迂晔婷 (浙江师范大学 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 321004)
自从工业革命以来,娱乐对于人们来说显得越来越重要,因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不同步发展,使人们变得前所未有的孤独与空虚。正如高小康所说:“娱乐作为逃避焦虑、痛苦的手段,对于当代人来说,具有更加重大的意义。1传播学之父施拉姆在几十年前就曾经断言:“电视基本上是一种娱乐性的媒介”2;尼古拉斯·阿伯克龙比认为:“电视主要是一种娱乐媒体,在电视上亮相的一切都具有娱乐性”3。这些话在今天看来也不曾过时,电视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在当今最突出的功能就是娱乐。如果说这些理论依据还不具有说服力的话,那么我们大可以在每晚的黄金时间打开电视机,随便拨动遥控器,也许你会不难发现,《快乐大本营》、《芝麻开门》和《最强大脑》等等的节目已经占据了我们主要的电视消费时间。因此,可以这样说,电视娱乐节目在电视节目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电视娱乐节目的勃起是我国电视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转机,改变了我国传统电视的理念机制,观众的审美娱乐需求被更好、更准确的满足。电视娱乐节目正是罗兰·巴特所说的“可读的文本”,是一种消费性的文本。电视娱乐节目正是以一种非精英主义的方式接受大众的阅读,从而形成一种大众化的轰动效应。所以,电视娱乐节目归根到底,是被大众文化所“消费”的。然而作为文本商品的电视娱乐节目,如今却值得我们的思考。电视娱乐节目发展的越迅速越茁壮,他所凸显出的问题就越深刻越值得人们的反思。
在笔者看来,电视娱乐节目发展至今日,对于丰富大众文化生活确实具有功不可没的作用。但是从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的观点出发,我们也不难看出当今的电视娱乐节目也确实存在一些问题,阻碍其继续茁壮发展。电视娱乐节目的内容不管是媚俗也好、搏出位也罢,归根结底都是在认识上出现了偏差,出现了电视娱乐节目的异化现象。因此,本文从电视节目的异化现象的几点表现以及对于异化现象的产生所进行的反思入手,简要的进行分析研究。
异化,就是把自己变成非己或者说变成自己的对立面,支配自己的东西。电视娱乐节目从起初的单向传播变成了近几年的双向互动,显然电视娱乐节目是为大众创造的,是被大众观看消费的。这样,电视娱乐节目的异化现象就渐渐浮出水面了。电视娱乐节目的思想受到了大众思想的支配,或者说,电视娱乐节目极力的迎合受众的品味与审美倾向。从这个方面看,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到底是大众文化塑造大众传媒,还是大众传媒引导大众文化?假设是大众文化塑造了大众传媒,那么大众传媒就成了大众文化的影子。但是一味的屈服跟从绝非大众传媒的本质,因此正确的模式应该是大众传媒引导大众文化。那么电视作为大众传媒的主要传播媒介,电视娱乐节目又作为电视突出的娱乐方式,因此电视娱乐节目应该引领大众文化消费而不是谄媚迎合。对于以上的观点,笔者总结出电视娱乐节目的异化现象表现主要有三点:
当前电视娱乐节目对于娱乐的追捧只停留在及其表面的浮躁喧哗这一层面,不具备理性娱乐的深层次意义,只是对于大众娱乐需要的最基本最简单的生理需求的满足。人的生理活动与心理活动通常是成反比例的,不会同时平静也不会同时兴奋。也就是说,感官活动剧烈时内心通常较平静,而内心活跃时感官就处于相对平静的状态。那么,今天的电视主要是一种感官化的娱乐媒体,当它以“娱乐”的名义施予感官无限度刺激的时候,实质上是将文化艺术对人类心智应有的内在调动迁移到了对感官的外在调动,“浅俗、浮躁”在所难免。4然而电视娱乐节目作为舶来品,一时间受到社会大众的竞相追捧是可以理解的,电视上自然也就刮起了娱乐旋风。在娱乐势头如此强劲的背后,用来吸引人眼球的却是思想肤浅、语言粗俗的低劣行为。在《非诚勿扰》中,有些女嘉宾表现的就十分拜金,并说出宁可在宝马车里哭也不在自行车上笑的偏激言辞,严重的误导了观众对于价值观的认识。诸如此类的饕餮盛宴,在一时间充斥银屏,令人目不暇接。
大部分电视娱乐节目都无限放大视觉元素与听觉元素对受众的刺激,仅仅满足了观众感官上的需求。一味的追求娱乐形式和搞笑内容,忽视了这种形式和内容上所承载的社会意义,这是当今电视娱乐节目所面临的重大挑战。这种怪现象还突出体现在,有些电视娱乐节目以牺牲社会道德观和传媒自律精神为代价来迎合观众浅层次的心理需求,娱乐节目的社会功能被弱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5电视娱乐节目本应在娱乐大众的同时给人以人文关怀,然而有些节目却极尽宣扬“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这样的宣传完全落后于我国现有的社会道德标准,把大众变成鲁迅笔下任人摆布的麻木看客。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布尔迪厄形象地指出:“收视率是个隐匿的上帝,它统治着这个圈子,失去一个百分点的收视率在某种情况下无异于直接走向死亡。”6在这样一个娱乐化的浪潮下,收视率作为一个风向标,指引着众多电视娱乐节目前行。这也就是为什么电视娱乐节目越来越像是一个在大庭广众之下哗众取宠的小丑,毫无尊严可谈。
