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莲 仇士华 张君 郭物
摘 要:拜城多岗墓地是新疆西部发现的墓葬数量较多的墓葬群之一,墓葬情况复杂,葬俗葬式多样,是早期铁器时代的研究资料。本文对于采集到的该墓地41具人骨进行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探讨多岗居民的饮食状况;并结合墓葬类型、随葬品种类,男女性别以及考古学分期等对不同条件人们的食物差别进行考察,为该区域早期铁器时代居民的饮食结构研究提供依据。
分析结果显示,多岗居民δ15N平均值为12.56‰,表明食物中有较多的肉类;而δ13C分析平均值为-14.77‰,相应植物类食物中C4类植物为40%左右。参考周边遗址的出土遗存,其C4类植物应为粟或黍。
关键词: 拜城多岗墓地; 人骨δ13C、δ15N分析; 饮食结构; 早期铁器时代
拜城多岗墓地是新疆西部发现的墓葬数量较多的墓葬群之一,墓葬情况复杂,葬俗葬式多样,是早期铁器时代难得的研究资料。本文对于采集到的该墓地41具人骨进行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探讨多岗居民的饮食状况;并结合墓葬类型、随葬品种类,男女性别以及考古学分期等对不同墓葬条件人们的食物差别进行考察,为该区域早期铁器时代居民的饮食结构研究提供依据。
分析结果显示,多岗居民δ15N分析值较高,其平均值为12.56‰,表明食物中有较多的肉类;而δ13C分析平均值为-14.77‰,相应植物类食物中C4类植物为40%左右。
一、 引 言
新疆居民过去的饮食结构,一直为考古界、史学界等所关注。但由于新疆气候条件复杂,人员流动性大,加之历史上又为多民族聚居区,给这一问题的探讨带来困难。上世纪陆续开展的考古工作,特别是70年代开始大量遗迹遗物的发现为食物研究工作的开展创造了条件。比如1979年在孔雀河古墓沟墓地发现了随葬的小麦①,1979年在和硕新塔拉遗址出土了石磨盘,石镰等农具还有彩陶及麦、粟等②。后又在哈密五堡出土麦草,糜饼③,这使我们对于晚期青铜时代以及早期铁器时代新疆人的食物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更为具体的情况,比如其主食怎样,食肉的情况又如何,则由于发现的遗存数量有限,难以推测。
上世纪80年代在我国开始出现的人骨碳同位素分析研究④,有助于对于上述问题的探讨。该方法通过人骨中碳稳定同位素的比值(δ13C)来探讨先民食物中的小米类和稻或麦类的食用情况。依据植物最初生成时不同光合作用途径的划分,小米类,即粟或黍,也被称为C4类植物,和稻或麦类,也被称为C3类植物,这两类植物的δ13C比值范围不同,当人类长期食用某一类植物时,人骨中就会有对应的δ13C比值,据此分析可以了解人们的食物状况。
本世纪初在国内开展的人骨氮稳定同位素的分析⑤,为古人食物中肉类食物多少的探讨提供了方法。人骨中氮稳定同位素的比值(δ15N)反映的是食肉或鱼的多少,蛋白的摄入情况,δ15N值越高,则表明食肉或鱼的程度越高,营养级越高。由植物—食草动物—食肉动物,食物链每高一级,δ15N值增加约3‰~5‰。δ13C和δ15N分析相结合,可以区分出样品出自一般旱作农业区、牧区,还是河海边。因而,人骨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目前已成为古人类食物研究的主要方法。人骨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通过与遗址考古背景相结合不仅使许多年代久远遗址的先民食物状况公诸于世,而且也在研究方法上弥补了以往仅是靠遗迹遗物对人们食用的食物进行推论的传统研究之不足,来自食用者本身的直接信息,使得研究结果更为清晰而具体。
本文拟通过应用人骨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方法结合墓葬背景等考古发掘信息,对于新疆拜城多岗墓地出土人骨进行分析,以探讨该墓地先民的食物状况,并结合进行不同墓葬背景条件下人们食物之间的差别,为考古学关于新疆早期铁器时代人类饮食研究以及相关研究提供依据。
二、 材料、方法与结果
分析样品为新疆多岗墓地位出土人骨41具,样品预处理按照骨样品制备程序⑥进行胶原提取——明胶制备,经冷冻干燥后进行质谱分析。样品预处理和明胶制备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碳十四实验室完成,质谱分析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质谱分析实验室完成。所用仪器为Thermo Finnigan 公司的DELTA-plus, 碳、氮测量所用标准物质分别为USGS-24和IAEA-N1.
