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肇勤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 201203)
近20年来,我国中医基础行业一直在思索一些关键、基本的学术问题,诸如中医基础理论学科的定义和范畴、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如何发展与分化、中医基础理论知识体系如何构建、中医基础理论的地位和作用等等。联系我们这些年来的探索和思考,谈谈一些粗浅的想法,以抛砖引玉。
1.1.1 中医基础学科 中医基础学科属于二级学科,是中医医疗和卫生各专业学科有关基础理论学科的总称。中医基础学科包含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中医传统的基础理论和与此紧密相关,或由此而发展起来的基础医学,即中医基础理论;第二部分,以我国医疗卫生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称之为中西医结合基础;第三部分,直接引入或发展的当代基础医学,即西医基础。这些学科所蕴含的知识体系是当代中医师所必须具备的,以满足其临床与基础医学的需求。这些学科的实体包括人员、教研室或实验室,大多集中在中医院校的基础医学院和实验中心。
虽然如此,以上第二三部分从学科隶属和管理上,往往仍然被视为西医、西医基础学科或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其总体知识体系及方法与国内外西医学基础学科一脉相承;即使早已被吸收并融入了中医学,在中医学继承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但大多中医学者仍然视之为西医。这是当代中医学所特有的现象。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现象呢?这是因为以上第二三部分学科知识近一个世纪来迅速膨胀并呈爆炸性发展,使得第一部分传统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原本自然发展的空间被侵占、填塞,从而直接导致当代中医学已无需重建这些学科知识,但又却务必引入这些学科知识。这正是传统中医基础理论类学科发展所面临的窘境与困难。
1.1.2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属于中医基础学科的第一部分,即传统的中医基础理论和与此紧密相关,或由此发展而来的基础医学,属于三级学科。几十年来,学术界对中医基础理论的概念和范畴理解不同,不同中医院校甚至是中医药行政管理部门也是如此。①“大中基”概念:如前所述,中医基础理论学科的实体单位集中在中医院校的基础医学院、中药学院、针推学院以及中医研究院所,诸如中医基础理论、内经、伤寒、金匮、温病、各家学说、诊断及中药、方剂等,以及由这些学科派生出来的或当代发展起来的学科,如实验中医学、实验针灸学、中药药理学、实验方剂学等。其中,一些中医药院校中医基础理论学科由20世纪70年代的大中基分化成中医基础理论、内经、伤寒、金匮、温病、诊断等不同科室或学科,分别讲授相应的课程。进入本世纪,中医基础理论学科从学科分类管理上还经历或包含了内经学科或拆分成两个独立的学科;一些院校中医基础理论学科还包括诊断、中药、方剂或实验中医学等。目前比较一致的是把伤寒、金匮、温病等归类为临床基础学科(或拆分成各自独立的学科),诊断学科相对独立,中医基础理论和内经或合并或拆分,而实验中医学仍归属于中医基础理论学科。②“小中基”概念:目前比较通行的中医基础理论学科主要开展《中医基础理论》,或由《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分化成若干亚课程,如《中医基础理论导论》、《病因病机学》、《治则治法》的教学及相应的教学团队、科室。一些院校的《实验中医学》由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分化出来,仍归属中医基础理论学科;一些由中医基础理论学科所分化出来的实验室,也归属中医基础理论学科。总体上,与古典理论学科如内经、伤寒、金匮、温病等相比,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在大多院校往往师资力量比较强、人数多、学科研究拓展空间和自由度较大,教学和实验发展积累较多、条件较好,个别院校在内经、伤寒、温病等学科具有一定的特色和优势。无论如何,这些中医基础理论学科所共同的特征是传承,或传承古典医学代表性医著如《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或传承跨度2000余年的古典中医学基础理论,即中医基础理论学科。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能否发展与分化且如何发展与分化?
