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议中前行的煤制气产业

2014-01-27 23:54罗佐县
中国石化 2014年9期
关键词:中蒙深加工煤炭

□ 罗佐县

我国是一个煤炭资源相对丰富的国家,长期以来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一直维持在70%。近些年来,由于经济结构转型进程加快,我国对天然气的需求出现快速增长态势。而受多方面影响,立足国内解决天然气供应依然是理论上保障中国能源安全的重要途径。在此形势下,将一部分煤炭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转换成天然气成为理论和现实的选择。

煤炭深加工产业的发展在我国一度引起争议,有人甚至认为发展煤化工是历史的倒退。与此同时,国内目前处于试验阶段的几家煤制气项目运行并不顺畅,不同程度出现过技术以及环境方面的问题,甚至一度出现“停车”事件,一定程度加剧了公众对煤炭深加工产业发展合理性的质疑。

实际上,判断一个产业是否“合理”可以有多重标准,可以是技术性标准,也可以是社会效益标准,关键在于如何选择。煤制气在我国尚处于发展初期,属于新生事物,各个环节的运作还不是非常成熟,出现一些问题在所难免。

在我国当前能源安全形势严峻的大环境下,选择煤炭深加工产业有其合理性。至于反对者提出的煤炭深加工带来的环境和成本问题,只要通过政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能够予以解决和克服,这项产业就有其存在的价值。根据国内多家机构的研究成果,煤制气技术已经成熟,具备规模化推广的条件。只要在技术进步和政策扶持下目前出现的问题能够得以行之有效的解决,煤制气产业的发展前景就值得肯定。

当年南非就是在国际社会对其封锁的条件下发展煤制油产业,取得了巨大成功,美国在未来十年也有发展煤液化产业的规划。因此,判断煤炭深加工产业是否合理不仅仅要从行业标准考虑,还需结合国情,对煤制气的战略地位应予以肯定。

解决好煤制气产业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是基本出发点和先决条件。目前,我国以二氧化碳排放大幅增长事件为代表的环境问题正变得日益严重。在发展煤制气的同时,必须有相应的碳捕集与封存产业链的延伸和跟进。此外,煤炭深加工一般对水资源有较高程度的依赖,产业化推进无法回避这一点。如果因为发展煤制气产业导致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或加剧产业所在地的水资源短缺,那么这项产业的发展效果就值得商榷。因此,煤制气的发展面临环境硬约束。

我国政府对包括煤制气在内的煤炭深加工产业总体持肯定态度,在推进过程中为防止出现项目“遍地开花”和一哄而上曾有适度控制,表现在政策方面却屡有反复和变更。随着我国逐渐进入天然气时代以及能源形势的日益严峻,开辟多元化的天然气供应渠道已经迫在眉睫。就政策调整而言,需要在对现有项目加强调研与分析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教训,综合考虑发展形势的变化以及投资效益、环境、资源分布等多种因素做出政策的相应调整,兼顾国内外等多方面因素,有的放矢,加快推进,早日实现煤制气产业规模化的发展目标。

随着中国与周边国家能源合作力度的进一步加大,中国煤制气产业的发展也可以考虑走出国门,实现境外发展,对此需要有开放思维。有消息称,习主席访问蒙古后,中蒙两国签署了在蒙古投资煤制气项目的协定。蒙古是煤炭资源大国,若中蒙能够在煤炭深加工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可以实现互惠互利。换个角度讲,若中蒙双方在煤制气领域开展合作,一方面可以实现蒙古煤炭资源向高附加值产品的转变,带动本国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开辟中国境外天然气供应源,对中蒙两国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猜你喜欢
中蒙深加工煤炭
8月我国进口煤炭同比增长5.0%
消除煤炭:是时候将煤炭载入史册了 精读
桃果深加工及其副产物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煤炭
万岁!中蒙友谊(男女声四重唱)
杨凌:双创“沃土”铺就特色扶贫路 深加工让土特农产品大放异彩
煤炭:去产能继续 为煤炭正名
中蒙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
亚热带水果深加工技术获突破
柿子深加工助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