分析结果见表一。由表一中的数据结果,除了2个样品数据有偏离,其余39个样品的C/N均处于2.9~3.6以内,表明骨样品骨胶原提取可满足测试要求,测试结果有效。
三、 分析讨论
1. 遗址背景
多岗墓地位于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拜城县亚吐尔乡都干买里村。199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新疆队与阿克苏地区博物馆和拜城县文管所发掘了多岗墓地100座墓葬。墓地主要分为两个大区,其中西部I号墓区数量少,规格较高的墓葬占多数;中部II号墓区是墓地主体,墓葬数量较多;东部III区比较零星的封堆,发掘的部分为魏晋时期遗存。
多岗墓地大部分墓葬为圆丘封堆竖穴墓,依据其封堆直径分大、中、小三类。直径9米以上为大型墓,9~5米为中型墓,5米以下为小型墓。从墓葬形制分,有椭圆形、甲字形、鞋底形双室墓等。埋葬习俗有一次葬和二次葬,葬式有侧身屈肢葬、仰身屈肢葬、俯上身屈下肢葬和仰身直肢葬等。按照墓葬中人骨个体的数量,又分单人葬、双人葬、多人葬等。出土器物主要为陶器,也有少量金属小件、骨器、石器、木器等。
发掘者认为,该墓地的文化面貌和轮台群巴克墓地、拜城克孜尔墓地比较接近,应当属于同一个文化,因此可以称为“群巴克文化”。绝大部分为公元前1千纪前半期的墓葬(公元前900~前500)。
本文所分析的样品涉及20座墓葬,其背景情况见表二。
2. 多岗居民饮食状况的考察
δ13C分析基本可以反映人们的植物类食物情况,这里先看一下其分析结果。39具人骨的δ13C平均值为-14.77‰,换算成C4类植物百分比⑦为40.23%。表明人们食物中C4类植物比例大致在40%左右,而相应的C3类植物约占50%以上。同周边地区出土遗物相比较,可知C4类植物应为粟或黍,而C3类植物应属麦类。δ15N分析显示,所分析的人骨个体分析平均值为12.56‰,表明人们的食物中肉类食物所占比例相对较高(图一)。
多岗墓地人们的饮食状况,首先应该同当地的气候环境因素相关。拜城多岗地处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为沙漠周缘的块块小绿洲地带⑧,具有一定的牧养环境和种植条件。而且考古调查以及发掘工作显示,在晚期青铜时代及早期铁器时代,拜城及其周边有群巴克墓地,克孜尔墓地,哈拉墩遗址,喀拉玉尔衮遗址,以及察吾呼沟墓地等;稍晚期,在库车、新和⑨,并沿轮台—焉耆一带汉—唐前后的遗址、古城更是不胜枚举⑩,且据关于汉—唐文献资料的记载中,也可以看到如早在公元前已出现的轮台、乌垒,以及汉唐时期的焉耆等诸国。这些均反映了公元前后较长一个时期中这一带可能的生存条件及自然环境状况。
再结合看一下多岗墓地出土器物的情况。随葬物中主要的器物为带流杯,带流釜,圆口釜,深、浅腹钵,化妆棒,料珠,铜针、铜刀、铜饰件等小件器物、砺石,个别的还发现了铜马衔等;随葬牛、羊骨也较多见,其中有两座墓葬中发现了随葬的粮食。由出土器物的种类、器形等,再加之牛、羊等骨骼来看,游牧的特征比较明显。从随葬器物来看,典型的农具并不是太多见,但是有个别墓葬有随葬粮食的,所以,生业活动中有可能也会有农耕的成分。关于这一点,还可结合与之基本属于同一种文化类型的群巴克墓地、克孜尔墓地出土情况进行比较。
群巴克墓地位于多岗东面的轮台县,1985年~1987年间共发掘墓葬56座11。出土器物有陶器、铜器、石器、骨器、还有铁器等。其中包括陶制带流罐、单、双耳罐,单耳钵、杯,纺轮;铜制刀、戈、镞,纺轮;铁制刀、镰;骨制镞、纺轮等。而且还发现石磨盘以及小麦粒12。克孜尔墓地位于拜城县克孜尔乡克孜尔吐尔,分布于克孜尔水库西岸戈壁的台地上,约200余座,1990~1992年期间发掘160座13。出土器物中陶器较多,有带流釜、罐、钵、壶、盆等。还出土有铜器,如,刀、斧、锥等,石器如砺石、化妆棒、石镰等。
由这两个墓地出土遗物来看,其中既有典型的牧人所用生活器物,也有农业用生产工具,因而推测此处的先民应该是兼营牧业和农业的,由这一点看,多岗墓地先民或许也应有一定比例的农耕生产活动。
关于新疆地区居民的食物研究,除了已发现的动植物遗存外,也有一些墓地人骨进行了碳氮稳定同位素的分析,可以与多岗墓地人骨分析结果进行一下比较。比如哈密的焉不拉克墓地人骨的分析14。焉不拉克墓地属周代,位于哈密市西北约60公里的三堡乡西北,1986年进行发掘15,共发掘墓葬76座,出土器物有陶器、铜器、石器、骨器、木器、铁器、金器以及毛织品等。据发掘者依据出土器物以及其附近周边墓地出土小米饼和青稞穗壳等的分析,认为该墓地先民农牧兼营。而通过对于该墓地出土人骨的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发现其δ13C平均值为-14‰上下,也即C4类植物为40%左右,相应的C3类植物超过50%。比照周边出土的植物遗存,其C4类植物和C3类植物分别应为小米类和青稞等麦类。人骨δ15N分析显示,其平均值为13.8‰左右,表明其食物中肉类食物的比例较高。另一案例,地处东天山北麓的巴里坤地区的东黑沟遗址,是一处典型的具游牧文化特征的大型聚落遗址。该遗址出土人骨的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其δ15N分析值集中于12‰~13‰上下,表明当地居民食物中的肉类食物的比例也较高16。而δ13C基本处于-18‰上下,表明C3类植物类植物为70%以上。依据周边遗址出土农作物的情况推测,居民食物中植物类食物为麦类的比例较高。再如,据考古学研究,畜牧业特征比较明显的属于四坝文化的甘肃玉门火烧沟遗址17,人骨分析也显示了其食物中C3类植物和C4类植物均占有较明显的比例,C4类植物比例略高于50%,相应C3类植物为40%多,表明粟和麦类均为火烧沟人的主要植物类食物。而与肉类食物相关的δ15N分析值为12‰上下,表明食物中肉类较多18。
