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性高血压诊治国内研究现状

2014-01-29 07:00李金虎朱燕蓉黄勇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14年6期
关键词:颈源颈性椎动脉

李金虎,朱燕蓉,黄勇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干部保健办公室,合肥 230001)

颈性高血压诊治国内研究现状

李金虎,朱燕蓉,黄勇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干部保健办公室,合肥 230001)

颈性高血压是指由于颈椎病发病引起的血压升高,属于继发性高血压的范畴,多见于椎动脉型和交感神经型颈椎病[1-2]。颈椎性血压异常的概念提出始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临床表现高血压约是低血压的10倍,占颈椎病的6.7%~18%,占人群高血压的15%~21.9%,中老年高血压者有83%合并颈椎病[3-6]。资料显示颈椎失紊和环枢关节失紊或半脱位高血压发生率分别为46%、44%[7]。笔者查阅近年来的文献,就国内颈性高血压诊治的相关性研究综述如下。

1 发病机制

颈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目前还不完全清楚,较为普遍的观点认为颈椎外伤、劳损、退变等可使颈椎间组织失稳而向外突出,颈部软组织痉挛,发炎、松弛而发为颈椎病,而脊柱颈段力学不平衡又可致肌张力失衡,骨关节轻度位移,刺激颈交感神经,使颈内动脉神经与椎动脉神经兴奋性升高,丘脑下部后部的缩血管中枢与延髓外侧的加压区受到影响,不断发出异常冲动,引起血压升高,是颈源性高血压病的重要原因之一[8]。椎-基底动脉硬化及体液调节失常也是颈源性高血压的机制之一[9]。试验研究表明不同刺激作用于家兔颈交感神经节、椎动脉,可以对其血压产生不同的影响,说明家兔的血压异常与颈交感神经节和椎动脉有关[10]。

祖国医学无确切的病名与之对应,根据其临床症状可归属于“颈项痛”、“眩晕”、“头痛”、“痹症”等范畴。认为本病病位在肝、肾、膀胱经脉、太阳经筋及督脉。病理因素广泛涉及气、血、痰、湿、风、寒、虚、损等,发病与督脉、太阳经脉失煦有关,亦与年老体衰、气血瘀滞、风痰袭扰、痰湿阻络关系密切。以肝肾阴虚,气血衰少为本,风寒湿邪侵袭,痹阻经络,气滞血瘀痰凝为标[11-12]。发病机制包括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的,内因主要有:①从劳逸损伤立论:《素问·宣明五气论》曰:“久卧伤气,久坐伤肉”。《素问·举痛论》曰:“劳则气耗”。认为过劳及过逸都是引起颈性高血压的重要因素。②从气血亏虚立论:《灵枢·口问》曰:“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景岳全书》根据此理论提出“无虚不作眩”,“当以治虚为主”的观点。③从肾精不足立论:因禀赋不足或年老体衰,肾脏不能“纳五脏之精气而藏之”,以致督脉空虚,髓生不足,引发此病。④从风痰袭扰立论:《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丹溪心法》亦有“无痰不作眩”之论。指出此病与肝风内动,上扰清窍有关。外因多从气滞血瘀立论:颈部外伤、劳损或外感风、寒、湿邪,以致气血淤滞,经络痹阻而为病。

2 发病表现及诊断要点

①发病情况尚无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报道,有病例统计显示多发于40~50岁,男性多于女性[7]。②发病基础是先有颈椎病而后引发血压升高。③发病特点是首发血压升高与颈椎病症状发作同步。④血压变化特点是颈椎病症状表现明显时,血压升高,颈椎病症状缓解时,血压下降或正常。早期血压异常多呈波动性,发作多与颈部劳累损伤有关,中期血压呈持续性高血压或低血压,血压异常表现为双侧上肢血压与卧位、坐位血压差别较大,通常大于1.33 kPa以上,中后期多伴有交感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13]。有研究认为有颈椎病临床依据,颈椎病症状发作时血压比平时升高或症状缓解后下降大于20/10 mm Hg且升高大于或等于140/90mm Hg,则诊断为颈性高血压;有颈椎病临床依据,既往有高血压病,颈椎病症状发作时血压比平时升高或症状缓解后血压下降不足20/10 mm Hg,则认为是高血压合并颈椎病[14]。⑤颈部X线、CT扫描或磁共振成像检查符合颈椎病的改变。有报道显示高血压合并颈椎病颈椎椎体后缘骨赘、钩椎关节增生、椎间孔缩小、韧带钙化的发生率明显[15]。⑥治疗上对降压药多不敏感,而针对颈椎相关治疗疗效显著。包春宇等观察动态血压监测发现在牵引、手法等治疗时,血压下降2.7~4.0 kPa,该现象具有绝对诊断价值[7]。

