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的国族认同与乡土想象
——以《秋刀鱼的味道》和《关于我母亲的一切》为例

2014-01-28 13:44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上海200000
大众文艺 2014年1期
关键词:埃拉秋刀鱼埃斯特

崔 滢 (上海交通大学 媒体与设计学院 上海 200000)

电影的国族认同与乡土想象
——以《秋刀鱼的味道》和《关于我母亲的一切》为例

崔 滢 (上海交通大学 媒体与设计学院 上海 200000)

电影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能够展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独特的审美风格与文化品位。亚洲文化和欧洲文化的差异在电影中都有充分体现。本文选取两位极具个性且很有代表性的导演,从镜头语言、故事情节、主题等方面分析影片传递出的对国家与民族的认同。

国族认同;乡土想象;小津安二郎;阿尔莫多瓦

小津安二郎是日本电影的代表人物,其《东京物语》为世界影坛带来全新观感,为观众创造了一个“小津式的日本”。从女性观影者角度,笔者更喜欢他的另一部影片《秋刀鱼的味道》所流露出的情感。而同样讲述女性故事的《关于我母亲的一切》则是西班牙导演阿尔莫多瓦的代表作之一。两位导演的影片都带强烈的个人风格和民族特色,使观众通过影像了解两个民族的文化。两部影片部分情节类似,《秋刀鱼的味道》讲述老父嫁女,《关于我母亲的一切》一片是母亲丧子,两片同样讲述了一个关于“失去”的故事,但导演在情节的安排和主题立意等方面却不尽相同,流露出独特的个人风格和审美风格。本文将着力分析影片折射的国族认同与乡土想象。

首先从影片的整体感受上来讲,小津的影片透露出一股恬淡安逸之感,气韵悠远流长。他的影片少有镜头的运动,固定镜头细致描摹出影片中人物的人生百态。镜头跟随人物移动,而当人物离开了,镜头往往还停留在那里;人物视线到达的地方,镜头就定格在那里,一瞬间的美就这样凝固在了固定的镜头中,一种诗意的镜头美也缓缓流露出来。而人们的生活也这样按部就班地进行,没有戏剧化的情节,没有强烈的冲突,只有家庭的琐事,仿佛家庭之外就是世界的尽头。《秋刀鱼的味道》中尽管“嫁女”从主题上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事件,但相亲的过程却被完全省略。影片在父亲劝说女儿出嫁之后就直接跳到了盛装打扮的新娘,连同观众甚至期望了几分钟的婚礼也完全不在影片的叙事范围内。

小津的镜头语言是根据日本人的特性设定的,日本人坐在榻榻米上交谈、喝酒,镜头也就放在榻榻米上,稍稍仰起的角度拉长了日本人的身形,使之显得颀长优雅,谈吐之间一颦一笑都那样释然。同时,小津的这部影片在色彩上也多灰色,而一旦出现鲜艳的色彩就会让人有眼前一亮之感。

而阿尔莫多瓦一贯是喜欢在影片中使用大片色彩,明亮刺眼却又鲜活有生命力,有时甚至会带来压迫感。虽然同样讲述“失去”的故事,但是阿尔莫多瓦给人的感觉就比小津激烈得多。不似小津的“非戏剧化”,阿尔莫多瓦的影片有强烈的戏剧冲突,节奏明快。丧子之痛来得太突然,随之而来的寻找孩子生父等一系列情节让人有些喘不过气。这些悲剧性的情节许是与西方基督教中“原罪”有关,每个人都需要救赎自己,宽恕别人,曼努埃拉就是在不断的自我救赎中逐渐走出前夫罗拉给她带来的阴影。而小津的影片显示出的是悲凉。由于秋刀鱼是每年秋季上市,秋刀鱼的出现意味着秋天的到来,而嫁了女儿的平山即将面对孤独的老年生活,这种季节与人生悲凉反映了一种心态的悲。

影片中常出现喝酒的镜头,平山与高中好友常聚在一起小酌,偶尔说笑一番。但一向都非常克制的平山终于在女儿出嫁的当晚失态地醉酒了,感伤绵延不绝。当他步履蹒跚地回到家中,镜头一点点滑过客厅、楼梯、窗帘、几案,仿佛女儿还在,又仿佛老人在深深留恋着女儿。平山寂寥的背影在喝完一杯水后颓然坐下,一种克制而难以言说的痛苦弥散开来。而曼努埃拉在失去儿子时候的失声痛哭和之后提到儿子时难以抑制的眼泪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在痛苦中坚强的母亲,多次回忆儿子逝去时的场景,这种痛苦感随着情节的复沓呈现而逐渐增强,与平山隐忍思念女儿有着截然不同的观感,却都让人震撼。

