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琳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北京 100025)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简称CSL)的学习者常会出现这样的词汇偏误:
(1)那时候我一边快乐,一边担心。(高兴①)
(2)我对听流行歌曲的看法是赞同的,因为本身音乐就可以给人带来高兴,可以把人的心情平稳下去。(快乐)
(3)我们的气氛太高兴了。(愉快)
(4)所以考试时,每个人都表演得很精彩,谁都愉快得哈哈大笑,笑声不停的响彻整个教室。(高兴)
(5)具有这样的思想的人难得与周围人相处得快乐。(愉快)
(6)假如我们能采取上述的原则和态度,在任何民族和环境上都可以胜过我们的前辈,作愉快的新一代,也肯定了两代间的亲亲子情。(快乐)
学习者在当用“高兴”、“愉快”或“快乐”时,均出现了误用为其他两词的情况。在《(汉语水平)词汇等级大纲》(以下简称《大纲》)中“高兴”和“愉快”属甲级词,“快乐”属乙级词,应为学习者较早学到的词,之所以出现误用,很可能是学习者在心理词典中混淆了这三个词的意义和用法。那么,学习者混淆特点是怎样的?引起混淆的原因是什么?现有的对外汉语学习词典曾对这三词进行过两两辨析,但所做辨析很难用来为学习者解释上述语例之错误。如何切实根据学习者的混淆点作出具有针对性的辨析以解决这组词语的混淆问题?本文拟基于大规模汉语中介语语料库,对上述问题进行测查和分析。
本研究所使用的汉语中介语语料包含英、日、韩、印、蒙五种语别,共三种来源:一是北京语言大学的“汉语中介语语料库”(200万字);二是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424万字);三是“不同母语背景的汉语学习者词语混淆分布特征及其成因研究”课题组自行采集的蒙古学生汉语中介语语料(222488字)、印尼学生汉语中介语语料(464788字)和美国学生汉语中介语语料(约65万字)②。
我们在上述中介语语料库中,对含有目标词的语例进行穷尽性提取,目标词的出现频次如下表所示:
表1 “高兴类”形容词出现频次
根据统计,“高兴类”形容词出现总频次为3010,“高兴”出现频次最高,为1911次,“快乐”其次,为594次,“愉快”则排在第三,为496次。
我们从混淆频次及分布、词际关系、误用方向三个方面来观察目标词的混淆情况。
1.混淆频次及分布。我们逐一观察含有目标词的语例,只统计分析与目标词有关的偏误。为能全面观察词语混淆情况,我们对混淆词语的绝对混淆率和相对混淆率分别进行考察。绝对混淆率指混淆次数在总词次中所占比重,相对混效率指混淆次数在总偏误次数中所占比重。例如:在英语背景学习者语料中,“高兴”出现的总频次为190,出现偏误次数为36,与“快乐”或“愉快”发生混淆的次数为21,其绝对混效率为11.05%,相对混效率为58.33%。各语别学习者“高兴类”形容词混淆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2 “高兴类”形容词混淆频次及分布
分析上表数据,我们发现:
1)各语别学习者使用目标词的绝对混淆率大多不太高,但是各词的相对混淆率却普遍较高,大多在30%以上,有些相对混效率甚至达到100%。这说明,在与目标词有关的所有偏误中,词语混淆所占比重是比较大的。
2)从各语别学习者使用目标词的相对混淆率来看,在日语、韩语背景学习者语料中,“高兴”的相对混淆率均为最高;在英语、印尼语和蒙古语背景学习者语料中,“愉快”的相对混淆率为最高。从绝对混淆率来看,在英语、韩语背景学习者语料中,“高兴”的绝对混淆率均为最高;在日语、印尼语和蒙古语背景学习者语料中,“愉快”的绝对混淆率均为最高。③
3)在印尼和蒙古语背景学习者语料中虽然都出现了混淆率较低的情况,但从表2可以看出,这种极低的混淆率均出现在目标词使用频次极少的情况下,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因为学习者对目标词掌握得很好才不会出现混淆。
2.词际关系。词际关系反映的是误用词与当用词在数量上的一种对应关系。一个误用词只与一个当用词发生混淆,则为“一对一”的关系,一个误用词与多个当用词发生混淆,则为“一对多”的关系,以此类推。
总的来说,“高兴”类词群中的每一个目标词都会和另两个词发生混淆,即一个误用词和两个当用词混淆,为“一对多”的关系,如:例(1)~(6)。
