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越剧走进校园

2014-01-28 13:44项锡成金华市婺城区文化馆浙江金华321025
大众文艺 2014年1期
关键词:剧目戏曲年轻人

项锡成 (金华市婺城区文化馆 浙江金华 321025)

让越剧走进校园

项锡成 (金华市婺城区文化馆 浙江金华 321025)

越剧是江南戏曲的奇葩,是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一百多年来,有过艰辛,也有过辉煌。然而,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中,越剧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危机,戏迷的减少、趋于老龄化、年轻人根本不了解自己家乡的地方戏等。本文从学生和校园角度,对越剧传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措施。

越剧;校园;传播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在中国,看戏是一项很享受很时尚的文化娱乐活动。由于那时候可供人们选择的娱乐方式很少,绝大多数都选择看戏。对于老百姓而言,家里有什么喜事,值得庆祝的事,都会请戏班子唱一台戏。这也促使越剧在百姓中流行,在经过老一辈艺术家在四十年代的改革,越剧一跃成为中国第二大剧种。而随着多媒体、流行音乐、电影的出现,娱乐方式的增多,大家渐渐将越剧抛之脑后,现代人接受更多的是新颖、通俗易懂的娱乐方式。

即使越剧如此出名,声音如此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唯美典雅,却很少有年轻人喜爱。在南方很多大学校园众多社团中,很少有戏曲社。浙江省文化厅艺术处原处长周冠均说过:“越剧需要传承和发展。一个剧种要想灭亡,就是不培养人,任何剧种的发展总是依靠年轻人,越剧的发展到了一个新的瓶颈。”作为越剧发源地的年轻人,怎能让家乡这一“瑰宝”退出舞台呢?

有着悠久历史的越剧缘何不能吸引年轻人的眼球?总结原因有如下几方面。

1.娱乐方式的多样

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为人们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娱乐生活。电影、电视、KTV、游乐场的兴起,手机、电脑等的更新换代,各种APP的出现,早已取代了戏曲在现代人心中的地位。就像冬天的百花园,可能只有梅花,游客只能去欣赏这花了;而当春天来临,百花争奇斗艳时,赏花人不会只关注迎春花或者桃花,早已眼花缭乱。

2.越剧剧目的守旧

一台越剧是否赢得观众的喜好,唱腔固然重要,但一尘不变的剧目无法契合观众的现代审美要求,再优秀的演员也无法发挥出他的能力。《梁祝》、《红楼梦》之所以能流传至今,就是迎合了那个时代的审美观。但时代不同,人们的观念也不同,绝大多数的剧目都是停留在原有的基础上或者只是进行简单的改造,创新的剧目很少。不可能让现代人还总是欣赏那些“穷酸书生高中状元,富家小姐私定终生”的俗套情节,这是年轻观众无法容忍的,在很多大学生中,甚至对越剧抱着一种排斥的态度。剧情上脱离了观众感兴趣的人和事,语言上失去通俗的的特色,缺乏时代气息,这样也导致年轻观众与戏曲的疏离。现在一些老观众对新的剧目不能接受,但如果不增加新的剧目,观众永远停留在父辈那一代人,那几十年后,越剧的观众便更加寥寥无几。

3.表演形式的单一

越剧的表演形式主要靠演员唱,戏曲是虚拟的,需要通过演员的舞台变现力来构造一个虚拟的场景,从而向观众讲述一个故事。越剧的节奏太慢,一方面产生一种舒缓的美感,但另一方面又让人觉得冗长乏味,对于时间充裕的老年来说或许是一种享受,但对于生活节奏快的年轻人来说,太过“奢侈”。另外,由于表演形式的单一,越剧所表达的信息量很小,毕竟舞台的空间是有限的,依靠演员的唱念完成信息的传达决定了信息量的有限性。

如何让越剧更亲近年轻人?如何让家乡的年轻人都能对家乡戏有进一步的了解?

1.越剧本身需要改革

任何传统文化要想随着时代得以传承与发展,必须要有所创新,而非一尘不变,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让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越剧首先要在剧目上进行改革,多创作一些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剧目,年轻观众才会容易接受。其次,在原有的基础上,适度打破程序,表演形式加以创新,多从其他角度来展示戏曲的内涵。如昆剧的《司马相如》,就在挖掘人物内心世界,揭示人性弱点和人格冲突上下了功夫,从而吸引了不少年轻人。最重要的,在改革创新的过程中,要保证越剧的质量,不能一味追求标新立异而失去其精髓。

2.讲究宣传推广的技巧

年轻人不了解越剧,很大程度上是它的宣传力度不大,或者说虽然宣传声势大,针对性却很小。文化厅所做的一些推广活动,也只是在城市的广场、剧院,面对的观众很广,没有针对性。针对年轻人的推广可以从校园开始,比如中国戏曲界代表人物罗怀臻将他创作的甬剧《典妻》在宁波大学进行推广时,第一次免费,但观众寥寥无几;第二次将戏交给大学生自己运作,各种专业的学生发挥本专业的特长,反而有意想不到的结果。另外,可以在学校创立越剧社,聘请专业的指导老师,编排越剧并登台演出,激发并利用学生的参与热情。让越剧走进大学校园,需要地方政府和学校的通力合作,更需要学校与学生的沟通。

3.灵活多样的越剧教育模式

在西方很多国家,戏曲是培养学生人文修养的基础课程。但在我国普通高校中,到大学后除了文学专业的学生还会学习语文,其他专业几乎把文学丢弃,更不用说戏曲了。在,美国,很多院校都有自己独立的戏曲系,学生毕业后并不一定从事戏曲行业,但戏曲是他们的必修课程。我认为,我国也可以效仿该做法,可以在江南院校中开设戏曲课程,在某种程度上实现越剧的普及,为越剧输送新鲜的血液。当然,这需要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

总而言之,让越剧走进校园必定不能在一朝一夕就实现,这不仅需要越剧本身改革,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力量。希望有朝一日,我们的学生都能出口成“剧”。

[1]钱法成.中国越剧[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2]张凤云.品读中国戏曲[M].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2005.

项锡成,男,19 58年1月出生,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文化馆,助理馆员。

猜你喜欢
剧目戏曲年轻人
《戏曲研究》稿约
戏曲从哪里来
为什么年轻人一团建就想离职?
《广西戏曲》
当代年轻人有多惜命
五大卫视2020年待播剧目预览
文华大奖”获奖剧目
年轻人如何理财
优秀剧目进校园
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