电视娱乐节目俨然成为大众窥探他人的渠道。好奇是人类的本能反应,在大众的心底都有窥探他人的欲望,但是这种欲望并不是需要。然而一些电视娱乐节目正在潜移默化之中将大众的这种欲望变成了一种需要,大众在观看电视娱乐节目时变得无窥探不欢了。大众在这样的娱乐环境中,有意无意间搜索一些重口味、刺激的娱乐节目以作为自己休闲放松的观看内容。一些电视娱乐节目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运用抄袭、炒作的手法来制造轰动效应。一些嘉宾、主持人更是狂打道德底线的擦边球,赚足了眼球。从大众这一视角来看,人们看到了别人的生活,人性之恶、丑闻丑态。其实有很多时候都是盲从的,只知道跟着乐,却不知为何而乐。无论是媒体或是大众,似乎都忘记了电视娱乐节目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了,但是似乎两种又都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节目得到了高收视率,经济效益直线上升;大众看到了“有趣的”电视娱乐节目,达到了窥探他人的目的。这就是之所以现在的电视娱乐节目很大程度上呈现给大众的都是“愚乐”,盲目的娱乐,毫无意义的娱乐。
电视娱乐节目作为现当代大众文化消费中相当重要的一个内容,在肯定了其为大众作出的卓越贡献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其“双刃剑”的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的电视娱乐节目要迎合大众的口味,满足大众的需求,因此呈现出一种过渡“娱乐化”的倾向。电视娱乐节目打着娱乐至上,观众至上的旗帜,通俗的文化很自然地会成为主旋律。电视娱乐节目变成了做给没有文化的人观赏的。杨滨先生在《评电视文艺娱乐节目的庸俗化倾向》一文中说:“目前所谓的电视娱乐节目,已经是艺术之树上的病枝,享乐而麻醉剂,刺激收视以谋取金钱的商品。它们垄断着荧屏,逐斥着真正的艺术,它们以娱乐来以偏概全地冒充艺术在历史与现实中的多元化功能与性质……丰满鲜活的艺术传统正在枯萎,尸骸标本式的华丽‘艺术’将成为我们后代子孙的精神食粮。”7虽然这样说可能过于极端,但是也并非毫无道理,按照电视娱乐节目目前的“娱乐至上”发展下去,可能就会如杨滨先生所讲。因此,笔者对于现在电视娱乐节目产生异化倾向有如下三点反思。
电视娱乐节目需要给观众轻松愉快的享受,情趣、理趣的陶冶,使观众得到积极向上的鼓舞,以娱乐游戏方式展示人生哲理,实现美学价值。8然而当今的不少电视娱乐节目却没有传播正确的信息来达到引导大众的目的。就如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该节目以男女嘉宾“出位”的语言以及大胆麻辣的表演迅速火爆中国以及海外。节目中多次出现宣扬“拜金”、“炫富”、“畸形的婚恋观”等一系列与大众相悖的思想。虽然节目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但是对于社会的影响也是不可小觑的。即使社会上的确有一部分这样的人,但是电视媒体应该做好把关人的工作,媒体必须坐稳宣传本位,向大众传播正能量。当代的电视娱乐节目走进了为收视率是瞻的怪圈中,产生了低俗才有收视率的错误认知。因此只重视形而下的“快感”而忽略了形而上的“美感”,导致了娱乐节目人文内涵的缺乏。所谓娱乐精神,并不是指低级的降低媒体身份去取悦大众追求快感的心理需求。电视娱乐节目所表现出来的娱乐精神不应该仅仅是对大众感官上的刺激和心理的慰藉,而应该是精神上的启迪与审美情趣的提高。收视率固然重要,但是大众文化并不是低俗文化,快感只能满足大众一时,要想得到真正的高收视率,就不能一味的迎合大众,要成为娱乐的风向标,带领大众走向真正的娱乐,“绿色”的娱乐。这才是开启高收视率大门的钥匙。
电视作为大众传媒的主要方式,应该是一种具有制度化的社会传播行为。尤其对于电视娱乐节目而言,更需要一套保证节目正常运行的制度规范。有学者研究发现,节目监管不力是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发生的重要原因,使得“推销低俗文化的电视制播者实际上占据竞争优势”。9虽然广电总局对于具有异化现象的电视娱乐节目多次进行整改,但是多没有明显成效。有专家认为,由于电视批判长期“缺席”导致了电视娱乐节目的异化现象,但是笔者认为,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政府对于娱乐节目这一部分没有制定出一套完善的制度体系。美国最早对于电视节目的内容进行制度监管的国家,对于电视娱乐节目已经形成了完善的管理体系。我国只有在1997年国务院公布的《广播电视管理条例》带有国家法律性质的管理条例,并无真正的电视法之类的法律条款。电视行业多依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进行管理。因为没有规范的政策法规,必然使得电视娱乐节目产生异化的现象。再加上网络化对于电视市场份额的影响,电视只有采取极端的异化来弥补自身的不足。因此,想要扼制电视娱乐节目继续不正常的发展,必须从根本上阻断其发展的路径。