1.2.1 医学学科分化的依据与特点 ①医学知识体系在其发展过程中自然发生着分化与萎缩。近一个世纪来,西医学科为什么会发生如此迅速地分化?关键是研发投入大,致使其知识体系和知识总量不断迅速发展、膨胀,成为新学科分支形成、分化、发展根本的动因。时至今日,西医仍处在不断发展和分化中,一些学科呈突飞猛进的发展,而另一些则停滞和萎缩。②政府和行业做出的学科分类。如政府相关部门对有关行业学科的划定,对行业学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及所划定不同专业学位的授予、职业资格认定,以及政府有关学科建设立项资助等。与医学知识体系发展过程中的自然分化或萎缩相比,政府和行业做出的学科分类相对滞后或超前。
1.2.2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分化的尝试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由于投入产出少,使得学科分化迟缓。以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学科为例。①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分化出“实验中医学”学科。该校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在20世纪70年代末,内经、伤寒、金匮、温病、诊断等陆续分离出去后,仅剩下以承担《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为主的科室和成员。在该学科硕士点、博士点先后批准、招生后,在金寿山、张伯讷等导师倡导和鼓励下,研究生普遍开展了以实验为主要研究手段的学位课题研究,为实验研究与实验教学人才进行了储备。进入20个世纪90年代,学科先后被批准为上海市重点学科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将建设经费投资建设了以分子生物学技术为主的实验室。学科在科研继续深入的同时,开始探索开展中医基础理论实验教学,编撰配套讲义《中基实验指导》。在实验教学探索取得经验的基础上,逐渐演变发展成《实验中医学》的理论课与系列实验课,教学目标和知识体系不断调整、充实和完善。中医基础理论学科还分化出研究基地“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和“实验中医学”教研室,后者先后在全国率先开设出《实验中医学》、《中医学综合实验》、《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等课程。
在《实验中医学》课程建设之初,曾一度尝试按照中医基础理论教材的知识框架,综述相关实验进展,近似中药药理学模式;后因考虑有违该学科的核心知识体系,会造成教材内容过于庞大,不便教学,最终逐步演变成目前的教学形式和内容。《中医学综合实验》直接由《实验中医学》的教学实验部分分化而来,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开放性思维以及综合利用多实验手段,由学生开展自主设计的实验研究,重在中医药实验研究能力与素质的培养;而《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则由《实验中医学》的常用实验技术部分分化出来,既填补了当时学校该课程的欠缺,又在实验技术培训的同时,注重解决该技术在中医药研发中能否用、如何用、为何用等中医学科关键问题。以后《实验中医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均由地方院校教材发展至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并先后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和国家精品课程。
该系列课程及学科分化的起因是该校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实验研究与教学的探索和积累,更广泛的基础则是国内外几十年来相关行业所积累的大量与中医药研究与发展相关的知识、技术,突破了原有中医基础理论知识体系的框架。