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王药诊》中尿诊理论体系探讨*

2014-01-26 10:06仁增多杰才让南加仁青东主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4年1期
关键词:病证藏医培根

仁增多杰,才让南加,仁青东主

(青海大学藏医学院,西宁 810001)

藏医尿诊在已知的世界其他民族医疗体系中,还没有可与之相媲美者,其对尿液观察的方法,更是别具一格[1]。曾有学者提出:“纵观世界各国传统医学,曾经使用尿诊的只有古希腊、罗马、阿拉伯等地的传统医学,与藏族相邻而居的纳西族、普米族由于受其影响,也有尿诊的记载和使用,但这些民族的传统医药对尿诊的应用实践和理论总结远远不及藏医”[2]。现存的古印度医学典籍《八支心要集》、《阇罗迦集》及《妙闻集》中都未出现尿诊的专门章节,《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中医古代经典也同样未对尿液的诊断学价值给予重视,在中医古籍中没有系统的尿诊学。而现存最早的藏医药学著作《月王药诊》中系统描述了藏医尿诊技术,可见藏医尿诊在公元8世纪时已基本成熟,初步建立了独具特色的尿诊技术体系,并世代相传、延用至今。因此可以说,藏医尿诊是对世界诊断学的重要贡献,即使在现代诊疗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也仍然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1 《月王药诊》中尿诊的主要内容

1.1 系统的尿诊法

根据《月王药诊》整体医学思想,隆、赤巴、培根三因遍布全身,人体的任一相对独立的部位都寓藏着整个机体生命信息的藏医核心理论,认为所有疾病的变化都可以从尿液中诊断出来,用尿诊区分寒热是最为根本的方法。《月王药诊》云:“真人塔克众生皆因缘起生,五源皆是缘起为,五官能以诊断之”[2],指出了运用所有的感觉器官即眼、耳、鼻、舌、身五根能对尿液的色、声、香、味、触五境进行综合诊断。其中着重论述了临证诊尿时,按尿热时、温时、凉时3个阶段分别观察尿液颜色、蒸汽、泡沫、尿液变质时间、变质方式、尿渣、浮皮、尿液气味、尿味、诊声(倾倒尿液时的声响)、诊触(涂抹在皮肤后的感觉)等11个诊断项目。

1.2 详尽的正常尿液性状

在任何医学理论体系中,正常人体状态都是其理论的根本。在藏医尿诊理论中,正常尿液的性状是其理论的基础,首先要认识了解正常的尿液性状,通过司内揣外的诊断方法才能掌握异常的表征。尽管《月王药诊》中正常尿诊指标散在于各个章节,但笔者通过对其归纳总结出正常尿诊指标。认为正常状态下尿液的蒸汽大小适中、尿色微黄而澄明、气泡大小均匀且破裂适时、有尿骚味、凉后回旋式变质、味略微咸而酸、“格亚”均匀分布、浮皮薄如蜂翼、触觉厚重、声无嘘嘘、咚咚、叽叽者为正常尿液性状。

1.3 四时尿诊

四时尿诊是将盛尿的容器分为不同区域,以此为依据按四季、五行、五脏归类,从尿色、“格亚”、浮皮以及气泡的性状诊断疾病的方法。其区域划分方法有九格和三重三十六格2种。把排尿时针对的容器面作为东方依此类推确定方位,中方属土主脾,东为春属木主肝,南为夏属火主心,西为秋属铁主肺,北为冬属水主肾;又将容器分为内、中、外三重,分三十六格,中央为培根区,中间为赤巴区,外围为隆区,以尿液颜色、“格亚”的形状为观察点,隆、赤巴、培根等疾病在不同季节发生的病变在盛尿容器不同的区域所反映的表象也不同。

1.4 五行归类理论的运用

五行理论是确定五行内涵、特性、归类方法及生克制化关系,并用以解释宇宙万物发生、发展、变化及相互联系的古代哲学理论,是中国传统的宇宙观和方法论。《月王药诊》尿诊运用五行理论及其思维方法,解释尿液与人体自身的整体联系,以五行归类理论指导疾病的诊断,以五行生克制化理论说明疾病的转归和愈合等状况。将尿液中出现的如画眉草一样的波纹比作菩提树,以树冠的指向为依据,推演出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如“菩提树冠由东(木)朝北(水)乃吉,谓母子联手;由北(水)至东(木),由东(木)至南(火)乃吉,谓与子相遇;由东(木)至中(土)谓遇权贵财富;由东(木)至西(金)是与敌相遇为厄”[3]。

1.5 尿诊的先决条件

《月王药诊》从医生、患者、客观条件等方面系统地提出了实施尿诊的先决条件,医者要以慈悲为怀、处事温和、身体健康、五官明锐、忌食酒品、休息充足等好的修行和习惯为前提明察尿液;患者不可多饮水,多则尿液不适时变质,不饮白色、黄色、红色之类的饮品,不食有异味的食品;不用红、白、黄、黑色的容器,并要保证阳光光线充足时才能实施尿诊。