上述几处墓地中人骨分析结果显示,畜牧业特征较明显的区域,人们肉类食物食用均较多,其δ15N分析值也明显较高。在植物类食物的食用上,不仅食用C4类植物,而C3类植物也有明显比例的情况也比较多见,这些均同中原地区,黄河流域等以C4类植物为主食的区域形成明显对照19。
3. 依据墓葬背景条件的比较
由于该墓地墓葬虽然在其上有封堆,下为土坑竖穴的部分大致一致,但其余结构方面仍存在多样性,葬俗、葬式也有不同,发掘者认为这有可能源于不同的文化,或受不同文化因素的影响,希望能通过人骨稳定同位素的食物分析,尝试进行探讨。
在结构或葬式等方面的不同与差别,本应作为多因素来处理,但考虑到所分析的墓葬数量有限,人骨个体数有限,且有些墓葬由于被扰,本身随葬品等情况也比较模糊,此处仅能选取少数条件进行简略分析。
① 有无石围或积石以及有无棚木
对于20座墓葬中其墓葬条件有无石围或积石的以及有无棚木的进行了比较,其结果见表三。
有无石围或积石
即在封堆下墓口处砌一圈石围,或在墓口附近积有石块。通过比较发现,有石围的墓葬较少,且具有石围和具有积石墓葬数值差别不大,此处将具有石围和具有积石的条件一同考虑。所分析的墓葬中有石围或积石的墓葬有8座,M101(1),108(2),109(2),206(1),209(2),216(1),229(3),235(2),253(1),共15个个体。由于墓葬数量有限,且墓葬类型的比较没有发现明显的差别(见表四),因此这里的比较不再考虑类型。无石围或积石的墓葬有9座,M107(1),201(2),213(4),221(4),227(1),248(1),254(2),266(1),277(2)。共18个个体。将不同条件墓葬个体按分期分别计算其平均值(所分析墓葬中有个别殉人及未成年者均未列入比较,除后面年龄因素的比较外,其余同。)列入表三。
有无棚木
即在封堆下墓顶部是否搭棚木。分析的墓葬中有棚木的墓葬有16座,M101(1),107(1),108(2),109(2),201(2),206(1),213(4),216(1),221(4),227(1),229(3),235(2),248(1),253(1),254(2),266(1)。共29个个体。
无棚木的有2座。M209(2),277(2),共4个个体。按分期分别计算其平均值列入表三。
由表三,先看一下不同条件各自随分期的变化情况。有石围或积石,其δ15N分析从一期到四期,分期之间最大差别者为二期晚和四期,前者高于后者0.8‰,而其δ13C分析從一期到四期,分期之间最大差别者为二期晚和三期晚,其绝对值前者低于后者0.67‰。无石围或积石,δ15N分析,分期之间最大差别者为一期和二期晚,前者低于后者1.0‰;δ13C分析,最大差别者为一期和二期早,其绝对值前者低于后者1.53‰。两者相比,无石围或积石随分期的变化略大于有石围或积石。同一分期中两种条件的比较可以看出,相差相对较明显者为二期晚的δ13C分析值,无石围或积石δ13C绝对值高于有石围或积石1.26‰。
再看有无棚木的情况。有棚木,δ15N分析,分期之间最大差别者为一期和二期早,前者低于后者0.81‰;δ13C分析,分期之间最大差别者为二期早和二期晚,其绝对值前者低于后者1.68‰。
有无棚木可比较的仅是在二期晚,差别相对明显的是δ13C,无棚木δ13C绝对值高于有棚木1.23‰。
② 不同墓葬类型之间的比较
墓葬中大型墓(包括特大型墓葬)有7座,为M107(1),M109(2),M101(1),M108(2),M201(2),M206(1),M229(3),共12个个体。
中型墓8座,M209(2),M213(4),M216(1),M221(4),M227(1),M235(2),M254(2),M277(2),共18个个体。
小型墓2座,M248(1),M253(1),共2个个体。
将不同类型墓葬个体按照分期分别计算其平均值列入表四。
由表四,先看一下不同类型墓葬各自从一期到四期的变化情况。大型墓葬各分期之间最大差别者,δ15N分析为一期和三期晚,前者低于后者0.59‰;δ13C分析,分期之间最大差别者为二期晚和三期晚,其绝对值前者低于后者0.92‰。中型墓葬各分期之间最大差别者,δ15N分析为一期和二期晚,前者低于后者0.85‰;δ13C分析,最大差别者为二期早和四期,其绝对值前者高于后者1.57‰。小型墓葬二期晚和三期晚的差值,δ15N分析前者低于后者0.80‰;δ13C分析其绝对值前者低于后者0.71‰。
同一分期中差别相对较明显的为二期晚的中型墓葬其δ13C分析值分别高于大型墓1.1‰和小型墓葬近1.4‰,以及三期晚小型墓葬其δ15N分析值分别高于大型墓1.2‰和中型墓葬近1.5‰。
③ 男女性别之间的比较
所分析的20座墓葬中能分辨出的男性和女性个体分别为16和14个。男性的墓葬分布为M216(1),M201(1),M254(1),M209(1),M206(1),M277(1),M108(1),M 253(1),M229(1),M213(1),M235(2),M109(1),M221(2) M101(1)。女性的墓葬分布为M201(1),M254(1),M209(1),M248(1),M229(2),M213(3),M227(1),M266(1),M109(1),M221(2)。
将男女个体按分期分别计算其平均值列入表五。
由表五,先看一下男性和女性各自由早到晚随时间的变化。男性分期之间最大差别者δ15N分析为一期和二期晚,前者低于后者0.74‰;δ13C分析最大差别者为二期早和四期,其绝对值前者高于后者1.57‰。女性分期之间δ15N分析最大差别者为一期和二期晚,前者低于后者1.19‰;δ13C分析最大差别者为二期早和二期晚,其绝对值前者高于后者1.49‰。男女之间的差别,相对较为明显者为二期晚δ13C分析值男性绝对值较之女性高0.88‰。
④ 不同分区之间的比较
I号区有4座墓葬,M101(1),M107(1),M108(2),M109(2),共6个个体。