其中,《实验中医学》和《中医学综合实验》是中医学科新形成的知识体系和课程,而《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看似与生物学、生物化学更接近,但教材和教学开创之际,因该校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基础较好——具有研究基地“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及长期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开展中医药实验研究的经验积累,还有1名教师从国外长期访问研究后回国(目前该教研室又有3名教师国外长期访问研究先后回国),为课程开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保证了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持续发展;尤其是为满足中医药专业学生学习和使用分子生物学技术需求的教材/课程,注重解决该技术在中医药研究中能否用、如何用、为何用等基本问题,是《实验中医学》课程的分化。②中医基础理论教材分化的尝试。该学科还曾尝试将《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分化成若干亚课程,如《中医基础理论导论》、《病因病机学》、《治则治法学》等,但受到这些课程自身知识总量尚未突破性增长的限制(或未能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构建起丰富的知识体系),显得揠苗助长,导致所分化教材内容没有显著增加,最终未能被行业所普遍接受。
可以期待,随着中医基础理论学科理论与实验研究的积累与突破,学科有望不断分化出新的学科,其中部分学科将凝炼和转化成教学形式和内容,以满足中医药高等人才培养的需要。
与中药学科、中医临床学科实验蓬勃开展相比,中医基础理论学科显得步履迟缓,甚至对于如何研究与发展仍存在分歧,莫衷一是。
以《中医基础理论》为例,其课程和教材的主要目的是传承,是学生或读者学习中医学的入门,要求把历代代表性古典医籍中所涉及的基本理论、概念系统化,把知识的来龙去脉、不同学术观点等阐述清楚,用当代汉语准确表述,为学生或读者学习中医各科和中医古典文献打好知识基础。
从传承角度而言,存在的问题集中在对古典文献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够,不能采用当代社会和自然科学所积累的知识、方法、视角给予深入的研究与阐释,也不能采用当代医学科学所积累的知识、方法、视角给予深入的研究与阐释。这也是长期以来,一提及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与发展,总会有学者提出要开展文献研究、进行系统梳理的原因。
针对古典中医学知识体系,研究的重点是如何客观、准确、完整的继承,是文献整理和理论研究性质的;作为相应教研室教师,更多的则是基本功的积累。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一些教材、专著尚不能做到客观、准确、完整的继承,不能与当代医学准确的对接,限制了当代的应用。
那么是否要通过实验研究手段去发展内经、伤寒、金匮、温病或者是中医基础理论?常识上难以理解。如果发展了,黄帝、张仲景、叶天士、吴鞠通、王孟英等会怎么看?还算不算原汁原味的内经、伤寒、金匮、温病,或者是中医基础理论?显然不妥。这便筑成了这些学科实验研究和发展的最大障碍。
2.2.1 中医基础学科研发面临的常见问题 中医基础学科如何开展实验研发,总是面临这样一些问题:一是传统中医基础学科要不要开展实验研究与发展?二是传统中医基础学科如何开展实验研究与发展?三是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应当紧扣气血阴阳、脏腑、病因病机、治则治法开展研究,或是应该紧扣六经传变、卫气营血或三焦传变开展研究?四是从研究策略上看,其切入点是从气血阴阳入手,还是从当代难治病、不治病发病机制和诊疗方法探索与发展入手等。
2.2.2 中医基础学科开展实验研究与发展的思考 ①不宜混淆中医古典医学传承与当代研发两个不同的目标:业内常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议论,伤寒学科不去实验研究伤寒,温病学科不去实验研究温病,中医基础理论学科不去实验研究气血阴阳、藏象经络。这些议论者,往往混淆了古典理论继承与当代探索研究发展的关系,以为上课或教材讲了气血阴阳,就应该实验研究气血阴阳;上课或教材讲了六经和卫气营血传变,就应该实验研究六经和卫气营血传变。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不去说当年张仲景、叶天士等行医之际视为伤寒、温病的大多传染病,在我国业已得到很好的控制,其发病原理、病程演变、防治措施也已清晰、有效,再逐一去实验研究其六经、三焦、卫气营血等传变机制有何意义?许多古典理论、假说所涉及的生理、病理当代业已明朗,是不是还要继续开展基于古典假说的实验研究和探索,去验证这些古典的假说?显然没有必要。
因此,完整和准确传承中医古典医学知识体系是一回事,是向后看的;而中医基础学科运用古典及当代发展起来的中医学及西医学知识,针对我国当前难治病、不治病、常见病,揭示其发病机制,提高其诊疗水平是另一回事,是向前看的。两者目标不同,不应混淆。