从不同语别的混淆情况来看,各语别语料中当用词与误用词的词际关系有所不同,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3 “高兴类”形容词误用词与当用词词际关系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五种语别的语料中,误用词“高兴”都对应“快乐”和“愉快”两个当用词,属“一对多”的关系。而“快乐”和“愉快”在作为误用词时,与当用词的词际关系在不同语别的语料中则有所不同:
在英语背景学习者语料中,“愉快”与“快乐”、“快乐”与“高兴”构成“一对一”关系。在日语背景学习者语料中,“愉快”与“高兴”、“快乐”构成“一对多”关系;“快乐”与“愉快”构成“一对一”关系。在韩语背景学习者语料中,“高兴”、“愉快”、“快乐”分别与其他两词构成“一对多”关系。在印尼语背景学习者语料中,“愉快”与“快乐”、“快乐”与“愉快”均构成“一对一”关系。在蒙古语背景学习者语料中,“愉快”与“快乐”、“快乐”与“高兴”均构成“一对一”关系。
3.误用方向。就一组当用词和误用词而言,误用的方向有两种:单向误用和双向误用。在五种语别的语料中,“高兴类”形容词呈现的误用方向各有不同,具体情况下表所示④:
表4 “高兴”类形容词误用方向
在英语背景学习者语料中,“高兴”和“快乐”为双向误用,“高兴”和“愉快”、“愉快”和“快乐”均为单向误用⑤。在日语背景学习者语料中,“高兴”和“快乐”为单向误用,“高兴”和“愉快”、“愉快”和“快乐”均为双向误用。在韩语背景学习者语料中,“高兴”和“快乐”、“高兴”和“愉快”、“愉快”和“快乐”均为双向误用。在印尼语背景学习者语料中,“愉快”和“快乐”为双向误用,“高兴”和“快乐”、“高兴”和“愉快”为单向误用。在蒙古语背景学习者语料中,“高兴”和“快乐”为双向误用,“高兴”和“愉快”、“愉快”和“快乐”为单向误用。
学习者混淆某些词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可能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些词语存在语义差异。“因为思维中的一个概念、特别是抽象概念,在语言中往往用多个词语表示,其间的差异非常细微;加之母语和目的语表示同一概念的词往往数量不同,意义范围不一,对应关系十分错综,这更容易导致第二语言学习者发生多个词语混淆的问题。”[1]我们发现,这些被混淆的词语在许多对外汉语教材和学习词典中为同译词,即被译为同一外语词语的两个(或几个)汉语词语。[2][3]例如:在刘珣等编著的《实用汉语课本》中,“高兴”和“愉快”都译为“happy”;[4]在《现代汉英词典》(2001)中“高兴”、“快乐”、“愉快”都译为“happy”、“cheerful”;[5]此外,这三个词还都可对译为韩语词“ ; ; ”;印尼语词“senang”、“tahagia”;日语词“楽しい(たのしい)”、“嬉しい(うれしい)”以及蒙古语词“хθθр баяртай”⑥。在汉语和学习者的母语词汇系统对应关系错综复杂的情况下,如果再受教材或词典简单化处理的影响,学习者发生混淆的可能性将更大。
1.在做定语时,“愉快”的适用对象是心情、经历、时间、事情等,不可用于修饰生命体或由其构成的社会单位;“快乐”则可以修饰生命体由其构成的社会单位。而我们发现,留学生在使用“愉快”做定语时,经常用来修饰生命体或由其构成的社会单位,例如:
(7)假如我们能采取上述的原则和态度,在任何民族和环境上也可以胜过我们的前辈,作愉快的新一代,也肯定了两代间的亲子情。[英](快乐)
(8)我们只得看到文化大革命那个时候才知道儒家这种传统文化观念跟共产主义从来没有做非常愉快的同床者。[英](快乐)
(9)现在,他没有以前那严格,一般都是愉快的父亲。[日](快乐)
(10)原来我中学朋友很聪明愉快。[蒙](快乐)
(11)当一个很好的教汉语的老师,要结婚和像爸爸一样的好看的人,组织成跟我们家那样很和睦、愉快的家庭。[韩](快乐)
(12)我很寂寞的时候、常常想起来我的很愉快的家庭。[日](快乐)
和同屋去参观上海世博会是一次愉快的旅行。
一场交通意外使这个他变成了一个不快乐的人。
2.在做谓语、状语或补语时,“愉快”的适用对象可以是互动、交流的过程,“高兴”和“快乐”的适用对象则不可是这样的过程。留学生却常常使用“高兴”或“快乐”来形容双方交流、互动的过程十分顺畅,如:
(13)还过了两个小时,他们高兴地分手了。[韩](愉快)
(14)下班回到家也没有人细心地准备做饭,跟您高兴地谈一谈。[韩](愉快)
(15)我跟好多藏族人谈过话,谈得很高兴。[英](愉快)
(16)他们都又高兴的互相谈话。[英](愉快)
