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本刊评论员
今年5月,《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关于2014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意见的通知》正式公布。尽管时间已近过半,但作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深化改革仍被视为今年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务,经济体制改革依然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
其实,无论通知内容何时公之于众,2014年日历翻开的那天起,改革就是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一天也没有停止,一刻也未曾怠慢。因为,若无全面深化改革,国家发展就丧失了动力,企业发展就迷失了方向。
老百姓在一个个、一串串、一窝窝腐败大案的持续曝光过程中,感受到了央企国企改革的紧迫性和复杂性。任何辩解都显得过于苍白。这些年,央企国企确实在不断做大做强,但累积的公帑养肥了众多贪官也是不争的事实。问题何在?原因何在?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国有企业改革是一道全球公认的世界性难题,也自然成为中国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大题、重题、纠结之题。国企改革的每一次破题、每一点进步和每一个飞跃,都伴随着国家的经济发展再上台阶。
但,谈何容易。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
在2014年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清单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再次列入六大重点之一。通知要求,“深入研究和准确定位国有企业的功能性质,区分提供公益性产品或服务、自然垄断环节、一般竞争性行业等类型,完善国有企业分类考核办法,推动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增强国有经济的市场活力和国际竞争力”。
所谓改革的顶层设计,大概包含这些内容。既非“国进民退”,也非“国退民进”。国企改革不是为了把国企搞死、搞垮、搞没和全盘私有化,而是要知所进、知所退,进要有市场活力和国际竞争力,退要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大局。
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成为今年国企改革的一大亮点,也是当前企业界和经济界争议最多的话题。众人聚焦,意味着离达成社会共识已经不远,中国的国企改革能否由此破题,人们正拭目以待。
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曾经、现在依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基石。特别是那些规模庞大、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大型央企国企,一部厂史、公司史,都与共和国的历史休戚与共。国有企业在特殊的历史际遇成长过程中,承担了繁杂的社会责任。彻底消化这段历史需要时间,需要全面深化改革的配套与支持。
重要的是,改革的目标已经明确,加快深化改革已成为全民族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