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馨培 雷海潮,2* 林金银
责任编辑:刘兰辉
旅行医疗源自于英文的Medical Tourism。其内涵是指人们离开常住地,到异地(主要是异国)接受医疗护理、疾病治疗、保健等服务的行为和过程。近年来关于Medical Tourism 的研究在内容上主要是医疗服务,较少涉及旅游内容。本文所讨论的内容主要是指跨国旅行医疗。
传统的旅行医疗多是发展中国家的高收入者前往美国、英国等医药技术发达的国家寻求医疗服务,或者是本国无法医治的病人到国外寻求最新的医药服务。近年来,传统旅行医疗发生了新的变化,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旅行医疗业发展较快。2010年,大约有6.3万英国居民参与旅行医疗[1];2007年,美国有近75万人到境外治疗疾病,预计至2017年将剧增至1 575万人[2];每年大约有37万人到马来西亚就医,主要是来自印尼、中东和澳大利亚的患者;哥斯达黎加的所有入境者中,14% 有医疗目的[3];2012年,印度旅行医疗为900万人创造了就业机会[4]。全球至少有28 个国家在推动旅行医疗的发展。
目前,不少国家成为国际旅行医疗的重要目的地。如泰国、印度、韩国等亚洲国家,瑞士、匈牙利、立陶宛等欧洲国家以及拉美的巴西、阿根廷、哥斯达黎加、古巴等国家。其中,亚洲是全球“旅行医疗中心”,旅行医疗每年为亚洲带来数十亿美元的收入。印度、泰国、韩国在亚洲旅行医疗行业中处于领先位置。印度是最受欢迎的旅行医疗目的地,印度工商业联合会(ASSOCHAM)预测,印度旅行医疗收入以每年30% 的速度增长,2015年将达到950 亿卢比[5]。在泰国,旅行医疗是国家的重要产业,2010年泰国接待的旅行医疗患者达200万人次,为泰国带来800亿泰铢的收入[6]。2008年韩国首尔市政府全面推动“整容旅游配套”宣传项目,以独具优势的美容行业吸引大量外国游客。
1.2.1 医疗费用差异 一般来说,发达国家的医药费用较高,而发展中国家医药费用低廉。在美国,医疗保险患者实施血管成形术的费用为25 704~37 128 美元,无医疗保险患者为57 132~82 711美元。而在泰国,血管成形术的花费约是13 000 美元,在印度只需11 000 美元,差异性显而易见。
1.2.2 候诊时间差异 部分发达国家医疗候诊时间较长,患者病痛难以忍耐,进而选择旅行医疗。英国卫生部门在2007年3月对20多万病人进行调查后发现,48% 的病人在18 周(约4 个月)内能接受医院的治疗,但30% 的病人要等30 周(约7 个月)之后才有机会接受治疗,而12.4%的病人则需要等待1年以上[7]。而在一些国家,看病就医等待时间较短,特别是在营利性的私立机构,等候时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1.2.3 医疗技术水平趋同 近年来,中低收入国家输送医生到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接受先进医学教育,并从发达国家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医疗水平得到明显提升,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逐步缩小,部分医疗项目的技术甚至已经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1.2.4 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异国景观和文化的吸引对国际旅行医疗的发展有很大促进作用。泰国佛教历史悠久,庙宇林立,建筑独特;新加坡植被茂盛,素有城市花园之称,且商品丰富,关税较低,是购物者的乐园。这些优质的旅游资源吸引大量游客,为旅行医疗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此外,便捷的交通方式、发达的通信技术、全球经济一体化等都是促进旅行医疗兴起和发展的外部因素。现代社会对整容、水疗、纹身、牙科手术、近视激光矫正等时尚医疗项目以及对传统医学服务的需求也成为推动国际旅行医疗发展的动力。
我国旅行医疗起源于20 世纪90年代初期,所提供的医疗服务项目主要包括心脏病、神经内科、骨科等。一些东部沿海地区的城市医院建立了国际医疗部,并提供中西医结合的高端特需医疗保健。海南由于其独特的旅游资源和传统医学特色吸引了俄罗斯及中亚一些国家的患者,具有一定的国际知名度。但是,海南旅行医疗市场的调查报告显示,只有13%的游客到海南是为了慢性病康复,64% 的游客没有听说过旅行医疗[8]。这说明大多数游客是将海南作为观光、休闲度假的目的地,而不是改善健康和医疗的目的地,海南的旅行医疗市场尚未形成规模。上海的国际旅行医疗虽有发展,但服务内容比较单一,与旅游资源的融合还处于探索阶段。
总体而言,我国旅行医疗正处于起步阶段,还未形成规模,但我国在发展旅行医疗方面具有三大优势。
