到提高海上救援医疗保障效率和效果的目的[13-14]。

[1]周习锋,苗兰森,史泽林,等.基于案例和描述逻辑的海上援救规划方法[J].计算机工程,2008,6(8):261-263.

[2]徐玢,于东明.自然灾害与医疗应急反应[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06,11(1):181.

[3]郭裕芳,马闯关,刘翔飞,等.灾害性天气规避及航行方案选优系统[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9,35(4):21-24.

[4]于卫红.RMI在海上搜救智能决策支持系统中的应用[J].计算机工程,2009,8(12):154-158.

[5]刘振.基于智能的海上搜救模拟系统模型研究[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8,34(2):26.

[6]闫庆广,吴宝明,李俊,等.全数字化野战伤员搜救与信息管理系统[J].医疗卫生装备,2006,27(6):20-22.

[7]姚均迪,许恒.载人航天任务海上救援船医疗舱室改装和装备研究[J].医疗卫生装备,2010,31(3):72-73.

[8]王健,刘承志,李思晔.海上应急指挥系统关键技术[J].水运工程,2011(9):209-214.

[9]吴中鼎,钱成春,孙芳.海洋环境信息在海上搜救中的应用[J].海洋测绘,2008,8(5):23-27.

[10]王世锋,范维,王慧玲,等.基于MedModel的援潜救生医疗队救治流程仿真应用[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3,34(10):1 147-1 150.

[11]谭晓智,赵德鹏,王德强.符合S-52规范的电子海图系统设计与实现[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2,28(4):51-54.

[12]Richard L Baskerville,Michael D Myers.Information Systems As A Reference Discipline[J].MIS Quarterly,2002,26(1):1-14.

[13]吕刚.基于GIS的海上搜救辅助决策系统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05.

[14]张在文,钱阳明.转化医学在海上医疗救治中的实践[J].转化医学杂志,2012,1(3):189-192.

猜你喜欢
伤病员险情医疗保障
医疗保障
某大型综合医疗救援船急救流程优化仿真研究
我将赤脚走向荒野
可爱的想象力
可爱的想象力
阳澄湖三十六个伤病员的由来
深化军队医疗保障改革新举措的探讨
从医疗保障向健康保障迈进
贵州:三重医疗保障网精准扶贫
302例军人伤病员出院跟踪随访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