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公园研究

2014-01-26 18:04庄晨辉
自然保护地 2014年4期
关键词:公园村民功能

庄晨辉

(福建省绿化委员会办公室 福建福州 350003)

乡村公园研究

庄晨辉

(福建省绿化委员会办公室 福建福州 350003)

对乡村公园的概念、分类、用地性质、投资方式、开发理念、功能特征、管理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旨在为目前全国各地蓬勃开展的乡村公园建设提供参考。

乡村;公园;研究

1 乡村公园内涵

1.1 概念辨析

乡村公园是指利用乡村集体所有土地为基地,采用社会化运作,以村民私有投资、多渠道集资为主建设,并由乡村自主经营、管理和维护,为村民提供休憩、康体、文娱、观光、民俗、纪念、朝圣等活动功能的自然化和人工化的生活境域和绿地形式。

乡村公园是乡村的绿色基础设施,它作为乡村的主要开放空间,不仅是乡村居民的主要休闲游憩活动场所,也是乡村文化的传播场所。根据对乡村公园概念的界定和分析,乡村公园的内涵应从两个方面来界定:

一是向村民开放,与村民的生活密切相关,体现了乡村公园的开放性、公共性、生活性;

二是以游憩为主要功能,有一定的游憩设施和服务设施,突出了乡村土地的使用功能。

除了具有与上述公园定义相同的内涵外,在外延上侧重于从乡村整体来考虑其结构和功能,因此它不仅包括乡村内部的公园,如社区公园、公共绿地等,也包括乡村外围以山地森林、风景名胜等为主体的具有游憩功能的乡村绿化隔离带、风景林地和休闲娱乐用地等。

1.2 分类体系

(1)按乡村公园建设用地分类:种植地型、废弃地型(矿窑地、采石地、猪牛棚、垃圾场)、闲置地型(拆迁地、“四旁”空地)、山地型、湿地型公园。

(2)按乡村公园依托资源分类:风景名胜公园、文化古迹公园、历史名园、纪念性公园、植物游园、综合景观型公园。

(3)按乡村公园的游憩功能分类:休闲观光型、文化娱乐型、康体健身型、宗教朝圣型和教育纪念型公园。

(4)按乡村公园的表现形式分类:古迹延伸型(即在原有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基础上扩建延伸的人造景点)、借题发挥型(以文学名著、历史典故等借题设景)和自定义型公园。

(5)按乡村公园的投资方式分类:个体投资、集体投资、多渠道融资建成的公园。

以上所列举的几种分类方法,并无严格的区分标准,因而只是对乡村公园作出粗略分类。实际上,许多乡村公园往往是将各种类型集于一身的整合体,难以简单地用某一种类型进行区分划定。

1.3 用地性质

乡村公园建设用地均为乡村集体土地。乡村公园大都是因地制宜,依托遗留的古树、古宗祠、古园林景观等,利用村中原有的山林、“四旁”(村旁、路旁、水旁、宅旁)的闲置地、废弃地等建立起来的,为周边的村民提供游憩的场所。

1.4 投资方式

就目前乡村公园的建设来看,主要存在三种投资方式:

(1)个体投资:由华侨、企业家、村民等个人捐资建设。

(2)集体投资:由乡村集体财政、周边企业等投资建设。

(3)多渠道融资:由各级政府引导,采取社会化运作方式,多渠道筹集资金建设。

2 乡村公园的开发理念

2.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以规划建设乡村公园为突破口,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2 村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绝大部分农民的生活环境和经济条件也得到明显的改善。富起来的农民寻思如何将自己的居住环境创造得更接近于城市居民的居住境况,如何满足自己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于是纷纷建起了自己的公园。乡村公园的建设,不仅给周边村民创造了一处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游憩场所,也为当地的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2.3 乡村自然生态和文化的展示

农村自然、人文资源丰富,具有良好的建园条件,可不费土石之功,而收事半功倍之效,要走“节约型、近自然”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少植管护成本高的草坪、时令花卉地被和造型植物,多种管护成本低、修剪少、生态功能强、经济价值高、景观效果好的乔木和花灌木。在树种选择上,应注重多样化、乡土化、特色化;在植物配置上,应注重近自然的群落化、季相化。

3 乡村公园的功能特征

3.1 功能定位

乡村公园作为一项公益事业,不少地方政府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和资金支持,但由于其基础条件、外部环境以及针对人群等客观条件的不同,乡村公园与城市公园存在着功能定位上的差异性,主要表现为:

(1)基础条件良好,有利于打造节约型公园。大多数的乡村由于远离城市废气和污染,基础环境良好,加上乡村本身就具有天然的园林造景条件:清新的空气、清澈的溪流、丰富的植物资源、朴实怡人的乡村农舍……自然美景唾手可得。因此,乡村公园的建设可采用节约型园林模式,广泛采用乡土元素,节省造园成本。