II号区有14座墓葬,M201(2),M216(1),,M254(2),M206(1),M209(2),M277(2),,M227(1),M229(3),M253(1),M266(1),M213(4),,M221(4),M235(2),M248(1),共27个个体。
将不同分区的墓葬按照分期分别计算其平均值列入表六。
由表六,I号区分期之间最大差值δ15N为0.75‰,δ13C为0.5‰。II号区分期之间最大差值δ15N为0.90‰,δ13C为1.61‰。两区之间差别较大者,δ15N分析,在三期晚I号区高于II号区0.38‰;δ13C分析,在四期其绝对值I号区高于II号区0.8‰。
另外,这里还做了只考虑分期,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比较。这样的比较显示,二期和三期其分析值绝对值略高于一期和四期。δ15N最大差别者为一期和二期晚,前者低于后者0.91‰;δ13C分析最大差别者为一期和二期早,其绝对值前者低于后者1.34‰。
由上述不同条件下的比较可见,由于有的比较值来自的样本数量有限,因而其中虽有些相对稍明显的差别,如分期之间δ15N分析一期略低,二期略高,δ13C分析其绝对值也呈一期略低,二期略高的趋势。当然,其中不应排除个体差异因素,但同样也不能排除由于可能的文化、环境适应策略等的差异所导致的差别。然而其结论性的认识仍难以得出,有待于今后积累资料作进一步的分析。
⑤ 墓向及葬式的筛选比较
考古学墓葬背景资料中还提供了墓葬朝向以及葬俗葬式等信息,据此也作了分析考察。在该墓地中,墓葬的朝向大致有西向、西北向、东向等。经过观察发现,大致为西向的占多数。墓葬中的葬俗葬式主要有头西仰身直肢,头东仰身直肢,头西侧身屈肢,头东侧身屈肢等。通过考察发现,头西,侧身屈肢的占多数。而且发现,墓葬大致西向同时葬式为头西,侧身屈肢的在所发掘墓葬中占墓葬朝向和葬式均清楚墓葬的50%以上。为此,将墓葬西向同时葬式为头西,侧身屈肢的作为筛选条件筛选出同类的墓葬,然后再附加上分期条件,对有无石围、棚木、规格大小、男女性别、分区等进行不同条件下δ13C、δ15N分析值的考察。经过筛选后的结果同先前的相比似略有差别,但不甚明显,这有可能同个体数相对较少而影响了统计效果有关。为此,将筛选后的墓葬仅按照分期作大致考察。
筛选出的墓葬13座,为M216(1),M254(2),M206(1),M277(2),M248(1),M108(2),M107(1),M213(4),M229(3),M253(1),M101(1),M109(2),M221(4),共25个个体,占可讨论个体的76%。
將筛选出的个体平均值与未经筛选个体平均值一同列入表七作比较。
由表七,筛选前,分期之间其最大差别者δ15N分析为一期和二期晚,前者低于后者0.9‰;δ13C分析为一期和二期早,其绝对值前者低于后者1.34‰。筛选后,分期之间其最大差别者δ15N分析为一期和二期早,前者低于后者0.64‰;δ13C分析为二期早和四期,其绝对值前者高于后者1.12‰。筛选之后的差值略小于筛选之前。
将表七中筛选前和筛选后的结果分别做相关性考察进行比较,见图二和图三。得到图二中数据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706,图三中数据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726。两者比较显示,后者的相关性略高于前者。
两者比较可以看出,经过墓向和葬式条件筛选的,其相关性稍好一些,表明这一因素对于分析数值的有序程度具有一定的影响。
⑥ 不同年龄个体之间的比较
按照年龄组考察其δ13C、δ15N分析结果。为了使分析结果直观、易比较,这里将δ13C分析值转换为C4类植物百分比平均值列入表八中,并作入图四。
比较结果见图四。
由于每一年龄组的个体数有限,这里的分析仅是大致的。由图四,随年龄组的变化无论是δ15N分析值还是C4类植物百分比平均值似存在几个起伏。δ15N分析值的几个高点大致是在4~5岁,20岁左右,25岁左右,40~50岁左右,以及成年组。C4类植物百分比平均值的几个高点则大致在20岁左右,25岁左右,以及老年组。
就δ15N分析结果与C4类植物百分比平均值之间的相关性而言,似在20岁组之后的较大年龄组一侧其正相关趋势较之之前的较小年龄一侧明显。
四、 几点初步认识
1. 多岗人的饮食特点
由图一可以看出,多岗人的δ15N值普遍较高,表明食物中肉类的比例应该较高,而这也同墓葬中多有羊骨、牛骨等随葬的情况相吻合。这样的随葬习俗,不仅是多岗墓地,实际新疆地区青铜时代、铁器时代等的许多墓葬中都有发现,具有一定的区域特征,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一区域中人们的食物特点。除此之外,较高的δ15N值或许还同食用乳制品有关。因为据研究,欧亚草原在大约公元前15~13世纪的青铜文化晚期人们就食用乳制品,并认为肉乳结合的食物结构使得食物来源较之单食用肉类更加稳定20。这是因为乳制品较之鲜奶容易保存,易于长期食用。而在新疆偏东部孔雀河下游的小河墓地21,距今3600年的奶酪食品目前也已得到证明22。
多岗人的δ15N分析值一般集中在12‰~14‰之间,依据食物链级差一般为3‰~5‰的情况看23,若按照食草动物的δ15N分析值大致为5‰~7‰左右来考虑的话24,多岗人的δ15N分析值与食草动物δ15N分析值之间的差别明显高于一个级差,由此推断多岗人肉类食物中不仅有食草类动物,可能还会有一定比例的食肉类动物,这应该同一定的狩猎活动相对应。从位于塔里木盆地南缘的且末扎滚鲁克二号墓地,以及民丰尼雅遗址发现的木弓、木箭等可以看出这一带居民生产中,存在一定的狩猎、射猎业。另外,小河墓地出土遗骸脚上的猞猁皮制的皮靴,头上插有水禽羽毛的毡帽,也表明了此处的游牧民族狩猎、射猎活动的经常性、普遍性25。并显示出猎物中除了食肉的兽,可能还会有鸟类。鸟类食用小昆虫,若人类食用鸟类,会对人类的营养级有一定的提升作用。