3 治疗

3.1 针灸治疗 颜少敏[16]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高血压60例,电针组30例中,临床控制2例(6.67%),显效16例(53.33%),有效10例(33.33%),无效2例(6.67%),总有效率为93.33%。纯针灸组30例中,临床控制1例(3.33%),显效13例(43.33%),有效12例(40%),无效4例(13.33%),总有效率为86.67%。

3.2 推拿治疗 骆大富等[17]采用仰卧拔伸颈椎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颈椎病性高血压56例,痊愈40例,有效15例,无效1例。马界等[18]采用特定针灸手法治疗颈源性高血压患者60例,显效7例(11.7%);有效44例(73.3%),总有效率达到85%。万玲霞[19]运用定位旋扳手法治疗配合手法整复(滚法,拇指揉法、两点一面提捏法)点按枕外隆凸旁及枕后小肌肉,治疗颈性高血压30例30 d,治愈14例,好转13例,未愈3例,总有效率89.90%。

3.3 热敷治疗 彭欣辉[20]运用颈椎热敷疗法治疗颈椎病相关性高血压102例,显效12例(11.8%);有效83例(81.4%);无效7例(6.9%);总有效率达93.1%。

3.4 综合治疗 王艳红等[21]采用治疗颈椎病药物,配合颈椎牵引、按摩、理疗等治疗颈型高血压14例,血压全部降至正常。郭锋等[22]采用星状神经节注射为主配合颈部软组织小针刀松解等综合治疗颈源性高血压112例,痊愈70例(62.5%),明显好转32例(28.5%),好转10例(9%)。李秀玲等[23]采用常规降压药内服,颈椎定点伸引术结合肌肉起止点推拿疗法治疗颈源性高血压106例,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和血压指数比较P<0.01。王佩琛等[24]以推拿手法为主,配合理疗或中药内服、外治等治疗颈源性高血压72例,痊愈47例(65.3%),显效8例(25%),无效7例(9.7%),总有效率91.3%。

4 评价及展望

随着人们工作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颈源性高血压患者近年来有不断增长的趋势,已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有关颈性高血压的临床治疗和实验研究的报道越来越多,这些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今后探索诊治颈性高血压新思路、新方法,指导临床实践很有裨益。但其发病机制还未完全明确,能否作为继发性高血压的一种,颈椎病继发血压升高的病理、生理机制尚有待进一步探讨、阐明。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疾病命名混乱,如“颈椎性血压异常”、“颈性高血压”、“颈源性高血压”、“椎动脉型颈椎病高血压”、“颈椎病性高血压”、“颈椎病相关性高血压”、“颈型高血压”等。(2)概念含义模糊,临床症状、体征及X线或CT、或MRI影像学检查结果符合颈椎病且伴有血压升高表现的诊断,包含了颈性高血压,颈椎病合并高血压和高血压病合并颈性高血压这三种情况。(3)基础研究较少,临床研究以病例回顾性总结分析为主,缺乏足够的科学试验和循证研究。(4)治疗手段以针灸、推拿、中药外敷和中医综合手段等经验性治疗为主,多针对颈椎病相关症状治疗达到缓解或控制血压升高的目的,辨证分型、施治方药、取穴、运用手法及操作步骤不规范,可重复性较差。(5)疗效评估不统一,治疗前后观察指标评定标准不同,可比性差。对于本病的今后研究,应在遵循中西医结合思想的指导下,规范疾病的名称、概念,制定统一的诊断、分型和疗效评估标准及技术操作规范,充分利用现代影像医学、超声医学、神经生理学、神经病理学、分子医学和心电医学等技术,加强多学科合作,严格科研设计,广泛开展基础、临床及循证研究,从导致颈椎病发病的“机械压迫”、“炎症刺激”和“免疫反应”等角度,进行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及试验研究,进一步揭示枕颈部病变、颈部关节失紊、颈部生理曲度、椎体、椎间盘及韧带等解剖形态的退变及病变、失紊和退变后的继发反应与血压变化之间的关系,在执行统一规范的治疗目标、治疗策略、治疗原则的前提下,动态观测、客观评估不同治疗手段的治疗效果,为本病的临床诊治提供科学合理的证据。