(2)外部环境半天然,宜形成和谐统一、具本土特色的景园。柔化城市轮廓是城市公园的重要作用之一。但在乡村的建设中,园林设计的主要任务是重新规划设计半天然式的外部环境,改造协调是主要工作。因此,对于乡村公园的设计定位而言,营造一个具有当地特色的景园绝对是物美价廉的。

(3)针对人群身份不同,要注意功能需求对应性。乡村公园主体使用人群是乡村居民,由于生活方式、节奏存在明显差异,因此,乡村公园中的各功能分区不能直接照搬城市公园的设计套路,要根据乡村生活具体情况进行理性的分析。

3.2 功能需求

乡村公园在一定意义上可作为城市公园向乡村的延伸和补充,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并间接地对城市环境建设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建设中,要充分体现其特色,必须将公园的功能设置与村民的需求进行有机结合,并予以具体体现。

3.2.1 社会功能

①有利于强调乡村个性,为乡村提供视觉特色。在一个乡村里曾经发生过的历史、生活过的名人、或是曾经为乡民所赞叹的建筑,以及特色鲜明的民俗文化、农耕文化等,都是这个乡村所特有的珍贵文化遗产,也是这个乡村的个性所在,而乡村公园则是这个乡村个性的反馈方式和物质载体,同时为乡村提供了视觉上的特色,绿化、水体、山石、小品等美景成为一个乡村不可多得的文化签名。因此,乡村公园成为乡村的主要景观所在,在美化乡村环境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②为村民提供精神释放场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乡村生活是单一无趣的。随着物质生活逐步富足,乡村居民的精神需求日益凸显,而乡村公园为村民提供了一个身心休憩的空间。其活动空间、活动设施为村民提供了大量户外活动的可能性,承担着满足村民游憩活动需求的主要职能。这也是乡村公园最主要、最直接的功能。

3.2.2 生态功能

乡村公园大都是利用荒废地、闲置地、垃圾场等而建造起来的,公园内的绿化和变废为宝,有利于改善乡村的生态环境和整体风貌。

3.2.3 经济功能

乡村公园的所在地具有相对的吸引人气、提升价值的经济意义。乡村公园是村民精神面貌的体现,蕴藏着乡村的名人名事、文化历史,可成为一个乡村旅游业的亮点。

3.3 功能特性

3.3.1 公共性

乡村公园的主要功能特征是它的公共性。乡村公园多是华侨、富贾或村民自发为满足村民的精神生活需求而建造的,直接服务于村民,它为村民提供了游憩活动的空间和休闲娱乐的场所。

3.3.2 游憩性

游憩性是乡村公园的基本特点。游憩活动是乡村公园为村民提供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活动类型。乡村公园为村民所创造的游憩空间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将游憩活动与乡村文化相结合,或是变废为宝的合理利用,赋予一般游憩活动所不具备的精神和情感体验。

4 乡村公园的管理方式

现有的乡村公园没有上级主管部门,市、县各主管部门只是负责对其工作的指导,公园完全由乡村自行维护管理。每个乡村主管绿化的负责人直接对乡村公园的维护管理负责。而大部分的维护管理费用均由各乡村自行筹资解决,除了有政府专款扶持的乡村公园外,乡村公园的管理费用一般都列入乡村的财政预算,且都设有一、两个人员专门负责日常卫生和绿化维护工作。各乡村公园的管理人员均由本乡村的居民担任,由村委会推举或村民投票选举。

但由于各乡村对公园管理费用的投入能力有限,加上村民的文明程度有限,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存在缺陷,例如公园出现露土、补苗不及时、园林小品受污染或破坏等现象。因而在管理方式上,要注意做好以下几点。

(1)村民行为引导管理:制定明确的村民行为要求和被限制的行为要求,让村民进入公园活动之前就知道哪些行为是被禁止的、哪些行为是被约束的;充分发挥村委会的作用,定期集中开展村民参与各项保护教育活动,变被动教育为主动教育,使村民真正树立起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

(2)融资管理:乡村公园的资金大都来自村民的集资和个体投资,应建立健全长效的投融资与管护机制,配备相应的管理部门与人员。

(3)设施管理:乡村公园拥有简单的运动健身设施,石桌、石椅、亭廊等游憩设施和垃圾桶等卫生设施,这些设施在使用过程中和自然外露的条件下会磨损,因而要加强设施的保护和维护,定期修补。

(4)环境管理:采取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加强对公园水土环境、固体废物等的治理;树立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从而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S731.7

B

1004-7743(2014)04-0038-03

2014-06-10

猜你喜欢
公园村民功能
也谈诗的“功能”
科学种植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在公园里玩
奔驰S级香氛功能介绍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关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几点思考
基于PMC窗口功能实现设备同步刷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