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红秋
( 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富溪乡政务中心 245104)
近年来茶叶质量安全问题引进国内外普遍关注[1]。我国茶叶出口明显下降,国内茶叶市场竞争加剧,解决茶叶质量安全问题已刻不容缓。建立和应用茶叶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加强源头监管,是解决和控制茶叶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从事茶叶行业的主体应确认自身在茶叶生产、加工、流通或销售环节中的位置,确定追溯环节。从事茶叶行业的主体可从上游追溯环节获得信息并向下游追溯环节提供信息。从事茶叶行业的主体应建立茶叶追溯系统检查和审核机制,及时检查并定期审核追溯系统的运行情况。追溯系统链上任一主体与其上游和下游追溯环节主体共同承担茶叶质量安全责任。各追溯环节中的岗位人员和管理人员应通过培训,具备所在岗位要求的质量安全相关知识和能力。岗位人员负责录入各岗位应记录的信息;管理人员应对所记录的信息负责审核和监督。追溯信息的保存期限应当在产品的保质期后延长2年。所记录的信息分为关键信息和一般信息,关键信息必须记录,一般信息可选择记录。
根据茶叶生产流程状况,追溯系统可划分为茶叶生产、茶叶加工、茶叶流通、茶叶销售4 个环节。
1.2.1 生产环节追溯节点包括:生产基地、茶园灌溉、施肥、病虫草害防治、鲜叶采摘和原料运输。
1.2.2 加工环节
追溯节点包括:加工企业、原料来源、原料信息、初加工过程、精加工过程、拼配过程、包装过程、仓储过程及运输过程。
1.2.3 流通环节
追溯节点包括:流通企业、产品来源、商品信息、包装过程、仓储过程及运输过程。
1.2.4 销售环节
追溯节点包括:经销商、产品来源、产品信息、仓储配送、运输过程及零售过程。
追溯系统记录信息既可用于人工查询追溯,也可以通过建立追溯系统网络平台,或借助公用网络技术支持平台和公众信息查询服务平台开展茶叶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
茶产业链涉及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四大环节,其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应覆盖整个产业链。追溯信息结构由追溯节点、信息等级、追溯信息组成,各环节的追溯信息见表1、表2、表3、表4。
通过新建无性系良种茶园和低产低效茶园综合改造,对现有茶园进行良种化改造,全面提升茶园基础,进而提高茶叶品质;配合推广生物有机肥、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减少面源污染。
建立“龙头企业+科研院所+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一条龙”产业化模式,逐步提高茶业的组织化程度。实行订单农业,与农户签订鲜叶收购协议,带动农户提高茶园管理水平。加强乡、镇级科技推广服务站点的服务水平,开展“茶季服务保障、非茶季科技培训”活动,稳步提升茶农茶园管理质量安全意识和科技管理水平。在茶区推广茶园基地管理“五统一”,即:统一管理、统一施肥、统一用药、统一采摘、统一加工。
通过茶叶清洁化加工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逐步将加工设备陈旧、加工环境较差、卫生条件恶劣,存在着有害微生物和重金属污染隐患的茶厂进行改造升级,更新厂房设备,完善配套设施,改善加工环境,消除卫生安全隐患,重点推广使用清洁化生产设备和清洁化能源。
表1 茶叶生产环节追溯信息结构
表2 茶叶加工环节追溯信息结构
表3 茶叶流通环节追溯信息结构
表4 茶叶销售环节追溯信息结构
在保证茶厂设备质量安全的基础上,重点示范推广茶叶清洁化、机械化、连续化和标准化生产技术,茶叶生产质量安全控制关键技术以及茶业领域取得的系列实用新型、发明专利等成果。
避免包装、贮藏、销售过程微生物、夹杂物、包装材料等污染,质监部门开展经常性质量安全检查活动,加大茶叶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掺杂使假、假冒伪劣行为。
[1]陈宗懋. 欧盟新修改的茶叶农残标准更趋严格[J]. 中国茶叶,2007(1):7.
[2]席群波. 茶叶产业链质量可追溯体系研究[D]. 湖南农业大学,2010:1 ~2.
[3]陈志雄.茶叶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建立及应用[D]. 福建农林大学,2011:9 ~11.
[4]冯娟娟. 中国茶叶质量安全体系研究[D]. 安徽农业大学,2009:27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