(17)就是人们都把钱看得比命还重,因此他们高兴得合作了这件事。[日](愉快)
(18)他实际上挺好看,我们高兴地谈话后才知道他是个天津人。[日](愉快)
(19)他们都高兴地谈话。[印](愉快)
(20)具有这样的思想的人难得与周围人的相处的快乐。[韩](愉快)
(21)从现在起,我更努力学习汉语,更拿到多东西,希望跟中国人交流更快乐![日](愉快)
(22)有的中国人对懂汉语的外国人非常亲切,我也能快乐地交流跟中国人。[日](愉快)
“愉快”的适用对象可以是一个互动、交流的过程,而“高兴”、“快乐”不可用于形容这样一个过程,例如:
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我们相处得十分愉快。
我与他一直合作得很愉快,他是一个很好的学生,我为他所取得的成绩感到骄傲。
要使会话交谈愉快,应注意彼此的打招呼与交谈方式,以及使用顾及对方的言辞。
这次“采访”很愉快,也进行得很顺利。
以上语例中的“相处”、“合作”、“交谈”、“采访”都是互动、交流的过程,都应用“愉快”来形容,不可换成“高兴”或“快乐”。
3.“高兴”形容面对具体事件即刻产生的喜悦、兴奋之情,持续时间一般较短;“快乐”则通常形容一种持续时间比较长久的幸福感、满足感或沉浸在幸福和满足中的状态;“愉快”所持续的时间则介于“高兴”与“快乐”之间。我们发现,留学生在想表达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喜悦心情或状态时,常使用“高兴”或“愉快”,而这种情况下,一般应使用“快乐”,如:
(23)最近我过着很高兴的日子。[韩](快乐)
(24)每天我们过很高兴的日子。[韩](快乐)
(25)所以这几天我过得又紧张又高兴。[日](快乐)
(26)正月对孩子们也来说很高兴。[日](快乐)
(27)我没有才能,但是因为喜欢画画儿、所以我的生活很高兴。[日](快乐)
(28)那些又高兴又活泼的小孩子在不停地笑。[英](快乐)
(29)结婚后会能天天高兴。[英](快乐)
(30)我觉得幸福是生活得很高兴。[蒙](快乐)
(31)我梦想的一些是我会让爸爸妈妈高兴。[蒙](快乐)
以上误例中的“愉快”皆应换成“快乐”。这是因为,“愉快”做定语时,通常用来形容心情、经历、时间、事情等,一般不用来形容生命体或由生命体组成的社会单位,“快乐”可以用来形容生命体,如:⑦
我怀着愉快愉快的心情,游览了著名的颐和园。
(32)与其看自己的亲人一直躺在床上,永远不可能起床,越看越心痛,不如让他先行一步,可能在那儿他比较高兴。[印](快乐)
“高兴”大多用来形容针对具体事件时即刻产生的喜悦、兴奋之情,持续时间通常不太持久,例如:
在上海办了个针对在校高中生的暑期影视培训班,听了这个消息,我高兴坏了,当即想去报名。
回到办公室听秘书说,杰瑞·威斯特打过电话,让我觉得很高兴。
赶车人告诉他:“喝了这种花熬的汤,可治筋骨痛。”他高兴极了,赶快把它记下来。
罗丁说:“能跑完全程我非常高兴,我希望能有机会挑战更高的目标。”
“我很高兴能参加这样的政府会议。”英国驻沪领事馆商务领事孟加思说。
以上语例中的“高兴”都是形容在面对一件具体的事情时即刻产生的感情,不可换成“快乐”。
“快乐”则通常形容一种持续时间比较长久的幸福感、满足感或沉浸在幸福和满足中的状态,例如:
壁报上张贴着学生们的校园生活照,一张张笑脸,述说着他们快乐充实的生活。
调查还显示,台湾两个老师中就有一个不快乐,64.9% 的老师认为自己承受偏高或很高的压力。
邵雍是个很快乐的人,程颢称他是“风流人豪”。
他走过来拍了拍我的肩膀,我的心中突然十分镇定,我想:我会在上海快乐地生活。
“温馨之家”的家庭寄养活动,让400名孤儿得以在普通市民家庭中快乐成长。
以上语例中的“快乐”均不可换成“高兴”。
形容词除了作定语、谓语、状语等,还常被置于主语或宾语的位置,这种现象称为“名物化”。“‘名物化’是专指动词形容词的‘述谓’义在语义平面转化为‘名物’(或‘事物’义)。”[6]在作主语或宾语时,“高兴”同样表示的是短时的喜悦、兴奋之情而“快乐”则表示的是较为持久的幸福感或满足感,如:
想到这里,他一股分外的高兴上心头,顿时全身涌出了力气。
老战友分别大半年了,乍一见面有说不出的高兴,尤其是在这敌人的据点里会见更不容易。
自己辛苦点,多帮助别人做点好事,这就是我最大的快乐和幸福。
“安安”和“佳佳”既是国宝,又是中央政府送给我们的礼物。它们给香港市民带来了无穷快乐,我们当然要让它们生活得幸福。
在作主语或宾语时,表示短暂喜悦之情的“高兴”经常被留学生用来表示一种较为持久的幸福感或满足感,如:
(33)今天高兴的种类两个,一种,看过美丽的风景,另一种,友谊很深。[韩](快乐)
