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红玉
前列腺素E1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
杨红玉
目的 探讨糖尿病足采用前列腺素E1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共选择80例糖尿病足患者作研究对象, 均为本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 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 两组均常规应用胰岛素治疗及饮食控制, 同时就加用罂粟碱静脉滴注(对照组, n=40)与加用前列腺素E1静脉滴注(观察组, n=40)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选取病例统计示临床总有效率为95%, 显著高于对照组统计80%,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疗前比较, 疗后两组足背动脉血流速度、内径均明显改善(P<0.05), 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蛋白定量疗后两组均明显减少, 观察组减少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足采用前列腺素E1治疗, 具有较强靶向性, 不良反应较少, 为理想的治疗药物,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前列腺素E1;糖尿病足;效果观察
近年来, 公众饮食结构不断调整, 加之人口结构步入老龄化进程加剧, 糖尿病病发比例仍不断上升, 糖尿病足为其常见并发症类型, 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及身心健康构成了严重影响[1]。为避免截肢等恶性事件发生, 最大程度的改善预后,对治疗方案的选择有更高的要求, 本次研究选取相关病例,采用前列腺素E1治疗, 并与常规治疗方案比较, 旨在探讨本药的应用价值。
1. 1 一般资料 本次共选择研究对象80例, 男46例, 女34例, 年龄44~80岁, 平均(61.7±16.2)岁, 均与1999年WHO制定的相关诊断标准符合, 平均病程(15.9±8.8)年。彩色多普勒检查示动脉粥样斑块、足背动脉有狭窄、血栓形成等。患者均自愿签署本次实验知情同意书, 并排除机体其它系统严重疾患者, 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划分, 组间一般资料具可比性,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 2 方法 两组选取病例采用常规方案治疗, 即饮用指导、糖尿病教育, 采用胰岛素对血糖控制, 积极取抗生素应用防控感染, 针对足趾坏疽或局部有脓肿者行坏死组织清除或手术切开引流;对肝肾功能造成影响的药物及其它具降脂、扩血管、抗凝的药物禁用。对照组在常规基础上,取生理盐水250 ml加罂粟碱4 mg·kg-1·d-1静脉滴注, 1次/d, 共用3周;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 加用前列腺素E1治疗, 取生理盐水240 ml加前列腺素E110~20 μg静滴, 1次/d, 共用2周。若治疗期间病情加重或效果不佳, 改其它方案医治。
1. 3 指标观察 采用多普勒对治疗前后足背动脉内径及峰流速度进行观察;并于治疗前后对肘静脉血行空腹12~14 h采集, 检测尿白蛋白定量。
1. 4 效果评定 显效:创面愈合≥80%, 患者自觉症状不明显或消失;有效:创面愈合≥40%, 自觉症状明显减轻;无效:病情虽有改善, 但创面愈合<40%, 或改善不明显;或组织坏死加重, 创面扩大, 病情继续进展。
1. 5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13.0版, 组间计量数据采用(±s)表示, 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选取病例统计示临床总有效率为95%, 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0%,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疗前比较, 疗后两组足背动脉血流速度、内径均明显改善(P<0.05), 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蛋白定量疗后两组均明显减少, 观察组减少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2。
表1 多普勒对两组治疗前后足背动脉检测比较( ±s)
表1 多普勒对两组治疗前后足背动脉检测比较( ±s)
组别 内径(mm) 峰流速度疗前 疗后 疗前 疗后观察组(n=40) 1.6±0.5 1.8±0.8 30±10 28±8对照组(n=40) 1.6±0.4 1.8±0.7 30±11 28±7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尿白蛋白定量表比较 ( ±s, mg/d)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尿白蛋白定量表比较 ( ±s, mg/d)
注:a,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0 538±61 314±52a对照组 40 524±62 340±51
目前临床尚无特效治疗糖尿病足的方法, 除积极防控皮损发生、控制血糖水平外, 改善循环及血管扩张药物应用较多, 但因缺乏特异性, 效果多不确定。前列腺素E1可扩张血管, 使血小板黏附率及外周血管阻力降低, 血液黏稠度改善,对红细胞变形有促进作用, 并使其携氧能力提高, 对活性氧发挥抑制效果, 并使溶酶体膜得以稳定, 属血管活性药物,在血栓性静脉炎、急性闭塞性动脉病变中广泛应用, 也有应用于糖尿病足、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报道[2]。糖尿病足采用前列腺素E1治疗, 可改善溃疡处内肉芽生长、血运情况, 促使临床症状消除, 降低截肢率。同时其可改善神经传导速度、扩张末梢血管, 对溃疡愈合加以促进[3]。结合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 足背动脉内径及血流速度两组疗后均有改善, 但组间差异不明显, 可能与动脉硬化形成为长期、复杂的过程相关。但疗后观察组尿白蛋白量减少幅度优于对照组, 与药物可使组织营养代谢和肾脏微循环改善, 肾血流量增加, 局部缺氧改善, 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降低相关。提示糖尿病足患者采用前列腺素E1治疗, 通过扩张微血管和小血管、使红细胞携氧能力增加、抗凝而使组织营养代谢和微循环改善, 对溃疡处组织修复有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 糖尿病足采用前列腺素E1治疗, 具有较强靶向性, 不良反应较少, 为理想的治疗药物,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王媛媛, 霍墨菲, 孙瑞华.脂微球前列腺素E1治疗糖尿病足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1, 25(4): 223-227.
[2] 梁涢, 张松筠, 张晓斌, 等. 8-异前列腺素F2α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河北医药, 2012, 34(12): 1879-1880.
[3] 魏芳, 龚兆元.前列腺素E1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3, 19(2): 222-224.
458000 河南省鹤壁市鹤煤总医院内分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