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永国 刘盛菊 刘 刚
胜利油田物资采购正在发生质的改变,不再是每次从市场上选用供应商标准下的产品,而是让选定的供应商按油田的统一标准来批量制造,从根本上实现了油田同型号产品、设备、模块及备件的标准化。实施标准化采购,是胜利油田改造和优化传统物资采购供应模式的一次重大变革,也是打造现代物资供应链、努力降低采购成本的重要举措。
一座泵房8台泵,分别来自7个不同的厂家。这一奇特的现象是油田所用物资设备“万国牌”现象的冰山一角。“万国牌”现象在石油企业普遍存在,南方某油田使用各种型号压力表有500多种。
8台泵为什么来自7个厂家?“第一次投产用了2台泵,以后每次改造都选用另外厂家的泵。”有关部门调查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胜利油田作为中国石化最大的上游企业,使用的物资包括56个大类8万余项物码,涉及1833个供应商,年采购资金近250亿元。“万国牌”现象的根源在于招标方式。传统上多采用按项目或设备“一单一招”的招投标采购方式,工作量巨大且重复烦琐。2013年油田就组织了756场次招标。由于缺乏具体产品的油田统一标准,每次参与招投标的评委、使用单位、竞标企业都有变化,油田所用物资、设备“万国牌”现象就在所难免。
胜利油田分公司副总经理郭洪金对“万国牌”现象的后果直言不讳:“后续的培训、管理、保养、维修、备品配件储备、配送、供应商管理等整个链条的工作量,都无疑增加很多倍,同时又带来许多质量、效益、管理的风险和隐患,给物资管理和生产保障都带来很大困扰。”
破解之道在于标准化采购。国际化大公司中,壳牌、BP、埃克森美孚等企业无一例外地对工程设计、物资采购标准化工作都给予高度重视。上海赛科生产装置中的设备材料采购,由于采用了BP的技术定型标准和制造标准,所有的机泵只有几个品牌,杜绝了“万国牌”现象,运行维护成本明显降低。
供应商的标准没有了,大家都统一到一个标准。刚刚参加完新一轮化工类产品招标会,孙卫东感受到了明显的变化。
孙卫东是山东得顺源石油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他们生产的钻井液助剂等产品1999年就进入胜利油田市场。
像钻井液助剂等化学药剂,胜利油田原先在用的有268种,年采购资金约9亿元,约三分之二采用的是供应商标准。孙卫东感受到标准的变化发生在2013年。经过梳理和分析,胜利油田初步确定适用产品164项,全部采用统一的采购标准。
2013年,胜利油田组织了两轮59个品种标准化选型。孙卫东和他的公司成功闯关,得以继续进入胜利油田市场。去年有77家化工类供应商参与选型,入围供应商供应产品目录由483项瘦身为312项。
所谓标准化就是“十统一”:统一原理、统一结构、统一材料、统一指标、统一规格、统一质保、统一价格、统一接口、统一图纸、统一外观标识。“十统一”不仅是对产品技术的要求,而且是对产品的具体刻画,形成完整的油田用户标准。“十统一”改变了胜利油田的采购方式,不再是每次从市场上选用供应商标准下的产品,而是让选定的供应商按油田的统一标准来批量制造,从根本上实现了油田同型号产品、设备、模块及备件的标准化。在此基础上,胜利油田建立了标准化建设方案库、标准化产品技术标准库、标准化图纸、标准化模块以及战略供应商库等10个标准库。
标准化选型定型优化了产品的技术参数和配置,采购的产品更适应油田的实际需要,同时形成了批量采购优势,降低了采购价格。新疆排601-20项目所需的66种物资,采购价格比原先降低了35.7%,质保期普遍从12个月延长到18个月以上。
从2013年6月开始的示范区建设和油田化学剂两次较大规模的标准化采购工作,被郭洪金比作两个大的“战役”:示范区建设是第一大战役,已基本实现油田不同油藏类型的全覆盖,今年还将继续对194种标准化产品进行质量跟踪评价,发布第一批标准化推广产品目录,在新老区产能建设和试点单位及油田建设中推广应用;油田化学剂标准化采购是第二大战役,已经完成了59种产品的选型定型,剩余的105种在4月底完成。
胜利油田今年启动了第三大战役,郭洪金称之为“总决战”。除示范区项目、油田化学剂、煤炭、成品油以外,拟实施标准化采购的单一小类或品种1024个,总金额134亿元,涉及供应商1500家,整体工作2~3年完成。
有关人士对这项工作持乐观态度。届时,加上地面工程和油田化学剂,标准化的物资采购规模将达到200亿元以上,胜利油田将真正实现标准化采购的全物料、全覆盖,油田物资采购工作将实现质的跨越,为打造现代化物资供应链、建设一流物联网系统奠定坚实的基础。
得顺源石油科技有着石油大学背景,对于胜利油田的标准化采购曾有过担心与顾虑。第三轮招标,他们的市场份额有所增加,这给了孙卫东信心。游戏规则变了,供应商的工作重心肯定都会从拼价格转移到质量上来。“下一步,我们将加大科技研发的投入,确保我们的技术领先优势。”孙卫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