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罗宗玉 代禄敏 吴华龙(四川省古蔺县畜牧局)
黄云 任定强 梁剑(四川省泸州市畜牧局)
李大军(四川省叙永县畜牧局)
四川省泸州市畜牧局2009年以来,针对古蔺、叙永两县地方品种牛个体小、肉产量低、群众科技意识差等客观实际,将肉牛品种改良、资源利用、人工种草、科学育肥、圈舍改造等技术组装集成,采取组建推广机构、加强培训、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技术研究,着力抓好肉牛标准化养殖试点示范等措施进行大面积推广;近年累计推广细管冻精人工授精12.37万头,受胎率从60%提高到78.75%,品种改良面由17.05%提高到47.96%,累计科学育肥出栏肉牛74010头,平均净肉单产提高50千克以上,改良和育肥经济效益2.5亿多元;课题相关技术于2013年8月16日经省专家组鉴定达到省内领先水平。
泸州市辖区中的古蔺、叙永两县地处四川省的东南部,草山草坡面积约14万公顷,年产农作物秸秆60万千克,酒糟10万千克以上,这为草食畜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2008年两个县牛存栏总量达21万头,出栏总量8.2万头。以县为单位计算,牛的饲养总量位列四川省的前十位,在农业部确立的四川5个全国肉牛优势区域布局规划县中,古蔺和叙永榜上有名。
古蔺和叙永作为泸州市牛肉消费来源保障基地,养牛产业虽已取得一定成绩,但由于两县都是四川边远的贫困山区县,科技文化落后,多数群众还停留在有啥喂啥、垫圈式、限制性投喂的粗放传统的耕牛饲养方式时代,整体养牛生产技术水平、经济效益与发达地区相比尚有不小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是良种推广面不高,2008年配种量只有15468头,品种改良面17.05%;二是群众科技和商品意识比较淡薄,出栏商品牛产肉力低,平均只有120千克左右,不抵两头肥猪,经济效益较低;三是资源利用率不高,两个县都有丰富的秸秆和酒糟资源但利用率分别只有34%和53%,不仅浪费大,局部地区还造成不同程度污染现象;四是分散养殖仍占主体,规模化养殖程度不高,课题实施前只达到34.5%。这些因素严重制约了养牛生产的加速发展。
为加快古、叙两县商品牛基地建设步伐,提高科学饲养水平和经济效益,泸州市畜牧局根据两县养牛生产实际,制定了《泸州市肉牛养殖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课题实施方案,将肉牛品种改良、资源利用、人工种草、科学育肥等多项实用技术进行组装集成,从2009年开始,组织两县开展试点示范基础上进行大面积推广。
1.成立组织机构。泸州市和古蔺、叙永两县畜牧部门都成立了项目领导组和课题技术组,领导组和技术组成员都实行了明确分工。
2.实行目标考核。市畜牧局对两个县制定了专项项目目标考核,两个县根据自身实际,对课题技术组实行绩效考核。
3.保障工作经费。近年来市畜牧局投入推广经费26万元,两个县投入试点示范经费420万元。
4.着力抓好试点示范和培训宣传。一是突出品改重点,在母牛比较集中的区域增设人工冷配授精点抓好改良试点示范;二是在规模化养牛场和养牛专业合作社重点指导人工种草、秸秆综合加工、酒糟利用、短期科学育肥等技术;三是采取边示范、边培训、组织现场参观交流等逐步推广。
5.积极推行产学研合作。课题实施中,泸州市畜牧局牵头,两县同省畜牧科学研究院、省畜牧总站、四川省种公牛站和川农大建立了合作关系,采取邀请行业专家、教授到两县开展专题培训讲座、建立专家大院和专家服务站等方式进行合作,使课题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得到保障。
1.肉牛品种改良取得突破性进展。根据实际,两县选择西门塔尔、夏洛莱、安格斯和摩拉水牛等国外优良品种,大力推广细管冻精配种技术并取得显著成效。
(1)加快了基础建设步伐。近年来两县累计新建牛的人工授精站点共55个,人工授精站点总量达到79个,人工授精改良配种网络体系基本建成,覆盖面达到80%,极大地方便了群众配种需要。
(2)技术推广队伍得到加强,技术水平明显提升。两县2008年只有24个牛的人工授精输精员,近年来,累计新增培训了145名技术过硬的人工输精员,通过考试考核发证,目前已有79名正式上岗,确保了技术推广人才的需要,同时通过着力指导直肠触摸卵泡发育技术、母牛发情鉴定技术等,使输精人员技术水平明显提升,牛的人工授精第一情期受胎率达到78.75%,在2008年基础上提升13.75%,其中有20%的输精点受胎率达80%,居全省领先水平。
(3)配种量和改良面显著增长。2008年两县牛品种改良配种只有15468头,项目实施加大了宣传力度,加之技术水平提高,群众积极性进一步高涨,使牛的配种数量逐年增长,近年来累计推广人工授精配种123733头,其中2012年配种44209头,在2008年基础上增加了28741头,增长186%,品种改良面从2008年的17.05%上升到2012年的47.96%,开创了肉牛品改工作新局面。