[1] 张碧珍.老年高血压病使用苯磺氨酸氯地平治疗疗效分析[J].医学研究通讯,2005,34(11):79.

[2] 何柳,李国乾,赵子翔.通化市80例颈性高血压患者临床观察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2,(4):415.

[3] 郑胜明,张海芬,范炳华.颈性高血压研究概况[J].中医正骨,2011,23(4):35.

[4] 唐勇,李健,唐圣印,等.颈椎病导致血压异常的临床表现与治疗[J].社区医学杂志,2010,8(12):18.

[5] 马奎云.颈源性疾病诊断治疗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400-401.

[6] 莫瑞嘉.高血压合并颈椎病的临床X线特点[J].临床荟萃,2001,16(9):658.

[7] 包春宇,刘兆强.颈源性高血压的认识与治疗[J].中国疗养医学,2010,19(4):333.

[8] 王宗满.颈椎病与高血压相关性研究[J].当代医学,2009,15(6):45.

[9] 赖春柏,段俊峰.颈源性高血压实验研究进展[J].颈腰痛杂志,2009,30(1):75-77.

[10]贺俊民,陈忠和,韦贵康,等.刺激兔颈交感神经节及椎动脉对血压影响的实验观察[J].中国骨伤,2000,13(3):144-146.

[11]潘万雄.颈椎病的中医辨治[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22):83.

[12]卢玉平.颈椎病诊治浅见[J].中国民间疗法,2012,20(3):49.

[13]韦贵康.颈椎性血压异常发病特点与中医治疗[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1999,16(4):38-40.

[14]苏健榆,曾广民,严利南,等.颈性高血压68例临床观察分析[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0,18(9):889.

[15]宁政,莫瑞嘉.高血压合并颈椎病的临床X线特点[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22):2709.

[16]颜少敏.电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高血压30例[J].福建中医药,2009,40(4):20-21.

[17]骆大富,石凌辉,李上县,等.手法治疗颈椎病性高血压56例[J].按摩与导引,2007,23(9):33.

[18]马界,邹景霞.特定手法治疗颈源性高血压病60例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2012,30(4):102-103.

[19]万玲霞.旋扳复位法治疗颈性高血压30例[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2,20(10):94-95.

[20]彭欣辉.热敷疗法治疗颈椎病相关性高血压102例疗效分析[J].中国临床研究,2011,24(1):36.

[21]王艳红,世慧娜.颈型高血压的诊治体会[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7):1394.

[22]郭锋,吴素蓉,林爱民,等.颈源性高血压112例治疗体会[J].实用医技杂志,2010,17(9):858.

[23]李秀玲,杜磊,李藏芬,等.颈椎定点伸引术结合肌肉起止点疗法治疗颈源性高血压[J].中国康复,2010,25(2):112-113.

[24]王佩琛,王昌盛.手法治疗颈源性高血压72例分析[J].河北医学.2009,15(11):1324-1325.

R544.1

A

10.3969/J.issn.1672-6790.2014.06.043

2013-07-13)

李金虎,副主任医师,Email:lijinhu67@163.com

猜你喜欢
颈源颈性椎动脉
对上颈椎后路手术并发椎动脉损伤防治策略的探讨
针灸治疗颈源性头痛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通督调神针法结合推拿治疗颈源性失眠的临床观察
超声诊断右侧椎动脉罕见变异1例
头痛,您查颈椎了吗?
颈性眩晕的保守治疗效果
中蒙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
弹拨颈外横突治疗点治疗颈源性肩周炎126例
颈性眩晕的中医治疗近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