(1)独具民族特色的传统中医药技术。中医注重人体调节,以预防、养生、保健为主要目的,着眼于身心调理和平衡,在“治未病”方面经验和优势均突出。传统中医在肿瘤、心脑血管疾病、运动系统疾病等方面具有独到的治疗理念和方法,效果良好。2011年,全世界已有124 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各种类型的中医药机构约5万余家,中草药贸易超过200亿美元[9]。截止2012年,我国已在108 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400所孔子学院。孔子学院在弘扬和推广中医药文化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质优价廉的医疗服务。我国医疗服务费用比较优势明显。统计数据表明,血管成形术、心脏瓣膜术、冠状动脉架桥、髋关节置换术、胃旁术、膝关节置换术、乳房切除术等价格仅为西方发达国家的1/7[10]。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卫生事业已有长足进步,某些治疗技术和手段与发达国家相比毫不逊色。
(3)丰富的旅游和文化资源。我国幅员辽阔,自然资源丰富,温泉、园林、海岛等都有发展成为旅行医疗资源的潜力。如海南岛四面环海,空气清新,森林覆盖率近60%,独特的热带气候适合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及风湿性疾病等患者。此外,我国历史悠久,人文资源丰厚,历史文物、文化艺术、民族风情、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对国外顾客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旅行医疗患者在接受治疗的同时感受中国的风景和文化,可谓一举多得。
我国旅行医疗的发展也存在一些限制性因素,如医疗服务国际认证推进缓慢,国际整体声望还不高,医疗服务人员外语能力不足,在华生活便利性不高以及医疗、旅游行业融合不够等。
随着旅行医疗在国际上的兴起和发展以及我国多元办医格局的形成与发展,我国政府开始关注到这一新兴领域。国务院2009年发布《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产业的实施意见》(国发〔2009〕41 号),提出有条件地发展包括旅行医疗在内的新兴旅游产业。2010年,《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意见》(国办发〔2010〕58 号)提出进一步扩大医疗机构对外开放程度。2013年10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40号),鼓励有条件的地区面向国际国内市场,整合当地优势医疗资源、中医药特色养生保健资源、绿色生态旅游资源,发展养生、体育和医疗健康旅游。
近5年,部分省市相继出台旅行医疗相关政策,尤以海南、上海为代表。2009年底,海南省卫生厅制定了《关于加快海南医疗保健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海南省旅行医疗产业未来的发展目标。2010年,海南省委、省政府组织编制了《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大力发展中医康复疗养、温泉康体疗养、森林氧吧康复等疗养服务项目,积极引入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满足境内外游客的休闲疗养服务需求。2012年5月,上海市卫生局等十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本市国际医学园区医疗机构建设与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发展高端医疗服务的设想。2013年,上海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本市社会医疗机构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重点发展上海国际医学园和上海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
独具特色的旅行医疗服务项目是发展旅行医疗的关键。印度传统的阿育吠陀医学和悉达医学在欧美有很大的影响力,韩国以出色的整形美容技术吸引国外游客,瑞士以抗衰老技术著称。中医药作为我国的传统医学,兼具养生、预防、保健、治疗、康复等功能,并具备简、便、验、廉等特点,拥有数千年的发展历史,其功效和安全性得到了强有力验证。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地貌丰富,景观别致,民风敦厚,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在发挥传统中医药技术如针灸、推拿、养生气功、食疗药疗的基础上,融合人文和自然景观资源,一定能够在慢性病调理、治疗、康复等方面吸引国外顾客。我国的现代医学技术和服务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在神经内外科、眼科、血液病、内分泌、显微外科等疾病治疗方面达到较高的诊疗水平,且临床经验丰富。在其它内外妇儿等疾病的治疗方面拥有独特的费用优势。这些都是我国发展旅行医疗的重要条件和特色。国家卫生、旅游、商务等部门应当遴选一批成熟的预防保健、治疗康复项目向国际社会分批次重点推介,树立我国的旅行医疗品牌,凸显比较优势。
