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福铭 杨武权
(云南省洱源县三营镇畜牧兽医站,云南大理 671200)
奶牛真胃移位是牛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多发生于高产奶牛的妊娠前后,肉牛及未孕牛也可能发生。其可引起消化机能障碍,导致正常消化、吸收、排泄功能紊乱,临床上真胃变化分为左变位和右变位两种。
一般情况下,药物治疗和滚转疗法疗效不佳,应尽快采取手术治疗。笔者共收治奶牛真胃左移位485头,痊愈482头;奶牛真胃右移位364头,痊愈361头。总痊愈率高达99.3%。
病牛心率、体温、呼吸正常,消瘦、眼眶凹陷,并断断续续出现雷鸣音,腹痛呻吟,精神萎靡不振,运动迟缓,反刍减少或不反刍,少食或不食,粪便稀少带粘液,产奶量急剧下降。真胃左移位时,左侧倒数第1~4肋间叩诊,出现明显的钢管音。真胃右移位时,右侧倒数第2~4肋间叩诊,出现明显的钢管音,腹痛症状比左移位更明显。
进行抗菌消炎,补液、调节电解质平衡,解毒,增强胃动力,灌服行气健胃的中药,恢复正常即可,若24 h无效,应尽快手术治疗。
2.2.1 术前准备
所有手术器件采用高温消毒,病牛采用站立保定,手术部位用右侧术部进行刮毛、消毒、麻醉(用腰旁神经麻醉法)、开口(尽量避开血管及神经,若出现出血,要及时止血)。
2.2.2 校正真胃
左移位:术者用手顺着瓣位后缘间隙往左侧伸入,接着往左上部翻转,找到真胃,然后用手掌按住真胃上方逆时针慢慢往下按压,待真胃内鼓气逐步疏散,胃壁张力减小松弛时,手指捏住真胃壁,徐徐往右拖曳,直到腹腔外寻找真胃上缘冠状部,用缝合线固定在真胃和大网膜的连接线上,在大网膜上圆形缝合,在倒数第3肋间肩端接水平线下2~3 cm开口进行固定于倒数第3肋。
右移位:术者用手在右侧倒数第2~4肋间找到真胃,如真胃鼓气严重,先用静注针头避开真胃血管,进行放气减压,按住真胃上方顺时针慢慢往下按压,待胃壁张力减小松弛时,手指捏紧真胃壁,徐徐往外拖曳,直到腹腔外寻找真胃上缘冠状部,用缝合线固定在真胃和大网膜的连接线上,在大网膜上圆形缝合,在倒数第3肋间肩端接水平线下2~3 cm开口进行固定于倒数第3肋。
2.2.3 伤口缝合
从内到外依次缝合(腹膜层、腹内斜肌、腹外斜肌、皮肤层)。
2.2.4 术后护理及巩固治疗
术部每天涂抹花椒油,以避免污染,驱除蚊蝇。
输液,补糖、维生素,以保肝,补充血糖,解除酮体中毒,使用葡萄糖酸钙及抗生素,以防缺钙和感染。
保持圈舍卫生干燥,减少食量,灌服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厚朴、大黄、枳实、木香、麦芽、建曲,以行气健胃,健脾理气,增强胃动力。
(1)在手术过程中,真位固定位置不当是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其次是饲养管理不当也可引起该病复发。
(2)建议左移位右开口手术治疗法,减少伤口,但仅供参考,手术熟练者可以尝试。
(3)移位方式分析:左移位属于顺时针方向扭转移位,逆时针整复;右移位是逆时针扭转,应顺时针整复。
(4)手术失败往往是治疗不及时,形成胃穿孔,腹膜炎,引起败血症。其次是由于小肠或盲肠扭转,导致消化功能无法恢复。再次是因为瓣胃堵塞,真胃积食,引起手术失败。
[1] 王建华.家禽内科学[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