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更新心房颤动患者卒中预防指南
2月25日,美国神经病学会公布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卒中预防新指南。新指南简短清晰,强调临床医生应依靠其临床判断来制定抗凝方案,因此并未强烈推荐口服抗凝药物(Neurology.2014年2月25日在线版)。
指南指出,临床医师应该告知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只能在权衡卒中风险降低的潜在益处与大出血风险增加的潜在危害后才能决定是否使用抗凝剂。口服华法林病情控制良好的患者可继续应用华法林,无需换用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对于颅内出血风险较高的患者,可考虑给予达比加群、利伐沙班或阿哌沙班治疗,因为这些新型口服抗凝剂的脑出血风险低于华法林。此外,对于不愿意或无法定期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的患者,也应给予达比加群、利伐沙班或阿哌沙班治疗。需要抗凝治疗但胃肠道出血风险较高的患者可考虑用阿哌沙班;不适宜用华法林的患者首选阿哌沙班,次选其他新型抗凝剂,也可联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
指南主要撰写者指出,“由于易跌倒而出血,通常不会给予高龄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然而房颤和卒中风险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这类人群恰恰需要抗凝治疗。”一项研究表明,高龄患者每年摔倒295次才能抵消抗凝治疗在卒中预防方面的益处。因此,指南认为,只要近期未出现原因不明的出血或颅内出血,年龄>75岁的房颤患者都需要抗凝治疗。对于伴痴呆症或偶尔跌倒的高龄患者,抗凝治疗的风险/获益比不明确。
《中国循环杂志》 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