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米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疗2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2014-01-27 08:10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0期
关键词:米沙坦氨氯地平显著性

刘 磊 陈 楠

(吉林省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循环内科,吉林 白城 137000)

替米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疗2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刘 磊 陈 楠

(吉林省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循环内科,吉林 白城 137000)

目的 观察替米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疗2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法,将138例2级高血压病患者分为氨氯地平组(46例,10 mg/d);替米沙坦组(46例,80 mg/d);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片治疗组(46例,替米沙坦40 mg、氨氯地平5 mg)。治疗8周后比较3组患者的降压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氨氯地平组、替米沙坦组及替米沙坦、氨氯地平联合组治疗2级高血压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96%、84.78%、95.65%。3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87%、13.04%、8.70%。结论 氨氯地平、替米沙坦2种药物单用治疗2级高血压均有较好的降压效果,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但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片治疗2级高血压较单一药物效果均好,联合应用后药量减半,不良反应较少,在治疗2级高血压时值得推广应用。

替米沙坦片;氨氯地平片;2级高血压

高血压患病率在我国呈增加趋势,当高血压病后期心脑肾等靶器官受损或有合并症时,将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故早期治疗高血压,防止靶器官受损及合并症出现非常重要。联合应用降压药物已成为高血压降压治疗的最基本方法。观察我院自2012年6月至2013年10月的门诊及病房住院的高血压病患者138例,分别给予氨氯地平片、替米沙坦片及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片治疗,观察3组患者的降压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38例高血压病患者,年龄29~68岁,平均年龄53岁,男73例,女65例;病程1~16年;所有患者均按1999年WHO/ISH标准[1],连续3次非同日坐位收缩压160~179 mm Hg(1 mm Hg=0.133 kPa)和(或)舒张压100~109 mm Hg的高血压病患者;所有入选病例均能停用其他降压药物及影响血压的药物。如患者有继发性高血压、严重心率失常、心力衰竭,严重肝、肾功能损害,及怀疑有支气管哮喘或痉挛、未控制的糖尿病,孕妇、哺乳妇女,对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钙通道阻滞剂(CCB)过敏者则排除本组研究范围。患者入院确诊后,随机分为3组各46例患者:氨氯地平治疗组:男24例,女22例,年龄30~68岁,平均年龄54岁;替米沙坦治疗组:男24例,女22例,年龄29~67岁,平均年龄52岁;替米沙坦、氨氯地平联合治疗组:男25例,女21例,年龄31~68岁,平均年龄54岁;3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病情、吸烟、饮酒、合并症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患者随机分为3组后,采用双盲法给患者服药。氨氯地平治疗组46例患者给予:氨氯地平10 mg,一日一次口服;替米沙坦治疗组46例患者给予:替米沙坦80 mg,一日一次口服;替米沙坦、氨氯地平联合治疗组43例患者给予:替米沙坦40 mg、氨氯地平5 mg,两药均一日一次口服。3组患者治疗8周为1周期,每周随访患者1次,询问症状及不良反应,测量诊室血压。记录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检查血、尿常规、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电解质及心电图等变化。

1.3 疗效判定标准

临床疗效按血压下降情况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患者坐位收缩压、舒张压均降至正常范围,舒张压下降≥20 mm Hg;有效:患者血压虽未降至正常范围,但舒张压下降10~19 mm Hg;无效:患者血压下降未达到上述标准者。以显效及有效之和统计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分析以χ2检验,配对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

治疗8周后3组患者总有效率为:氨氯地平组:显效28例、有效1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6.96%;替米沙坦组:显效27例、有效12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4.78%;替米沙坦、氨氯地平联合治疗组:显效35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65%。氨氯地平、替米沙坦两组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氨氯地平、替米沙坦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与两药联合治疗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

2.2 不良反应

氨氯地平组患者:外周水肿2例,乏力1例,恶心1例,心悸1例,总计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87%;替米沙坦组患者:眩晕2例,后背痛1例,腹痛1例,消化不良2例,总计6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04%;两药联合治疗组患者:外周水肿1例,腹痛1例,恶心1例,眩晕1例,总计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0%。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联合用药治疗组较单用药治疗组均低。3组患者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未有患者因不良反应而终止治疗者。

3 讨 论

临床研究表明,2/3或更多的高血压患者,为了达到降压的目标水平,需要应用两种以上的降压药物。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明确建议:“强调首选某种药物进行降压的观念已经过时,因为大多数患者都是应用两种或更多的药物来使血压达到目标水平的[2]”。对于2级高血压患者,初始治疗即需要应用两种降压药物。

氨氯地平片为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钙通道阻滞剂,阻滞钙离子跨膜进入心肌和血管平滑肌细胞,通过直接松弛血管平滑肌来达到抗高血压的作用。钙通道阻滞剂的降压作用十分可靠且稳定,不影响糖和脂代谢,并有保护靶器官作用。长期应用钙离子阻滞剂在有效控制血压的同时,还能降低心脑血管病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3]。本研究单用氨氯地平10 mg/d,治疗总有效率为86.96%。替米沙坦是一种口服起效的特异性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在通常剂量范围内有确定的降压效应,替米沙坦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亚型呈高亲和性结合,该结合作用持久,但无任何部分激动剂效应,替米沙坦可致血醛固酮水平下降。由于替米沙坦不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可降解缓激肽,故不会出现缓激肽作用增强导致的不良反应。单用替米沙坦80 mg/d,总有效率为84.78%。本研究采用氨氯地平5 mg/d与替米沙坦40 mg/d合用,治疗2级高血压总有效率为95.65%。

研究结果显示:尽管降压机制不同,但2种药物均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诊室血压,氨氯地平、替米沙坦2种药物单用均有较好的降压效果,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但两种药物联用治疗2级高血压均较单一药物效果好,联合应用时药量减少,不良反应亦较少,如应用其复方制剂则服药更加方便,是值得推广的控制高血压病的降压药。

[1]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51-253.

[2] 王吉耀.内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67-269.

[3] 林文辉,王其增,鹏万军,等.高血压病左室肥厚对房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J].心脏杂志,2008,20(1):71-73.

R544.1

B

1671-8194(2014)20-0125-02

猜你喜欢
米沙坦氨氯地平显著性
对统计结果解释和表达的要求
替米沙坦氢氯噻嗪双层片处方工艺研究
缬沙坦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应用效果分析
氢氯噻嗪联合替米沙坦用于高血压治疗的有效性分析
本刊对论文中有关统计学表达的要求
基于显著性权重融合的图像拼接算法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SIRT1 mRNA的表达及氨氯地平对其影响
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并发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
替米沙坦和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及最小成本分析
探讨氨氯地平应用于高血压治疗中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