医疗卫生机构的国际资质尤其是医疗质量和医疗保险资质是吸引海外旅行医疗者的重要条件。目前,医疗卫生机构认证系统主要有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Joint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 Accreditation,JCI)、澳大利亚卫生服务标准委员会(Australian Council on Healthcare Standards International)和英国保柏质量评估体系(Bupa)。获得国际认证的医疗卫生机构可以为患者选择和获得医疗服务提供一张好“名片”。更为重要的是,国际认证是商业保险机构支付医疗保险费的基本条件,只有经过认证的医疗卫生机构才能获得国际医疗保险赔付。北京和睦家医院通过JCI 认证,取得了全世界22 家医疗保险公司的认可,国外患者的医疗费用可以由医疗保险公司承担并进行实时结算。我国目前获得国际认证的医疗卫生机构数量较少,截至2013年3月,我国仅有23 家医院通过了JCI 认证。因此,有意发展旅行医疗的地区和医疗卫生机构应当重视国际资质认证工作,打通面向国外服务的医疗资质通道。
语言沟通障碍是限制我国旅行医疗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国内高素质的面向国外服务的医护人员严重短缺,只有极少数医护人员能够用外语交流,这影响了国外患者对我国医疗机构的选择。国外一些移民和旅游城市的医院大多可以提供外语服务,有的甚至能够提供10 多种语言服务。建议国内从事旅行医疗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要重视提高医护人员的外语交流能力,并尝试与旅游、翻译、教育、科技、商务、志愿者组织等机构开展合作,引进语言服务,逐步改善我国对外语言服务方面的劣势。
旅行医疗是横跨医疗卫生和旅游行业的新型服务项目,需要卫生和旅游、外事等部门加强合作,形成合力。我国许多旅游度假区拥有优美的环境和完善的设施,可将旅行医疗作为重要的发展方向。旅行医疗的顾客需求不同于一般的旅游者和患者,外事等部门要考虑设立旅行医疗签证或者根据个体化需求,在签证时间、过境往返次数等方面给予方便和照顾。同时,旅行医疗涉及交通、餐饮、住宿、观光、汇兑、支付等诸多方面,如果能够提供一站式的服务将促进旅行医疗的发展。
国家在鼓励和发展旅行医疗的同时,也要同步加强该服务的监管,促进旅行医疗可持续健康发展。首先,发展旅行医疗的前提是不影响我国本地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要严格管控在资源稀缺的领域开展对外旅行医疗服务,可以开展的服务也要把握好服务规模和数量。其次,对开展旅行医疗服务的机构、人员和技术资质要严格监管,防止出现无证行医和乱行医的问题。要通过质控等手段,促进服务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再次,要积极响应患者投诉,认真处理。最后,对于政府举办的公立医院开展的旅行医疗服务收入要严格管理,原则上要上缴同级财政部门或者按照财政授权进行管理,公立医院不得自行处置。根据国外经验,政府举办的公立医院取得的这部分收入也可以专户保管,定向用于卫生事业发展或者采用交叉补贴的方法用于减免贫困或者大病患者的医药费用,以体现人类社会公平正义的原则和要求以及政府医院的定位和属性。
[1]Hanefeld J,Horsfall D,Lunt N,et al.Medical Tourism:A cost or benefit to the NHS?[J].Plos One,2013,8(10):1-8.
[2]William Bies,Lefteris Zacharia.Medical tourism:Outsourcing surgery[J].Mathematical and Computer Modelling,2007,46(7-8):1144-1159.
[3]Milan Spasojevic,Susic MSV.Development perspectives of new destinations in medical tourism[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siness,Management and Social Sciences,2011,2(3):9-13.
[4]DR.Sanjay,R.Ajmeri.Medical tourism-A healthier future for India[J].Arth Prabhand:A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2012,1(5):11-18.
[5]PTI.Indian medical tourism to touch Rs 9,500 cr by 2015[EB/OL].2009-01-06.http://economictimes.indiatimes.com/Indian_medical_tourism_to_touch_Rs_9500_cr_by_2015_Assocham/articleshow/3943611.cms.
[6]王红芳.医疗旅游发展与国际经验研究[J].调研世界,2012,(1):61-64.
[7]叶剑苏.医疗保健旅游市场形成的经济学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8,20(1):186-187.
[8]罗丽娟.关于海南医疗旅游市场的调查报告[J].中国市场,2012,(5):5-7.
[9]夏登波.建设国际旅游岛背景下海南中医养生产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琼州学院学报,2011,18(1):80-81.
[10]童绍茂.解读我国医疗旅游的发展条件[J].中国市场,2012,(48):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