多岗人的植物类食物,由表一中的分析数据及多岗周边的植物类遗存看,其中有40%的C4类植物,这主要应来自人们食用了粟或黍,而60%左右的C3类植物则应为两种食用方式的综合结果。参照其δ15N分析结果,相比较中原的旱作农业区域,畜牧业区域所分析人骨个体中植物类食物,不仅应来自食用者的直接食用,还有所食用肉类食物的食物链作用,特别是其中C3类植物组分。由于自然植被中C3类植物的比例较高,牧草中C3类植物应占多数,这使得畜类食物中有较高比例的C3类植物,因而会对人体δ13C值产生作用。至于C3类植物中农作物的种类,早在公元前一千多年,在河西走廊的东灰山26,新疆的哈密等遗址发现的农作物中就有小麦,青稞等,而人骨分析的青铜文化的甘肃玉门火烧沟、卡约文化的青海大通上孙家等遗址人们的食物中C3类植物已有50%以上的比例27。按照麦类西来的说法,在多岗墓地所处时段中,这些应该同粟或黍一样成为当时人们的主要粮食种类。
对于新疆比较典型的游牧民族食物的研究中,比较关注的是人们食物中的植物类食物的比例情况,这也涉及到是否有农耕存在的可能。通过考古学对于墓葬出土遗物的观察,认为一些区域中发现了石镰,石磨盘28,以及器物中的平底器类型29等,这意味着有可能的农耕;而体质人类学家也在多处墓葬人骨的研究中观察到一般被认为是同食用较多的碳水化合物相关的龋齿的发生也比较明显30;而且由于发现的许多墓地均规模较大,且排列有序等31,显示出明显的定居特征,由此推测有可能的农耕的存在。本文通过对于食用者的直接分析,显示植物类食物中40%左右的粟或黍,以及部分青稞、小麦应该来自直接食用,而且其植物种类比例的大致固定,这样的结果可以有利于与龋齿类症状的发生相对应(据体质人类学家对于多岗墓地出土人骨的检测,龋齿的发生率为5%),并对农业是否存在的问题也有一定的参照性。
2. 与墓葬背景条件比较相关的问题
① 关于墓葬有无石围以及棚木等条件的比较
通过对于墓葬中有石围和无石围,有棚木和无棚木的比较发现(表三),有和无两者之间的δ13C、δ15N分析值并没有明显差别,似乎表明尽管在此处有可能存在不同文化因素,或受到不同文化的影响,但在食物的获取或利用上,更多地是受当地资源环境的制约。当然,在趋同的总趋势下,细微差别的存在也不可否认。比如对于其中墓葬的朝向和葬式条件的筛选的比较结果可以发现,这种墓葬的大致的西向和墓葬中头西,侧身屈肢葬式所代表的文化因素有可能在其食物特征上也有一定体现。
② 关于墓葬大、中、小型条件的比较
通过对于大(包括特大)、中、小型墓葬的比较发现(表四),虽然墓葬封堆的大小明显不同,但墓主人在其δ13C、δ15N分析值上差别不明显,这意味着在其大致的主食和食肉状况上没有发现明显的差别。而在表四中显示的似乎小型墓葬δ15N值有略高的趋势,应该是与个体数有限有关,因而其他各种墓葬条件没有再附加上进行比较。追溯表二中的小型墓葬可以发现,其中M253其墓葬中人骨头南向,同其他大多数墓葬中的大致西向有差别,有可能会导致食物上的略微的差别。
按照考古学研究,大中小型墓葬显示的是不同的等级,多岗墓地不同等级墓葬人群之间食物差别不明显,这一点同中原一带明显不同。
先前分析过的比如商末—周初的前掌大墓地32,人骨个体的δ15N分析值从较低的7‰左右到接近12‰。再如殷墟墓葬中人骨δ15N分析值33,最低的也只有6‰左右。再比如,庙底沟文化时期的西坡墓地34,人骨个体之间δ15N分析值也是从较低的7‰左右到较高的12‰左右。这些遗址或墓地人骨δ15N分析值之间的差值大约在5‰左右。而在多岗墓地,人骨δ15N分析值从高于11‰到14‰左右,主要是集中在12‰~13‰附近。实际这一现象不仅出现在多岗,在所分析的新疆地区的其它遗址中,比如巴里坤的东黑沟遗址,其人骨分析值处于12.3‰~14.3‰之间;巴里坤的黑沟梁墓地,其人骨分析值处于12.6‰~13.5‰之间35,差别均比较小。还有,比如昆仑山麓的和田流水墓地,也有同类现象。由此看来,两者之间这样的差别显示的似乎是比较典型的牧区同一般旱作农业区之间的不同的区域特点。
在中原一带,一般较大型墓葬、随葬品数量较多、品质较优的,被认为属于较高等级的人群,其δ15N分析值一般较之墓葬相对较小,随葬品较少且品质较低劣的人群的分析值高。这种人群δ15N分析值同墓葬等级之间的大致对应与比较,已逐渐在社会阶层分析中发挥作用。而多岗墓地不同类型墓葬人群的δ15N分析值的趋同,表明大致的食肉程度没有明显差别,因而通过食物所体现的阶层差别也就不像中原一带那么明显。这同墓葬中随葬品的情况也比较吻合,尽管不同规格的墓葬随葬品在其数量和质量上存在一定的差别,比如大型墓M101,虽被扰动仍发现有深腹钵、带扳耳的釜等5件器物;特大型墓M109,也已被扰,但仍发现玛瑙、海贝、铜环等各种项饰,以及陶壶、钵、釜、木纺轮等器物10余件。其中不仅有石器,陶器、骨器,还有小件铜器等,而小墓有的只有零星小陶罐,有的甚至没有任何器物。但这种差别还是难以同中原一带不同层次人群随葬品的较大差别相比较。当然,这其中也存在各自区域、不同文化丧葬理念上的差别。因为有些学者认为,墓葬中随葬的主要仅为墓主人随身所用之物36。实际这一问题目前也是一重要的关注点,人骨食物方面的分析,也可以为此研究提供一定的参照。
③ 关于墓葬分区的比较
依据发掘者对于多岗墓地分区的考察,发现在所分出的I区和II区中,规格较高的墓葬在I区占多数。由其分析结果比较可见(表六),虽居于不同的区域,但两个区域中的分析结果没有明显差别,表明居于不同区域的人群之间,其食物上的差别不明显。由于处于I区的基本均为较大型墓葬,II区则中小型墓葬多,这实际同前面不同规格墓葬的比较是类似的。
尽管分区间在食物上的差别不甚明显,但通过分期比较可以看出,墓区的使用并非是按照其早晚来排序的,而是可能在相同的时段中两处墓区均在使用。这似乎意味着虽然由人骨δ13C、δ15N分析角度上并未看出不同规格的墓葬存在明显食物上的差别,但实际的阶层、等级依然存在,各自形成自己的群体圈。他们生前处于不同的阶层,死后也分处各自的墓地,这似乎也同有学者提出的贵族、平民等的看法相对应37。