在拍摄内容上,小津以一种第三者的角度来审视全局,体现的皆是日常生活中的场景,人生的心酸与喜悦都在这生活中定格。这种恬淡的生活的本质亦是东方文化的精髓。而阿尔莫多瓦则会以代入的视角来给人以“戏如人生”之感。埃斯特本被车撞倒后,镜头是濒死的埃斯特本的角度,这仿佛在提醒观众:这是一部电影,我们看到的一切都是有距离的。影片的情节设置也有着“戏如人生”之感。曼努埃拉和乌玛作为影片中的《欲望号街车》的女主角,此后的经历竟然与饰演的人物有了重合的人生轨迹。西方戏剧的影响在影片中完全体现了出来。

再从角色的设置上来分析,两部影片的角色都体现了人生的不完整性。在《秋》片中,平山早年丧妻,未出嫁的女儿道子替代了母亲的位置。她打理所有的家事,甚至父亲晚归她也会拿出类似母亲的口吻责备父亲没有提早通知。道子出嫁后,家里又少了主事的人,父亲平山终归还是一个人。而在《关》一片中,丈夫的角色始终都是个空缺,曼努埃拉是,罗莎是,对埃斯特本来说则是父亲角色的缺失。丈夫离开后的曼努埃拉,儿子替代了父亲的角色,而儿子发生意外去世后,又有小埃斯特本来替代。相对小津的人生终将孤独,阿尔莫多瓦则是在痛苦中有希望。东方父系社会和西方独立女性的两种文化在电影中交织碰撞。

两部影片还有一个关于“死亡”的共同主题。小津在面对死亡这件事时总是泰然自若。酒家老板娘问掘井先生怎么没来?河合和平山在那里认真地演起来,说掘井因为续弦的事而体力不支过世了。如此轻松地谈论死亡可以说是小津本人洞穿了世事,看淡了生死。除了这段关于死亡的谈话外,你几乎看不到其他有关死亡的痕迹出现在小津这部影片中,但是伴随老人孤独感而来的越来越强烈的死亡的预言让观众一直沉浸在这种轻薄却挥散不去的死亡的阴霾中。相较而言,《关》一片的死亡冲击力则大得多。影片开场就是一组医疗设施、不断打印僵直曲线的脑电图,展现了第一个也是最直接的死亡图景,作为整部“交响”的引子,预示了死亡与再生的矛盾主题。很快,第二个死亡场景就出现了——埃斯特本的车祸现场。而当曼努埃拉的新生活逐渐走上正轨的时候,她却又不得不面对第三个死亡场景——罗莎的葬礼。死亡的脚步仍将继续,因为她的前夫罗拉因身患恶疾而命不久矣,只是在影片中并未展现。而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曼努埃拉仍然坚强地面对一切,比起小津的表面恬淡内在悲凉而言,阿尔莫多瓦则是表面悲怆而内在坚强。

两部影片对社会问题也提出了自己的质疑。阿尔莫多瓦的这部影片中出现的变性人、吸毒者、艾滋病患者都是当前社会最突出的难以回避的问题,而小津则对战争提出了问题,日本是否该参加二战?这也是工业化和现代文明带来的问题。

从以上的分析来看日本和西班牙的这两位导演可以发现他们在面对女性的态度、对死亡的态度以及对失去等问题上有各自文明带来的独到见解,在他们的影片中都一一体现了出来。日本的内敛静谧和西班牙的奔放绚烂在这两部影片中都可以说到达了一定的境界,是一个向世界展示两种文明的影像之美的方式。

[1]胡平.《秋刀鱼之味》.日常生活的诗性叙事[J]电影文学,2011(15):58-59.

[2]梁宇锋.阿尔莫多瓦电影的叙事镜语——谈《关于我母亲的一切》的画面创作[J]艺术评论,2012(10):151-153.

猜你喜欢
埃拉秋刀鱼埃斯特
比埃拉 拉丁游子
秋刀鱼成日本“国民美食”
米哈埃拉·诺洛茨和美之地图
米哈埃拉·诺洛茨和美之地图
不吃秋刀鱼,过不了秋天
鲜美的深海鱼类(六)
“鱼荒”
最好的奖牌
大毒枭洛埃拉:拉登死后世界头号通缉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