(34)它每天虽然生活得很吃苦但是因跟人间们一块儿生活,对它来说已经成为了很大的高兴而它就每天一心一意地帮了他的忙了。[韩](快乐)
(35)那时候,新娘的家附近很热闹,大家很高兴,这样的气氛会鼓励结婚的高兴,幸福和意思。[韩](快乐)
(36)我对听这流行歌曲的看法是赞同的,因为本身音乐就可以给人带来高兴,可以把人的心情平稳下去。[韩](快乐)
(37)法国的民间故事把物质财富和高兴结合起来。[英](快乐)
(38)穿新衣服也给我们高兴因为我们可以给人看。[印](快乐)
(39)这是我的高兴。[蒙](快乐)
根据上述对“高兴”、“快乐”、“愉快”的语义分析,我们可为CSL学习者提供如下辨析:
(“愉快”做定语时,通常用来形容心情、经历、事情等,一般不用来形容生命体,“快乐”可以用来形容生命体。
(在形容双方互动的过程十分顺畅、双方都高兴时,一般用“愉快”,不用“快乐”或“欢乐”。
(“高兴”形容面对具体事件即刻产生的喜悦、兴奋之情,持续时间一般较短;“快乐”则通常形容一种持续时间比较长久的幸福感、满足感或状态;“愉快”所持续的时间介于“高兴”与“快乐”之间。
本文对CSL学习者“高兴类”形容词的情况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高兴类”形容词虽然表面看来绝对混淆率和相对混淆率都偏低,但这与其出现频次低有直接关系,从数量不多的语例中我们已经发现了一些混淆误例,若能采用语言测试的方法进一步补充语例,很可能发现更多的混淆误例。
在对混淆误例进行细致观察的基础上,需要对学习者所混淆的词语进行辨析,这与以往汉语同/近义词辨析应有所区别。辨析这些词语“不宜面面俱到地予以详解比较,机械地反映词语异同的本然状况。而应力求探明词语误用的倾向和规律,切实针对混淆点进行辨析”。[1]除此之外,还应选取带有普遍性的混淆点进行辨析,个别混淆点可暂时忽略,待使用语言测试等方法确定其混淆的普遍性之后再作辨析。
【注释】
①括号里为当用词,下同。
②蒙古学生汉语中介语语料由蒙古国乌兰巴托大学萨仁其其格老师提供,印尼学生汉语中介语语料由印尼的萧频老师提供,特此致谢。
③我们未将各语别背景语料中目标词的相对混淆率、绝对混淆率进行横向比较是因为各语别背景学习者语料的数量不十分均衡,横向比较不甚科学。如:在韩语背景学习者语料中,“高兴”的绝对混淆率和相对混淆率分别是13.49%和80.81%,在蒙古语背景学习者语料中,该词的两个频率分别是10.33%和45.24%,由于韩语与蒙古语背景语料在数量上差距较大,我们不能简单地说,韩语背景学习者使用“高兴”的混淆率高于蒙古语背景学习者。在单一语别背景语料中,不同目标词的混淆率是可以进行纵向比较的。
④“(”表示单向误用,箭头指向当用词,“(”表示双向误用。
⑤学习者只在应当使用“愉快”时却使用了“高兴”,未见应当使用“高兴”却使用了“愉快”的情况,下同。
⑥韩语对译词由北京语言大学韩国籍博士研究生申旼京提供,印尼语和日语对译词分别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印尼留学生洪安道和日本留学生筱原德子提供,蒙古语对译词由萨仁其其格老师提供,在此表示感谢。
⑦标为楷体的语例来自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现代汉语语料库,下同。
[1]张博.第二语言学习者汉语中介语易混淆词及其研究方法[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8(6).
[2]阎德早.同“译”词教学初探[J].世界汉语教学,1987(2).
[3]周琳.对外汉语教材同译词语及英语背景留学生使用偏误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
[4]刘珣,等.实用汉语课本(1~3)[M].商务印书馆,1981~1986.
[5]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辞书部.现代汉英词典[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6]胡裕树,范晓.动词形容词的“名物化”和“名词化”[J].中国语文,1994(2).
[7]国家汉语水平考试委员会办公室考试中心.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修订本)[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