④ 关于男女性别之间的比较
据研究,青铜时代晚期、早期铁器时代欧亚草原社会生活中已有一定的社会分工,一般男性从事放牧,女性则从事纺织等手工业生产38。由察吾乎沟墓葬的考察可以看出,马具、环首刀等多出于男性身边,纺轮则多发现于女性身旁39。而在多岗,由其随葬品的状况,也显示出这一特点。且化妆棒,串珠,眉黛等这类女性用品同纺轮共出的现象比较普遍,显示了女性的专用特征,如大型墓M109,M206,中型墓M254,M266等。尽管存在一定的社会分工,但通过人骨δ13C、δ15N所显示的饮食状况上却没有发现明显的差别(表五)。这也在一定层面上反映了此时这一区域中男女之间在食物享用上并不是同劳动分工相关联的。
⑤ 关于墓向和葬式筛选前后的比较
由表七以及图二、图三显示的结果,表明经过墓向和葬式筛选后墓葬人骨个体随分期其δ13C和δ15N的关系更为有序,由此显示人们的食物状况很可能还是受到了不同文化因素的影响,只不过其影响程度较小。
⑥ 关于各年龄组之间的比较
其中较为明显的是其中的一例幼童个体。该幼童出自 M277,年龄4~5岁,由其分析结果,δ15N分析值为14‰,明显高于同墓葬中成人的分析值(12.96‰),也是该墓地所分析个体中数值最高者。据先前对于幼童所做的分析显示,其δ15N分析值一般高于同葬的成年人,这应该同哺乳喂养有关。但考虑到该墓葬中的幼童年龄4~5岁,因而也可能由于受到专门的照顾而食用了较多的食肉类动物肉食所致。
3. 其它相关问题
① 关于墓地中殉人
多岗墓地有的墓葬中在其墓室上面所搭盖的棚木上发现有人骨,实际这种现象在其他墓地也有发现。据考古学分析,棚木上的人骨应该为随葬殉人的遗骸40。多岗墓地所分析的墓葬中比如M220,M227,M266属此列。M220中为一老年男性,M227中为一30岁左右女性,M266中为一男性成年人。前两者的葬式没有清楚的描述,最后一位“双手上举,交于颌下”。这些殉人是些什么人,他们又来自哪里,值得探究。
先看一下三个人骨个体的分析结果,M220中的(SP3054):δ13C,-12.86‰(C4类植物55%),δ15N,12.55‰;M227中的(SP3062):δ13C,-14.01‰(C4类植物46%),δ15N,12.35‰。M266中的(SP3078):δ13C,-14.04‰(C4类植物46%),δ15N,13.34‰。将三者的δ15N分析值同墓地人骨分析值相比发现,前两者均接近墓地人骨平均值12.56‰,而最后一位高于平均值。M227和M266中除了殉人外,还分析了墓主人。M227中,一位(SP3063)δ15N分析值为12.08‰,另一位(SP3064)分析值为12.38‰。该墓殉人与之相比,并不比其墓主人的分析值低。M266中的墓主人(SP3077)分析值为13.62‰,该墓殉人的与之相比,也不存在明显差别。由此初步推断,殉人的食肉程度并不低,因而其生活状况并不比其主人差。当然,由前面的讨论可知,一般旱作农业区同牧区之间食物特征明显不同,所以墓主人同其殉人之间的差别也难免会受到这种区域特征的影响,不能完全以中原地区的模式来考虑,但主人同其殉人之间可能的差别也不能完全排除。由分析结果的比较可以发现,似乎这里的殉人同中原地区墓葬中所发现的殉人的概念之间有一定的差别,比如前掌大墓地墓主人同其殉人之间的关系,殷墟墓葬墓主人同其殉人的关系等,普遍的情况是墓主人较之其殉人的食肉程度明显较高。与之相比,这里的殉人感觉更类似于殷墟墓葬中所发现的牲人。因为据文献研究,殉人往往是服侍于其主人左右的侍从,护卫等。墓主人过世时,这些人有许多是自愿从死的。而牲人则往往是下等的奴隶或战俘,在墓主人下葬时临时被抓来杀戮进行祭祀的41。其中下等奴隶的食物状况一般明显较差,而战俘则不尽然。由此推测这里的殉人实际可能为牲人,有可能是争斗中的被俘者。这里还可以再结合其δ13C的分析,M220中的(SP3054)δ13C为-12.86‰,也即其食物中C4类植物约占55%,与所分析墓葬人骨个体平均值,-14.77‰,也即食物中C4类植物百分比约为40.23%相比,明显高于该墓地人骨个体近15%。 M227中的殉人(SP3062)的δ13C为-14.01‰, C4类植物百分比约为46%,比之人骨个体平均值略高,只有接近6%,但她同该墓葬中墓主人食物中植物类食物的百分比较高者(SP3063,C4类植物百分比约为38%)相比,也存在一定的差别。M266中,殉人比之墓主人C4类植物百分高出14%。这些均有理由认为,棚木上的人来自于同属于具有牧区特征的其它区域的可能性较大。
② 关于墓地中的二次葬
由分析结果看,尽管多岗墓地人骨δ13C、δ15N分析值基本分布在一个相对较窄的范围内,但若在更精细的标度上分析则可发现,其中有些墓葬中人骨个体之间分析值比较相近,比如大型墓葬M201中的两个个体,SP3042和SP3043,两者之间的分析值前者为δ13C, -13.78‰(C4类植物48%),δ15N,12.01‰;后者为δ13C,-13.85‰(C4类植物47%),δ15N,11.85‰。再如中型墓M209中的两个个体,SP3045和SP3046,前者为δ13C, -14.03‰(C4类植物46%),δ15N,13.13‰;后者为δ13C,-13.75‰(C4类植物48%),δ15N,13.13‰。而有些墓葬中则个体间相差明显大一些,比如中型墓M213中的第三层同前面两层的三个个体人骨在δ13C比值上差别较明显,前三者的C4类植物比例为33%~39%,而第三层个体的C4类植物比例为50%。这其中不应排除个体差异因素,但是否还有可能存在其它因素呢,可尝试结合考古学因素作些探讨。
据考古发掘者,多岗墓地一些墓葬中有二次葬的现象,被埋葬的人骨有些骨骼零散、有些则甚至还有部分缺失。而这一现象在新疆的许多墓葬中多有发现。据考古学研究,这是游牧迁徙到另外地方去世的人,再被搬回到此墓地进行埋葬而常见的现象42。这在一些葬有多人墓葬的清理过程中,可以比较清楚地了解这种二次葬的过程43。这样的墓葬一般是多人二次合葬墓,骨架是分先后不同时期葬入的。