②中医基础理论学科的责任与义务:我国当前需要开展大量的研发工作来揭示难治病、不治病、常见病的发病机制,提高其诊疗水平,也需要探索和解释生命及发病机制。中医高等院校、中医研究院所是中医药行业研发的主力。从学科的责任和义务而言,作为中医基础学科责无旁贷,不应游离在外。
须知,当代的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应有探索新的生命及发病机制的权利和义务,应该在我国难治病、不治病、常见病诊疗水平提高方面发挥作用,在探索和解释生命及发病机制方面发挥作用。当代医学诊疗水平的提高、医学知识的爆炸,基础医学的探索与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样,中医基础理论学科也应有所探索、有所发展、有所贡献。
眼下还有另一种思潮,期盼一投入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立马就要看到临床疗效的提高,甚至把是否能立竿见影提高临床疗效作为项目资助的标准,还不时把转化医学挂在嘴上。试想,医学基础研究缺少广泛的探索和深厚的积累,拿什么来转化?以证候和辨证论治为例,证候发生复杂的物质基础是什么?比如有没有可能筛选到一些比较关键、重要的基因、蛋白用以协助诊断和疗效评价?证候与疾病的因果关系如何?因实致虚、因虚致实的复杂机制是什么?辨证论治对于不同疾病的疗效如何、对于不同证候的疗效如何?纠正证候对疾病治疗的帮助程度如何,是通过什么途径实现的?辨证论治方案有没有优化的可能,如何优化?早先辨证论治以复方为主,现今尝试中药有效成分配伍的依据如何,是否可以找到最佳配伍方案?等等,需要开展大量的基础研究。
③研究切入点的选择和策略:如何开展研究,切入点的选择很重要。是把气血阴阳等古典理论/概念作为实验研究和发展的切入点,还是把当前难治病、不治病、常见病发病机制的揭示、诊疗水平的提高作为切入点?显然后者为好。这里隐含着一些基本的学术问题:传统中医理论、中医基础理论能否在当代难治病、不治病、常见病的防治中发挥作用,如内经、伤寒、金匮、温病,如气血阴阳理论、证候和辨证论治?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在探索和发展难治病、不治病、常见病的发病机制、诊疗水平中,有没有可能促进相关古典理论的现代运用,增加和丰富当代中医学的学术内容?显然是可以的,而且研究的成果还可以直接转化为应用。反过来,如果把气血阴阳作为研究的切入点,甚至背离我国当代难治病、不治病、常见病的防治,显然会削弱研究效益。
一旦研究深入,便会发现生命科学中许多分子病理现象采用现有的知识解释不通,需要开展探索;也会发现证候和辨证论治有许多学术问题还没有答案,还会发现复方有效、其中某些药物或某个分子更有效等。在探索和回答这些学术问题时,便会逐渐丰富生命科学的内容,丰富当代中医基础理论学科的学术内容,在提高某病的诊疗水平方面做出贡献。
④在难治病、不治病、常见病的研究中探索和发展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国家有着对难治病、不治病、常见病发病机制揭示、诊疗水平提高的需求,企业有着对新的诊疗技术发展的需求,这些构成了国内外医学院校实验研发的主要经费来源,也自然构成和催生了主要的研究方向以及吸引教师和研究人员的投入,这反映了“科学有用性”的本质。以生化专业为例,不是说凡是生化专业的老师,非得去研究脂代谢基础分子机制不可,而不应去针对脂代谢异常发病和诊疗中存在问题,包括所涉及的基础性问题开展研究。中医基础理论学科也不例外。
然而,鉴于行业形成的分工,中医基础理论或内经、伤寒、金匮、温病等学科,可以针对当前难治病、不治病、常见病诊疗中存在的问题,在研究中选择各自专业背景的诊疗理论与方法,单独或联合干预,此后不断深入。
以原发性肝癌为例,原发性肝癌是我国的重大疾病,居恶性肿瘤死亡率第二位,发病人数约占全球的55%。由于肝癌的发生机制十分复杂,以及临床前基础与应用研究相对薄弱,其恶性增殖和难治的复杂机制尚未解释清楚,而且缺少有效的治疗手段,以致近年来肝癌各种疗法的5年生存率已接近极限,因而对基础与应用研究提出了愈来愈迫切的要求。在肝癌防治方面,我国肝癌患者普遍寻求中西医联合治疗,中医药在我国肝癌防治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业已成为我国肝癌防治的重要力量。中医药防治肝癌的特点是辨证论治,针对肝癌患者常见脾气虚弱、气滞血瘀、痰热邪毒等证候,给予健脾益气、行气活血、清热解毒、化痰散结等治法方药。但肝癌因实致虚的具体发生机制是什么?不同治法复方的作用大小、特点、机制是什么,是不是其中有某些中药或中药有效成分、组分在发挥关键作用?如何在动物实验中模拟临床开展实验动物个体化辨证论治和计量化疗效评价等,这些都对中医基础理论学科提出了新要求。
