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凯,孟刚,韩学文,穆肖静
(华能铜川电厂,陕西 铜川 727100)
华能铜川电厂一期工程为2台600 MW空冷燃煤发电机组,汽轮机为NZK600-16.7-538/538型、亚临界、一次中间再热、单轴、三缸四排汽、纯凝式空冷汽轮机,#1机组和#2机组在2007年11月和12月相继投入运行,2010年10月和2012年10月相继对#2机组和#1机组进行了大修。为提高机组运行的经济性,在#2机组大修中采用布莱登汽封对高、中压缸进行了改造,采用接触式汽封对低压缸端部轴封进行了改造,汽封间隙按照厂家设计下限+0.10 mm调整。在#1机组大修中,采用蜂窝浮动环汽封对高、中压缸进行了改造,采用接触式汽封对低压缸端部轴封进行了改造,采用刷式汽封对低压缸隔板汽封进行了改造,汽封间隙按照厂家设计标准下限低0.10 mm调整。结果表明,#2机组改造后热耗率降低了115 kJ/(kW·h),#1机组改造后热耗率降低了184 kJ/(kW·h)。
该汽轮机高、中压缸为合缸布置,高压缸共9级(1个调节级),中压缸共5级,在转子围带和隔板之间镶有固定式阻汽片,在转子根部和隔板、轴封之间设有弹簧式迷宫汽封。
该汽轮机低压缸通流部分共有2×2×6级,2个低压缸完全相同,蒸汽沿中心线方向引入,经环形进汽室均匀进入两侧的通流部分做功,在转子围带和隔板之间镶有固定式阻汽片,在转子根部和隔板之间设有弹簧式迷宫汽封。检修前委托西安热工院对汽轮机进行了修前热力性能试验,结果显示:#2机组在汽轮机额定出力(THA)工况下热耗率为8 562.9 kJ/(kW·h);高、中压合缸轴封漏汽量占再热蒸汽流量的3.25%。#1机组在THA工况下的热耗率为8 551.9 kJ/(kW·h);高、中压缸之间的轴封漏汽量占再热蒸汽流量的3.37%。试验表明,#1机组和#2机组热力性能试验值与设计值8 166 kJ/(kW·h)存在一定差距,有相当大的节能潜力可挖,所以制订计划进行提效改造。
(1)高压缸内轴封第1、第2道采用布莱登汽封,共计2圈,保证开启间隙不小于2.5 mm,闭合间隙为(0.40±0.05)mm。
(2)高中压中间轴封采用布莱登汽封,共计5圈,保证开启间隙不小于2.5 mm,闭合间隙为(0.40±0.05)mm。
(3)高压缸隔板汽封采用布莱登汽封,共计8圈,保证开启间隙不小于2.5 mm,闭合间隙为(0.40±0.05)mm。
(4)高压缸叶顶汽封(含调节级叶顶)进行重新镶齿,间隙调整为设计下限+0.10 mm。
(5)中压缸隔板汽封采用布莱登汽封,共计5圈,保证开启间隙不小于2.5 mm,闭合间隙为(0.40±0.05)mm。
(6)中压缸叶顶汽封重新镶齿,间隙调整为设计下限+0.10 mm。
(7)中压后轴封采用布莱登汽封,共计1圈,保证开启间隙不小于2.5 mm,闭合间隙为(0.40±0.05)mm。
(8)A/B低压前后轴封采用接触式铁素体蜂窝汽封,共计8圈,其中接触齿间隙为0.20 mm,其余汽封齿间隙为设计下限+0.10 mm。
(9)A/B低压缸2~6级隔板汽封进行调整,其余汽封齿间隙为设计下限+0.10 mm。
(10)A/B低压缸叶顶汽封检查间隙值,间隙调整为设计下限+0.10 mm,大于设计间隙则不处理。
(1)高压缸前轴封采用接触式铁素体蜂窝汽封,共计5圈,其中接触齿间隙为0.20 mm,其余汽封齿间隙为设计下限-0.10 mm。
(2)高中压中间轴封采用接触式铁素体蜂窝汽封,共计5圈,其中接触齿间隙为0.20 mm,其余汽封齿间隙为设计下限-0.10 mm。
(3)高压缸隔板汽封采用接触式铁素体蜂窝汽封,共计5圈,其中接触齿间隙为0.20 mm,其余汽封齿间隙为设计下限-0.10 mm。
(4)高压缸叶顶汽封(含调节级叶顶)进行重新镶齿,间隙调整为设计下限-0.10 mm。
(5)中压缸隔板汽封采用接触式铁素体蜂窝汽封,共计5圈,其中接触齿间隙为0.20 mm,其余汽封齿间隙为设计下限-0.10 mm。
(6)中压缸叶顶汽封进行重新镶齿,间隙调整为设计下限-0.10 mm。
(7)中压后轴封采用接触式铁素体蜂窝汽封,共计4圈,其中接触齿间隙为0.20 mm,其余汽封齿间隙为设计下限-0.10 mm。
(8)A/B低压前后轴封采用接触式平齿汽封,共计8圈,其中接触齿间隙为0.20 mm,其余汽封齿间隙为设计下限-0.10 mm。
(9)A/B低压缸2~6级隔板汽封采用刷式汽封,共计24圈,其中刷毛间隙为(0.20±0.05)mm,其余汽封齿间隙为设计下限-0.10 mm。
