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可 张丽华 张健明 曾瑞明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 201620)
伴随着我国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养老的物质保障方面已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但精神养老却往往被忽视。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当人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后,就会产生较高层次的需求。为避免老年人因精神空虚而带来各种身心疾病,精神养老必将成为当今社会养老的重点环节。
养老是指为老年人提供必要的生活服务,满足其在物质和精神生活方面的基本需求。物质之养为最基本的供养,精神之养是养老的更高层次。精神养老界定为:通过社会和子女对老年人精神生活的关爱及老年人对自身精神生活的充实与提高,使老年人精神需求如同物质需求一样得到满足,从而获得幸福、快乐的老年生活。这一界定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是社会及子女对老年人的尊敬和爱戴,使老年人得到应有的敬重与关注,从而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另一方面老年人要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地充实自己,通过终身学习、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等方式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从而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
2.1以诚敬的态度供养父母,是传统敬老文化的起点 《礼记》有云:“众之本教曰孝,其行曰养。养可能也,敬为难”〔1〕。所以供养父母一定要首先抱着诚敬的态度,然后才能尽心竭力,真正做到在养其身的同时,又能了解父母的精神需要,做到养其志、养其心,使父母即便是天天粗茶淡饭,依然能精神愉快、幸福满足。
2.2听从父母的教诲,是对父母人生经验的尊敬 《弟子规》中说到:“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2〕。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使自己获得宝贵的人生经验,另一方面也使父母因得到子女的尊敬而舒心。而孟子说的“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3〕。进一步将遵从父母的教诲和顺从父母的意见作为子女尊敬父母的最基本的行为规范。当然这里的顺从,并不是盲目的顺从,而是出于对父母人生经验的尊敬。
2.3“事君如亲”和“举孝廉”,是传统敬老文化的社会化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家国一体”,强调人必须首先照顾好家庭,才能对国家忠诚。敬老是评价一个人才能的标准。古代通过所谓“举孝廉”来选拔人才的制度,说明孝敬老年人的行为已被社会所认可,人们普遍认为孝顺是一个人成为人才必备的品德。而且不仅要尊敬自己家的老年人,对别人家的老年人也同样要给予尊敬。孔子说过:“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4〕?老年人除了温饱需求之外,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关怀与安慰,敬老从而使老年人得到精神上的满足,才是人类养老的特有方式。
3.1现代社会敬老文化的淡化
3.1.1唯老年人的经验、知识为尊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 在知识经济时代,那种在传统农业社会极力仰仗老年人的生产、生活经验来获得认知的情况已不复存在,相反,老年人的知识经验开始被快速地淘汰,前喻文化开始迅速转向后喻文化。过去出于对老年人知识经验的尊敬而形成的敬老思想开始淡化,人们更多的是从书籍网络中获取相关知识而不再求助于老年人,甚至很多老年人还需要孩子来为自己更新最新的社会知识,在这个过程中,老年人很容易就随之被边缘化而不被尊敬,敬老文化更随之被淡化。
3.1.2家族群居的居住格局被打破 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各种社会规范逐渐取代各种礼仪教条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年轻人则因在经济上成为主要供养者,自然地成为家庭权利的实际拥有者,因而唯长辈经验、命令是从的时代已经受到挑战。比如国家可以通过征税强制个人对社会做贡献,而家长却不能强制子女上交自己的收入。所以敬老已由普遍的社会认同逐步演变为一种纯粹自觉的行为,即使国家制定法律要求子女履行养老义务,也无法使老年人真正得到尊敬的对待。
3.1.3家庭结构的变化 我国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后,家庭的重心逐渐由长辈转移到独生子女身上,421的家庭结构,使全家以孩子是家庭的中心,老年人退休后基本上都变成第三代的免费保姆,甚至老年人本身也觉得宠爱孩子是理所当然的,从而造成许多孩子不知敬老为何物的局面也就不足为奇了。
3.1.4现代社会带来的压力使人无暇顾及老年人 现代城市生活节奏加快,成年人整天忙于自己的事业,各种压力纷沓而至,使很多有心敬老的子女也无暇顾及老年人的感受,总觉得按时提供一些钱物已经是尽了孝心,至于老年人的精神需要就很难顾及了。
3.1.5现有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侧重物质保障,对精神保障重视不足 现有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来自于欧美的社会工作经验,而欧美的社会文化基础与我国不同。欧美文化体系中,家族意识不强,而个人主义、契约精神深入人心,建立在其基础上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强调政府对个人的责任,强调外在物质条件的满足,忽略了个人的情感需求。“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让老年人可以衣食无缺,却往往在寂寞中慢慢消逝。我国参照欧美体系建立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同样具有这些问题。
