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聪
摘 要:新一轮的教育教学指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就要主动探索、研究、学习。这就需要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关键词:信心;创设悬念;教学方法;动手操作
十几年的教学经验中,我有以下几点心得。
一、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注意力
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学生的学习的信心,比传授知识更重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和信心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源泉。如:在七年级的教学中可创设新奇、有趣,贴近学生生活的趣味性题型,教师要不断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任务,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目的和任务就会主动学习、认真听讲,我们要培养他们学习的自觉性、责任感。锻炼他们克服困难,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注意力方向。当他们对学习的内容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时,就不需要意志努力便能保持注意,从而达到长时间的注意集中。
二、创设悬念,激发求知欲,培养问题意识
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下学习。我们知道,创新能力总是在问题解决中发展起来的,问题解决是创新的土壤,并不一定所有的问题解决都包含着创新,但创新无疑都包含着问题的解决。“问题解决”的能力是数学能力的集中体现,所以要强化“问题意识”,结合学生的实际充分展现对问题加工处理过程和解决方案的制订过程,既磨炼了学生的意志品质,又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自主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三、改进教学方法,学生能解决的问题留给学生解决
在有限45分钟内,教师要少讲一点,精讲一点,巧讲一点,从而使学生能够深入浅出地理解教材、掌握知识,举一反三。如:讲机会大小的比较时,通过自己收集生活中的事件,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判断他们发生机会的大小,有些同学的判断可能有片面性、个人性,课堂上互相研究、探讨,确定结论。
四、自主探究,动手操作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做,”在教学中也是如此。因此在教学时,我充分利用教具、学具,有一些学具让学生自己来做。让学生亲自拼一拼、分一分、摆一摆、剪一剪、试一试,真正地使学生在“运动”中学习,在讲全等三角形时,给出确定条件让学生回去自己制作,在课堂上进行比较,看大小是否一样。在讲勾股定理时,让学生查阅资料,找证明勾股定理的例子,并把有关图形用卡片做出来,在课堂上由同学们演示。这样不仅在理论上得到证实,在实践中也得到了定理的验证。
总之,我们要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作者单位 吉林省通榆县新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