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胜冰
(四川自贡市沿滩区王井镇兽医站,四川自贡 643032)
猪流行性感冒是由猪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特征为突然发病,迅速传播;病猪高热和上呼吸道炎症。
其为流行性感冒病毒属RNA型病毒,直径为80~120 μm。与人甲型流感病毒极为相似,仅在抗原性及致病性方面略有区别,可能系人甲型流感病毒适应于猪体后形成的变种。病毒主要存在于病猪鼻液、气管及支气管渗出液、肺及肺门淋巴结等处。病毒能在10~12日龄鸡胚胎内繁殖,并能使小白鼠感染肺炎。病毒对干燥及冰冻抵抗力较强。但常用消毒剂如石碳酸、甲醛等均可致死,特别对碘制剂敏感。长期以来猪流行性感冒被认为是猪流感病毒与猪嗜血杆菌共同引起。目前,实验证明单独接种病毒液可以引起猪只发病。但嗜血杆菌及其他细菌,如巴氏杆菌、链球菌等的继发感染可使病程复杂化。
本病仅发生于猪,各种年龄、性别和品种的猪都易感。实验动物中小白鼠很敏感,接种后会引起典型呼吸道病变,并多发生于秋冬季早春季节,特别是气候骤变、忽冷忽热是易发生。发病率很高,几近100%,但死亡率较低。
饲养管理卫生条件不良、猪舍寒冷潮湿、过于拥挤以及猪只因体内外寄生虫或其他疾病抵抗力降低时,常能促进本病流行。
病猪及病愈后带毒猪是本病都这样传染来源,病猪咳嗽时随鼻液可排除大量病原体。健康猪主要经呼吸道感染。
有人认为猪肺丝虫是本病的传播媒介,病毒在虫卵、幼虫、及进一步在蚯蚓体内发育时均能存活。含有病毒的肺丝虫幼虫被猪吞噬后在猪肺内发育成猪肺丝虫成虫,还可以继续保存病毒,在猪只抵抗力减低的情况下诱发猪只发病。
潜伏期自然病例为2~7 d,平均4 d,猪只颓然发病,迅速蔓延全群,体温升高达40℃~41.5℃,精神高度沉郁,喜睡,行走困难,强迫行走则显关节及肌肉疼痛。呼吸较快,甚或喘吸,鼻液明显,浆性后转黏性及脓性,有支气管炎时出现咳嗽。结膜潮红,进而发绀,初期流泪,最后有眼屎,食欲废绝,大便干燥,如果饲养管理条件良好,则多无并发症,约5~10 d自愈。有病发感染成为肺炎时,则病程延长,病可引致死亡。
肺部病变多局限于尖叶、心也及附叶,病变部呈深紫红色,塌陷,无捻发音,切面支气管及小支气管内充满浓稠黏性渗出液。喉、气管及支气管粘膜充血并有大量黏液,有时还要血液,其余肺也则成气肿,色泽略淡,颈、纵膈及肺门淋巴结高度肿胀,切面多汁。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及病理剖检初步做出诊断。秋冬季节,猪只突然发病,并迅速蔓延全群,呼吸道症状明显,病程短,死亡率低,则可怀疑为猪流行性感冒。剖检可见呼吸道渗出性炎症,病变区塌陷,膨胀不全。为确诊本病,有条件的可取病料接种鸡胚,分离病毒,进一步作血球凝集试验及血球凝集抑制试验鉴定。也可用气管及肺部病料鼻腔接种小白鼠,通常3~4 d发病,最后死于病毒性肺炎。此外,可用痊愈猪血清与病毒在小白鼠体内中和试验。
本病尚无有效疫苗。加强饲养管理与卫生检疫极为重要。特别在阴雨潮湿的秋冬季节、气候骤变时应防止猪只受寒感冒。如果有猪只发病,应该立即将病猪隔离。患病猪只要注意保温,避免冷风侵袭。加强护理,给予容易消化的饲料。饲养猪只的圈舍要常常消毒,用2%~5%的漂白粉或烧碱溶液消毒。健康猪只要加强检疫,严禁与患病的猪只接触。
病猪护理工作良好的前提下,可适当给予对症治疗,大多数能治愈。但是为了避免继发感染,可适当选用抗菌素及磺胺类药物。强心及减少炎性渗出可选用安钠咖以及钙制剂等药物。
预防此病,应加强管理,搞好卫生,猪舍内经常打扫,冲洗,定时消毒等才能保障养殖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