游牧民族的生活是逐水草而居,为了保护畜群,维持草料供应,牧民需带着畜群 “按照不同的时间赶往不同的季节草场”44。由于迁徙所到之处,其食物环境有可能同最初所居之地有差别。而迁徙到不同季节草场的游牧者之间,由于经历了不同的食物环境,其体内相应的同位素的比值也就有可能随之而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由此导致虽居于同一墓穴中,但其一次葬和二次葬的人骨个体之间其δ13C、δ15N分析值可能会有些差别。所以墓葬中那些一、二次葬个体之间较明显的差别有可能也同这一因素相关。
③ 关于多岗墓地的年代
饮食状况的讨论是基于一定时空框架条件下的。由前述,据考古学研究,多岗墓地大部分墓葬考古学文化面貌与轮台群巴克、拜城克孜尔墓地相类似,属早期铁器时代45。关于其绝对年代,当年群巴克墓地测定的碳十四数据有14个,具体见表九。
由数据表九可见,所得到年代基本处于公元前900多年~400多年的范围。由此,多岗墓地墓葬年代也应处于此范围。在对多岗墓地出土人骨进行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的同时,也通过碳十四分析测定了其中个别人骨的年代,目前得到一个数据,可以与之比较。所测定的样品实验室编号为SP-3053(M216-2),碳十四年代为2619±24BP,校正年代为1б, 810BC(68.2%)790BC; 2б,825BC(95.4%)775BC46。将此数据与群巴克墓葬测年数据比较可以看出,该年代处于群巴克墓葬年代范围之内;且由其分期可知,多岗墓地考古学文化共分为四期,所测墓葬(M216)属于其中的第一期,而其年代也处于群巴克年代范围中较早部分,可见与考古学研究的结论是一致的。
另外,关于群巴克墓地年代,有学者认为因在其他墓地所发现的多人葬墓葬多见于汉代以后,而群巴克墓地也有这种多人葬墓葬,因此应对群巴克墓地所测得的年代持谨慎态度47。而此次多岗墓地测年所取样品恰是来自一座多人墓葬,该墓葬共葬有4具人骨,所测定的是标号为第2号人骨。因而,多岗人骨测定的年代对于多人葬墓葬的年代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而且,人骨测年比之木头标本更可以避免偏老的可能。
五、 结 语
同先前所分析的中原等地仰韶文化以来到商周前后一些遗址先民的饮食状况相比,早期铁器时期的多岗墓地人们的食物明显不同,其食肉程度明显较高;植物类食物中粟或黍的比例相对较低,麦类的比例相对较高。而且,人们所食的植物类食物中,间接食用的比例应高于中原地区。这种明显的差别是同两个区域间气候环境、资源条件,以及不同群体之间文化背景等的差别相互关联。
不同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导致了人们一定的生计模式,形成了特定的食物背景。所以,反过来,通过人们的食物探讨,不仅可以了解其饮食,还有助于生存条件,生存方式的研究。
考古信息的发掘是这一研究的必要条件,充分的考古学信息有利于数据结果的分析与解读。
注释:
① 新疆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孔雀河古墓沟发掘及其初步研究》,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文物考古新收获(1979~1989)》,第92~102页。
② a.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和硕新塔拉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8年5期。b.王炳华:《新疆地区青铜时代考古文化试析》,《新疆社会科学》1985年第4期。
③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哈密五堡墓地151、152号墓葬》,《新疆文物》1992年3期。
④、⑦ 蔡莲珍、仇士华: 《碳十三测定和古代食谱研究》,《考古》1984年第10期。
⑤、14、19、33 张雪莲、王金霞、冼自强、仇士华: 《古人类食物结构研究》,《考古》2003年第2期。
⑥ a. DeNiro M. J. and Epstein S., Influence of diet on the distributionof carbon isotopic in animals,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1978,Vol.42, 495-506. b. 蔡莲珍、仇士华:《碳十三测定和古代食谱研究》,《考古》1984年第10期。 c. P. Iacumin, Stable Carbon and Nitrogen Isotopes as Dietary Indicators of Ancient Nubian Populations (Northern Sudan),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1998,Vol.25:293-301. d. Judith C. Sealy, Nikolaas J. Vander Merwe, etc, Nitrogen isotopic ecology in southern Africa: Implications for environmental and dietary tracing,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1987,Vol.51, 2707-2717.
