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嘉莉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528000)
《视觉图像在信息交流中的地位》是贡布里希1对“图像解读”研究的论文,文章通过大量的举证,说明图像在交流中的作用。这篇文章有贡布里希一贯的语言通俗,逻辑严谨的特点。他运用科学方法总结了图像信息传达和信息解读之间的关系。他的理论不仅能解释艺术中的图像,也解释了商业广告、历史图像等的信息解读。
贡布里希认为,图像传达的信息比起文字更直接。在过去,一张刻有神明的版画可以引起人们对宗教的崇拜之情。当今社会,信息的泛滥,使得人每天都要面对大量的图像信息。透过一张新闻照片,能把一个事件还原,并迅速的传送到世界的另一个角落。现代人对图像信息产生了依赖,然而过于直观的视觉图像信息,会削弱原来透过文字传达所带来的想象空间。在这种视觉图像的信息交流中,图像传达的信息准确率相当高,减少了观众对图像信息的判断。
图像的正确解读要受三个变量的支配,分别是代码(code)、文字说明(caption)、上下文(context)。在解读中图像即代码2;上下文即图像的背景知识,它必须依靠以传统为基础的各种预测支持。透过三者的结合,图像的信息能正确传达。例如,画册中的绘画作品,通过注释中对作品的文字说明(年代、作者、尺寸、出处等)我们可以对作品有一个准确的感知,再加上一段文字对上下文(作者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叙述,我们可以对作品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而当变量中失去了文字说明或者上下文,会使代码信息传达不完全。这也导致了一些图片推断出的信息和图像制作者的意图毫不相干。变量的消失,会引起对作品的多重解读。
对于图像来说,传达的信息越全面,观众对图像信息的把握就越准确。色彩照片所传达的信息相较黑白照片传达的信息就显得更完整。因此在商业广告设计中,往往要求作者的设计意图与接收者获取的信息达到对等。这时,设计者将十分注重三变量在设计中的表达。运用“文字说明”“上下文”填补了“代码”信息的不完整。
然而艺术并不仅仅是摹真,艺术在寻找“视觉图像”带给观者的想象和思考空间。艺术作品在信息传达中的不对等,赋予了作品更重要的意义。贡布里希举了米开朗基罗作品《夜》的例子,通过艺术家的高超技艺创作出的理想形态,对人的情感有诗意般的唤起作用。观看艺术作品,观众会产生某种美好的联想,或是心灵的慰藉。
在象征符号里,一些简单的符号会引起敬仰、厌恶等情感。而一些古代的象征符号,如阴阳八卦符号,由于缺少了“文字说明”和“上下文”,使得符号无法被解读,从而产生了神秘感。使人相信符号背后似乎隐藏了更多信息,这便唤起了人的敬畏感。同样在艺术中,艺术作品作为“代码”,没有过多的“文字说明”“上下文”。艺术作品留给观众更多解读的空间。这也使得作者与观众在作品的解读中产生了信息的不对等。原文中,贡布里希举例了梵·高的《在阿尔的卧室》和《夜咖啡馆》,梵·高叙述的创作意图,与观众对作品的理解存在误差。通过这些例子,贡布里希试图说明把艺术和交流对等起来的做法是不对的。而艺术的意义就在于图像信息传达与信息解读的不对等。在注重体验的当代艺术中,这种图像信息传达与信息解读的不对等成为了艺术家创作的手段。
当代艺术除了注重艺术家的自我表达,也十分注重艺术品的社会影响。艺术家试图破坏观众原有的观看经验,故意阻断艺术品的信息传达。中国艺术家徐冰的作品《天书》,制作了看似象形文字的符号,运用木刻印书的形式表现。但实际上这些符号是由中文部首偏旁组合而成的一些无意义的符号。作品给观众带来了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甚至对阅读能力产生怀疑。作品把观众的怀疑引申到对自身文化的思考中,从而对文化的价值进行反思。在这个作品中,艺术家破坏了图像传达信息的功能,造成观众运用经验解读的困难。案例中,艺术家重新营造了一个新的艺术“场”,引发观众对事件的重新思考。艺术家,艺术品、观众三者间形成了一个交流的网络。这种交互的体验和交流使得艺术品的价值得以体现。
如何能唤起观众的情感,也成了艺术家的创作命题。现代舞编导家皮娜·鲍什3的舞蹈作品中,就营造出了一个唤起观众情感的“场”。她的舞蹈没有过多叙事性的表达,而更倾向仪式性和表现性。这使得作品留下足够多的想象空间。使舞台和观众,舞者和观众之间有了情感上的交流。作品的效果依赖于剧场内演员与观众之间的沟通和信息反馈,这种现场交流形成了演出空间的巨大的精神洪波,日本戏剧家河竹登志夫称这种交流为垂直交流。
图像信息在传播中的缺失,造就了艺术作品的想象空间和交流空间。艺术家思考更多的是如何营造这个“场”,真正把观众的情感唤起。而另一方面,观众的情感也是艺术家们所不可预知的。这个“场”发生的交流对于艺术家和观众都是一种期待。最终,通过艺术的“场”中,艺术家和观众的作用,代码、文字说明、上下文才得以完整,而这三个变量也会随着时间、空间的推移,观众的变化而继续变化。
注释:
1.E·H·贡布里希.(1909—2001).英国艺术史家,著作有《艺术的故事》《艺术与错觉》等.
2.[英]E·H·贡布里希.范景中等译.贡布里希文集:图像与眼睛[C].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
3.皮娜·鲍什PinaBausch,(1940—2009),德国现代舞编导家.
参考文献:
[1][英]E·H·贡布里希. 范景中等译 贡布里希文集:图像与眼睛[C].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13.7
[2]杨彬.皮娜_鲍什_舞蹈剧场_剧场性美学分析[D]杭州:浙江大学
[3][法]尼古拉斯·伯瑞奥德.黄建宏译 关系美学[M].北京:金城出版社,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