3.2现代社会敬老文化淡化带来的精神养老问题
3.2.1老年人的心理疾病增多 据全国政协的一项研究〔5〕,在我国老年群体的疾病中,约有50%~80%疾病是心理疾病或源于心理疾病,而在心理疾病中,约70%是因为缺少精神关怀所致的。另一项数据〔5〕显示,我国目前85%以上的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27%的老年人伴有明显焦虑、忧郁等心理障碍。在职业生涯结束后,老年人必然要面对体力和精力的日渐衰退、人际交往圈变窄及亲友亡故等情况,这样就很容易使人产生悲观情绪,其中不乏一些人有可能因此患上抑郁症,更有甚者因为厌世因而导致自杀。但是在这些人群中,大部分都不是缺衣少食的贫困老年人,他们的心理问题主要是由于缺少精神关照所造成的。这表明我国老年群体不仅需要必要的物质条件及对他们身体上的照顾,更需要在精神方面给予他们必要的满足。他们特别渴望与他人特别是与子女间有更多的交流,希望年老之时仍然老有所为,能够充分融入家庭和社会,得到社会、亲人、他人的尊重。然而现实情况却是:老年人的这种需求通常因为各种原因被社会乃至亲属所忽视,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因此,对他们的精神支持和照顾就变得尤为迫切,精神养老已成为积极防治老年人的心理疾病,及时解除老年人心理障碍的重要任务。
3.2.2空巢及孤寡老人的精神需求很难满足 据相关调查〔6〕发现,部分“空巢老人”、孤寡老人在心理上存在不同程度的惊恐、焦虑、空虚、抑郁等情绪。缺乏精神慰藉而带来的心理疾病是他们存在的比身体病痛更大的伤害。缺乏交流、经常独处的老年人极易产生悲观情绪、厌世念头。
4.1弘扬敬老文化,使敬老成为一种社会时尚 传统的重阳节又称敬老节,作为敬老的传统节日需要在现代社会得到更多的重视。不仅是老年人们要在这个节日中有各种活动,也要提倡小辈们组织各种活动来表达对老年人的尊敬与爱戴。比如在重阳节学习各种传统礼仪,学会对老年人用敬语,向老年人行敬老礼等。而人们在学习各种传统礼仪的过程中,将更加深刻体会到作为一个炎黄子孙的光荣,并以此规范自身的行为,提高自身的修养,养成个人良好的教养与素质。
敬老文化的弘扬展现了我国礼仪之邦的风采,它不仅体现了对老年人的尊敬,也体现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尊敬。通过对敬老文化等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整个社会将包括敬老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精华作为构筑新时代中国人优秀品质的内核,那么以具备优雅的行为举止、高尚的道德情操为时尚的社会风气将能够逐渐形成。
4.2强化中国特色养老服务模式 受传统养老模式影响,我国居家养老的老年人占了老年人中的绝大多数,因此居住地的社区适时地开展各种居家养老服务,对老年人及忙于工作的年轻人而言是很大的助力。社区还可以开展各种活动,把老年人聚集起来,一方面便于照顾,另一方面可以帮助老年人重新建立人际关系,在这种新的关系中实现互助,以保持生命的活力。同时社会也要开展各种养老工作人员的培训,使他们掌握更多的照顾老年人的技巧,从而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各方面需求。
4.3“活到老,学到老”让老年人有尊严地老去 为了不使自己的生活失去活力,不使自己的知识经验落后,老年人就需要做到“活到老,学到老”。尊敬长辈虽是从晚辈的角度提出的,但站在老年人的角度如何使自己被尊敬,从而有尊严地老去却是对老年人提出的要求,同时也是应对有关精神养老的第二方面的理解所提出的要求。传统农业社会知识更新及传播速度都很缓慢,后辈沿袭老年人的生产、生活经验是他们生存的根本之道。正是这种对老年人经验知识的依赖,使小辈更加尊敬长辈,正因为如此,年纪越大越受尊敬。而随着社会转型,特别是知识经济的到来,人们追求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老年人的许多知识、经验会随着退休很快就被淘汰。老年人们要做到不被社会淘汰,就要不断学习,用新的知识不断补充、更新老的经验知识,使自己原有的经验积累跟上时代的发展,这样才能始终保持有效的经验知识状态,以一名经验丰富的老者形象展示于人前,从而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4.4提倡老年人互助服务 让年纪较轻,家庭负担小的老年人服务于年龄更大,负担更重的老年人,形成养老互助阶梯队伍。这样既解决了养老服务工作中的人手问题,同时也使老年人有更多的倾诉对象,从而解决精神需求。建国初期,我国人均寿命仅50岁左右,规定退休年龄的标准为:女性50岁,男性60岁。目前,我国人均寿命近80岁,而退休年龄仍维持不变,这就使得一大批身体健康,充满活力的老年人从工作岗位上退了下来。将具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拥有高超熟练的技能、有着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责任心的老年人合理地组织起来,既能满足他们“二次就业”的愿望,也能将他们贡献的“余热”转化为社会额外的财富。
作为有着优秀敬老传统的中国,以传统敬老文化的精华启迪我们建立新型精神养老模式十分有必要,在解决老年人温饱问题的同时,新型精神养老模式的建立能够给老年人带来生命的活力,使老年人过上精神愉快、身心健康的幸福生活。
5 参考文献
1曾 亦,陈文嫣.礼记导读〔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9:319.
2国学精粹一本通编委会.国学精粹一本通〔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1:44.
3徐洪兴.孟子精读〔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100.
4李泽厚.论语今读〔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56.
5奚冬琪,贾 宁.政协委员调研后发现:心理疾病悄然副近银发一族〔N〕.人民政协报,2007-12-4.
6杜 晓,赵晨熙.中国“空巢老人”问题凸显破解困境遇三大挑战〔N〕.法制日报,201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