作为从业者而言,我们应该深知娱乐功能仅仅是电视审美功能中的一小部分,传播信息、价值导向才应该是电视媒体本位,一味的娱乐至上到头来只会成为愚乐。为杜绝这一现象,作为从业者,应该从自身出发,审视电视娱乐节目的不足之处,提高自身修养素质,提高文化内涵以及社会责任感,并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做到“杜绝肤浅,抵制流俗,富有深度,保函品味”。由于中国进入娱乐化社会的时间不长,大众并没有良好的媒介素养。体现在实际中就是,不能正确的认识媒介的性质、功能、目的,没有有效的利用媒介信息;对于媒介信息深信不疑,没有批判意识。这也是造成电视娱乐节目异化的一大原因。
电视娱乐节目作为电视媒体娱乐功能最突出的体现,不但要承担起自身的义务,以娱乐大众为本位,更要提供高品位、高格调具有精神文化内涵的节目。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加要注重人文关怀。负担起社会的审美导向责任,积极引导观众提高媒介素养,并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注释:
1.高小康.狂欢世纪——娱乐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 11.
2.威尔伯·施拉姆.传播学概论[M].陈亮等,译.西安:未来出版社,1984:257.
3.尼古拉斯·阿伯克龙比.电视与社会[M].张永喜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6.
4.贾秀清.“娱乐”:从功能到本体——电视节目类型构成要素分析[J].现代传播,2005,132(1):82.
5.刘晔原.电视艺术批评[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89.
6.张鹏.民生新闻:传媒本性的回归[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6,21(2):23.
7.转自李瑞植,秋秀桐.我国内地娱乐节目解析[J].新闻前哨,2004,(6):51.
8.王才铭.大众文化语境下的中国电视娱乐节目[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09,9(5):102—105.
9.黄学建.中国电视娱乐文化批评[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175.
[1]高小康.狂欢世纪——娱乐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
[2]威尔伯·施拉姆.陈亮等译.传播学概论[M].西安:未来出版社,1984.
[3]尼古拉斯·阿伯克龙比.张永喜等译.电视与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4]贾秀清.“娱乐”:从功能到本体——电视节目类型构成要素分析[J].现代传播,,2005(1).
[5]刘晔原.电视艺术批评[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
[6]张鹏.民生新闻:传媒本性的回归[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6(2).
[7]转自李瑞植,秋秀桐.我国内地娱乐节目解析[J].新闻前哨,2004(6).
[8]王才铭.大众文化语境下的中国电视娱乐节目[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09(5).
[9]黄学建.中国电视娱乐文化批评[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10]叶志民.大众文化[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
[11]杨敬.论“限娱令”出台的必要性[J].当代电视,2012 ( 01 ).
[12]温丽君.文化转型期的中国电视—论电视艺术的文化缺失现象[J].现代交际,2010(09).
[13]方亚琴.以电视节目为例对大众文化过度娱乐化的分析[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 (05).
[14]徐火军.中国娱乐节目创新浅议[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2).
[15]叶仲海.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创新[J].声屏世界,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