2.肉牛育肥技术培训和技术推广成效显著。近年来,课题组在项目区大力开展技术培训和宣传,累计举办培训292期,培训县乡技术人员和养牛场户共18976人次,印发技术宣传资料 23600份,发放电子光碟270个,组织接待参观人次达475人。同时课题实施中,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四川农业大学在两县建立畜牧专家大院和专家服务站共27个,多位行业专家、教授到两县开展现代畜牧业专题讲座6期,培训技术骨干320人次,养殖大户640多人。
近年来,课题组在大力培训和试点示范基础上,组织两县50个乡(镇)共1045户肉牛养殖场户和51个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主推了架子牛育肥技术,累计新建50头以上的肉牛育肥场102个,年出栏30头以上的养牛大户321户,新增基础建设投资达3055万元,两县育肥场和大户近年累计推广肉牛育肥出栏74010头,带动面上推广单项技术为主的散养农户达1万户以上,据对农户40头架子牛育肥进行小样本测定,平均日增重0.96千克,育肥100~120天,头均净肉单产提高约60千克,产肉力提高25%左右,效果极为显著,目前架子牛短期育肥技术已被当地群众接受。
3.酒糟和秸秆资源利用率明显提高。泸州市酿酒业发达,酒糟资源年产量达33万千克,其中古、叙两县超过10万千克,但利用率不高,浪费较大,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科学利用方法的引导。因此,课题实施中项目技术组把开展酒糟科学利用专题研究作为重点,在采集5家酒厂酒糟样品进行营养成分送检基础上,根据酒糟养分含量为养牛场制定了不同的日粮配方,同时对年产酒糟7万千克的古蔺郎酒厂酒糟进行了pH测定和添加小苏打中和试验专题研究、提出了酱酒糟不同pH小苏打适宜添加配比,解决了生产实际中酒糟酸度过大影响适口性、牛酒糟酸中毒以及盲目添加碱类物质等问题。通过开展科学贮存、科学处理、科学利用等试点示范和培训,让群众掌握了合理利用技术,使酒糟使用量逐年增长,利用率已从2008年的53%上升到现在的72.5%,年利用总量达7万多千克。
在秸秆资源利用方面,两县近年累计补助养牛场共612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52万元、省投资40万元、县投资420万元),购置秸秆粉碎机、秸秆揉搓机、秸秆揉切机、秸秆青切机等多类型秸秆加工机具共271台,指导牛场修建青贮氨化池6000立方米,近年累计新增青贮和氨化、粉碎加工秸秆20多万千克,秸秆利用率从2008年的34%提高到40.5%。
4.人工种草进一步推进。近年来,两县认真开展种草养畜试验示范,筛选出鸭茅、黑麦草、光叶紫花苕,墨西哥玉米,青贮饲用玉米等多个适宜古、叙山区种植的牧草品种进行推广,累计完成人工种草9733公顷,在2008年基础上提高2倍多,种草养畜取得新的进展。
5.促进了产业化发展。课题除了开展好技术组装推广应用外,还积极引导肉牛营销及加工产业的发展并融合到产业中来。课题实施近年来,培育了年加工能力达5000吨的牛肉深加工厂1个、6万吨的分割屠宰加工厂1个、专业从事肉牛营销的专业合作社2个。共通过合作社销售了33614头肉牛,通过加工企业屠宰加工肉牛21326头。新增纯收入5945万元以上。
1.经济效益。一是品种改良产仔新增效益按目前每头6月龄杂交牛比同龄本地牛售价高1000~1500元计算,近年累计已产杂交仔牛约7万头(累计配种为123733头),累计使母牛饲养户新增改良收益7000万元以上。二是架子牛育肥累计出栏74010头,每头增加产肉50~70千克,价格以50元/千克计算,累计使育肥场户增收18502.5万元以上。
2.社会效益。一是近年累计新增牛肉约4000千克,对丰富城乡菜篮子和缓解市场牛肉供应紧缺局面有重要作用和意义。二是肉牛规模化养殖对解决农村人口就业发挥了积极作用,近年来,两县转移劳动力800人以上。三是群众品种改良积极性充分得到调动,进而打开了品种改良局面,农户杂交母牛饲养比例逐年提高,使泸州市牛品种结构逐步得到优化,对肉牛产业发展取到积极推动作用。四是通过多个专题试验研究,逐步完善了《泸州市肉牛养殖技术规程》,对指导全市乃至四川盆周山区养牛生产将会产生积极指导和促进作用。
3.生态效益。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极大地解决了泸州市酒厂废弃物对环境污染的难题,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利用,保护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