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开智
一、缘起:一次调查
上学期放寒假前夕,我在执教品德课的三(3)班发放了一份调查表,请学生利用寒假调查春节期间社区组织的一些活动。
我满以为这份调查表要求完成的内容并不难,满以为学生会不折不扣地完成这份调查作业,一心打算着根据调查表设计本课的教学过程。谁料,开学初,结果却令我大为失望。全班34张调查表中16张上填写的是3个“无”字,而真正参与社区活动的学生只有5个。究竟是社区真的没组织什么活动还是学生压根儿没去调查?带着问号,我走进了班级。
孩子们看着我一脸严肃的神情,大概也猜出了几分我的心情,一个个低下了头。我努力克制着自己,问道:“这调查表怎么回事啊?”几个胆大的孩子在座位上嘀咕:“爸爸妈妈不带我去!”“是的,我把表交给爸爸,爸爸就写了三个‘无字!老师,爸爸妈妈说调查不就是去社区盖个章吗?有什么意思!……”我无奈地摇摇头,社区调查确实没能引起家长的重视,看来孩子们确实有苦衷。我说:“老师不批评你们,你们有什么困难就说出来吧!”这下可热闹了,孩子们纷纷说:“老师,我不知道该去哪里调查?我不知道该怎么调查?……”
听着学生一声声委屈的诉说,我陷入沉思,学生说的都是实情。家长不重视,学生觉得难。而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下)第一单元主题就是《话说社区》。这一主题的教学内容有了解社区概况、了解社区居委会及居委会工作人员职责,感受精彩的社区生活……很多学生虽然生活在社区,实际上连居委会是什么都不知道,更别说了解它的机构设置、作用了。每年假期居委会组织的儿童活动,参加者也是寥寥无几。社区生活的空白,成了教学的盲点。然而,学生的品德学习是基于自己的“前经验”或“前结构”的。在学习社区主题单元时,只有对社区的概况、设施等提前进行调查、了解,才能丰富学生的“前经验”,为这一单元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怎样让“社区调查”不再苍白呢?
二、措施:家校联手
1.家长会上巧动员
开学初的家长会上,我先向家长们出示了部分学生参与社区活动的照片:
有的孩子参与了社区组织的元宵猜灯谜活动,有的孩子参与了社区组织的春节送“福”活动,有的孩子参与了社区志愿者活动。照片上,灿烂的笑容浮现在这些孩子的脸上。
再看看家长们,似乎若有所思,有所触动了。
紧接着,我又向家长们出示了孩子们关于这次调查活动的感受:
一个参与调查活动的孩子这样写道:今天,我和妈妈去社区居委会调查社区活动。社区白阿姨向我们做了介绍并让我们参与了社区活动。我和妈妈,还有社区里的阿姨站在社区的大门口,向来来往往的人们送“福”。开始,我很胆小,拉着妈妈的衣襟不敢说一句话,妈妈和我一起向一位爷爷送出了第一个“福”。爷爷笑着对我说:“小朋友,你真能干!谢谢你!祝你新年学习越来越好哦!”我好高兴,胆子也慢慢变大了。一个上午,我送出了几十个“福”字。我真高兴!
一个没参与社区活动的孩子这样写道:我把调查表交给爸
爸,爸爸说要回老家过年,没时间调查。后来,这件事就忘了!我好难受,老师布置的作业没完成,要是爸爸妈妈能陪我去调查一次,该多好啊!
再看看家长们,好多家长都一脸严肃,似乎在反思自己的行为!
紧接着,我请了两位带着孩子参加这次社区调查的家长介绍了调查的经验,讲述了自己的感受……
家长会结束了,好多位家长围着我咨询……
一位家长说:“老师,其实带着孩子调查一次不难,是我们家长不够重视。我没想到会让孩子这么难受,以后一定要重视啊!”
2.品德课上学方法
在品德课上,针对学生提出来的“不知道采访谁,不知道该怎么采访”的问题,我组织学生学习采访方法并进行模拟采访。
(1)编写采访提纲
我辅导学生先确定采访对象(社区主任、社区负责宣传的工作人员),学生可以选择其中一位采访,再拟定采访提纲。
①采访目的:了解社区组织的活动
②采访时间:2013年3月7日
③采访地点:社区居委会
④采访对象:社区主任或社区负责宣传的工作人员
⑤采访方法:提问法
⑥采访问题:
近期我们社区将会组织哪些社区活动?
您觉得我们小学生可以参加哪些社区活动?
(2)模拟采访情景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提纲完成后,我又和学生估摸着采访中可能会出现哪些不理想的状况,一起商量应对措施。
学生们交流时提到:
假如他(她)不愿意接受我们的采访怎么办?
假如他(她)上班很忙,没时间接受我们采访怎么办?
假如他(她)说得太快,我们记不下来怎么办?
……
讨论后,大家找到了这些办法:
由班长负责请德育处的老师帮忙要社区负责人的电话号码,进行预约,商量采访的时间,告知采访的内容,让(他)她有心理准备。
带上录音笔、摄像机。
接着,我在班级里进行了一场大演练:电话模拟预约、模拟对话、模拟突发状况……对学生的采访过程作具体地指导。
课后,为了保证这次调查活动的顺利实施,我把班级学生按照居住的社区分成了7个小组,每个小组由一位家长带领。又请德育处的老师帮忙协调了采访时间。
在周五下午放学后,他们带着重新设计的采访表,信心满满地踏上调查之路。我想,学生带回来的,必将是满满的收获。
(作者单位 浙江省杭州市和睦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