⑤大凡基础医学研究有两个主要方向,即探索和解释生命及发病机制,以及提高疾病的诊疗水平。其前提是站在医学探索和发展的前沿、站到巨人的肩膀上。
眼下中医基础理论行业存在比较普遍的问题是,不了解甚至不去了解国际最新进展和前沿,而直接从所选中的一方一药入手。如国内外中医药、西医药行业对某一疾病研究进展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和发展趋势,发病机制研究进展,临床诊疗现状和存在问题,治疗药物和治疗方案新近研发进展和存在问题,以及主流治疗方案和存在的问题等等。不了解其进展和发展趋势,选择一些疗效不确切或疗效不及主流治疗方案、缺少特色的小经方、中药饮片或某些中药成分开展作用机制研究,对这个通路或那个通路的影响,其研发空间显然是十分有限的。另一极端是,琢磨国内外SCI论文的形式和内容,东施效颦,钻营如何发表SCI论文,无视本学科的需求和责任。这些模式和动机均背离了中医行业自身发展的需求,背离了探索和解释生命及发病机制,以及提高疾病诊疗水平的宗旨。
2.2.3 中医基础学科应主动成为当代生命科学研发的参与者,参与国际分工 谈及学科构架、知识体系、学科分化,往往有学者会指望自成体系、包罗万象,如系统的中医基础理论、系统的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等,实现很难,主要是受到知识点重复的限制。前面提及,古典中医基础理论的自然发展空间,无论是生理与病理、发病与诊断,大多在近一个世纪以来被西医学科爆炸性知识增长所填补、填塞。一个系统的中医基础理论不包括这些行不行,算不算系统?显然不行。如果包容进去,中医认不认、西医认不认?眼下很难。因此,是不是可以换个思路,承认现状:一些古典基础学科重在准确、完整的继承;若现代研究与发展到足以构成新的学科,则任其自然发展,促成新的学科,如实验中医学等。
鉴于我国目前中医基础学科师资、设备、科研积累等现状,独当一面、全面出击暂时还不可能。因此,应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生命科学领域的分工,成为积极的参与者。而且,鉴于行业业已形成的客观分工,中医基础学科往往会从中医特色和优势出发,而研究成果可以是在传统理论和经验上的发展,也可以是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创新,无论哪个方向,都会丰富人类生命医学知识的宝库。总之,中医基础理论研究要主动参与国际分工、融入到世界医学潮流中去,使研究国际化,对人类做出新贡献。
有人担心,这样一来中医学科是否还具有独立
性,还算不算中医基础学科,会不会被西医吃掉?这实在是多虑。古典中医学因其具有长期丰富的临床、药学、理论的积累,目前还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与特色,当代中医学自然会保留这样的学术体系、内容与特色,这也是这个学科的鲜明特征。真正需要担心的是,学科研发萎缩,知识没有增长、创新和贡献阙如,在当代和今后医学知识体系中所占的份额逐渐萎缩,竞争力削弱。
(1)中医基础学科属于二级学科,包含中医基础理论学科、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西医基础学科,这是现阶段中医基础学科所特有的现象。其中,中医基础理论学科系古典中医基础理论和与此紧密相关或由此而发展的基础医学,属于三级学科。因分类标准不一,这些学科除中医基础理论外,还包括内经、伤寒、金匮、温病、各家学说、诊断及中药、方剂等,以及由这些学科派生发展出来的学科,如实验中医学、实验针灸学、中药药理学、实验方剂学等。
(2)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分化迟缓的主要原因是投入和产出少、知识总量未能突破性增长,而“实验中医学”则是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分化较为成功的案例。该学科分化缘于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实验研究与教学的探索和积累,更广泛的基础则是国内外几十年来相关行业所积累大量的中医药研究与发展的相关知识,突破了原有中医基础理论知识体系的框架。
(3)中医基础学科具有传承和研发两项任务。传承指采用当代社会和自然科学,包括医学科学所积累的知识、方法、视角对历代代表性古典医籍中所涉及的基本理论、概念、不同学术观点等给予深入的研究,客观、准确地阐释,用现代汉语准确表述,并有利于当代的应用。研发指针对我国当前的难治病、不治病、常见病及生命及发病机制探索的需求,开展研发工作,这是中医基础理论学科的责任与义务。在此建议正确选择最佳研究切入点,挺进到医学科学研究的前沿,主动参与国际分工,并且在研究中探索和发展中医基础理论学科的知识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