⑧ a.吕恩国、常喜恩、王炳华:《新疆青铜时代考古文化浅论》,宿白主编:《苏秉琦与当代中国考古学》,第172~193页,科学出版社,2001年。b. 郭物:《新疆史前晚期社会的考古学研究》,第445~44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⑨ 阿克苏地区文管所:《新和县文物普查资料》,《新疆文物》1987年第1期。
⑩ a.自治区博物馆文物队、轮台县文教局:《轮台县文物调查》,《新疆文物》1991年第2期。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博格达沁古城调查》,《文物》1982年第4期。
11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队、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文管所:《轮台县群巴克墓葬第二、三次发掘简报》,《考古》1991年第8期。
12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队、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文管所:《轮台群巴克古墓葬第一次发掘简报》,《考古》1987年第11期。
13 a.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拜城克孜尔水库墓地第一次发掘简报》,《新疆文物》1999年第3、4期。b.张平:《从克孜尔遗址和墓葬看龟兹青铜时代的文化》,《新疆文物》1999年第2期。
15 新疆維吾尔自治区文化厅文物处、新疆大学历史系文博干部专修班:《哈密焉不拉克墓地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89年3期。
16 凌雪、王建新、陈靓、马健、任萌、习通源:《新疆巴里坤东黑沟遗址出土人骨的碳氮同位素分析》,《人类学学报》2013年第2期。
17 李水城:《四坝文化研究》,苏秉琦主编,《考古学文化论集》,第80~121页,文物出版社,1992年。
18 张雪莲:《碳十三和氮十五分析与古人类食物结构研究及其新进展》,《考古》2006年第7期。
20 杨建华:《辛塔什塔:欧亚草原早期城市化过程的终结》,《边疆考古研究》(第5辑),第216~225页,科学出版社,2006年。
21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2002年小河墓地考古调查与发掘报告》,《新疆文物》,2003年第2期。
22 Yimin Yang, Anna Shevchenko, Andrea Knaust, Idelisi Abuduresule, Wenying Li, Xingjun Hu, Changsui Wang, Andrej Shevchenko, Proteomics evidence for kefir dairy in Early Bronze Age China,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2014,Vol.45:178-186.
23 Hedges R, Reynard L. Nitrogen isotopes and the trophic level of humans in archaeology[J].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2007, Vol. 34: 1240-1251.
24 a.张雪莲:《碳十三和氮十五分析与古人类食物结构研究及其新进展》,《考古》,2006年第7期。b. 张雪莲、王金霞、冼自强、仇士华: 《古人类食物结构研究》,《考古》2003年第2期。
25 a.新疆博物馆考古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文物管理所、且末县文物管理所:《且末扎洪鲁克2号墓地发掘简报》,《新疆文物》2002年第1、2期。b.张弛:《尼雅95MNIM8随葬弓矢研究——兼论汉代丧葬礼仪对古代尼雅的影响》,《新疆文物》2013年第2期。c.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民丰县尼雅遗址95MNI号墓地M8发掘简报》,《文物》2000年第1期。d.肖小勇、郑渤秋:《新疆洛浦县山普拉古墓地的新发掘》,《西域研究》2000年第1期。
26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北方考古研究室:《民乐东灰山考古》,科学出版社,1998年。
27 a.张雪莲:《碳十三和氮十五分析与古人类食物结构研究及其新进展》,《考古》2006年第7期。b. 张雪莲、王金霞、冼自强、仇士华: 《古人类食物结构研究》,《考古》2003年第2期。
28 a.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和硕新塔拉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8年第5期。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洛浦县山普拉古墓发掘报告》,《新疆文物》1989年第2期。c.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拜城克孜尔水库墓地第一次发掘简报》,《新疆文物》1999年第3、4期。d.中國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新疆队、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文管所:《轮台群巴克古墓葬第一次发掘简报》,《考古》1987年第11期。
29 郭物:《新疆史前晚期社会的考古学研究》,第445~44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30 a.陈靓:《鄯善苏贝希墓葬人骨研究》,《新疆文物》1998年第4期。b. 陈靓:《新疆尉犁县营盘墓地古人骨的研究》,《边疆考古研究第一辑》,第322~341页,科学出版社,2002年。 c.陈靓:《索墩布拉克墓地人骨的人类学特征》,《新疆文物》2000年第1、2期。
31 a.陈戈:《新疆察吾乎沟口文化略论》,《考古与文物》1993年第5期。b.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周金玲、刘学堂:《察吾乎文化的物质生活之探讨》,《新疆文物》1995年第3期。
32 张雪莲、仇士华、钟建、梁中合:《山东滕州市前掌大墓地出土人骨的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考古》2012年第9期。
34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灵宝西坡墓地》,文物出版社,2010年。
35 张全超、常喜恩、刘国瑞:《新疆巴里坤县黑沟梁墓地出土人骨的食性分析》,《西域研究》2009年3期。
36、44 陈戈:《新疆察吾乎沟口文化略论》,《考古与文物》1993年第5期。
37 a.郭物:《新疆史前晚期社会的考古学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b.杨建华:《欧亚草原史前考古30年》,《中国考古学会第十一次年会论文集(2008)》,第233~238页,文物出版社,2010年。
38、39 周金玲、刘学堂:《察吾乎文化的物质生活之探索》,《新疆文物》1995年第3期。
40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且末县扎洪鲁克古墓葬1989年清理简报》,《新疆文物》1992年2期。
41 黄展岳:《古代人殉人牲通论》,文物出版社,2004年。
42 a.陈戈:《新疆察吾乎沟口文化略论》,《考古与文物》1993年第5期。b.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周金玲、刘学堂:《察吾乎文化的物质生活之探讨》,《新疆文物》1995年第3期。 c.郭物:《新疆史前晚期社会的考古学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43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和静县文化馆:《和静县察吾乎沟西一座被破坏墓葬的清理》,《新疆文物》1994年第1期。
45 郭物:《新疆史前晚期社会的考古学研究》,第16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46 该数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科技实验研究中心碳十四实验室完成样品的前处理,由西安加速器质谱中心测定。
47 肖小勇:《西域史前晚期墓葬类型研究》,《西域研究》2013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