(10)A/B低压缸叶顶汽封重新镶齿,间隙调整为设计下限-0.10 mm。
#2机组改造过程中,按照厂家标准进行高压缸半实缸找中心和调整汽封,在全实缸复查中心时,发现全实缸状态下高压转子过桥汽封处汽缸最大有约0.23 mm的下降量,至两端下降量逐步递减,虽然按照厂家提供的质量标准下限调整汽封,但正式扣缸后汽封实际间隙与验收间隙仍存在较大偏差,即下半间隙增大,上半间隙减少。
#1机组改造过程中,高压缸按照全实缸找中心和调整验收汽封,同样发现在半缸和全实缸状态下,高压转子过桥汽封处最大有约0.25 mm的下降量,且两端下降量逐步递减,遂按照全实缸要求进行汽封间隙调整。该汽轮机为上缸猫爪支撑,因扣缸后调整中心时又对#1轴瓦微调,同步进行了猫爪支撑垫片调整,保证了汽封间隙不变。
#2机组通流部分除垢采用人工砂布打磨,效率较低,#1机组通流部分除垢采用喷珠法,效率较高且除垢彻底。
2台机组改造后首次冲转以及后续历次启动都十分顺利,说明厂家提供的汽封调整间隙偏大,还有余量可挖。
5.1.1 高中压合缸处轴封漏汽量
在#2机组汽轮机检修前,高中压合缸处轴封漏汽量占再热蒸汽流量的3.25%,检修后高中压合缸处轴封漏汽量占再热蒸汽流量的1.94%。
5.1.2 缸效率
#2机组检修前汽轮机高、中、低压缸效率分别为82.07%,89.59%和87.35%,检修后效率分别为83.68%,90.21%和89.35%。
5.1.3 热耗率和真空严密性
#2机组汽轮机THA工况下的热耗率为8 450.2 kJ/(kW·h),比检修前THA工况下热耗率8 562.9 kJ/(kW·h)降低了112.7 kJ/(kW·h)。另外,机组真空严密性试验压降小于100 Pa/min。
5.2.1 高中压合缸处轴封漏汽量
#1机组汽轮机B 级检修前,高中压合缸处轴封漏汽量占再热蒸汽流量的3.37%,B 级检修后高中压合缸处轴封漏汽量占再热蒸汽流量的2.43%。
5.2.2 缸效率
#2机组汽轮机高、中、低压缸检修前效率分别为82.30%,90.81%和88.02%,检修后效率分别为85.03%,92.53%和91.03%。
5.2.3 热耗率和真空严密性。
检修前#1机组汽轮机经过一类、二类修正后的热耗率为8 551.7 kJ/(kW·h),检修后#1机组汽轮机经过一类、二类修正后的热耗率为8 367.9 kJ/(kW·h),#1机组汽轮机的热耗率下降约184.0 kJ/(kW·h)。另外,机组真空严密性试验压降小于100 Pa/min。
高压缸部分,采用布莱登汽封和浮动环汽封效率基本相当,布莱登汽封启机顺利,可以减少过临界时汽封磨损。铁素体浮动环蜂窝汽封的浮动环密封间隙更小一些,可以长久保持汽封高效率运行。影响高压缸部分效率的重要因素是叶顶固定式阻汽片间隙值的调整。
在中压缸部分,三段抽汽口以前采用布莱登汽封和浮动环汽封效率基本相当,三段抽汽口以后因汽压逐渐降低,布莱登汽封闭合能力变差,可多用铁素体浮动环汽封,叶顶阻汽片间隙值的大小对效率同样有重要影响。
在低压缸部分,由于不能采用布莱登汽封,采用刷式汽封或浮动环汽封时效率要高于平齿汽封,此时由于体积流量变大,叶顶阻汽片的间隙值大小对效率影响不太明显,但空冷机组低压缸叶顶阻汽片间隙设计明显偏大(从叶顶围带和阻汽片接触很好判断),在隔板汽封改造的同时,适当压缩叶顶阻汽片间隙是很有必要的。
2台机低压缸轴封采用接触式平齿汽封,改造后真空泄漏率试验均小于100 Pa/min。
适当减小汽封和阻汽片间隙,节能效果明显,建议在充分考虑安全性、可靠性的基础上减小汽封间隙。
汽轮机通流部分除垢采用喷珠法(喷丸采用的玻璃珠材质为二氧化硅,粒径0.25~0.35 mm,硬度45~55 moh)对汽轮机隔板静叶和转子叶片进行清洗,可以大幅提高通流部分光洁度,从而提高效率。
经过对几种汽封使用情况以及采购费用对比,总体来说,刷式汽封由于费用太高,多采取部分改造且在叶顶处使用较多,而刷式汽封最关键的2个问题尚待时间检验:一是刷毛能否在高温下保持自身的弹性和寿命,至少在一个大修周期内保持完好;二是在与转子(轴和叶轮)碰磨后产生的摩擦发热危害,现多用在低压缸部分,性价比较差。布莱登汽封因受工作区蒸汽压力限制,多用在高压缸部分,性价比居中,铁素体浮动环蜂窝汽封在高压缸和低压缸都可使用,没有特殊材料和专利限制,且加工制造厂家较多,性价比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