2 《月王药诊》中尿诊的学术特色

2.1 《月王药诊》尿诊的理论基础

《月王药诊》是以三因学说为理论基础,围绕三因即隆、赤巴、培根运化功能而构建。《月王药诊》认为饮食先由培根糜化,尔后由赤巴行消化,最后由隆分化吸收。精华部分由胃入肝形成血,三因又将血分化成精、糟2种,糟粕储藏在胆囊中形成胆汁,胆汁又分化成精与糟,其精华为黄水分布至全身,而糟粕部分称为“格亚”并通过输尿管进入膀胱,形成尿液中的沉淀物,食物中的水分则经过肾和尿道进入膀胱,形成尿液。《月王药诊》云:“肝的糟粕将至肾,培根赤隆来运化,精华被隆再吸收,余乃行至肾脏中,隆赤培根重运化,精华藏于肾脉中,精华收于骨骼中,滋养软骨和骨骼,能使愉悦并维命,糟粕径直入膀胱,盛衰致使疾病生。[3]”说明尿液是三因运化功能的具体体现,源自饮食而化于脾胃,收至肝胆,藏精于肾,滋养骨骼,故饮食经人体至热之脏腑肝胆和至寒之脏腑肾与膀胱三因的运化,其盛衰之象尽表于尿液,这些原理都说明尿诊的理论基础为五源学说和三因学说。

2.2 《月王药诊》尿诊的全息诊法

《月王药诊》尿诊法从整体观出发,认为尿诊虽属望诊范畴,但可综合运用五官即目、耳、鼻、舌、身观察尿液颜色、形状、声、气味、味道、触觉五境,诊断不同脏腑的病位和病证的不同性质,以及预测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转归。这是从局部变化掌握整体状态的藏医诊断思维特点的体现。从《月王药诊》原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对尿诊全息诊法的重视程度,除了大篇幅介绍尿液望诊的内容外,又描述了其他感官对尿液的观察,如“排尿或者倒尿时,嘟嘟声者为培根,叽叽声者为赤巴,嘘嘘声者为隆病,声响交杂为合病,声响时有时无为邪病;又如甜味为隆症,苦味为热症,酸味为寒症,锈味为中毒症,酸而腥者为水肿症,苦而腥者为瘟疫症和尿液涂在皮肤上待干后,感觉租糙者为隆症,灼热者为热症,柔和者为寒症”[3]。说明其尿诊技术是人体五官全面观察尿液五境的方法,基于三因理论,运用五源学说、五行学说,充分体现了藏医学人与自然的整体观念和三因、七精、三秽相辅相成及五脏六腑相表里的特点。

2.3 《月王药诊》尿诊的三时十一诊法

尿诊是医生通过目、耳等五官直接观察患者尿液获得病证信息,属于宏观层面上的综合分析方法,是全面体现藏医学整体观和现代全息理念的藏医传统诊法,具有安全、无创、简便的特点。其中以尿液温度为节点,将尿液诊察分为尿热、尿温、尿凉3个时段,每个时段有着不同的诊察项目,如尿热时诊察尿色、蒸汽、气泡、气味,尿温时诊察“格亚”、浮皮,尿凉时诊察变质时间等,据此能获得庞大的病证信息量,同时能够充分考虑病证资料来源客体和主体的各种影响与干扰因素。也有学者认为,传统中医诊法的病证资料来源受客体和主体因素的影响与干扰,以致重复性差、模糊而欠准确。这种提法值得进一步商榷,因为首先病证受到地域、时令、体质、年龄、疾病属性、饮食习惯、行为起居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其重复性就很难做到统一标准;其次疾病本身是发展的动态过程,诊断疾病很难做到绝对的重复性。

总而言之,笔者认为《月王药诊》构建的三时十一诊法尿诊技术,具有全面、动态、感观、直观、简便、安全等特点,为此后《四部医典》等藏医典籍的尿诊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正常人体状况和患者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1]马维骐,贾波,侯雪飞,等.管窥藏医尿诊方法[J].四川中医,2010,28(12):34-35.

[2]罗艳秋,徐士奎,易红赤.藏医尿诊的数量分类学研究[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1,34(5):21-22.

[3]玛哈亚纳,比如札那.月王药诊(藏文)[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2:39-53.

猜你喜欢
病证藏医培根
基于藏医经典古籍《四部医典》的文献传承发展研究
基于数据挖掘的藏医放血疗法治疗高血压选穴规律
基于病证结合的脾胃病湿热理论的创新与应用研究
蔬果们的七七八八
基于太阳阳明经病证探讨颈椎病的防治规律
子宫内膜异位症病证结合大鼠模型研究进展
从病证结合角度探析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
藏医临床课教师面临的教学问题及对策分析
火腿培根,吃还是不吃?
开封后的培根该如何保存?