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艳梅
摘 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上的表演者,教师是组织者、导演,学生的学习质量应是教师关注的重要问题,而教学活动是双边的,教师不要只顾教学,滔滔不绝地讲解,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而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提问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更好地促进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有助于启发学生思考、分析问题,促进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要点;问题;对策
一、课堂提问的要点
提问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常用的一种相互交流的教学技能。因此,老师在进行课堂设计的时候,必须掌握好提问这门教学艺术。
1.围绕教学内容,设计提问
课堂教学提问不是随意而为的,必须紧紧围绕教学要点来进行,盲目的提问无助于教学,只能分散精力。备课时就要精心设计提问的内容与形式,根据课堂教学需要,设计目标明确的提问,或为了对所学知识进行评估,或为了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或为了引发课堂讨论等等,达到为教学服务的目的。
2.提问富有启发性
提问使学生进行思考,给学生点拨正确的思维方法及方向。
启发性不仅表现在问题的设置上,还表现在对学生的引导上,要
适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缺少启发性的提问,是不能起到预期的效果的,启发提问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析难解疑,求同提异,也有的是总结归纳,辨析判断,凡是能引起学生注意的,能激发学生思维方式的,都是可取的。
3.提问内容新颖
课堂提问要注意内容的新颖别致。同样一个问题,总是“旧调重弹”,学生就会觉得枯燥乏味,如果改变一下方法或角度,使学生听后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新鲜感,那学生就会加入提问中来,根
据需要,可以变换各种形式,给学生以新鲜感,可采用问题型、选择型、填充型、判断型等等。如果学生回答不上来,老师可以进行疏导式或铺垫式的提问。
二、课堂提问应注意的问题
1.关注提问中的学生心理
同一班学生,知识水平及认知能力等各不相同。有的学生思维敏捷,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能积极思考,很快作出切题的回答,适度表扬,以免产生骄傲的情绪;有的学生因基础较差,对所学知识没有真正领会,回答不上或结结巴巴或不符题意,老师不能指责、挖苦、取笑。应循循善诱,引导启发,并从语气、态度各方面消除他们的紧张心理,鼓励他们好好学习。
2.问题应由易到难
根据学生的实际设计提问,使学生能够根据已有知识经验,
经过思考回答,先问一些比较容易的,有趣的问题让学生尝到解决问题的乐趣,然后逐步加大难度,使他们兴趣越来越浓,课堂气氛也就越来越活跃。若开头几个问题就把学生难住了,整堂课的气氛沉闷,很难达到教学目的。
3.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
教师在提问时要照顾班里所有学生,不能老是提问少数成绩好的同学,更要照顾一般的学生,特别关照差生。老师要提供均等的回答机会,否则就会加大优与差之间的距离,全班共同参与,使得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进行主动的思考,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而不至于使有的学生只是消极等待,把自己认作局外人,降低学习效果。
4.掌握回答时间,耐心倾听
教师提出问题后,要给学生留有适当的思考时间,不要先指名后提问,也不要提出问题后马上让学生回答,特别是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应指导学生思考或先让同学之间讨论后再回答。学生回答问题时总是伴着紧张、激动等情绪,回答断断续续、支支吾吾,甚至答案上句与下句之间间隔长等,老师不要冷淡,要耐心听学生回答完,再作定论。这样,学生学习的情绪不会受到伤害,在全班学生中也不失面子。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把握好课堂提问的要点,灵活运用多种提问方法,设计好提问的形式,把握好提问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真正地发挥提问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单位 贵州省织金县实兴乡干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