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农田内涝成因及对策

2014-01-29 16:27:29李洪卫
中国水利 2014年7期
关键词:滨州市农田水利防汛

李 栋,赵 磊,李洪卫

(山东省滨州市水利局,256600,滨州)

在北方夏季多雨或成趋势之际,农田内涝呈现常态化特征,如何治理农田内涝已成为滨州水利人必须面对的问题。2013年这一趋势更为明显,2013年汛期滨州市遭遇重大洪涝灾害,全市平均降水量达584 mm,较2012年同期降水量偏多11%,比历年同期降水量偏多34%,仅7月份农作物受灾面积达 271万亩 (18.07万hm2),粮食减产 35 万 t。

一、农田内涝的原因

1.极端天气影响

2010年汛期,滨州市遭受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强暴雨袭击,2010年8月降雨量达340 mm,徒骇河、马颊河、德惠新河、土马沙河、白杨河均超警戒水位。2012年,滨州市又遭受洪水、台风、强降雨三重袭击,2012年8月3—4日,史无前例地遭受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登陆长江以北最强台风“达维”的直接袭击。台风过镜,出现了短时间内的最强降雨,德惠新河、马颊河、秦口河等三条河道发生超警戒水位。2013年7月份平均降雨量422 mm,占汛期降水量的72.3%,比历年同期降水量偏多120%,月降雨量居历史第二位,仅次于1964年7月份(470.7 mm)。滨州市小清河、徒骇河、德惠新河三条河道均发生超警戒水位洪水。

2.下泄客水影响

滨州市地势低洼,地处滨海和九河末梢,北部县区平均海拔仅1m左右。其中漳卫新河、徒骇河、潮河等河流大都发源于河南,流经山东多个地市,从滨州入海。作为山东几条重要的排涝河道,每年汛期都承担着上游十几个市县扇面汇聚的大量下泄洪水,滨州市经常出现上游洪水、本地雨水和潮水顶托的三重压力,防汛压力巨大。滨州市沿海的无棣、沾化和北海新区,汛期经常出现“艳阳高照河道超警,风和日丽万人奋战大堤”的奇观,这是上游下泄洪水给滨州市造成巨大压力的真实写照。在河道中水位如此高的情况下,无法将田间积水排入河道。

3.河道治管不力

一是对骨干河道穿堤建筑物维护不足,成为河道泄水不畅的“卡脖子”因素。二是中小河流治理工作存在缺陷,影响工程效益的发挥。滨州市仅在2012年对中小河流治理的投资就达到1.8亿元。但在项目运行中,存在治理标准不高、资金不到位导致清淤复堤和配套建筑物、上下游治理不同步等问题,以致无法全面发挥河道的行洪排涝能力。三是河道管理力度不够,给行洪排涝造成障碍。非法挤占河道的违章建筑、构筑物较多。在开发区、高新区、北海新区以及一些工业园区建设过程中,时常发生一些因项目建设而造成河道被占,导致河流断面减小或是部分水利设施被毁的现象。

4.工程“水桶效应”凸显

由于历史原因,农田水利工程欠账多、基础差,加之水利工程投资巨大,迁占任务艰巨,市级补助资金标准低和县区配套资金不到位,造成方田建设不规范、标准低,严重影响效益发挥。据统计,全市共有耕地面积650 万亩(43.33 万 hm2),有效灌溉面积 420 万亩(28 万 hm2),达到市级“四位一体”标准化方田或“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农田治理标准的耕地125万亩 (8.33万 hm2), 仅占总耕地的19%。这就好比“水桶效应”,大量未经过治理的耕地犹如水桶的短板,直接导致农田整体防灾抗涝能力低下。

5.工程建设标准不一,难以有效整合

在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中,受地方财政薄弱的限制,市县配套资金存在较大困难;省以上投资不同(水利重点县项目约为600元左右,农业开发项目约为1200元左右,土地整理项目约为1700元左右),建设标准相差大,水利、农业开发、土地整理、农业标准化粮田等项目立项条件、建设内容、标准要求不统一,往往造成重点项目区分散,难以整合。

6.工程“最后一公里”功能缺失

作为灌排水体系末端的村级农田水利工程毁损严重,村办工程和镇办工程存在衔接不到位等问题,如有毛渠不畅、竹节沟存在等现象,农田水利工程“最后一公里”功能缺失,影响农田灌排水功能的发挥。

7.工程重建轻管现象严重

因乡镇水利站所的合并,基层水利服务体系进入线断、网破、人散的时期,大量的农田水利工程无人管理、设施损毁、效益衰减,工程年年建年年坏。工程重建轻管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水利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影响到水利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

8.湿地管理不到位

滨州市目前有湿地面积91.36万亩(6.09 万 hm2),主要分布在阳信、沾化、无棣和博兴等县区。这些湿地大部分没有经过系统的规划和改造。有些湿洼地经过当地群众的开垦成为耕地,但因地势低洼、排水设施不配套,突遇强降雨极易造成涝灾,不但给当地群众带来损失,还给周边地区的排水排涝工作造成一定影响。

二、对策和措施

1.完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彻底解决水利工程重建轻管的现状

为使工程“建得起、管得好、长受益”,必须要恢复建立乡镇水利站,健全防汛抗旱供水专业服务组织和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建成协调服务、专业服务、互助服务有机结合的“三位一体”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彻底解决工程重建轻管、“最后一公里”问题突出的难题,全面提高水利管理水平。

2.大力推进徒骇河雨洪资源利用工程建设,在沿海低洼地区完善抗涝防灾保障体系

徒骇河雨洪资源利用工程被市委、市政府列入全市的重点工程。该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经山东省发改委批复,下一步将尽快完成初步设计工作。该工程通过在徒骇河垛圈、东风港、秦口河东羊屋处各新建拦河闸一座,形成从徒骇河坝上闸至东风港、秦口河下洼闸至徒骇河口河段的蓄水水库,并加固河道堤防,改建重建支流穿堤建筑物。项目实施后,蓄水水位低于排涝水位,不会造成土壤次生盐碱化,可极大改善当地农业灌溉条件,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改善灌溉面积10 余万亩(0.67 万 hm2),改良未利用土地 30余万亩(2万 hm2),切实提高农田的防灾抗涝能力。

3.积极规划建设湿地等蓄滞洪区工程,变田间积水为生态之水

将原来村落之间用于灌溉和涝时积水的大洼的蓄水功能整合起来,统一规划,提高标准,发挥蓄滞洪区作用,即将汛期田间积水以及下泄洪水疏导汇集到低洼地,形成大的湿地公园,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景观、灌溉以及生态用水,变害为宝,也是滨州市解决洪涝问题的思路之一。规划5年内新增2处国家湿地公园和13处省级湿地公园,初步形成布局合理、管理规范、功能完备、特色鲜明的湿地保护体系,不但使生态功能显著增强,而且也为全市排涝防灾构筑了坚实保障。

4.重视规划、狠抓建设和强化整合,促进农田水利建设有力有序推进

规划上要做到:牢固树立“全市一盘棋”的思想,对林水会战第二个五年规划、全市水网体系规划、农田水利建设规划等进行深度的论证和分析,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实用性;做好整体规划与分项规划的统一,做好县级水网体系规划与市级规划的沟通和衔接,确保市县水网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加强城区排水系统与农田排水系统的整体协调和统一规划,确保排水水网的整体性。建设上要做到:以林水会战第二个五年规划为指导,以《2013—2014年全市冬春水利会战实施方案》为抓手,重点实施“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农田建设、市级“四位一体”方田、路域水系治理、田间渠系畅通工程、河道(水库)蓄水、骨干沟渠清淤、骨干河道水毁工程修复等七大工程,以及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和生态水系建设、农村饮水安全、中小河流治理、防潮堤建设等五大项目。整合上要做到:必须把握“统筹安排、整体划一”的原则,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对水利、林业、土地开发治理、生态文明村创建、高效生态示范园区建设等重点项目工程,严格遵循统一规划、集中安排项目、集中开发治理的原则。要整合国土局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和中低产田改造、小型农田水利和节水蓄水、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区、新型农村社区等项目工程建设。利用好上级政策,对争取到的项目资源、资金整合捆绑使用,形成集聚优势,发挥最大效益。

5.建立科学的防汛预警应急和调度机制,加大河道综合治理力度

在强降雨等极端天气发生前,第一时间启动防汛应急预案,根据上游雨情、水情进行科学预测,为强排积水和河道泄洪安全做好准备。在降雨持续进行时,与上游地市及时沟通,通过省防指统一协调上游分流、关闸事宜,减轻下游泄洪压力。应加强防汛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完善覆盖全市所有乡镇(办)的雨情遥测系统、重要大闸建筑物的大闸视频监控系统和省、市、县三级防汛指挥视频会商系统,及时发布防汛预警,加强会商,研判防汛形势,加强雨情、水情、汛情和灾情调度。

[1]林跃翔.洪水预警报系统在防洪调度中的作用[J].水利电力机械,2007,29(8).[2]周生贤.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3]翟浩辉.适应新形势扎扎实实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J].中国水利,2003(12).

[4]徐义平.马礼平.新时期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初探[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5(4).

[5]詹卫华.加强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 为构建生态文明服务[J].中国水利,2010(15).

猜你喜欢
滨州市农田水利防汛
多中心治理视角下的滨州市水污染防治问题研究
夏季防洪防汛
大众科学(2022年8期)2022-08-26 08:58:54
防汛当前莫添乱
今日农业(2020年15期)2020-12-15 10:16:11
滨州市滨城区第八中学校园记者站成立
中学时代(2020年10期)2020-11-03 08:36:10
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思考
中华建设(2019年6期)2019-07-19 10:12:46
防汛,就是要和隐患“对着干”
人大建设(2018年9期)2018-11-13 01:10:02
滨州市蒲园木本观赏植物资源及配置分析
现代园艺(2017年19期)2018-01-19 02:49:51
上海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探讨
淮委组织开展2017年防汛抢险联合演练
治淮(2017年5期)2017-06-01 11:3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